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影室

集百家之长, 走自己的路。
个人资料
Alabama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介绍苏州博物馆 (设计者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

(2014-05-16 19:25:57) 下一个
本博已经说起过, 我虽然和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从未见过面, 他是我的一个远亲(请查阅博文)。苏州博物馆是他晚年的收官之作, 颇有特色, 我怀着敬仰的心情, 参观了苏州博物馆, 并拍下了如下的照片, 与网友分享! 

可惜的是, 那天正好阴天, 采光不理想。如有机会, 我会再去一次。

介绍:

苏州
博物馆是中国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东北街。1960年建立,2006年10月建成新馆,设计者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馆址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遗址。面积8000多平方米,分东、西、中3路,中路立体建筑为殿堂型式,梁坊满饰苏式彩绘,入口处侧门,有文征明手植紫藤,内部东侧有太平天国古典舞台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贝聿铭
苏州园林设计风格:

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
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

新的博物馆庭院,较小的展区,以及行政管理区的庭院在造景设计上摆脱了
传统的风景园林设计思路。而新的设计思路是为每个花园寻求新的导向和主题,把传统园林风景设计的精髓不断挖掘提炼并形成未来中国园林建筑发展的方向。

尽管白色粉墙将成为博物馆新馆的主色调,以此把该建筑与苏州传统的城市机理融合在一起,但是,那些到处可见的、千篇一律的灰色小青瓦坡顶和窗框将被灰色的花岗岩所取代,以追求更好的统一色彩和纹理。博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一一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然而,新的屋顶已被重新诠释,并演变成一种新的几何效果。玻璃屋顶将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提供导向并让参观者感到心旷神怡。玻璃屋顶和石屋顶的构造系统也源于传统的屋面系统,过去的木梁和木椽构架系统将被现代的开放式钢结构、木作和涂料组成的顶棚系统所取代。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作构架将在玻璃屋顶之下被广泛使用,以便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太阳光线。

馆建筑与创新的园艺是互相依托的,贝聿铭设计了一个主庭院和若干小内庭院,布局精巧。其中,最为独到的是中轴线上的北部庭院,不仅使游客透过大堂玻璃可一睹江南水景特色,而且庭院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新旧园景融为一体。

据说,位于中央大厅北部的主庭院的设置是最让贝聿铭煞费苦心的。主庭院东、南、西三面由新馆建筑相围,北面与拙政园相邻,大约占新馆面积的
1/5空间。这是一座在古典园林元素基础上精心打造出的创意山水园,由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竹林等组成,既不同于苏州传统园林,又不脱离中国人文气息和神韵。山水园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水景始于北墙西北角,仿佛由拙政园西引水而出;北墙之下为独创的片石假山。当问及为何不采用传统的太湖石时,贝聿铭曾说过,传统假山艺术已无法超过。一辈子创新的大师,不愿步前人的后尘。这种“以壁为纸,以石为绘”
,别具一格的山水景观,呈现出清晰的轮廓和剪影效果。使人看起来仿佛与旁边的拙政园相连,新旧园景笔断意连,巧妙地融为了一体。

这种在城市机理上的嵌合,还表现在东北街河北侧
1~2层商业建筑的设计,新馆入口广场和东北街河的贯通;亲仁堂和张氏义庄整体移建后作为吴门画派博物馆与民族博物馆区相融合,保留忠王府西侧原张宅“小姐楼”(位于补园南、行政办公区北端)作为饭店和茶楼用等;新址内惟一值得保留的挺拔玉兰树也经贝先生设计,恰到好处地置于前院东南角。(百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Alabama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横塘雨眠' 的评论 : 这个建议太好了, 我也有此感! 谢谢你直言!
横塘雨眠 回复 悄悄话 照片拍得很美,超过实景.谢谢分享!
不过说句让您扫兴的话,这个博物馆新馆应该建在苏州工业园区或新区.但现在就在拙政园紧邻,跟周边的环境实在不太协调.因为贝老的作品从局部看是古典,可整体看还是太现代了一点.我本人是土生土长的苏州人,并不喜欢这个新馆.曾听到当地人一些议论,说是博物馆外墙的灰白色调,猛一看跟殡仪馆似的.
Alabama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ilverbug' 的评论 : 谢谢你喜欢!
silverbug 回复 悄悄话 几年前的夏天去过苏博,虽然是走马观花,但记忆里还是留下了很多挥之不去的画面。 贝聿铭的设计非常有机地把很多现代建筑的理念融入到苏州园林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的框架里,浑然天成的大作里无处不闪烁着让人耳目一新的元素。 下次还要再去看看。

照片拍得太漂亮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