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文章系原北京医学院人民医院院长,北京医学院副院长,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所长,骨科教授冯传汉所写。年过90岁的冯教授,虽一只眼睛因青光眼失明,但仍伏案精心总结自己多年来管理医院,医学教育的经验,对国内的高等教育及医学教育提出非常有见解的意见。
在征得冯教授的同意后,将文章放在网上供有识之士交流。
前一些时,“看病难”、“看病贵”、“小病解决在基层”、“多培养全科医生”、“培养社区医疗”的呼声,推动了医疗卫生改革。有些省市已开始行动,基本药物统一采购并降低价格。国家有关部门计划三年培养6万名全科医生,上海市2010年启动住院医生规范培养,这是良好的开端。
然而,上述问题涉及众多方面,诸如医疗体制、医生的素质及水平、机构建设及运营等,不能靠几项措施解决,毕其功于一日。我认为医学人才的培养与配用,至少是重要关键之一,有必要根据我国国情和需要,系统地重新审视我国医学教育的任务与取向。
作为一个老医生、老教师,我汇集了近来阅读报章与书刊的相关资料和本人学医、从医、任教以及出国访问考察中对医学教育的一些认识和感悟,为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资料和浅见。
由于医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部门,除了专业课程及培训不同的特性外,其立德树人、为社会人民服务的目标与任务是连贯的和共同的,医学教育的改革发展与大学教育的改革发展密切关联。加之,近来,围绕解答“钱学森之问”[高校培养出的英才数量不理想],报刊上刊出了一系列评论和意见,很多观点和理念有助于发展改革医学教育的思考,所以我也作了一定量的札记,并且陈于前部。
I.大学的涵义
大学是实施高等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学生学习的共同体(Community)是其本质,培养人才是首要功能。欧洲大学始于十一世纪末,随后陆续建立。1088年意大利建立了博洛尼亚大学,随后有意大利萨莱罗大学、法国巴黎大学、英国牛津及剑桥大学。我国第一所大学是1898年建的京师大学堂。汉代的太学,晋代以来的国子监都属于大学性质的学校。大学包括综合大学和专科大学。综合大学内也设有多种学科的学院以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一词英文为University,词根是Universus,意思是普遍(适)性世界性。大学要达到一流,必须有 自世界各地的学生、老师聚在一起探索世界/宇宙的奥秘,追求真理,实现梦(理)想。(见杨福家讲演)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大学是各种社会组织中最具独特魅力机构之一。大学精神起关键作用。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大学是各种社会组织中最具独特魅力机构之一。大学精神起关键作用。
大学应有彰显的学科特长。1931年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说过,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也,有大师之大也。有了大师就有了学科的领军人。上世纪90年代在北京召开的首届国际大学校长会议就指出:大学必须有其特点特长的学科,不一定要学科齐全。也不必须办医学院,因为耗资巨大。Priceton大学连续6年排名第一,它不办医学院,研究生少于本科生。除了有20多名诺奖得主外,怀尔斯教授1944年为解了费马大定理(360年未解),获数学最高菲尔茨奖。还拍成《美丽的心灵》电影并获奥斯卡奖,提示大学要有美丽的心灵。美国卡内基(Carnegie)大学规模不大,以计算机、信息学闻名。哈佛大学商学院雄视全球。我国一些学院都急于致力升为大学,有些非综合大学也将医学院并入以期升格。然而,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的教学工作及数学突出,同时也是公认的一流大学,但它只称为“学校”。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不大,2005年度,教师研究人员不足400,学生研究生2000余名,董事会决定不扩大,不称大学。但其学科交叉,研究科技中最具挑战性问题。二战期间90%的火箭在此设计,随后又发现太阳系第十个行星,扩充了人类知识宝库。该校除了有32位诺奖得主(2005年度)还有一批杰出校友,包括我国的周培源(1928年物理学博士)、赵忠尧(1930年博士,我国原子核物理奠基人)、谈家桢(1936年博士,我国遗传学奠基人)、钱学森(1939年博士,我国第一位大科学家,美国曾软禁他5年,不准他回中国,说他抵5个师)。这些大师奠定这所学校在世界的地位,虽然不称大学,却是世界顶尖大学(见杨福家讲演)。
我用唐代刘禹锡《陋室铭》文中的几句结束此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大学必须有特长的学科,有学科领军的大师,有其精神和个性才能在大学之林中获得高席位,最近国务委员刘延东也反复强调大学要办好学科 [大学医院当然也是如此]。
一流大学要有一流的学生、教师、学科领军人、管理人员、杰出的校友(培养出的人才),一流的设备、学术氛围和充足的经费。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首先要成为国内一流大学。
II-1. 一流学生
我国以统考分数来判定生员,这是不全面的。美国则除了考分以外,中学校长的推荐信占很重要地位,它包括中学期间多方面的表现,如品德、勤奋、创造性、潜力、团体精神、校外活动等 [目前,我国由于“关系学”的弊端,很难做到公正的推荐]。我曾为报考美国博士生的大学生写推荐信,要求我填写对该生十三项素质评分表。
大学是群体荟萃的地方,有一流学生,才能成长出一流人才,报效祖国,服务社会,这是大学对国家的贡献。大学生不是被动受教育的对象,他能参与大学里的学术探讨活动,是一种资源。Best发现胰岛细胞时是个医学生,Crick参与发现DNA时是物理博士生。
学生在校培养自我探求、发挥潜能的能力,到社会国家服务或继续作学术研究才能成长成材。所以大学要跟踪校友的成就与对国家的贡献。他们也反映了一个大学的地位 [在校友节中将再详述]。
大师不仅是学科领军人,而应学德兼备。传授知识,引领品德,身教言教,体现该大学的文化精神,培养出一流学生。上海交通大学老校长鹿文治说,成就一等人才、学问、事业要一等品行。国外聘任一个学科主任,董事会要考察两年, Johns Hopkins 大学骨科Reiley教师亲自对我讲的。相对来说,我国太宽松了。同时也要实行聘任制,聘任有期限,这点芬兰做得很好。
2008年11月18日医学生理诺奖得主吕克蒙塔尼受聘于上海交大任讲习教授。交大看中蒙塔尼研究课题方向,而蒙是看上了交大生命科学、医学科学、物理、化学等交叉学科平台以及中国高水平研究人员的合作。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罗伯特.帕克(在该校任职12年)也就聘于交大的密西根学院。吸引他的是中国建立国际化一流大学的决心,交大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
交大有海外人才信息库,入库人员达万名,交大建立13年的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建树颇多,但仍希望引进国际学术大师和研究团队。给科研理念、视野和氛围注入新鲜条件。上海交大提出人才金字塔的目标,塔顶是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和讲习教授;第二层是特聘教授如长江学者,海外著名大学的终身正副教授;第三层是优秀青年教师;塔底是后备人才,35岁以下青年教师,计划拥有领军人才200人,特聘教授400人。大学培养,全民教育是基础,精英毕竟是少数。
交大校长张杰说引进国际化杰出人才的障碍,不是待遇、研究经费、实验室配套,而是管理模式、目标、理念。此外,国际大学对有成就教师4-5年休假一年,不是休息,而是访问、调研、考察教研的进展,跟上时代,这是很重要的措施。
这里讲的是校长是最主要的,一流的校长应是学术专家、教育家、甚至在政府任过职,具有强的领导组织管理能力。举几个例子:
耶鲁大学(美国大学连续排名第三)1993年任命Richard Levin教授为第22任校长。Levin 是斯坦福大学历史学学士,牛津大学政治及哲学硕士,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从事教学、研究和行政工作20年,曾任耶鲁大学经济系主任及文理研究生院院长。他也是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技术经济政策委员会委员(见杨福家讲演)。
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1990)。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1963年赴丹麦进修后任中科院上海核原子研究所所长,1991年当选中科院院士。2005年以来任中国科技协会副会长,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Chancellor),宁波诺丁汉大学校长。同时任香港大学、马来西亚拉曼大学、美国达拉斯大学顾问,日本创价大学、纽约州立大学、香港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美国康涅狄克大学授予名誉博士。
国内不乏大学一流校长,如童第周(山东大学),竺可桢(浙江大学),高锟(2009年物理诺奖得主,原香港中文大学校长)。
优秀的校长应掌握国际一流大学实况、动态与发展。杨福家校长就是其中之一,连一些大学的校训都熟悉。这是北医应跟上的。Flexner 为将协和医学院建成一流医学院,他调研考察了280所医学院校。
其他管理人员也是要求很高的,必须有受过专业教育的人员。如图书馆、实验室、校舍、校园、食堂等。除了我就读的燕京大学的燕园之外,我参观过剑桥、诺丁汉大学校园,牛津大学的学生宿舍,都给人一种宁静、整洁的感受,是研究治学的佳处。
大学介绍资料,不常提到校友。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公告(Bulletin)就提出校友是重要的资源,校友的成就反映大学的贡献、果实。国际上不少私立大学经费来源于校友的捐赠及募集,有学术地位的也可聘回作教师。国内大学很少作这一工作,最多做个通讯录。因此,要提高这方面的认识。看一下耶鲁大学(1701年成立,排名在Princeton, Harvard 之后列第三),在校生(2005)11483,本科生5316,文理学院研究生2522,专科学院医、艺、法等11个,3522毕业生入学。耶鲁建校后第一个使命是培养领袖。计有美国总统6人(包括老布什、克林顿),议员530人。还有墨西哥、德国总统,韩国总理,日本外交部长。并为很多一流大学培养校长。
这些校友既是耶校结的果实,也反映其办学的成就,而校友会在多方面支持学校。
关于硬件的建设无须细论,关键是管理制度和统一使用问题。我1978年重访英国时,有位实验室人员问我中国的实验室是否很少互通有无。1981年我访问Iowa大学医院,其实验器材是全校统一使用的,无论是校本部或学院、医院设备都互通有无。
图书馆学(Library Science)是一门学问,图书馆不仅为大学师生提供书刊,为教学科研参考,还是保存保护文化知识及有关文物的场所。耶鲁大学拥有最好的稀有图书专馆。正是承受这样使命。有的大学还建立博物馆和有关大学学科的资料、人才成就数据库。目前有电子版书刊。大学图书馆长及人员必须受过图书馆学的教育与培训。
