这篇博文被我编辑坏了,少了三段,全文请看我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b3394c0101alhi.html
-----------------------------------
对于歌剧,我是爱恨分明的,喜欢淳厚的男高音(Tenor), 对Andrea Bocelli诠释的流行音乐更是爱不释手。 但是电视上尖锐,炫丽的花腔女高音(Coloratura Soprano)却让我换上了"歌剧恐惧症", 因此对于伦敦皇家歌剧院从来都是敬而远之(London Royal Opera House)。
2013年5月9日,莫扎特的《魔笛》(Mozart, the Magic Flute)在伦敦皇家歌剧院上演本季最后一场, 一个酷爱歌剧的朋友早早订了票却临时有事, 不能成行,于是把我抓来做临时替补队员。 看在《魔笛》是莫扎特歌剧创作的登峰造极之作的份上,
我就勉为其难吧。 《魔笛》的创作中融合了十八世纪以前德、奥、意、法、
捷等国家所特有的各种音乐形式和戏剧表现手法, 看了此剧也可以对整个歌剧艺术窥豹一斑了。(
图片来自伦敦皇家歌剧院网站)
伦敦皇家歌剧院(London Royal Opera House)位于科芬园内(Covent Garden),始建于1732年,此后历经磨难,两次毁坏,
两次重建。 现在我们看到的部分主建筑是1858年版本, 其建筑和装修承传了世界上大多数歌剧院的传统----色彩绚丽,
精雕细琢,过于修饰的巴洛克风格(Baroqu)。 歌剧始于意大利,辉煌与维也纳,
拥有莫扎特等著名的欧洲大陆作曲家, 反观大英帝国,只有德国裔的亨德尔苦苦支撑(Frideric Handel),因此, 维也纳歌剧院比伦敦皇家歌剧院要奢华许多。(
图片来自伦敦皇家歌剧院网站)
上世纪九十年代,伦敦皇家歌剧院(Royal Opera House, London)经历了重要扩建工程, 吞并了原来科芬园(Covent Garden)的鲜花市场, 建成了一个由钢铁和玻璃组城的大怪物-- Paul Hamlyn Hall, 像极了古旧的地铁或火车站,哪里和艺术沾得上边,
与原来巴洛克风格的建筑格格不入。
Paul Hamlyn Hall内部有餐厅和酒吧。
今天没有大餐, 这样两盘零食和两杯酒(Canapes), 整场歌剧中,这张桌子是留给我们的, 中场时间可以回来休息。 一个晚上, 坐穿《魔笛》历时三小时的演出和三道菜的大餐是很痛苦的事情。
《魔笛》( The Magic Flute, Die Zauberflöte)是德语版本, 我事先做足了功课,看了一遍台词,
居然发现和舞台前屏幕上的台词提示一模一样。 吃一堑长一智,以后就会专心欣赏音乐,唱功,表演和布景了。
为了避免"歌剧恐惧症" 发作,我带来了隔音耳塞, 用以防范花腔女高音(Coloratura Soprano)。 没想到,与电视上完全不同,
这种高音域的炫技演唱在歌剧院里
听起来却是一种享受。 《魔笛》是莫扎特的代表作之一, 第二幕中的《仇恨的火焰(Der Hölle Rache)》是花腔女高音咏叹调史上数一数二的名曲, 最高音域达F6,对于歌手的
高音区演唱技巧,换气技巧,气量和耐力有极高的要求 。 扮演"夜女王(The Queen of the Night)"的俄罗斯歌手 Albina Shagimuratova, 把这一首极为华丽的花腔咏叹调发挥得淋漓尽致。 我从此迷上了歌剧。(视频复制与伦敦皇家歌剧院网站)
扮演王子Tamino的男高音却让我比较失望,
缺少电视里的淳厚。 男中音铺鸟人
Papageno的演技非常好, 给整部歌剧增添了喜剧效果。
歌剧既不像我想象中那末恐怖,也不像传说中那末高雅,
她是一种两三百年前的流行艺术, 经过时间的淘汰,流传至今的歌剧作品都是这种艺术的精华。 以我旁观者的眼光看来,歌剧和音乐剧有太多的相似之处,
唯一的不同在于音乐风格, 或许几百年后,音乐剧也会登上高雅艺术的殿堂。
《魔笛》( The Magic Flute, Die Zauberflöte)的故事情节是非常小儿科的童话,
王子爱上了公主,铺鸟人找到了美女。 在求爱的路上他们历尽艰辛,幸运的是,王子有魔笛, 铺鸟人有魔铃, 在这两个逢凶化吉的法器的帮助下, 有情人终成眷属。 我也要魔笛和魔铃,好吧,我不贪心,魔笛就可以了。(
图片来自伦敦皇家歌剧院网站)
为了避免"歌剧恐惧症" 发作,我带来了隔音耳塞, 用以防范花腔女高音(Coloratura Soprano)。 没想到,与电视上完全不同,
这种高音域的炫技演唱在歌剧院里
听起来却是一种享受。 《魔笛》是莫扎特的代表作之一, 第二幕中的《仇恨的火焰(Der Hölle Rache)》是花腔女高音咏叹调史上数一数二的名曲, 最高音域达F6,对于歌手的
高音区演唱技巧,换气技巧,气量和耐力有极高的要求 。 扮演"夜女王(The Queen of the Night)"的俄罗斯歌手 Albina Shagimuratova, 把这一首极为华丽的花腔咏叹调发挥得淋漓尽致。 我从此迷上了歌剧。(视频复制与伦敦皇家歌剧院网站)
扮演王子Tamino的男高音却让我比较失望,
缺少电视里的淳厚。 男中音铺鸟人
Papageno的演技非常好, 给整部歌剧增添了喜剧效果。
歌剧既不像我想象中那末恐怖,也不像传说中那末高雅,
她是一种两三百年前的流行艺术, 经过时间的淘汰,流传至今的歌剧作品都是这种艺术的精华。 以我旁观者的眼光看来,歌剧和音乐剧有太多的相似之处,
唯一的不同在于音乐风格, 或许几百年后,音乐剧也会登上高雅艺术的殿堂。
《魔笛》( The Magic Flute, Die Zauberflöte)的故事情节是非常小儿科的童话,
王子爱上了公主,铺鸟人找到了美女。 在求爱的路上他们历尽艰辛,幸运的是,王子有魔笛, 铺鸟人有魔铃, 在这两个逢凶化吉的法器的帮助下, 有情人终成眷属。 我也要魔笛和魔铃,好吧,我不贪心,魔笛就可以了。(
图片来自伦敦皇家歌剧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