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影室

集百家之长, 走自己的路。
个人资料
Alabama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浅析红楼(6)-曹雪芹其人

(2020-04-15 06:30:29) 下一个

浅析红楼(6)-曹雪芹其人

身居美国,手头没有可靠的文字资料可以查阅,只能依赖于书本,网络资料,视频资料,加以综合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观点。 如有差错,敬请红迷们指点,纠正。 谢谢!

一部《红楼梦》搅动了中国文人学者的思维,探佚,争论上百年,至今没有一个真正的结论。我读《红楼梦》自小学六年级开始,懵懵懂懂,似懂非懂,只当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来读。年长以后,又读过好几遍,平心而论,仍然似懂非懂。 到退休之后,尤其我太太去世后,除了喜欢摄影外,无事可干,又拿起《红楼梦脂砚斋批评本》细细阅读。 此外,听取了台湾学者蒋勋先生和白先勇教授网络上讲解《红楼梦》,阅读和听取了大陆作家刘心武先生对《红楼梦》的探佚和周汝昌老师的讲解《红楼梦》的报告,等等,等等。 我对《红楼梦》有了一点初步的认识。 研究《红楼梦》几十年的白先勇教授曾说:“如果选出世界十部顶尖文学名著,《红楼梦》应该居冠!” 可见《红楼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

一部伟大的著作,必定出自一个伟大的文学巨匠。 家家户户都知晓,《红楼梦》由曹雪芹所著,由高鹗续写。 事实上,有人对于《红楼梦》作者持有怀疑态度的,大致由以下几种猜测:1)曹雪芹除了一部《红楼梦》以外,没有留下任何的文字,诗词,画作等等,使人感到意外,甚至有人怀疑是否真有曹雪芹其人? 2)有人认为作者不是曹雪芹,而是曹雪芹叔父曹頫假借曹雪芹的名字所写,目的就是为了避免清政府问责(当时清朝文字狱十分严厉)。 曹家被抄,其时曹雪芹才13岁,他不可能经历和体验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分崩离析的全过程,怎可能写出这样一部“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文学巨著来。 3)由于对曹雪芹著作权的强烈质疑,部分红学界研究所示,除了曹雪芹竟然还有64位作者,如洪昇、吴梅村、冒辟疆、顾景星、袁枚、曹寅、曹颙、曹硕、曹顺、曹颜等等。

上面种种猜测或假设,捕风捉影,并无靠谱的根据。 从我查阅各种资料所得结论:曹雪芹确有其人!《红楼梦》确是曹雪芹所作! 

根据如下:1)靖藏本有一眉批曰:“不数年,芹溪、脂砚、杏斋诸子皆相继别去,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宁不痛杀!” “朽物”、“老朽”是畸笏叟惯用的自称,这里的芹溪便是曹雪芹。 我最近读一本“红楼梦的脂砚斋批评本”其中80回的最后一页,畸芴叟评:“此回未成而芹逝矣。叹叹!丁亥夏。”这里畸芴叟叹息曹雪芹的去世。 2)曹雪芹,鄂比,还有敦敏和敦诚四位好友经常聚在香山小酒馆里,边谈边饮,有时高兴就联诗起社,挥毫作画。 友谊长青,在曹雪芹晚年,敦敏和敦诚在经济上常常接济曹公,曾有记载。 3)最最直接的证据便是曹雪芹墓地于1968年在北京的通州张家湾发现,找到一块墓石,这块墓石于1992年得到证实确定是曹雪芹墓石,上面写着“曹公讳霑墓”(我看到这块墓石照片,字迹已经有点模糊,但仍可看清),并且有“壬午”的落款。表明曹雪芹死后就是葬身在通州张家湾;曹雪芹的卒年就可以确定是壬午年的除夕了。从上面几处证据,足可说明曹雪芹确有其人。