复旦大学杨福家校长认为中国高等教育长期处于学习、模仿、追赶的模式,所谓后发外生模式,学术研究和大学发展停留在模仿追赶水平。大学校长必须考虑10-20年之后,我国国际地位必定进一步提高,是负责任的大国身份,大学站在世界知识的中心和前沿。否则,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只是空谈。
杨校长认为:突破的关键在于我们要走出中国特色的新路,中国的悠久坚实教育、学术传统,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它们被中断或泯灭。在全球化和现代文明的背景下,这些宝贵传统,应得到创造性的转化和发扬。从理念、模式到制度、环境的根本性创新,形成一流大学建设的中国模式。
各国大学的成功,有二基本前提: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中国一流大学建设必须加上文化自觉,成为中国大学而不是“在中国的大学”或西方大学的附庸。
中国模式的世界一流大学建立在深厚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和本土学术传统和教育传统之中。要建立中国文化发展和传播战略。另一方面,在全球化和中国发展的大背景下,对多元文化的整合和创新。
宜宾学院汪明义院长阐述,大学是思想文化重要阵地,在推进思想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有很重要的作用。
⑴ 让大学生接受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提升人文素养,培养民族的信心和自豪感,通过研究提炼传统文化中符合时代要求及与当代文明相协调的内容。
⑵ 通过国际学术论坛、会议、互派研究学者,吸收有益外来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⑶ 创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⑷ 为社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大学教育不仅是传授与学习知识,更是文化教化,以先进文化与价值理念教育学生,使之具备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确立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关系的正确理解。
⑸ 大学师生的良好道德风尚,精神风貌,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影响并辐射到社会。同时,大学在学习与传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及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发挥重要作用。
⑹ 在文化科技方面提供资源和人才支撑。
杨福家教授(2006)谈,传授知识每个大学都能做到,丰富推动知识,只有百分之几的大学,再加“文化”二字,恐怕减到1%。他感到我国很多地方对文化不够重视。中国尽管是出口大国,但电影、图书出口很少,每出口一本书,就有一百本书进口。近年中国在国外书展如在Frankfurt的,可能对上一情况有所改善。
中国大学不是“办在中国”而是长在中国。清朝开始就是模仿日、德,1920年代学美国,1950年代学苏联,1980年代又转过来学美国,现在是唯哈佛、耶鲁马首是瞻。
大学是否一流,除了可见数字如:科研经费、获奖数目、名家大师、校园面积、师生比例等之外,还要看其对本国社会的影响和贡献。我们要明白自己所处的历史舞台,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而不是忙着订进入“世界一流”的时间表。
陈教授还说好大学要有个性(精神个性、学科个性)和与众不同的特点,这些都不是数字或排行榜所能表达的。硬指标好算,软实力难评,个性与对社会的贡献不是三五年能形成的,必须潜心坚持,不可急于求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大学主要有三大使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灼见的提法。偏重科研,投入人才培养的力量不够的办学是误区。[注:近来又增加一项使命,即传承和发展文化。见胡锦涛讲话]
现代意义的大学诞生于欧洲(主要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C14—C16)。数百年来,大学作为教师和学生学习共同体的本质未变,培养人才始终是大学的首要使命。《纲要》再次强调培养人才是大学工作的中心,逐步摆脱传统单一的精英教育,实现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并重,为公民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最近,多位教育学家对大学如何培养人才,在报刊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概括有以下几项:
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注重发掘潜能,培养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行面向未
来的教育。但国外很少提到德育教育,这是不足之处。
立德树人,陶铸英才人格养成是根本。
上海交通大学老校长唐文治指出:成就一等人才、事业、学问要有一等品行。它包涵爱国心、感恩心(Thanksgiving 对父母、老师、社会/国家、生活、自然的感恩)、责任心。要有激情以战胜困难,有梦(理)想才能走远。该校现任校长张杰院士认为,健全的人格,完善的世界观,价值观对创新人才是根本。张杰校长指出该校形成“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①知识传授;②能力建设—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人格养成—爱国、奉献、创新,这六个字诠释了钱学森的科学人生 [注:人格—个人品德气质能力的总和]。
天津南开大学始终将“公能相济,德才兼备”贯穿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教授“学德兼导”。青年教师兼任“班导师”、学业导师与学生互勉,共同成长。选拔多人赴国外研修交流,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专职辅导人员。南开大学通过全员育人,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南开大学一位少数民族研究生弃笔从戎,立志报国。她说她之所以勇敢追求有价值的人生目标,得益于南开精神的锻造和母校给予的奉献社会的热情。
上世纪90年人民日报采访复旦大学杨福家校长,他说该校教师学生会一起努力,首先让学生学会做人。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指出:要“做好人”,要奉献国家,淡泊名利,做好本职工作(2011 CCTV“感动中国的人”节目播出)。
美国滨州大学校训就提出“没有道德的法规是徒劳的”。哈佛大学提倡“一个人能不能有所成就,不仅看智商,还应看情商,进而看德商”。(见杨福家讲演)
北大副校长吴志攀指出要引导学生加强人格的培养,要有高度的爱国热情,科学民主精神,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除了改进现有的思想政治课之外,要加强修身教育,特别注意在校园里挖典型。北大的孟二冬教授,用生命作学问,用心血写文章,他的事迹拍成电影,同学看了没有不落泪的。学生们看到真正伟大的人格,蕴于平凡之中,不是说教。上文提到教授要“学德兼优”,同时也“学德兼导”。
吴校长还说,应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北大鼓励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真正拔尖人才,不仅要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对学术前沿方向的准确判断,更要基于中国的改革和发展。
此外,还要有①远大的理想,它是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取向,是不断追求攀登的动力。高远的理想要与祖国和社会的需要联系在一起,与务实精神、个人专长及兴趣相结合。②有恬美的心境,才能愉快的学习工作,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追求真善美,要培养宽广的胸怀,与他人和谐相处。学会做人、生存、生活,主动适应社会。
杨福家校长在丹麦实验室工作到午夜,看到《Enjoy Yourself》标语,感到很温暖。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郭大成强调,培养会做人、能做事的人,上文几段记述了做人的培养,下面是关于培养会做事的人。
⑶ 智力和技能的教育
A.实用地讲就是培养动脑动手的能力(Mind and Hand),有理论知识和有技能二者。宽厚的学术基础应与精专的技能有机结合,尤指理、工、农、医学科学生。至于社、经、政、法学科的技能应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每位大学生立足社会,服务社会之本。大学生应具有乐于求知,敢于求真,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学会自学,当一辈子学生与时俱进,德、智二者都要这样。还要有“质疑”、“独立思考”、“批评”和“创新”的科学精神,大学实际上就是培养两种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古人写的《学说》讲过:“君子之学必好问,学与问相辅而行也”,问就是质疑。还有文章说:“学而不思则妄,思而不学则殆”,说明问与思的重要。大学生应学哲学,哲学是智慧的源泉,将思考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才能有批判精神,把那些最根本的问题进行反思,从而有所创见。
B.智利一位专家提出21世纪大学生应学什么。未来职业的需求是跨学科的、有全球性和灵活性的人才。知识已发生“变异”,各专业之间交叉性强,相互间界限越来越模糊。很多大学生在学习中只注重成绩,但成绩只衡量知识掌握的程度,不能说明能力的高低。参加一些社会计划活动,到国外学习、实习、旅行,参与学生会工作或当助教,都是学会工作与他人沟通(How to deal with others),培养软技能好机会。
一些高等教育家认为,年轻专业人才和市场已迅速适应全球化和对各科人才组成的团队工作模式。但是一些大学对就业市场的突变反应迟钝。大学的课程设置没有实现学科交叉。工科学生为什么不能旁听哲学系的课程。还要培养广泛的爱好,不放过任何实习的机会。
必须认识到大学各门专业只是大学生迈向职场的第一步,如果就业与所学知识发生变化,就要另辟学习途径。每个人必须在生活和工作中获取知识,才能提高能力。进修将是一生要作的事。这就是上文说的学会做学生,终生做学生(Learn how to learn)的重要性。
