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1)
2012 (265)
2013 (204)
2014 (190)
2015 (154)
2016 (124)
2017 (65)
2018 (113)
2020 (63)
2023 (71)
2024 (79)
2025 (2)
我初次接触《红楼梦》大约在12岁,那时小学6年级。 我家藏有的一本线装的《石头记》,80回本。 当时似懂非懂,生吞活剥,竟然有耐心把它读完。以后的岁月里,我购得一本120回《红楼梦》,大概读过4-5遍,时而因学习忙,中途而废,平心而论不仅没有读懂,连书中好多字都不认识。
最近看到台湾白先勇教授(白崇禧将军的儿子)的视频,他在美国教《红楼梦》达29年之久,退休后又在台湾大学教授《红楼梦》一年半,其时写出一套《细说红楼梦》,在台湾发行。 他认为如果选出5本顶尖世界名著,《红楼梦》应该荣登榜首。他研究《红楼梦》达几十年之久,任然还有不清楚的地方。 半年前,我在网上下载了一个听书软件,蒋勋先生的《细说红楼梦》,每天晚上睡前听一段,从他渊博的知识中得到许多启发,以前不懂的地方也得到满意的解答。 此外,还看了一些有关评论《红楼梦》的视频,如刘心武先生,周玲先生,柯岚教授等,引起了我对探究《红楼梦》的兴趣和冲动,也希望能写出自己阅读《红楼梦》时的心得和体会。
为何浅析?我没有资格评述或细说《红楼梦》,和那些红学大家相比,深感自己缺乏对历史背景的认知,和文学功底的浅薄,只能浅浅地谈谈我读《红楼梦》的感受,心得,看法和体会,差错难免,敬请读者和红学迷提出批评和建议。
曹雪芹(1715-1763)在生命中最后十年完成了《红楼梦》的写作,但原稿失落。 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伟元,找到部分80回后失落的原稿,但并不完整,他请高鹗加以整理,补齐,由萃文书屋活字印刷出版一百二十回本,人称程甲本。 程甲本还有一些错误需要修正,然后出了校正版程乙本,就成为目前的120回本。 和早期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简称庚辰本)中的前八十回略有不同,后四十回由高鹗将残缺不全的原稿,修订补写,虽然出于高鹗之手,但还是根据曹公残缺不全的原稿加以补充,修正,补齐。此外,流传的手抄本有十几种之多,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为何说《红楼梦》是一部奇书?下面让我慢慢道来。
1.研究《红楼梦》的专家文人连绵不断上下百余年,早年有胡适,林语堂等人,中期有鲁迅,俞平伯,周汝昌等人,现阶段有白先勇,刘心武等人,我不能一一例举。 诸多专家学者其观点绝然不同。 胡适认为《红楼梦》前八十回有曹雪芹完成,后四十回有高鹗代写的;然刘心武等人认为曹雪芹完成了《红楼梦》的全稿,总共一百零八回或者一百十回(在第42回脂砚斋眉批“今书至38回时,已过三分之一有余。”),80回之后的原稿失落,后由程伟元找到残缺原稿,请高鹗补充,改写的,完成了120回现今的《红楼梦》。 白先勇教授认为如果没有曹雪芹后30回残缺的原稿,高鹗无论如何写不出后面的40回来。 张爱玲认为后四十回在文字上高鹗和曹雪芹差距太大,因此她从不看后四十回;而研究《红楼梦》几十年的白先勇教授他认为后四十回写得太好,在个别地方还优于前八十回。为何其观点由如此大的差异?可能的原因在于原稿失落,各人以自己的不同的观点,角度去认识和理解作品,无法还原曹公雪芹的本意。
2.曹雪芹的原稿写了十年之久(他自己说:“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可见用了十年时间),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是如何遗失的?众说纷纭!在曹雪芹生活的年代,还没有印刷技术,在十年之内修改5次,都是手抄笔录的。 所完成的手稿在亲朋好友之间秘密传阅,因为涉及到一些敏感的政治内容。 清朝是文字狱最最严厉的朝代,尤其在乾隆年间,康熙帝施文字狱20多次,雍正帝施文字狱20多次,乾隆帝施文字狱130多次。 西北大学柯岚教授推测,有可能曹雪芹在弥留之际,请一友人或亲人将原稿保存,但由于曹公去世之后文字狱越来越严,以致此公不敢保留后三十回(涉及到贾府抄家),或遗弃,或改写。 不过这也仅仅是一种推测,而并无直接的证据。
3.《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给与研究红楼梦的文人学者提供了不少的线索,脂砚斋肯定和曹雪芹非常亲近而且对于红楼梦的写作背景非常熟悉。脂砚斋究竟何人? 是男是女?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一说是贾宝玉本人,因为第22回脂砚斋评:“王熙凤点戏,脂砚斋笔录,今知者寥寥矣。”当时可能只有宝玉在场,故有人怀疑脂砚斋就是曹雪芹,他自写自评; 一说是史湘云,周汝昌认为“脂砚”带有女性的笔名,还有人认为宝玉从狱神庙出来后,在回南方家乡的路上遇到史湘云,和史结为夫妇,前80回由史湘云点评; 一说是曹雪芹的叔叔,因为在第十三章,秦可卿之死,原来曹雪芹曾写“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一节,却被脂砚斋“因命芹溪删去”而一共删去4-5页之多。从口气看来好像脂砚斋是曹雪芹的长辈; 另说是曹雪芹的堂兄弟。 各人有各人的理由,谁也说服不了谁。 更有读者认为是空空道人,这更不可能,因为空空道人只是小说中的一个虚幻人物,并非小说中的实体人物。 刘心武先生的一个讲座中提到一个名叫裕瑞的人, 是爱新觉罗家属的人物, 他可能通读红楼梦的第一人,他曾留言“其叔脂砚”可能这是一个有力的证据,直指脂砚斋是曹雪芹的叔叔。