几位大红学家都确认《红楼梦》前80回是由曹雪芹所写,其中包括胡适,鲁迅,俞平伯,周汝昌,李希凡,张爱玲和刘心武等等。 在脂砚斋评《红楼梦》80回的最后一页,畸芴叟评:“此回未成而芹逝矣。叹叹!丁亥夏。” 也证实《红楼梦》是确由曹雪芹所写。 其实,曹雪芹不仅仅完成了前80回,实际上他完成了全书110回(周汝昌老先生认为曹公完成了全书共108回),后面3028回不知原因遗失。 在脂砚斋评书中第20回,畸芴叟有过评说“。。。。。。余只见有一次誊清时,与狱神庙慰宝玉等五六稿,被借阅者迷失。叹叹!”后来由程伟元先生在书摊上购得残缺不全的80回后面的部分,由高鹗作为蓝本续写了后40回。

曹雪芹的家史在网上可以查到,我在这里简略地回忆一下。曹雪芹(约1715528日—约1763212日),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 出生于江宁(今南),曹雪芹祖上为汉人,是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所谓包衣实际上是皇家的奴才,但曹雪芹的祖上为满洲旗人立过战功。 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颙(英年早逝)之遗腹子,一说曹頫之子(注: 曹頫曹宣第四子,曹寅的嗣子,曹家最后一任江宁织造主事。)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曾祖父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李氏做过康熙帝的保姆,康熙和保姆关系十分融洽,胜过亲妈;祖父曹寅做过康熙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康熙宠信。 雍正接位,曹家失去了康熙的包容,雍正六年(1728年),一说曹家因财务亏空获罪被抄家;一说曹家和废太子胤礽关系过从,被雍正查处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其时,曹雪芹只有13岁。 

据网上红学作者祁建所示:曹氏家族在江南居住长达六十余年,被抄家之后,所有财产归下一任江宁织造隋赫德所有。因曹家属于正白旗包衣人,按清制,获罪革职后要“回京归旗”,所以此时曹家便从江南迁回北京。雍正帝因念曹家祖上阴德,特准隋赫德将在京曹家之房屋中,少量留与曹寅之妻李氏,以资养赡。隋赫德依照圣意,酌情将北京城曹家房产中“蒜市口地方房十七间半”拨给了李氏度日。按照清代的规定,曹家“回京归旗”之后,由所在旗佐领发放一定的生活费用,像李氏这样的诰命人员,每人每月可领到白银三两,准银一两。每季可领米一石左右。这样的生活供给,虽不能与当日的“百年曹家”同日而语,但与之普通旗人家庭相比,仍然较为丰厚。曹雪芹此时就在这“十七间半”的房舍中开始了他的青少年时代。 此外,在通州还有六百亩地和张家湾一家本银七千两的当铺,看来生活还过得去。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曹家的败落是指曹氏家族中在江南的曹寅一支的败落。在京的曹氏家族成员并未因曹頫获罪影响其命运。曹家诸多近亲,仍然担任朝廷高官。 无论是从“直亲”还是从“姻亲”的现状来看,此时的江南曹家虽然一败涂地,但亲戚之间定有协助和照应。 从以上情况来看,曹雪芹的青少年时代并非饥寒交迫、流离失所。 另外得到小平郡王一家的照顾和帮助。当时的小平郡王福鹏,是曹雪芹的表哥。曹家被抄之后,曹雪芹一度住在小平郡王府里。 当时习惯把西边的小平郡王府称为“西府”,把东边诺尼的贝勒府称为“东府”。 曹雪芹定居北京时就曾经经常在东西二府走动。 因此有红学家认为,这里可能便是《红楼梦》荣宁二府的原型了。 也有人推测,小平郡王福鹏可能就是《红楼梦》里北静王的原型。

乾隆登基之后,有过一次大赦,雪芹之叔父曹頫在经过数年的监禁之后,终于赦免还家,据说雪芹也得授从六品官职(无从查考),曹氏一家眼看兴旺在即。 然而晴天霹雳,另一桩大案使得这一家人再次惨遭抄没(好像在乾隆四年),曹雪芹的祖母也终于在连番打击后撒手人寰。 关于这一桩大案的来由,历来学者争论不已,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 屡逢剧变的曹雪芹也离开了蒜市口,迁居到小石虎胡同33号居住。 此时,曹公大概23岁。