C.在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会上,芝加哥大学校长罗伯特.芝莫尔讲到,任人唯贤,唯一的标准是才华而不是出身,它是美国研究型大学培养出一批杰出人才重要原因。学校里最重要的价值观不是尊重权威,而是自由开放和严谨求索,一个观点成立与否是通过论证、辩论决定的。质疑和挑战权威被认为是开辟新发现和创新的钥匙。[附记:达尔文的进化论就是搜集足够的标本,挑战教会权威和“上帝创造一切”的唯神论,经过激烈争论而成立的。(CCTV地理世界频道曾详细报道)]
美国研究型大学成功另一重要原因,是专长教育与通才教育并重,特别是多学科广博的通才教育。同时,也要求学生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和历史,得到全球化的视野。职业生涯,生活环境的变化,人们都需要了解不同的文化,具有广博的视野和批判性的思考,在瞬息万变的情况下作出决定。
美国的高校体系有三个明显特征:①多样性;②自治性;③竞争性。它们对每个高校都至关重要。高度的自主权决定其发展目标,确定其优势,唯才是举。大学校长、院长不受外来干扰,与教师一道确定发展目标,可以自行制定教师研究质量的标准。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校长指出,创造优秀的环境以培养创新型人才,让学生学习怎样成为某一个项目的领袖。
加州大学的核心目标是打破各种陈旧的边界和界限,加强学科间和大学与社会的沟通,科学研究和实践(与转化)的联系,大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有一系列的桥梁。
洛杉矶分校的特点是多元化,有不同背景的学生与教师员工,这是培养创造型学生的重要环境。它是一个小型相对集中的校园,这对学科融合非常重要。校内有很好的学生社团,学生参与其中,能培养多方面能力,特别是领导能力。国际项目很多,国际学生很多,学生有机会到国外学习。[附记:校园小一些,容易融合学科,班级小一些,少而精才能培养出人才。]
校长、教师要经常与学生联系,深圳大学和有些日、韩大学建立校长信箱。据悉,剑桥、牛津二大学导师与学生每周聚餐一次,主要为交流讨论,从而教学相长。孔子的论语就是师生面对面,对多方面问题的答问。
我国目前正在培养精英杰出人才,但我们必须领会一些哲人和教育家在这方面的启示:
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成长需要时间,也不是成批培养出来的。上文提到,大学只是打基础,还要在生活、工作中继续学习成长。
⑵ 三千年前有哲人说“头脑不是被填充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种”。人无全才,人人有才。巴黎高师学校校长在北京说过一句话“学校的任务是发挥学生的天才”。哈佛大学350周年时,校长说哈佛值得夸耀的不是获得多少诺奖,而是让进入哈佛的每颗金子(学生)都发光。(见杨福家讲演)
⑶ 人才是有层次的,有如金字塔。有如军队中有帅、将、士兵。没有帅无指挥,没有将士无人作战,仗是打不赢的。必须辩证地看待。
美国3688所高等院校中,60%是高等职业学校、社区学院,研究型大学只占3%。然而我国博士学授予单位比美国还多,职高的数量远少于美国。我国发展需要的,不仅是大学生数量,还要有合理的高教结构,重点应放在高职学校上,尽管社会上很多家长看不起高职学校。德、日两国高职教育很受重视,办得很好。
⑷ 最近上海交大等61所工科大学试行“卓越工程师计划”,涉及19项专业,覆盖3万多名大学生,未来10年将继续开展。
我国在校工科学生700万,数量居国际首位,但人才质量排名落后。有两方面原因:① 我国一直未建立注册工程师资格认证制度,也未参加国际通行的工程师认证体系 [注:我国医学人才也有此问题]。② 国内工程教育多年存在的“学术化”取向,使工科学生在就读期间以上理论课为主,缺少工程实践。
工科院校培养的是科学家,却不是工程设计人才。上海交大教授们认为这是“错位”现象,令人惋惜 [医科也有此倾向,只争博士学衔]。
因此,①《计划》将企业实训定为必修课,例如天津大学软件工程学院大四学生每周五天在IBM等公司工作。② 工程人员“国际化”培养,同济大学是最早试点高校之一,建设了七大国际合作平台,与100所高水平大学,300家企业,500所中学合作选拔培养人才。清华大学2011年将有30%本科生是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
牛顿、达尔文都出自剑桥大学,牛顿的老师贝诺,达尔文的老师(名字记不起了,CCTV地理世界频道有很好的介绍,我看过),二师均成功地培养杰出的英才。表明学生的成功,是老师的成功。哈佛大学认为,只有学生的成功,才有哈佛的成功。基于此点,哈佛建立了紧密高效的校友的网络,强调同学间的互助、关心、友情、合作,使校园生活多彩温馨,给学生的成功创造良好条件。
这是校风问题,校风好坏,有时直接决定学校教学的成败(见刘克定文)[我反复提倡,科主任退休时,除了交业务卷,更要交培养接班人卷,此外我在校刊里建议随访校友]。
技术发明和科学研究是大学重要功能,但在大学里它不能脱离人才培养而独立存在。大学的科研功能始于19世纪德国,教育家如洪堡、费希特,建立一批以科研为主要功能以获得知识的新型大学。但洪堡等人继承德国哲学家康德“人是目的”的思想,认为科研是培养人的重要方法和基本手段,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英国牛津、剑桥等各知名大学也践行同样的理念,因为它能对教学内容及时补充和更新。美国虽然形成若干研究型大学,但仍然保留了以科研培养人才的传统(美国研究型大学只占3%左右)。
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启动了“211” 工程 (21世纪100所一流大学)及“985”工程(注: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在北大100年校庆讲话,进一步拨款给大学生创新),推动一流大学的建设。然而,一些人有认识误区,简单地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就是研究型大学,把大量人、物、财力投入科研工作,并引入以科研为核心的量化指标体系。最根本的教书育人功能被忽略。
英国教育家纽曼(John Henry Newman 1801-1890著有《大学理想》—Idea of University Defined),指出如果大学的职能是科研,为什么还要学生呢。大学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区别在于大学首要职能是教书育人而不是科研。所以,我们要确立人才培养为基点进行科研的发展思路。(以上见张陈、崔延强文)培养硕、博士生要从此观点出发。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书,而且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探索、培养科学精神。
2010年两院院士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指出科学精神是科技的灵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国不仅要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更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建设先进文化。
科学精神包括几个方面:①理性求知精神;②实证求知精神,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③质疑批判精神,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④开拓创新精神,提出新问题、新概念,建立新方法、新理论,创造新技术、新发明,开拓新方向、新应用。
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科学与民主的大旗,为中国文化注入了科学精神的要素,开启了从科学启蒙到科学救国、科教兴国的历程。
我国中科院院长路甬祥指出,要将科学精神作为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参阅路甬祥文)。我国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缺乏科学精神的培养。深化教改,在青少年教育中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纳入基本教育内容。在高等教育阶段,不仅要让学生系统掌握科学知识,创新成果,而且注意学习科技创新过程,领悟前人创新的思维和方法。(理、工、农、医科学生当然还要经过实验课,培养有关的技能)。(参阅路甬祥文)[注:在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中特别要培养客观、实证、系统性、准确性、精确性精神]。
大学服务社会早就有,美国知名教育学家克尔(Clark Kerr 1911-2003 加州大学Berkley 分校校长,著有Carnegie 高等教育标准分类)追溯历史。古希腊学府讲授实用技能,美国从19到20世纪中期通过法案及赠地运动为大学增加了农业、工程、家政、企业管理等学院,极大的促进大学与社会的融合。在这一新趋势下,克尔指出,大学作为行会或学院联合体的时代已结束,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得到公认。
我国从19世纪末大学诞生以来,挽救民族危亡,服务国家,造福社会。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引领科技创新,培养大批人才,对现代化作出突出贡献。
大学与企业不同,大学服务社会的方式是间接的,主要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来实现。大学还肩负着批评社会的功能,服务与批评相结合,以服务社会引领社会(以上见西南大学教育学院文)。
耶鲁大学Levin 校长在北京作过大学如何服务社会的讲演,他认为大学服务社会有多种方式,但主要有三种:
(1)作为经济动力的大学基础研究
现代经济中,全球化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创新,开发新产品,提供服务能力。基础研究促进科学知识、技能和医学发展。美国大学作为基础研究的主阵地,提高了国家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
Levin 强调基础研究并不是一种实践目标,要培养好奇心,对知识的追求。它是商业和生产的源头,虽然基研成果转化为商品生产要有一定的时期。当初DNA的研究,人们并不知其商品及生产价值,但要最初认识其价值 [注:居里夫人发现镭,Franklin 发现电都有同样情况]。
美国大学基研与下列政策有关:①政府必须承担基研主要资助责任。②只有大学才是基研的地方而不是政府或私营企业机构,使一流大学的科学家聚集在大学,使用最好的科研设备。③政府大部拨款不是看其商业价值或政治影响,而是通过同行评审,看其科学价值。这些政策不但促进美国科研,也促进教学的发展。因为一流的科学家集中在大学里,使学生能接触先进的科学思想和科研方法,美国这些政策获得极大成功。
为了保证大学学术研究为国家作出贡献,就必须从观念上由理论转向实践。二战后一个时期,美国大学并没有主动寻求将科学发现转化为生产服务。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是例外。20世纪 90年代中期MIT毕业生在美国建立4000家公司,接着每年创出150个公司。麻省地区25%的制造业来自于大学创办的企业。现在已成普遍现象,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有4000家公司的技术来自于大学。
