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阁

心知所见皆幻影, 敢以耳目烦神工 。。。
个人资料
正文

<八月桂花遍地开> 读后感

(2010-05-18 05:09:46) 下一个

一部很好听的小说。
 

小说是这样开头的: 我们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那段充满了硝烟炮火的艰难岁月。。。 

不知秋风何处发轫,几个回合下来,草草木木就变灰了,槐树的枝桠露出筋骨,像一丛丛嶙峋的手指,簌簌地指向天空。午后的阳光从风沙弥漫的黄尘里透过,落在兵车辚辚的小城上空,升腾起一股浑浊的萧瑟之气。

苏鲁皖长官部临时落脚在小城西南角的陶瓷厂里,工厂已经停产,厂房里住满了长官部直属部队的兵马,电台天线稀稀拉拉地在风中摇曳。一辆车从东向西而来,穿过城门,再穿过杂乱无章的广场,一直开到长官部的大院门口。车停后,沈轩辕从车上挪下身体,站正了,仰脸向斜上方看了看,然后抻了抻毛呢军服,失去光泽的皮靴踏着哨兵的敬礼声,节奏分明地跨进了李长官的临时官邸。


一开始几处神来之笔,就有一个诗意浓浓的山水画面背景,电影感极强的场景。是秋风萧瑟的悲情,又些许天降大任的味道。


喜欢上了,我去把书找来,读过,不如听得有感觉。 

小说第一主人公, 抗日英雄沈轩辕。他是作者在这篇小说造出的神。与其说他是一个人物,不如说他是一个民族的化身。写得很好,一点不真实。

(作者徐桂祥安徽霍邱人,祖籍长丰。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59年12月出生,1978年参军,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在部队基层历任排长、连长、干事、科长、代职副政委。1994年7月调入解放军出版社,现为该社科技编辑部主任,一门心思读书编书写书。有介绍说:相当好男人,想当英雄没当上,遂把幻想当理想,踌躇满志,倾注笔端,于是挖空心思打造梁大牙沈轩辕一干人等。) 

国民党战区长官部和省府任命他交战区陆安州行政公署专员兼警备司令-沈轩辕。
共产党叶挺军长和项英副军长联名签署他为新四军陆安州特别军事委员会书记,代号“老头子”。
日本陆安州驻屯军司令松冈大佐,请出的“亲善政府”市长:夏侯舒城。
酒业巨擘古井坊传人,云舒山庄的君主。
从精神到物质富可敌国,无所不能。

异性的眼里:,他有圣徒一般虔诚的信念和理想、骑士一样热烈的激情和智慧。这个人是知道未来的,是懂得人应该怎样生活的。你没有理由不被他的气场吸引。
 

一匹高大的雪青马,似乎从遥远的天穹下面腾空而起,在夕阳的照射下像一道银色的闪电,流金溢彩,穿越了遍地桂花金黄色的海洋,穿越了微风中起伏的稻浪,向她站立的方向驰骋而来。。。霎时,她的眼泪就溢满了眼窝…… 他年轻,睿智和成熟,他的不经意的一笑,显示出自信、坚定和宽广的气魄。在那一瞬间,王凌霄就没了主张。


下级的眼里,他文韬武略,大将风度,很富有领袖精神,煽动力,镇定力。

说话的时候,他的手掌是张开的,手心向外推动、向上举动,拳头一攥一攥的。儒雅中暗含着粗犷,激昂中渗透着悲壮。 他的指令简直就像是在向熟悉他的人发出的暗示,告诉他的部属们:同志们不用担心,我来了!


敌人的眼里,他是个人,是个很有价值的人,敬畏的对手。
日本人松冈一直是敬仰的,忍辱负重的,死皮赖脸的非要攀他当朋友,很不合情理,小说解释说:
 

松冈大佐身边不乏中国人,他们像众星捧月般地环绕在松冈的周围,谦恭,谨慎,阿谀,奉承,以松冈的喜怒哀乐为自己的喜怒哀乐。松冈需要他们,但松冈轻视他们。他需要同体面的、有主见的,甚至有民族自尊心的中国人交朋友。因为这样的中国人更有影响力和号召力,而夏侯舒城基本上具备了这种品质。


徐贵祥有浪漫的英雄主义情结,他直接用这么一个神人,把读者带入一个理想崇高自信美雅的世界。 缺点呢,那就是牵强。尤其是同敌人打交道的时候那股子拽劲儿。 来看一段日本松冈和伪市长夏侯的对话,

早晨的阳光很好。微风清爽,河面上白色和灰色的水鸟欢快地舞蹈。广场上人很少,这个时候的人们都在忙活自己的营生,在松冈的感觉上,他们也是在享受 “王道乐土”的安宁。但是这个身着黑色长袍的男人却拥有如此闲情逸致,在这里风雅信步,这本身就不是一件寻常的事情。(这里还很美雅耐看的)

"先生你在想什么问题呢?”
黑袍人说,“我在看淠水河的水。”
松冈也把目光落在水面上,然后问,“不知道先生都看到了什么?”
黑袍人说,“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我在看这水来自何方,又流向何方。”
松冈的眼睛闪烁了一下说,“你看这河面,应该是帆过船往,渔舟晓唱,可如今却空空荡荡,徒有一泓碧波东流远逝。不知先生在观赏河面的时候,是否想到了 一句成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黑袍人说,“我只是一介草民,更多地关注这水的作用。具体地说,就是它给我带来的利益。”
松冈作不解状,“利益,什么利益?”
黑袍人说,“在这地下,有一道我们看不见的暗渠,这来自深山的甘洌清澈的泉水,就从这暗渠里汩汩流向我的脚下,然后它会变成火一样的液体,那就是我的财富。”
黑袍人似乎很动情,目光闪烁着投向很远的水面。
(这是占领军日本大佐和一个未谋面的中国人对话么?这是网络对话。耍嘴皮子抖机灵)
 

作品的设计痕迹太重,聪明过了,无论是敌人还是自己,都缺乏历史的真实与深刻。

这种人为的戏剧化,这部小说给我的感觉就如同看了霍元甲,苏乞儿。。等电影一样,无论前面多少精心的铺垫,最后都落入简单的民族英雄主义,民族自豪感的教材文学。

但是从美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一本很好看的小说。

“八月桂花遍地开”是一首几乎家喻户晓的民歌,载歌载舞的喜庆之歌,带有浓厚的乡土气。原来是大别山革命歌曲,这本小说也是讲的大别山,“桂花遍地开”在这里充满了浪漫,理想。

徐贵祥在创作感想里说:你看见过开满遍地的八月桂花吗?那在中国的土地上,星星点点而又芳香弥漫的情景,曾经长久地萦绕在我的梦境。它是美丽的,但是,它也是燃烧的。多数的时候它们在沉默,在山野里随风摇曳,逆来顺受。但是,它们的根却在你看不见的土壤内层汲取和积攒着力量,一旦开放,浓香如酒。在我视野里的那个八月,它开放得尤其热烈,燃烧得尤其旺盛。犹如从江淮的土地上一夜之 间升起的千百万颗金色的太阳,璀璨炫目,光芒万丈! 

                                这个如诗一样的梦境,贯穿整个故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