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思

每天都发现一个新的自己
个人资料
小思维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中国科技世界领先先要文化发达

(2015-02-17 22:07:31) 下一个
科学和技术引领世界的根本条件: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都高度发达。

因此史语近作:“中国成为近现代科技创新的不毛之地”,主要从经济的角度来考察结论未必正确。即使从经济来看,中国也不行。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经济总体力量不错,国际第二,但是人均值远低于世界强国。日本是在总体经济和人均产值都跃居世界强国后,科技才逐步发达。所以我国目前的人均经济力量远远不够,必须进一步发展,只有到了平均水平很高时,才有希望奢谈什么科技发展到国际领先的地位。

另外,世界领先过各国都有长期的文化积累,有人为因素,更有各自的机遇。读史看今,一个古老文明重新崛起谈何容易。历史上从未出现曾经的强大领先国家梅开二度的先例。从希腊,罗马起始,到荷兰,意大利,英国,德国,和今天的美国作为经济政治文化的超级大国。尚没有见到过谁卷土重来。唯一美国还有戏,如果能够顶住中国的猛力挑衅,度过经济危机。并给中国制造一些人为的困境或中国自己不争气,碰上政治经济的灾祸而衰落下去。美国就可以打破常规的100年一届(过去500年荷兰,意大利,英国,德国,和美国轮番交接)的历史,继续引领世界的前沿。

应该看到中国近年的经济强势崛起,科技发展已有进步,科研论文的总数,质量和引用次数都是世界老二,逼近美国。应该承认这是了不起的进步,同时要警觉我们的论文水货还比较多,研究内容和水平步人后尘,没有突破。大部分还是在山寨,模仿,原创性不够,很不足。我们必须提高局部和整体的科研水平,增加技术创新力,同时必须有自己的特点和研究方向,而且应该另辟蹊径。不要为发表高影响力的文章为目的,在自己心仪的领域持之以恒的作下去。切忌人云亦云,蜂拥而上,拣热门专业的热门货,而这恰恰是国内大部分研究单位和个人的现状,可悲可叹。总之,如我们的人民缺乏个性一样,我们的科学技术也缺乏个体特征!

西方教育体系宽容,启发智慧,培养出各种人才,尽管大部分人很平常普通,但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事来干。精英们人数虽不多,然而在没有任何压力的环境中高度积累了自己喜欢的领域的知识,培养了科学的爱心,思考力,耐性,和极好的动手能力。


中国由于追求个人冒尖,填鸭式的教和学,从个人智力和创造力分析,我们华裔成绩是不错的,大规模地占据比较好的席位。但那不是最冒尖的地位。诺贝尔奖只发给3人,必须是最早原创的那位,不是紧跟而上的第二名。我们的文化不深沉,功利主义太严重。科技创新必须是彻底的投入,科学家以一身的心血,一世的荣辱,一种对所从事的课题如痴如狂的热爱和专注投入,别无所求,才可能有所不为。不妨以70年代末进行蛋白泛素化的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例,他们是别开生面,独树一帜,在人人都向遗传工程进军的时候,他们却对“冷门”红细胞的蛋白降解消亡产生兴趣,耐得住寂寞,潜心研究。果然直到20多年后得到诺贝尔评奖委员会承认,2004年,Hershko, Ciechanover, Rose 等3人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当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时候,文化创新也可飞速发展,在此基础上我们的哲学思维也会进步。通常认为哲学思维方法也对科学技术有促进作用,尽管不是绝对的。历史上的科技强国都具有政治,经济大量积累,厚集薄发的规律而产生了巨星一般的科学家和哲学家。篇幅限制以英国为例,17-18世纪英国在发达经济下产生了牛顿这样的伟大科学家(他和莱布尼茨同时也是哲学家),技术发明上瓦特也不失时机地贡献了具有划时代革命性的蒸汽机,同期还诞生了笛卡尔和培根等伟大的哲学家。

尽管如此天时地利人和如此重要,但我个人卑微的认为,人品的因素更为要紧。换句话说国人达到较好的科技积累,也有经济保障,研究条件也足够好,但是没有为研究出力的良好动机,不是为了人类事业,也不是为了解决真正的科技问题。没有毕生追求的兴趣爱好,只是挣钱糊口,光宗耀祖,或图虚荣考上名校,要不得了个奖项就万事大吉,是不可能有所不为的。归根到底,科学进步发展和技术发明创造,文化的因素非常非常重要。

为此我再以胰岛素发明者班亭举一例。班亭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医生,突然读到一篇科研论文描述了胰岛可能分泌一种抗糖尿病的物质,当时只是一个猜想,班亭的理解力很有限,但他被论文深深地吸引住了,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浑浑沌沌入睡后,半夜爬起来反复阅读终于搞明白文章的内容。水平低没关系,他立即决定进行研究,以发现这种可能治疗糖尿病的物质。经过祈求多次才得到研究条件和助手,因耗尽经费动物,卖掉家产,捕获野狗。但矢志不渝,全心研究,在两年之内完成胰岛素提纯,动物实验和人体试用并产生奇妙疗效,1921年伊始,1923年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创造了人间奇迹(有些研究几十年后才得到认可)。总结经验,主要是他的独到的灵感,敏锐的判断力,不畏艰难困苦的意志及团队精神,对事业的忘我的投入,甚至连倾家荡产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当然那个晚上突然而来的灵感和对未来的高超的前瞻洞察力,加上多次的好运(机遇)都是必要条件。华人中具备这些素质的人寥寥无几,因此机遇不是终身难求,就是擦肩而过或失之交臂。

西方教育体系宽容,启发智慧,培养出各种人才,尽管大部分人很平常普通,但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事来干。精英们人数虽不多,然而在没有任何压力的环境中高度积累了自己喜欢的领域的知识,培养了科学的爱心,思考力,耐性,和极好的动手能力。

如果中国要想统领世界潮流,成为世界科技创新的领头羊,还有不小一段艰苦的路程。估计经过30年发展,中国可以从本土上拿到零星的诺贝尔科技奖,还不可能成为全球先行者,达到像现在的美国人一样的强者地位。而且那时的中国是否还稳定,其他国家(比如印度)是否超越了中国或美国,成为弄潮儿,还未尝可知。中国即使成为经济总体第一,人均也有很大改观,仍然是一个人均产值不甚显眼的中等国家。

今日负债累累的希腊几乎不可能再次成为领头羊,引领世界科技,政治,经济。我的估计比较保守,曾经文明过的中国不大可能再次成为世界科技的大国(注意我定义的大国是像目前美国一样在科技领域的绝对强势地位)。当然历史可以有意外,机遇也很重要,特殊机会也许成为变数加上自身稳定的发展,而让中国崛起而出成为世界科技的大腕。我们前途也许是光明的, 但还有很艰巨工作要作,只有拿掉文化中的功利主义,改革教育体系,建立起自己的宗教信仰,才能培养出有巨星特质的大师级科研人才。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无知无为 回复 悄悄话 再纠正一下?科技、文化风马牛不相及,科技是工具工具有先进落后、文化是价值观和习俗只有不同没有先进落后之分。我看你还是切腹算了……哈哈

祝新春快乐!
无知无为 回复 悄悄话 建议你也改一下此文的标题吧

——《我为什么要切腹自杀》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