⑵ 以创新和领导能力为基础的大学人才培养
Levin 认为大学教育有一个更敏感更有深远意义的目标,也就是最好的美国大学的目标,即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创新和领导的能力。大学正是通过这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积极地服务于社会。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科学发现层出不穷,各种理论推陈出新,在这种时代仅有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批判性的思考和创新能力。美国许多的大学现在实施通识教育,其目的不是给予学生具体专门知识,而是使大学生有多种多样的信息,能够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提出问题。培养好奇心、严密的逻辑思维和独立思考实际解决问题能力。
过去的教学方式注重对知识的记忆,这是不够的。必须学会独立思考。美国大学主要是通过参与研讨会培养这种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产生并捍卫自己的观点。本科也上大课,但大课也有讨论,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课。教学离不开考试,它不是考学生的记忆,而是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批评性和创造性思维。
⑶ 履行好机构性公民(Institutional citizenship)的义务
大学服务于社会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做好机构/团体性公民,通过参与社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直接为当地的经济发展,“邻里”(Neighbourhood 学校周边)关系的改善,和对公共教育、健康关怀作出贡献,使学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注:简单地说就是培养合格的公民]。
宜宾学院郭平教授阐述地方高校服务对地方的重要意义。经济社会发展的知识含量越来越高,知识经济、创意产业是重要经济形态。人才成为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大学是人才密集的地方,可以为地方经济提供有效支援,同时可以拓展办学空间,增强办学能力,有利办出特色。其主要内容有:①提供政策咨询,参与地方重大工作,完成地方交办的研究任务,与地方合办大学。②为地方企业开发,解决发展或技术难题,与地方企业合办科技园。高校师生可在专家指导学生实习形式下参与企业建设。③努力成为当地的学习园地或进修场所。
服务形式是多层次多形式的,大体分为:①人才支撑,创办体现地方经济社会特色学科和专业,培养输送技校、专科、研究生人员,组办函授、短训、辅导班,培训党、政、技、教、文、卫人员。②技术支撑,开展针对性的科研,推广技术成果,技术转让,提供科技资料信息等。③文化支撑,对先进文化的产生、引进、传播起到引领作用。即是: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道德知识、文化的优势,将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融入地方社会。以理论创新、科学发现、积极思考推动地方文化建设。④思想支撑,即“思想库”作用,倡导、传播新思想、新观念,为地方社经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杨福家教授讲,大学不仅仅是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和精神存在。[注:文化—广义指人类实践中所创造的历史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别是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狭义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及组织结构。它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有互动性及民族性。(见辞海及现代汉语词典)]
大学之称,关键在于它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大学的文化是追求真理,严谨求实,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崇尚学术自由,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崇尚道德,大度包容,有强烈批评精神的文化。大学文化是一种共性,其核心与灵魂则体现于大学的精神。
蔡元培先生讲过:“教育乃养成人格之事业 [注: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等特征的总和及道德品质],使仅为灌注知识,练习机能之作用,而不贯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大学精神才是大学发展的关键所在。如果一所大学舍本逐末,忘记了发展的根本,大作表面文章,得不偿失(见张剑文)。
中山大学校长黄述人指出:培养杰出人才,大学需要‘精神’。中山大学85周年校庆时,他为15位在学校连续服务50年的同仁颁发“卓越服务奖”。此奖是一种荣誉制度,但不带来晋升金钱收益,而是关乎忠诚、坚持、敬业精神,关乎人类社会所共同认可的基本价值。通过奖项构建一种文化精神。大学是学术共同体,文化精神传承之地。首先应拥有自己的核心价值理念,对某种绝对精神的追求,这是大学最重要的功能。每个大学都有他独特的文化形象和精神感召力,表现在一个故事里,一个场合中 [如北大的孟二冬教授]。它的文化、精神功能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与时俱进,绵绵不绝,要靠我们慢慢去感悟,去意会。它时刻在塑造着大学中每一个人 [注:参阅上文南开大学研究生参军,“我追求人生有价值的目标,得益于南开精神塑造,母校给予的奉献社会热情”],尤其是可塑性很强的青年学生。
大学传承文化精神是表现于以下几方面:
⑴ 营造氛围和学术性教学,全面地塑造学生,培养出有特定精神的优秀人才。
⑵ 传承和创新人类知识更好的服务及引领社会。
⑶ 强调知行合一,以学致用,大学与国家社会紧密联系,关注民生。
⑷ 培养富于社会责任感及历史使命感的学生。
⑸ 不断加强学生求知、求真、求善的道德感,贡献社会的使命感。
大学精神是它在发展中经过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一种精神,是大学对自身定位的集中表达,体现了人们对大学的存在价值和意义的思考,又以价值观念、文化形式等规范、指导和约束大学的行为。它是柔性的,通过师生员工内心自觉发挥作用,不同于刚性的规章制度有强制性。许多大学发展证明大学精神对师生更有重要作用。大学精神除了共性,必须有其个性化的资源、能力、传统和风格。新中国成立后高度集中管理,缺乏大学个性定位,如目标、类型、形式及规模。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提出:不要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让实用主义遮蔽大学精神的光芒。当代大学对真理的追求,对理想的保护,似乎不再那么重要。在这种背景下,弘扬人文素质教育,有特别意义
人文素养高的老师,往往是学校的亮点,多才多艺的老师往往是学生颂扬的老师。所以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鼓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文化素质,兼有“人格”和“学术”的魅力。力减发生“经师易遇,人师难遭”和“有知识无文化”的现象。
“宁静的校园”是教师潜心治学和学生认真读书的前提,今天的大学管理者,更要摒弃市场经济和知识商品化带来的浮躁与纷杂,自觉守护大学的精神。[以上见纪宝成文]
校训是学校学术和文化的结晶,是大学精神的象征,办学理念集中体现,下列是一些大学的校训。
北京大学 “提倡新学,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清华大学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师大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同济大学“同舟共济,自强不息”。复旦大学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上海交大 “饮水思源,爱国荣校”。原燕京大学的校训是“Freedom through truth for service 因真理得自由而服务”。
国内媒体4762人投票调查,清华、复旦的校训分列首二位。
再看国外大学的校训:
哈佛“Truth 真理”。耶鲁“Light and Truth 光明与真理”。华盛顿大学 “通过真理取得力量”。麻省理工学院 “Mind and Hand 动脑又动手”。英国诺丁汉大学 “城市建于智慧”。美国宾州大学校训讲到道德,“没有道德的法规是徒劳的”。
不同大学有不同的文化和精神,上述校训涵盖了①真理--求真(不作假);②自由,特别是学术自由;③笃志自强;④厚德;⑤感恩--饮水思源;⑥爱国;⑦探求和思考。
哈佛大学提倡“一个人有无成就不仅要看智商、情商、还要看德商。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United Nation Education Science and Culture Organization)召开迎接21世纪高等教育大会,总干事讲学校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Learn to be),学知识(Learn to know),还要学会与其他人相处(Learn to deal with others)。
我国一些大学的校训(包括医科大学)是否达到这一目标和高度,有商榷余地。
青年成才,必须有机遇,我国现在形势大好,为青年人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大学也为大学生创造机遇,然而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Prepared mind)。剑桥的小布拉克,获诺奖时才25岁,与华生(Watson)共同发现DNA的克里克(Crick),当时是物理学博士生。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
青年成功另一要素是好奇心、兴趣。兴趣驱动我们非常努力工作,好奇心是科学研究的动力。
耶鲁校长经常自豪地说,耶鲁实行普适教育,学生可以从1800门课程(几乎包括全部人类知识)中选课。我国有些大学也开始实施广博教育,学生入校时不分专业,但做起来并不容易,因为它需要①大数量各门课程;②尽心尽职的教师辅导学生。他们是重要条件。
