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1)
2012 (265)
2013 (204)
2014 (190)
2015 (154)
2016 (124)
2017 (65)
2018 (113)
2020 (63)
2023 (71)
2024 (79)
2025 (5)
最近, 花了三天时间看完了46集电视剧《都挺好》, 总的印象, 挺好!
如果有人想要了解整部电视剧的内容, 请看晓青网友写的看电视连续剧《都挺好》 (2019-03-26 17:41:15),她把整部电视剧的内容原原本本地书写出来, 放在文学城博客网页上,真不容易,谢谢晓青网友! 因此,我就不必涉及电视剧的整体内容, 从另一角度去探索这部电视剧。
1)这部电视剧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现今国内的真实情况。 和30多年前我出国时相比,国内已经大变样了。儿时记忆中的姑苏,不复存在了, 电视剧中所看到的是一个全新的城市,苏州。 处处高楼大厦,尤其在夜间,灯红酒绿,火树银花,霓虹闪烁,绚丽夺目。 加上金鸡湖的倒影, 更是显得五光十色,流光溢彩。 人们的生活富有了,影片中苏明玉的住房, 和美国富有阶层没有什么差别;即使苏明哲给他父亲苏大强买的房,三室一厅,在诺大的阳台上,金鸡湖的美景,尽收眼底,和美国白领阶层的住房也没有多大距离, 只是少了一个车库。中国30年间的巨变,应该说是世间奇迹。不过,我认为这部电视剧从根本上是暴露社会的种种弊病,虽然有一个良好的结局。
2)电视剧从开始到结局,一切都在向“钱”看! 开公司,赚钱;想买房,酬钱;想投资,借钱;想投机,骗钱;玩骗局,诈钱。。。。。。此外, 苏明玉的男朋友小石问她:“什么是你的理想?”她回答:“我想赚很多很多的钱, 躺在钱上, 数钞票。”虽然,可能是说笑,也可能反映了她的真实想法。这部电视剧的真正目的是要披露目前国内一切向“钱”看的不正之风。 一个社会是否高尚,一个国家是否强大, 不仅仅要看高楼大厦,火箭登月, 地铁高架,航母导弹,还要看基层大众和领导人物的道德水准, 有诸多文章显示国内道德水平普遍下降, 白白地抛弃上下5千年的中国文明史啊!将如何去面对子孙?
3)整个电视剧我看到一个“骗”字,搞理财,骗钱,苏大强被骗走6万元;搞实业投资,骗财, 苏明成被骗走30万;蒙总的公司里他的小舅子弄虚作假,假用蒙总太太的签名,圈钱;保姆小蔡看着苏大强年老有钱, 想和苏大强假结婚,把她的名字加在房契上,以便离婚后可以获得一半的房产,被苏家兄妹识破;苏家的舅舅更不要脸, 虽然借给苏明成3万元,他要债时强说苏明成打伤了他儿子, 要苏家除了3万之外还要赔賞十万。 其实他儿子自己撞破了头,而且医院医生认为并不严重,纯粹是敲诈勒索。欺诈似乎成为了现今国内的一种生活方式。
4)走后门, 拉关系。 苏明哲由于回家奔丧, 失去了工作, 正好明玉到美国出差,偶尔了解到她哥哥失去了工作,靠她的关系给明哲找回了工作;她的二嫂, 朱丽,因为申计工作出错, 失去工作, 明玉通过孟总的关系, 和朱丽的上级沟通, 让朱丽回到原工作岗位, 还提升了职位;她的二哥, 明成, 由于实业投资失利, 和他上师周总的关系闹僵,失去工作后,在苏州找工作处处碰钉子,周总告诉他:“除非出了这个行业,你将永远找不到工作。”最后, 明玉靠了她大公司总理的职位和周总沟通,才得以解决明成的工作问题。 现今中国的社会,没有背景, 没有后台,将如何生活, 如何工作?