关于曹雪芹是如何读书学习、以后又如何考取功名的,尚无从考证,但有红学家撰文揣测:曹雪芹曾在官办"景山官学""咸安宫官学"学习,后考为"贡生"中的二品"拔贡"(查百度:清制,初定六年一次,乾隆七年改为每十二年(即逢酉岁)一次,由各省学政选拔文行兼优的生员,贡入京师,称为拔贡生,简称拔贡。同时,经朝考合格,入选者一等任七品京官,二等任知县,三等任教职;更下者罢归,谓之废贡。) 曹公有了这样的学历,后来为生计于乾隆九年至乾隆十九年期间(大约在28-38岁左右)在右翼宗学谋得一个辅助教学的差事。 此间与气质相投,聪颖早慧的敦氏兄弟建立了亦师亦友的亲密关系。雪芹渊深的学识,超凡脱俗的才气,孤高傲世的禀赋,使敦氏兄弟为之倾倒,惊叹,这种友谊一直延续到雪芹的后半生。 (注:爱新觉罗·敦敏与弟爱新觉罗·敦诚,是努尔哈赤第十二子英亲王爱新觉罗·阿济格五世孙。)

乾隆十五年(1750)前后,曹雪芹的景况越来越差,连“悲歌燕市,卖画为生”也很艰难了。传说他曾几次搬家,在旧刑部街住过,又在崇文门卧佛寺一带很偏僻的地方住过。后来连个立足之地也没有了,不得不离开城里,全家迁到西郊香山附近旗地居住。据传,曹雪芹从37岁左右迁至京西,在海淀居住了11年。 1971年,这里的房主在剥落的墙壁上发现了题诗,从诗文的风格看与曹雪芹十分相似,而且房屋的历史、结构、布置都符合当年的实际情况,于是这里便当成雪芹古宅。 现在,这里已经是北京植物园内的曹雪芹故居纪念馆。

富察·明瑞为清朝中期名将,明瑞的外甥裕瑞与曹雪芹相知,所著《枣窗闲笔》曾记叙曹雪芹的形貌事迹。 曹公能写诗,能画画,性格很放达,说他说起话来,很吸引人,娓娓,令人终日不倦。 除此以外还说了他的长相,说他是个胖子,身胖,头广,大脑袋,色黑,实际上是个黑胖子。他写的宝玉这么清秀,写的柳湘莲啊,写的秦钟啊,写北静王啊,写贾府里边上上下下一些纨绔子弟都这么漂亮,他自己相貌不太相称啊

礼部尚书、著名画家董邦达是乾隆皇帝的宠臣,他天天跟乾隆皇帝在一起。他的眼界是非常高的,一般人他是看不上的。 但是,董邦达却非常敬佩曹雪芹,他认为曹雪芹是超级大才子,足以和王羲之相比,非常了不起! 曹雪芹只是个平民百姓,既没有功名,也没有钱财,却能够让一个天天跟皇帝见面的大官僚对他表示敬重,这充分表明,曹雪芹的外貌神采飞扬,具有强大的个性魅力!

据说,乾隆二十年前后,有个春天,曹雪芹住的老屋子倒塌了(其时曹雪芹大约39岁)。因为他家是被抄家的人,房塌了,也没人给他收拾,这一来,他唯一立足之地也没有了。 鄂比先生在香山脚下镶黄旗北营子碉楼下,帮他找两间房。 后坡是一条通往“毓璜顶”的山道,因为白天行人少,夜里狼多,人们都叫这儿做“狼道”。曹雪芹就在这个不上眼的地方,写他的书,一直到死。(注:鄂比先生正是住在正白旗村并和曹公来往频繁,如常常在一起饮酒论古,赋诗作画,一同到樱桃沟去打泉水等。 鄂比曾赠曹雪芹联:“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有,疏亲慢友因财绝义世间多。”

京城多处留下了他的足迹曹雪芹在京漂流期间,晚年生活窘迫,好在故旧和亲友多体恤周济,因此也使他在京城多处留下了足迹。其中随园便是当时慎郡王胤禧,是小平郡王福鹏之子的好友,也因此与曹雪芹过从甚密,常常相聚,促膝谈心。(注:慎郡王从小就聪明好学,之前便跟康熙出去巡游,在康熙皇帝逝世时慎郡王只有十二岁,没有资格跟哥哥们去争夺皇位的,他一生淡泊名利,更加没有心思去玩弄权术,他善于书画,雍正八年他被封为贝勒。)