杨福家校长希望大学生都要有一个梦(理想),有大的,有小的。大的梦是有共性的,要使中国真正在世界上站起来,站得直,站得稳。
我国GDP增长很快,但能源消耗和污染都很严重,所以中央及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我们正走在十字路口,需要青年人开拓贡献。
杨校长勉励大学生:
要发现自我(To be yourself),更要了解自己。在导师和家长的帮助下,真正了解自己,使自己的火种被点燃,才会有大成绩。
要有信心(To be confident),英美学生做得很好,要他做,他马上说:“我能 I can do it”,而中国学生太谦虚。当今世界千变万化,毕业后的工作与学到的知识能力,不可能完全一致。学校教的是基本知识,真正产生的影响,不是具体知识而是一系列精神。所以应该自信。
要学会享受周围环境(Enjoy yourself),杨校长在丹麦学习,通宵做实验时看到室中这条标语感到很温暖。
成才有三个重要要素:人生观、兴趣、机遇。
我们生活美好,责任重大,要用行动来丰富大学文化,并在大学精神的氛围中,探索奥秘,追求真理,付诸实践,实现梦想。
⑴ 杨校长首先谈到以色列7所一流大学。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色列拉宾总理访问复旦大学,介绍以色列只有550万人口,领土60%是沙漠,90%是干旱地。以色列强大正因为有7所一流大学。
以色列重视教育闻名于世,教育投入占GDP 12%。它建国前25年就成立了希伯来(Hebrew)大学,首任校长魏茨曼后为开国总统。近年以色列科学家陆续获得诺奖。它的土地相当于北京,上海人口是其3倍。中国有60年和平 [注:文革损失了近20年],而以色列战火不断。京沪皆有百年老校,却没有一所能与以色列的7所相比。
⑵ 温总理2007年5月在同济大学的讲演指出:一所好大学不在大楼、权威的讲坛,不在张扬的东西,而在于独特的灵魂,独立思考,自由表达,通过讨论交流使师生共进教学相长,形成特色的学术氛围,不断完善,扩大影响,形成真正的大学,就会出现有智慧的英才。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正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任务,主要是改革教育体制,培养合格公民。
⑶ 杨校长参与了《纲要》的制定,把答温总理如何办好大学问卷的意见,归纳起一、二、三、四、五:
①“一个中心”,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培养合格公民。
②“两个基本点”,教育公平,教育质量。
③ 需要转变“三个观念”并有政策配合。a)大力发展职业教育,360行,行行出状元;b)正确对待各种学生,学生的兴趣爱好决定了最适合他的学位;c)减少名校情结,适合学生的学校才是最好的学校。
温总理提到英国是不大的国家,仅剑桥大学培养了80多名诺奖获得者 [牛顿、达尔文都出自剑桥]。 杨校长曾夜访剑桥,晚上10点钟实验室灯火通明,导师与优秀学生仍在工作,他说世界一流大学此种情景到处可见。10年前杨校长与剑桥校长交谈,发现复旦的科研经费仅是剑桥的1/10,几乎全部用在购买仪器上。然而剑桥9/10经费用于聘请最好的教师,招最好的学生。现在我国大学经费与国外差距大为缩小,但用于人的仍然大大低于国际水平。
温总理指出办学“以人为本”的理念,要体现在办学的各个方面。文化内涵是四要素的核心,大爱是文化内涵的重要内容。独立思考、自由表达、宽容、不浮躁的学术环境,都是大学应有的文化。良好的学术环境是造就杰出人才的必要条件。
改革的关键是体制改革。理想的体制应做到:尊重学校办学的自主权,教育事业应由懂教育的人办。保证大学在国家宪法和法律框架内,具有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的自主办学权。保证高等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教育体制不仅是领导体制,质量控制体制及师生激励体制是同等重要的。可在一两所大学试点。
杨校长还强调,欲造就杰出人才,根在基础教育。温总理访问名校北京35中发现班级人数太多,不利师生互动。美国克林顿总统在一次讲演中指出,为迎接经济时代到来,采取10项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将中学平均班级人数由22降到18。教学方法上应以学生为本,“我爱我师,但更爱真理”。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是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发现学生头脑中的火种,使之发光,但高考不改革,一切都是空话。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认为刻不容缓的是,解决好整个民族的“教育价值观”,回到教育原点。
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培养美好的人性,塑造美好的人格,以建成美好的社会。但是现在中小学分数成为教育至高的追求,成为衡量教育的唯一标准。在大学,就业成为最急迫的任务,成为判断大学优势最关键指标。这是中国教育许多问题的源头。在教育再出发的时候,要问一问作为教育的价值观,我们要培养什么人,把我们民族带到哪里去。
从原点出发,朱永新列出5大问题:
① 整体教育程度和劳动力素质仍然较低。
② 教育发展不平衡,公平问题突出。
③ 应试教育为中心的模式左右着教育。
④ 行政化、官本位色彩浓厚。
⑤ 教育经费依然短缺。上文提到以色列教育经费是GDP的12%,朱永新希望能兑现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教育经费为我国GDP的4%,应先投入西部,农村最薄弱的地方。
在他看来,教育公平、素质教育、教师队伍,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生活都与“国家教育价值观”的形成紧密关联。
胡锦涛同志在本次讲话中除了介绍清华大学的创建、历史和大师与知名校友对国家社会的重大贡献外,又以高屋建瓴之势,精辟深刻的指出高校教育的任务,并对同学、教师提出希望和要求,摘要于下:
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探索尖端科技的前瞻性研究,涉及民生的公益性研究。
要提升原始创新研究,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瞄准科技前沿,推动学科融合,培育新兴学科,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素质高等教育,积极推进协同创新。通过机制体制创新和政策的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项目攻关。为创新型国家作出贡献。
⑶ 紧紧围绕科学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自觉参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使“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参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区,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发展,发展继续教育,普及科学。为社会提供多样的教育服务。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为国家及民主政策的决策作出贡献。
⑷ 传承和创新文化思想。
⑴ 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密切结合
后者指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有远大理想,高尚情操。培养科学精神,奉献国家服务人民,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国家与人民伟大事业之中。
⑵ 把创新思想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起来
勤奋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投身实践,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新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增长才干,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⑶ 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密切结合
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彰显本色,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堪大用、负重任之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校教师要切实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
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加强师德建设,弘扬优良作风,提高业务水平。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感染教育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地位,改善其待遇,关心其健康,形成社会上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医学教育部分
I-1. 清末及民国时期的现代医学教育状况
我国古代几千年都用祖国医学治病疗伤,有多部医学经典著作如《黄帝内经》、《伤寒论》、《本草纲目》、《医宗经鉴》等,记载了大量的理、法、方、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昌盛,功不可没。
然而,中医以前基本是师徒传授,解放后才有中医学院及研究院,目前形成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模式。
鸦片战争(1840-1842)后签订的南京条约使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后由于义和团事件,八国与我国1902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英、美、法、德、日、俄、意、奥八国有通商、传教设立租界的权利。英、美、法、德的天主/耶稣教会遍布中国,每处教会大都设立中小学校,和一所医院,扩散了西方医学,1887年还办了《中国博医会报(China Medical Missionary Journal)》。20世纪初,上述国家办了大学医学院,见下表:
大学医学院名称 建立年代 建立的国家
上海圣约翰 1904 美
上海震旦 1908 法
上海同济 1907 德
成都华西 1910 加拿大
湖南湘雅 1915 美
山东齐鲁 1910 英
北京协和医学院 (1915)1921 美
南满医学院 --- 日
沈阳盛京医学院 --- 英
