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今天是巴赫诞辰331周年。
无论对于专业演奏者还是对于普通古典音乐爱好者来说,巴赫的音乐永远能让人肃然起敬,让人不敢轻易挑战。这种音乐代表了古典音乐最高的境界,巴赫在古典音乐史上里程碑一般的地位更是使他成为名副其实的一代宗师。
在巴赫之前,音乐是以声乐为主体、器乐为伴奏,巴赫却将音乐转为以器乐为主体,使音乐本身脱离了诗歌和文学,成为独立的艺术方式;今日我们习以为常的十指按键演奏法也是由巴赫创造的;巴赫也是在作品中最初应用十二平均率音阶的。可以说,很多现在我们熟知的音乐常识,在当时都是由巴赫首创。
北京音乐厅将于5月26日迎来罕见的“只有一首曲目的音乐会”——法国钢琴家亚历山大·塔霍带来的巴赫名作《哥德堡变奏曲》。
现在先来欣赏Glenn Gould 著名的1955年的演奏录音。
《哥德堡变奏曲》德堡变奏曲简介:
J.S.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BWV988),是巴赫着名的键盘作品,大约作于1741—1742年间,这部伟大的变奏曲原名叫做《有各种变奏的咏叹调》(Ari-amit Verschirdenen Ver nderungen),1742年作为《古钢琴练习曲集》第4卷出版,此作品是为巴赫的学生哥德堡(Johann Theophil Goldberg)而作。这是音乐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恢宏,也是最伟大的变奏曲。
这部作品共分32段,第一段以那首萨拉班德舞曲的主题开头,第32段是经过30段变奏后和缓地、平静地重新回到主题,不同的是第一段的简单主题经过30段变奏后,已变得异常丰富和复杂。
这部变奏曲是为两层大键琴而作,巴赫在各段变奏里都指定了键盘的种类。变奏曲的形式,是以一个基本主题,引导出对比命题和对应(反对)命题,然后再探求演绎与对比的各种可能性。巴赫这部作品,以他1725年为安娜·玛格达琳娜而作的小曲集中的一首萨拉班德舞曲作为主题,发展成30段变奏。这30的数字,由3所支配,以3个成一组的变奏,以卡农的方式表达:一为齐声的卡农,二为二度卡农,三为三度卡农……此后达到第九个卡农后,第十变奏为四声部的赋格,之间不断出现创意曲、托卡它、咏叹调等各种形式。第一层与第二层键盘交替。第十六变奏作为中心,速度分为前后两半,这种作曲技巧所构成的建筑结构之微妙,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钢琴演奏Glenn Gould简介:
格伦·古尔德 (Glenn Gould, 1932年9月25日 - 1982年10月4日)加拿大著名钢琴家。自幼随母亲学琴,后入多伦多皇家音乐学院学习。十二岁毕业,成为该校历史上最年轻的毕业生。十五岁时,与多伦多交响乐团合作首次公演。1955年到美国公演,弹奏巴赫的作品《哥德堡变奏曲》,一举成名。他还从事作曲,并在多伦多大学任教。在现代钢琴家中,象他那样以巴赫作品作为整个音乐会曲目是绝无仅有的。其演奏以严谨的结构、丰富多彩的变化、生动传神的处理,令人叹为观止。他演奏的曲目相当广泛,但以演奏巴赫作品获最高评价。
古尔德1955年所录制的《哥德堡变奏曲》几年来一直畅销不衰。在很多人眼里这张唱片几乎成为古尔德成就的一个标志, 被公认为是他巴赫演释独特风格的一座丰碑。和他1981年第二次录音比较,1955年23岁的古尔德踌躇满志,演奏中尽显英华四溢的天才本色,整部作品只用38分27秒,可谓快马迅捷。
(根据网络资料综合整理加工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