曹雪芹一生有过三任妻子,第一任是他的一个表妹,梅氏,是个貌美如花的美人,和曹雪芹从小青梅竹马,一起长大,感情很深,但自从曹家被抄家后,家境很差,而且曹雪芹没有仕途。 两口子过起了贫苦日子,但终究好景不长,梅氏便死去了,留给了曹雪芹很大的遗憾。

梅氏死后,曹雪芹结识了柳慧兰,听说是一个歌女,能干这个行当的人都是见过大世面的,柳慧兰也不例外,虽然出身贫苦,但在京城社交圈里浸淫久了,对人生的感悟也觉非一般小家碧玉可比。 柳慧兰很希望自己的丈夫能够考取功名的,但又不想苦苦相逼,再说曹雪芹家得罪了皇帝,他曹雪芹再有能耐,也干不了什么大官了,所以曹雪芹始终没有遂了柳慧兰的愿。 可想而知,这夫妻生活过的也并不怎么顺利,吵架那是家常便饭的。 至于柳慧兰最后如何,便也不得而知(据说她和梅氏一样,早早归西,但无从考证)

第三任是个叫许芳卿的才女,严格来说不算是曹雪芹的妻子,因为俩人相爱,算是红颜知己。他们常在一起谈人生,谈理想的了,有人说脂砚斋续批石头记正是出于她手,可见咏絮之才非同寻常。 

乾隆二十八年中秋前后,京城地区闹“白口糊”(白喉),一场瘟灾夺去了儿子的生命。曹雪芹晚年得子,儿子的死对他是个致命的打击。他天天到地藏沟他儿子的坟上去哭。鄂比先生时常到他家劝解,可是也没有效果。 他喝酒喝得更厉害了,不久也病倒了。 但是他并没有停笔写书。 鄂比帮他整理文稿,劝他保重身体。

他在无比的哀痛中,一面奋笔疾书,一面借酒浇愁,终于在这年除夕(1764212)因饮酒过度,一命呜呼,离开了人间,享年48岁。 曹雪芹在一生艰难中走完了他精彩的人生。  

“举家食粥酒常赊”穷困艰难的环境里,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坚持写作长篇小说《红楼梦》。 一把辛酸泪,十年辛苦不寻常,留给后人却是中国文学史上耀眼的瑰宝

本文借用一些网络作品内容,因找不到作者出处,并未注明,如果有版权冲突,请通告我,我将立即删除。 谢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1)
评论
Alabama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红米2019' 的评论 : 谢谢红迷网友! “真忘了,衡门司业无误”什么意思啊? 不太懂。
Alabama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门外主考' 的评论 : 谢谢! 我十分认同您的修改,更加显得对仗的功效。
红米2019 回复 悄悄话 真忘了,衡门司业无误。
门外主考 回复 悄悄话 那幅对联应该是“ 远富近贫以礼相交天下少,疏亲慢友因财绝义世间多”?一字之别,也许是我错了。谢谢先生精彩博文,受益匪浅,每次都一口气读完。
Alabama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落英如雪' 的评论 : 谢谢! 所有荣耀的背后,都隐藏着艰辛!
Alabama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海淀网友' 的评论 : 谢谢临帖!
Alabama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红米2019' 的评论 : 谢谢临帖!我想您一定是个红迷!
落英如雪 回复 悄悄话 看曹氏经历,联想到当下现实,不由得感叹人生精彩,亦是多艰!
红米2019 回复 悄悄话 蓬门?司马?忘了。
海淀网友 回复 悄悄话 满径蓬蒿老不华,
举家食粥酒常赊。
衡门僻巷愁今雨,
废馆颓楼梦旧家。
司业青钱留客醉,
步兵白眼向人斜。
阿谁买与猪肝食,
日望西山餐暮霞。
红米2019 回复 悄悄话 也是小说。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