中国政府办的医学堂有:
1880年代李鸿章在天津办的北洋(水师)医学堂,4年学制,聘请法国医生授课,一直延续至民国期间,毕业百人。
1903年在京师大学堂设立医学实业馆,后改为医学馆,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建立医学专门学校,校长汤尔和。1923年改建为国立北京医科大学校,预科二年,本科四年。
1911,1921年东北三省两次展开鼠疫防治后,筹建了哈尔滨医专。
1. 解放前的社会卫生状况
新中国成立之初,社会卫生状况很不好,传染病、寄生虫病(特别是血吸虫病)、地方病蔓延。当时每年有80%病人得不到正规治疗,死亡率在30%以上,其中婴儿死亡率高达200‰,全国人民寿命平均35岁。1949年,全国西医师38,000人(中医承担相当量医疗),病床位8万张。如以当年人口为5亿计算,一万人才有0.76个西医,即0.076‰,每万人1.6张床,即0.16‰。
1950年全国卫生会议确立医学教育以中级教育为主,高等医学教育并非大力发展对象,希望多办医士或专科学校,尽快达到一千人有一个医生的要求。
1,解放前后中国的医学教育
我国的现代医学教育是移植(模仿)西方的医学教育模式,解放前是学习日、德、法(震旦、昆明医学院),1920年代又学美国(协和、圣约翰)。1950年代学习苏联,医学院校独立出来,脱离大学。1980年代又模仿美国并建立高级学位(硕博士)。
在学制方面,始终没有统一,民国时期大多是六年,有些省立医院是四年,有些5年(可能将实习医的一年算进去)。1930年代前后,北平协和医学院是唯一的一所八年制学校,齐鲁大学医学院是七年制。
解放区由于条件的限制,主要办培训班3-6个月,少数是一年,毕业生作出很大贡献,不少人解放后成为医学专家。1946年在张家口的白求恩医大办过四年制医疗班,招收都是高中生,有些学员很优秀,如后来的北京肿瘤研究所副所长鄂征,现在为著名专家。
解放前医学院校每年招生都是四五十人,最多一百名。解放初期,1952年作了一次大的院系调整,在完成接收、改造和调整之前,高等医校的发展问题考虑不上。
接着,学习苏联的体制和医疗方法,如保护性医疗制、睡眠疗法、无痛分娩法。包括生物学方面批判Morgan的基因遗传学,推广赖先科的环境影响学说。
再加三反五反、反右、大跃进、文革等一系列运动,影响医学教育进程的稳定实施及发展。还提倡学生上大学、管大学、改革大学,尤其是文革使高等教育停顿了十几年。文革之后又办三年制的工农兵学员班,到1980年代才稳定下来。以北医为例,医疗系一个年级可招收150-200人,分布在三个(随后增至6个)附属医院。加上口腔、药学、公卫、基础医学,每年招生达600人。(以上见彭瑞聪访谈录)
21世纪前后医学院大多升格为医科大学,接着教委又将医大并入综合大学,以提高后者的实力,还建立授予硕、博士学位单位。
文革后,北京协和医学院复校实行八年制,年招生30名,但毕业后,很多都出国了,有的半途就出国。有的人认为这成了“出国预备班”。
当前有些大学医学院/部,推行八年学制,毕业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基于历史条件,列强侵占,军阀内战,八年抗战和解放战争,援朝战争,解放后10余年间,运动频繁,再加上文革影响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和资源。虽然建立了不少医校,学制多样,在面向方面只落实到工与兵,对农村八亿人口的医疗保健以及社区医疗方面虽采取若干种措施,都是时过境迁,持续不下去,没有解决好。再加市场经济之风,吹进产业化、高利润,追求专家、学衔之风,因此医学教育问题必须加以关注。
II.英、美、日医学教育学制及医疗概况
有些专业例如骨科,可投考骨科硕士M. Ch. Orth.学位。这也是在做Registrar 时期,准备论文(临床研究),通过答辩授予学位。[我在英进修时,见过投考人及其论文]
杨福家校长讲,英国医院很少博士,有D. Sc. 科学博士学位的基本是作研究的,Consultant 挣的钱比博士们多。英国一个主治医至少经历十年或更长的培训。
要成为专科医生还要考专业学会文凭(Board Certificate) 获得会员资格,例如外科的F.A.C.S.,考试也分基础临床两部分,外科专业还要考手术 [医科院院长黄家驷获得此文凭,并对我介绍过]。美国专业学会职业(包括开业的),每七年要再次测验审查,重新发证书(Recertification)。美国现设家庭医学学科,毕业医学生也要通过培训考试才能执业。
美国根底厚,起点高,近年医学教育趋向于培养若干医学家—科学家(医生—科研人员Clinician --Scientist)人才, 设立M.D./Ph.D学位,获M.D.后接着从事医学科研,获Ph.D 学位,临床及科研并重。
日本医学教育始于19世纪末期,到二十世纪80年代才形成现今体系,学制为本科教育6年,包括两年文科教育,两年基础学科教育,两年临床实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可以参加国家医师考试,合格者获得国家医师执照,并有参加住院医师培训的资格。住院医培训两年,医学毕业生必须参加。要成为专科医生拿到博士学位,还要参加4-5年的高级培训。因此从入学到获得博士学位至少要12年,保证医学教育的质量和医疗水平。
日本共有80所医学院校,每校年招生一百名(每年毕业8000医学生)是精英教育,即使排名靠后的医学院校,入学考试分数也能达到进入东京大学学习的标准。
对比之下,中国医校众多,水平参差不齐,像北医这样好的学校,一年招生200名以上,有的一般水平医校,每年招生3000人。
日本医校的师生比,远高于我国。国内医校招生量如此之大,与日本相比,教育质量医疗水平的差距可想而知。郅新认为医生是神圣的职业,病人对于医生是“生命所系,性命相托”,医生与其他职业有本质的区别,工作对象是活人,医生要对他们负责,容不得一丝懈怠,要培养精/良医,而不是庸医。[注:本文作者是北大人民医院八年制学生,这是他访日本后作的评价]。
III.燕京大学医预系—北京(平)协和医学院
本节是根据陈方元文及笔者的来年经历与体验写的
燕京大学医预系一文是陈方元为纪念燕大建校90(1919-2009)周年而写的,编入《燕京大学办学特色》书中。燕大医预系与北京协和医学院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简称PUMC)有共同的历史渊源,其办学宗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与PUMC是一脉相承的,通过了解燕大医预系能明了精英人才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燕大医预系(特别生物系)建于1925年,1941年底因珍珠港事变中断,1945年燕大复校时恢复,1952年院校调整时停办,扣除日军占领期,实际只有23年历史。医预系是燕大的亮点,它为知名的PUMC提供主要优秀生源,为我国培养大批生物医学的大师和领军人物奠定基础,包括:11名院士,19名学科奠基人,72名国家一级学会和全国专业学会领导及学术领军人物,15名国家领导人医疗组成员和组长,21名解放军一、二、三级军级医疗干部(文职),4名中共党代表(含1名中央委员),9名全国人大代表(含1名副委员长),14名全国政协委员(含4名常委),10名白求恩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和三八红旗手等全国荣誉称号获得者,这些是在23年内培养的英才的根子。当然,他们还要依靠协和医校的教育和随后的实践、工作才能取得出色的成就。[注:笔者曾多次强调要跟踪校友的成就,上文也提出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流校友,哈佛校长认为学生/校友的成就就是大学的成功]
在考虑建立PUMC时,由于中国综合大学的理科和教学水平不令人满意,洛氏基金会董事会建议建立本校的医预学校,1917年成立PUMC医预校,学制3年,这是燕京医预系的前身。
与此同时,中华基金会China Medical Board – CMB(是洛氏基金会所属机构)建议少数在华教会大学建立医预教育。CMB资助圣约翰、燕京、金陵大及其女大、东吴、湘雅、福建协和大。清华、南开也获资助。
1925年夏,由于上述大学已具备医预教育条件和能力,协和医预校停办,该校8年内培养了205名医预生,84名获得PUMC的学位。燕京医预系成为协和主要医预基地。PUMC重视基础学科,强调学生参与实验的教育理念对燕京医预系影响深刻。
燕京医预强调基础科学和实验训练,强调人文教育、英语水平,强调师资水平和学生优选及淘汰制度,并充分利用综合大学优越的科学、人文环境和丰富的教学资源。
燕京医预系主任是博爱理(Alice M Boring),她曾在著名的Morgan遗传实验室工作,并在协和医预校任教。她对向协和推荐医预生起决定性作用。还受协和医校委托,对其他学校报考协和的学生进行审查评估及面试,保证了协医标准的统一。燕京医预生每人每学期所修选课目,都经Boring 审批,每人学习状况,都在她脑子里,真正是负责的系主任。燕大医预系二十年来形成特有的教育风格和优势,并在其学生身上留下深深不退色的印记。下列是其标志性特色:
1. 目标:培养高素质、深基础、巨大潜能的医学预备人才,为一流医校输送一流生源。
2. 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学习科学方法及思维方式,突出生物学和化学。
强调动手能力,使理论联系实际,每堂课有三小时的实验,培养科学精神,独立工作能力。学期考试包括实验,无机化学要测出考试标本的元素,定量化学要测出考试标本化学物质的含量,测出结果(两联)不能超出规定的误差,这是准确性及精确性的要求。学科主任经常查阅学生实验记录本,要求极为严格。
⑴ 化学课程:无机2学期,定性分析1学期,定量分析1学期,物理化学1学期,有机化学1学期。
⑵ 生物学课程:普通生物学2学期,无脊椎动物学1学期,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1学期,胚胎学1学期,遗传学1学期。
⑶ 物理学课程:大学物理2学期,生物物理1学期
⑷ 数学:微积分2学期
3. 培养深厚的人文底蕴。
⑴ 中文2学期。英文4学期,英文课程包括每学期读2-3本著名课外读物,月考时有该读物的测试题。读物如狄更斯的《双城记(Tale of two cities)》、《王子与穷人(Prince and Pauper)》、萧伯纳的《医生的两难(Doctor’s Dilema)》等。此外所有理科课程和有些选修课程都是用英文讲授,考试用英文答卷,重视及夯实英文基础,达到中、英两种文字语言灵活运用。
⑵ 心理2学期。心理卫生(Mental Hygeine)2学期,Sailor教授(进步人士)主讲此课。学生分为四组,每周五晚有一小组到其家中讨论一小时,了解学生观点,密切师生关系,其夫人还常待以茶点。此两课对认识自我及病人心态很有帮助。
⑶ 人文学科选修课。笔者选修郑振铎主讲的文学史1学期, 邓之诚讲的断代史1学期,张东荪讲的逻辑学1学期,基督教人生哲学1学期。还常去听音乐欣赏课的唱片,(在不妨碍该课学生的时间都可去听)。我记得还选过社会学课一学期。
燕大医预系教学是启发式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学会如何学习和探索,独立思考工作。医预生每周有两个半天空出来可以复习、整理笔记,读参考书和补作未完成或须重复的实验。普通生物学每周有10分钟短考,所有课程都有月考、期终考。第一年期中Mid-term 考,两门不及格,即令退学。
燕京医预系虽然没有自己独立的课程系统和教师编制,但在综合大学的大环境中,它的理科课程无论从结构、内容和教学方法称得上是完美的,这也是燕大医预系与美国八年制医学教育不同的地方。哈佛医学院院长Daniel C. Tosteson 曾说,在综合大学里,培养这样精英的医预生,是PUMC独有的特点,极加赞许。燕京医预系经验表明,课程绝不限于知识传授,而在给学生头脑一种能扩大眼界,深化思维,受用终生的东西。