4.在脂砚斋评论本中出现几个评论人士, 最多的是脂砚斋,还有畸芴叟,梅溪,松斋等等。 他们究竟是一个人还是多个人? 靖藏本有一眉批曰:“不数年,芹溪、脂砚、杏斋诸子皆相继别去,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宁不痛杀!” “朽物”、“老朽”是畸笏叟惯用的自称,他在这里哀悼已经去世的“脂砚”等诸子,足证脂砚与畸笏不可能是一个人。《红楼梦》的评阅,十分可能由多位秘密传阅中亲戚或亲近友人加以评述。
5.小说从开篇开始就用谐音来隐晦作者的含义,使得整篇小说扑朔迷离。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其中甄士隐谐音为“真事隐”,见真事隐去;贾雨村谐音为“假语存”,可见整篇小说中真真假假需要读者自己去鉴别。 甄士隐有一女儿名为英莲,谐音为“应怜”,可见此女一生坎坷应怜;后来给人贩子卖给了薛家,做了薛蟠的小妾,改名为香菱,谐音为“相怜”,此外还有许多,就不能一一例举。
6.第一回中甄士隐梦游“太虚幻境”,大石牌坊两侧有一副对联,为”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道明了文章中真真假假,似有似无,给读者一种虚无缥缈,若隐若现,迷迷糊糊的感觉,似镜中花,水中月。 由此,各路专家文人争论到现在,诸多问题还不清晰,无从解读。 就说文章中第一男主人公, 贾宝玉(假宝玉),事实上却是个替身, 由这个替身来写真宝玉, 甄宝玉,的种种情节。 有何证据? 首先,甄宝玉和贾宝玉面容,性格都颇为一致。 甄家居住在江南,南京扬州一带,和当时的曹家相仿,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脂砚斋点评(我忘记在哪一回中提及),康熙帝南巡时在甄家住过四回,却和历史上所说的康熙帝一共南巡6次,四次是住在曹家的。可见,红楼梦中的甄家就是以前的曹家。 贾宝玉只是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一块灵性石头,由一僧一道将它带到人世间,作为甄宝玉的一个身影,享受世间荣华富贵,人间男欢女爱,最终还是要回到仙界去的。
7.红楼梦几经劫难,清代屡次把红楼梦作为“淫书”而打入冷宫;原作也因文字狱而失落。虽然整本《红楼梦》中由几处描写“性事”,但比较现代文学作品而言,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比如第6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中的描写:“说至警幻所受云雨之情,羞的袭人掩面伏身而笑,宝玉亦素喜袭人柔美娇俏,遂强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 袭人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的,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礼,遂和宝玉偷试一番,辛得无人撞见。”这一段虽说描写宝玉和袭人的“性事”,读来并不感到黄色。其实,《红楼梦》真实得意图是描写一个封建官宦家庭从兴起到衰败得全过程,隐喻着清帝国的前途和命运。 曹雪芹家本为汉人,后来成为满族的包衣,尤其在后来被抄家之后的贫穷潦倒的生活状态,使曹公的体内流淌着反清的血液,贾宝玉的叛逆性格由此而形成。
8.高鹗写的后四十回,给胡适,张爱玲批得一无是处。 白先勇教授认为后四十回写出了三大高潮:1)黛玉之死,2)贾府抄家,3)宝玉出家。 他认为前80回其实是作为后40回的铺垫,后四十回是一个故事非常理性的结局。我认同白教授的观点。高鹗并非凭借自己的意想写出后40回的,他也是通过程伟元给他残缺不全的曹公底稿,才能完成后40回。 可能做了某些更改,比如26回中脂砚斋批语:“狱神庙红玉,茜雪一大回文字,惜迷失无稿。” 意指宝玉被押于狱神庙,被玉红,茜雪救出,在返回江南的路途之中遇妙玉,湘云,和湘云结婚,二次出家等等,等等,都被高鹗略去。这就是刘心武先生抱怨高鹗写的后40回远离了曹公的原意。 总之,《红楼梦》难读,真真假假,曲折迷离,很难真实了解曹公的真实意图,也许曹公为了避免清政府文字狱的严查用了许多隐晦的写作手法;也许曹公故意写成迂回曲折,如堕烟海的手法,让读者自己去猜测,遐想。 使得许多红学家花上几十年的时间去研究,探索,诸多问题任然尚无定论。 由此,白先勇教授称《红楼梦》为“天书”,无人能够读懂。 不过,“天书”不为世人所写,曹公毕竟不是神仙,因而,我称它为一部“奇书”。
祝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