5)整个电视剧我看到了一个“难”字,处理好家庭关系,“难”,因为夫妻生活的理念不同, 明成和朱丽因为对于金钱的观念不同而导致离婚; 处理好父子,父女的关系, “难”, 因为生活的方式不同,苏大强希望自由自在地生活, 在他儿子明成家感到好不自在,催促大儿子明哲给他买房, 搬家独住; 要想改善生活做些理财, 投资, “难”,因为处处都有陷阱,苏大强的理财和明成实业投资失败都是最好的例证;要维持好工作机会,“难”,因为很难适合老板的口味,明哲因为回中国奔丧而失去工作(这点不太可能, 如果父母亲的丧事, 在美国一般允许请假的),明成因投资失败和主管周总的争执, 致使他在同行业再也找不到工作, 因为周总给他穿小鞋。这种生活中遇到的艰难,处处存在,不只是在中国,可能在美国也有类似情况。
6)苏家的父亲, 苏大强,是一个典型的惟利是图,贪图小利,不顾子女,甚至蛮横无理。 开始闹着要大儿子苏明哲带她去美国, 后来去不成美国, 就催促明哲给他买房, 还提出要三居室,有好的外景,附近有商店娱乐。 后来恋上了保姆小蔡,希望和小蔡结婚。由于子女识破了保姆小蔡想骗取他的钱财而不同意他两结婚时,他卖了房子想和小蔡同居, 结果小蔡根本不理睬他,他认识到小蔡和他并无感情,只是想骗他钱财,竟然想跳河自尽。 不过, 他的性格尽管有这样那样缺陷,这老头还是热爱生活的, 他会写诗, 他喜欢下棋, 他爱看大妈们跳广场舞,爱听苏州评弹, 希望常常和他的同事朋友聚聚,回忆往事。 尤其, 他搬进了一套全新的三居室,要在他朋友面前摆显摆显现今的生活状态。 最后,还梦想有一场轰轰烈烈的忘年恋。 子女们有谁真正懂得老年人的心理状态? 他们只知道给他有好房住, 有好食品吃以为就能满足老人的需求了。 其实不然,这些不能解除老人的孤独的心理状态。
7)苏明玉是这个电视剧中的主角, 她出生在苏家, 但她从小就没有被家中好好照顾, 她妈妈视她为家中多余的孩子,以至18岁的她和家庭从此断绝来往。 直到她妈妈去世才第一次回家, 她认为她不是苏家的人。 甚至, 她怀疑自己不是父母亲生的。 她的性格孤僻, 冷漠,处事决断, 出言辛辣尖刻, 无论在公司, 无论在家中人人惧怕她。 她性格的形成,首先是由于他妈妈对她的刻薄,二哥对她的凶狠,父亲对她的无情, 最终离家出走,独立生活;她幸运地遇上了她的师傅,蒙总。 蒙总是个商业场上凶悍的角色, 在蒙总的培养下成为公司的顶梁柱。 培养她成为一个眼光敏锐,遇事不慌,处事决断的一个部门的总经理。 实际上, 正如小蒙总说的:“她是刀子嘴, 豆腐心!”虽然, 家人都怕她, 包括他的父亲,但是她还是处处关心着苏家,妈妈去世(她最恨妈妈),由她出资20万安葬;她大哥失业,由她和朋友通融, 给她哥哥一个职位, 还不让她大哥知道;二哥失业, 她又通过关系, 让他找到工作。
最后, 她看到大哥不能回国, 二哥又去非洲工作, 她毫不犹豫地接纳了她的父亲,安排在她家住下。最最使我动容的是,患上脑退化的父亲一次走失,最终在她家老宅门前找到,父亲手上拿着一些东西, 她顺手抢过来, 竟然把它撕破了, 让他爸爸跳脚说:“这是为他女儿买的报考大学的参考资料, 明玉今年要考大学了。” 这正是因为当时明玉妈妈不给明玉买参考资料而把明玉气走的。 这一幕,明玉真正明白她的父亲还是爱她的。 从此,她彻底改变了她对父亲的看法,也使她真正地从心理上彻底回归到苏家。
8)由于明玉的真实回归, 使这一年的除夕晚是从来没有过的欢乐。 就在这个除夕夜晚,通过手机联网, 一个在美国的大哥, 一个在非洲的二哥,还有在苏州的明玉和他们的父亲相互祝贺,“家和万事兴”成为这个剧本的一个良好的结局。
9)有两点建议: a) 这个剧本至少讲述了前后有一年多的时间跨度, 但是没有看到季节的变化,尤其身上的穿着也没有看到有季节的改变。 虽然,这是一个无伤大雅的弊病,但作为一个好的电视剧或电影都应该考虑到这些细节; b)电视剧中医生劝告病人家属:“这种病(脑退化症)现今世界上没有治愈的好办法,最好是居住在他熟悉的环境,家中, 有人照料。” 其实,这是误导! 我的太太就是这种病, 在美国所有的医生都会告诉你:“这种病人不能在家照料, 必须住进护理院。 如果一定在家照料,必须请专业护理人员日夜看管, 而不是由家属照顾。” 如果违反以上做法,在美国要追究法律责任。
顺借博主人气推广小鲜肉我的文章,谢谢:
From音乐之声To动力总成的国家名片--奥地利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7903/201904/4761.html
由苏明玉这种头脑冷静并且管理与理财经验丰富的角色来打头阵把家事理顺,确实是最好的安排
而失智老人护理没有在剧终时去护理型养老机构安渡晚年,让人遗憾,这确属误导
中国现代社会,物质与消费观在整体上可能已经是世界第一了,但由于剧中展示的 “钱” “骗” 等心态与社会观还没能跟上物质的发展,因而也使得可靠的养老机构很“难”让人安心,居家养老估计还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主流。
这是苏州拍的还好,不留神可以过关。
中国的现状就是这样,所以这部剧大火。
明玉跟爸爸的最后几场戏感人至深。
在中国没有条件护理院护理老人,所以宣传家人护理好。这给家人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