正如哈佛大学校长Drew Faust 在2007年10月就职演说中说 “大学能铸造一生的学习,能传承千年的学习,能塑造未来的学习”。燕京医预生深切体会这一点。
不少人说,PUMC的学生“后劲足”,而考入PUMC的燕大医预生认为,这个“后劲”从医预开始培训。
4. 燕京医预系的成功是与燕大的造诣高深、治学严谨、思想开放强劲的教授阵容分不开的。下面仅列出直接与医预系有关的教授:[详细记述希参阅陈方元文]
陆志伟 心理学家 中科院学部委员。
胡经甫 生物学家 前中央研究院院士。
张文裕 孟昭英 物理学家 中科院院士。
李汝祺 中国遗传学奠基人之一 中国遗传学、动物学学会理事长,著名
遗传学家。谈家桢院士当年是他研究生。S.D.Wolson 芝加哥大学化学博士 原协和医预校校长。
W.H.Adolph 曾任齐鲁医学院化学系主任,1946年PUMC复校任生物化学科主任。
笔者在选修课中的名教师有:郑振铎 文史家,学部委员。张东荪 知名哲学家。
5. 燕京精神和燕园文化的陶冶。
医预生在燕大所受教育绝不止于所修的文理课程,燕京精神和燕园文化的陶冶对医预生人格情操的塑造,起非常重要作用。燕大有追求真理、爱国主义的传统。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燕大学生会立即发表公开宣言抗议。
1926年北京抗议日军舰入侵大沽口,声讨日、美、英八国“最后通牒”,大游行中燕大女生魏士毅献出生命。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燕大师生立即成立了“燕大学生抗日委员会”,医预生孙慧民为该会执行主席。
1935年“一二九”学生运动,燕大学生发挥骨干作用。
1941年珍珠港事变后,司徒雷登,陆志伟被日军扣押数年。他们正义凛然,气节高尚,陆志伟差点病死。
1946-1948年复校后燕京学生又投入到反美暴行一系列运动中。医预生邓家栋,孙慧民,方圻等34人分别参加过抗日救亡组织,中共地下党或其外围组织或投奔解放区。
燕大的校训是“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 Freedom Through truth For Service”。虽然带点宗教色彩,但很快植入学生心中,成为指引他们人生道路的精神力量。下面是几位医预生对校训的体会:
黄克维我国神经病理学奠基人之一,他说:“校训深印我脑海中”。燕大校长、老师为了追求真理服务人民,付出辛勤劳动,是我们的楷模。吴瑞萍(吴阶平之兄,我国儿科奠基人之一),在其《燕大精神伴我终生》文中写到:“燕大校训指引了我一生的奋斗方向和服务目标,凡事先人后己,不利人的事绝不作……,都是母校教育的,使我一生受益不浅。”
许多医预生同上述黄吴二人一样,如邓家栋、方圻、曾宪九、吴蔚然、张之南等,都为人正直,谦虚谨慎,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是医务工作者的楷模。末班医预生华益慰的事迹,人民日报,央视都宣传过。他终生不渝的实践燕大校训,他在“良医”与“名医”之间选择了前者。他说病人只有轻重之分,没有高低贵贱之别。他被评为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2007年他病危时,胡锦涛主席亲自到病房看望他时说:“华益慰同志不愧是共产党员的楷模,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杰出代表。”
1908年美国教育学家Abraham Flexner 在Carnegie 基金资助下,用两年考察评估北美155所医校。1910年发表了《美国和加拿大的医学教育》一文,共360页,也批评了一些质量平庸的医校。
Flexner 的医学教育核心理论(见N Engl J Med 2006; 355: 1339 - 1344)是:应把规范的分析问题能力和对自然科学整体思考的思维方式,放在医师智能培训的首位。他认为一所杰出的医学院应与综合大学结合,要提供学习并有科研能力的专职优秀教师,学生入学前至少要有两年的大学基础。Flexner 提出,医学生的临床教育必须在以学术为导向的教学医院中进行。在那里,富有思想的临床医生可以对医疗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教学生也这样做。
这份报告,有如大地震,使美国的医学教育体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
在此浪潮中,洛克菲勒基金会(Rockefeller Foundation)在1914-1915年请了一些美国顶级医学家和教育家对中国进行了两次考察,作出了在中国按Flexner 标准建立一所一流医学院,1914年成立了中华医学基金会(China Medical Board--CMB),执行洛氏基金在中国有关的出资任务。在战略讨论会上,协和首任院长Franklin McLean (芝加哥大学生物化学家)毫不犹豫的表示,PUMC应成为一个卓越的学术中心,只培养少数未来可能成为中国医学界有天赋的领袖人物(而不是培养大量优秀医生)。[引自Western Medicine in a Chinese Palace p.67]
其后,协和董事会对PUMC的宗旨作出明确的决议:
可与欧美最优秀医学校的医学教育相媲美,包括本科教育、研究人员、教师、临床专科医师的毕业后教育,短期进修教育。
(1) 提供科研机会,特别是远东疾病(问题)的研究。
(2) 传播现代医学和公共卫生知识。[引自China Medical Board and PUMC p.44] 历史证明,这个决策是成功的。
2, PUMC的学制、招生数目、课程及学位洛氏基金拨款建医校及医院,选址北京原清室豫王府,1921年建成。招收原PUMC医预校学生及随后的燕京等大学的医预学生(见上文)。PUMC学制8年(3年预科见上文,另有5年本科)。
按照培养精英医学人才的决策,1921-1931期间每年级招生由10人以下增到20人上下,1932年招收了32人(笔者的班),其中燕京医预生24人。
每一学年分为三学期(Trimester),课程设置如下:
一年级:组织胚胎、大体解剖、神经解剖、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
二年级:病理学、免疫及细菌学、寄生虫学、内科总论、物理诊断及血液诊断、外科解剖、外科总论及动物外科。
三年级:内科、外科、妇产科(大课统一上课),三科临床教学各论转一学期,每周最少接收一个病人,采取病历,做物理诊断及常规化验。
四年级:上述三科门诊,眼科、公共卫生实习,传染病隔离病室见习,精神病及病院见习。分别轮转一学期。
五年级:定向专科实习一学年。
毕业时授予M.D.学位,文凭是美国纽约州的。国民政府成立后还发教育部文凭。
3,PUMC教学方式及特点
⑵ 生理学。林可胜教授授课时,要求学生集中听,课后再记笔记。每一部分讲完如肌肉与神经、呼吸都有实验考试。每一学生抽一题。笔者考试时抽着“设计实验表达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呼吸生理的实验试题“示教膈神经与呼吸的关系”(实验动物已经准备好),观察学生能否运用解决问题的思维。
⑶ 病理学,各部分讲完均考切片的辨认及诊断。寄生虫学等,则用实际标本及制备的涂片,每项标好号,用1分钟观察后写出结果,一分钟一项。
⑷ 临床教学 以内科(三年级)为代表
PUMC教学的理念是培养精英,但同时是一专多能,在多能(全面)的基础上专深一门专业。内科病房主治医生收治心、肺、肝、胃肠等病人。只有皮科、神经科分出专业组。然而,主治医生熟练掌握一门内科专业,如心脏、热带病、血液病(他们都有专业实验室)。内科是诊断科 [注:下文在教材趋向部分将进一步阐述,是临床医学的基础,每个医生都应有的基础。外科医生首先要有普外基础是同样的道理]。每名学生在内科轮转一学期(三个月),每生一个导师 [注:这是精华之处,也是当前我国做不到之处],作为医学生(Ward Clerk)三个月接管约15个病人,每个学习小组8-10人,可看很多病种。
医学生接到病人要在24小时完成物诊、常规血尿便化诊并书写完整病历,上交导师审阅修改。在2-3日内导师指点病历缺误(连英文冠词都不放过),有时须要重写,十分严格。导师随即带学生复核病人物诊所见(从头到脚)及化诊,如血液涂片的疟原虫、L-D体,白血病的白细胞等。然后指定要读的参考文献,下次见导师时导师还要提问检查。教学查房每周两次,学生要报告病历,教师提问并讨论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每月还有两次全班的(其他医生也去听)临床教学大课,将病人送至大教室,学生也要报告病历。
四年级门诊教学以小组为单位,有教师带,学生先问、写病历,作临床检查及初步诊断,由教师复查后决定治疗并与学生讨论。
妇产科教学也有特点,每个学生要观察10个正常产程并见习接产。还观查三个以上的非正常产,如用产钳、剖腹产等,写出完整的产程报告。四年级学生每人都作一个月妇产科住院实习医生(24小时负责)。
公卫教学主要在协和医院公卫科办的第一卫生所见习,重点在防痨,我在那里学会普查肺部的透视观察。还有儿童营养和学校卫生。
五年级专科实习Intern是最繁重辛苦的一年。外科、妇产科实习可能是最累的。PUMC的住院医、实习医的体制很有“半军队化”的味道,一级管一级。主治医→住院总医师→住院医生→实习医。以外科为例,实习医一般负责15张床位病人。入院后的大病历、全身体检、常规化验,包括脓尿的细菌检验都要做。住院二周后,要重复病人血尿检查。入院病人偶尔一天收三个,但上述项目都必须在翌晨查房前完成。普外每周三个手术日,实习医要作器械手或给麻醉。器械手要在早7点左右挑好器械,换药、拆线、输液/血都由实习医做。术后志及病程日志、出院志要按日记录。病人的饮食及出入量都要掌握。上午大部是手术,下午2-5时看门诊。普外夜里常有急症如阑尾炎、肠梗阻、胃穿孔等。夜里工作几小时,第二天照常工作。由于执行24小时负责制,经管的病人的情况都先由实习医以及住院医处理。1940年由于保证住院医生的健康,每周有一个下午休息,外出时要有人替,离院、回院要电话报告病房。当年用数字闪灯呼叫,如10分钟之内不到,要受院部批评。外科实习医轮转:普外包括神外、胸外4个月,骨科、泌尿、肿瘤、耳鼻喉各2个月。训练是严格的规范的,培养严谨、负责、认真的精神,院里保证2000大卡的膳食和良好的住宿条件。
最后简单的介绍PUMC 住院医师培训。PUMC住院医师,以外科为例。普外一年(包括儿外),泌尿,骨科,肿瘤,胸科或耳鼻喉科各半年。最后,选一人作住院总医师主管普外(目前各专业都有住院总),其余的有的留校作主治医或往其他医院工作。少数人做半年或一年的研究生Fellow,做动物实验或再学相关专业的解剖等。PUMC有一很好的制度。主治医工作五年有基金送他们出国进修,作住院医或考察访问以跟上国外进展,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疗法。
1930年代PUMC拥有远东最好的图书馆,在珍珠港事变之前,日本即派一名高级医生来进修病理,实际是来摸底,事变后此人即负责接管PUMC。
PUMC拥有一流的领导管理人员如McLean,Green,Houghton, E. Mary Ferguson,李宗恩,林宗扬。一流的教授如Opie(病理),Zinsser(细菌学),林可胜(生理),吴宪(生化),刘士豪(内科),Snaper(内科),林巧稚(妇科),吴英凯(普外、胸外),孟继懋(骨科),谢志光(放射)等不一一列举。依靠着一流的医预系,有精选的学生,不愧为一流的医学院。时至今日北京老百姓评价,看病协和第一,北医第二。前些时,卫生部陈竺部长在阐论看病贵与难的文中提到“天下人民上协和”的现象,从这一侧面看出老百姓对协和的评估认可。
虽然老协和已不复在,但它的办学理念,医学教育的传统、精神,严谨负责的医风,精益求精的学风一直回荡在人们心中。这种软实力,余音绕梁,经世不绝。在我们医学教育的改革中,能不三思参考吗?
IV.几本标准医学教材和参考书的导向对我国医学教育的启示
医学教育的过程相当长,从基础科学到基础医学再到临床医学,它们密切联系,互相渗透。然而,学习内容非常之多,学生常常顾此失彼学后忘前,到临床教学阶段,对相关基础学科的资料记忆模糊,有必要在临床阶段结合病人的病情加以复习,但临床教师很少理解此点,而不能主动概括联系相关基础学科。近年有不少教材,基础与临床开始密切联系,这是对我国医学教育的重要启示,同时对我国编修医学教材的连贯性,随医学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特别是对学科的相互联系渗透,起了导向作用。列举阐述如下:
1,格氏解剖学(Gray’s Anatomy)。
2004年第九版,它的前身是Pharmacology Review,主编是B.G. Katzung (加州大学细胞与分子药学系教授)。
本书又是一个基础紧密联系临床的例子。除了在细胞及分子水平作了药学总论,如受体及其与药物的关系外,对每类药物介绍之前,先概括地描述介绍与临床有关的解剖、生理或其他基础医学学科的信息。例如眼科药物章,开篇即介绍眼球解剖;免疫学药物章则先复习免疫机制T及B细胞的来源及功能。
其主体是介绍药物对疾病作用的机制,用法用量及效果。从医学生到职业医师都是有益的读物和参考。本书每三年修订一次,根据进展增加或更新内容。
4,当代内科(医学)诊断与治疗(Current Medical Diagnosis & Treatment)
⑵ 本书一年一版,不断编入新近进展,而简明的概括重点要点,指点诊治原则方法,可说是“查之即来,来即能用”。
上面四种医学教材对我国医学教育及医学书籍编写的启示概括于下:
基础密切联系临床,学科互相渗透,系统与局部并重。基础学科教学要面向临床,临床医学学科教学过程要重点复习相关的基础学科。不要孤立地教基础或临床医学。关于医学人才教育的模式,1980年代美国开始提倡医学科学家(研究人员)/ 临床医学家(医生)(Scientist-Clinician)模式,当前的M.D./Ph.d 学位即表达此种理念。与此同时1970年代以来英美即有“临床学科的科学基础”书籍,以骨科为例,就有Scientific Basis of Orthopedics 及Orthopedic Basic Science 等书。
V.我国医药卫生近况与医疗体制机构及医学教育的关联
解放以来我国卫生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消灭了烈性传染病,躯梅、防治血吸虫病、建立不少医疗机构和医校。还实施三级医疗制,很多大城市医院与县医院挂钩,定期巡诊、会诊。城市医院建立保健科,地段保健是极其重要的工作。1960年代又大面积培训“大队医—赤脚医生”,试图解决农村缺医少药问题。
建国60年来,人口由5亿左右增至2011年的13.47亿。《2009年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指出,2009年全国医疗机构共诊疗54.8亿人次,入院人数13250万人。农合参加8.33亿,城市职工居民参保4.01亿人。到社区医院、农村卫生所等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就诊者33.9亿,占就诊人次的61.7% [此数据与城市就诊情况不符须加分析核实],婴儿死亡率降至13.8‰,孕妇死亡率降至31.9/10万。任务艰巨,成就斐然。
然而,文革十年,严重影响卫生工作的进展,随后又执行市场经济,使追求利润的思想抬头。上述很有希望的医疗卫生体制逐步变形,甚至不复存在。继之卫生领导上允许医院医生在岗8小时之外自由行医。医疗卫生事业,特别是医院产业化 [原卫生部长高强在一次国际经济论坛上表述,教育和卫生是公益事业,产业化是误区(CCTV直播)]。在城市职工、居民、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下,又提倡医生可在任职医院之外两三个医院工作。多年来公立大医院的高级医生就已在周末及假日去外地会诊、作手术,医院还开设所谓特需门诊,100元、300元挂一个号,即是有钱人能让高级医生看病,钱少的老百姓只能由普通医生看,这是不符合社会主义卫生路线的。人民日报早已有文章批评,但已约定俗成,我行我素。即便这样,几分钟看一个特需病人也非罕见 [笔者也知道有花几十分钟看一个病人的良医]。
目前我国医疗体制真是令人感受“理还乱”(李清照词句)的状态。早在解放前,上海红十字会医院院长知名的颜福庆博士就说过,公立医院在于一个“公字”。我国医院可说是“既公又私”,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很难改革。
国外和港台,公立和教学医院是很严格的,香港是退休后可以自由开业。笔者1949年在英进修的医院,科主任是在市医院管理委员会的指派下,在两个医院工作(一份薪水)。在该委员会的批准下,只有科主任,每周可看两个私人门诊,在任职医院里收5个私人病人(实际收不到)。美国、日本同样是任公职医生不得私人开业或“走穴”。美国高级医师每年有一个月休假,参加学术会议大多不计在内。斯坦福大学规定教授每年可参加公司工作一个月,规定是严格的 [见北京国际大学校长论坛纪要],这与我国对比鲜明。
扶持基层或县级医院要形成网络(见彭瑞聪访谈录)并有一定的规划和计划和规章制度,使之制度化,规范化。不能头痛医头,朝令夕废,或放任自流。以上的状况折射医疗机构建设、医疗体制、规章制度不健全,是医改的一大项。
⑴ 护士短缺
医院医护之比,按规定应为2:1,而我国基本是1:1,加之医院将相当护理交给病人家属及护工,特别是后者。实质上将护理工作及费用转嫁给病人,护工24小时80元或更多,而医院又抽收一些。护工大部分是农民工,护理部没有监督。双人间病房如用两个护工等于一间病室容纳四人,拥挤杂乱不堪。最近卫生部要求全程护理,恐怕也是政令难行。老年或术后病人要请护工,这同样是看病贵。[参阅把护士还给病人一文]
⑵ 医生缺少对病人的关怀温情(人文关怀)。
据悉北京某医院一个临产产妇阵痛时呼喊挣扎,接生大夫训斥:“喊什么喊,就你怕痛”。
河南南阳某院有一猝死案例,病人因胸闷疼痛就诊,医生开化验彩超单后,家属请求先开点儿药缓解症状,医生说“化验完再开”,由于化验等待时间长,中午医生又下班,下午两点病人猝死在彩超室门外。
笔者在人民日报看到另一则报导,门诊有三类:5元钱的医生不抬头不说话,10元钱的医生说几句话,30元钱的病人可以多说几句话。如果医院院科领导深入了解监督,这些情况决非偶发。
医学教育先驱奥斯勒Osler(也是内科学家,曾著有内科学),强调“医生决不只是治疗一种疾病,而是治疗一个独一无二的人,一个活生生有感情正在为疾病所苦的人”。美国女哲学家图姆斯在她以切身患病经历而写的《病患的意义》一书中的名言称:“对于疾病,医生与病人的视角往往是不同的,在医生看来很平常的疾病,有时病人却觉得很严重。”因此,医生的职责不仅要关心病情,而且要关心病人的心情。
人文关怀的缺失,往往导致医患互不信任,加深矛盾,据中国医师协会统计,90%的医患纠纷,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医护人员服务不到位,沟通不当造成的。
加强人文关怀,要从医生做起,欧美国家也将人文学科作为培养高素质医生的基础。我国医学院校虽有人文课程,但比重仅占5%,远低于美、英、法的25%,而且理论与实践存在两张皮的现象,这与我国医学教育理念中过分强调治病的科技,忽视培养人文精神有关。我国医校培训基本没有提到对病人关怀的内容。我们应回归到毛主席“极端负责,极端热忱,精益求精,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教导 上来。笔者前几年曾在卫生部办“中国医院”杂志刊出再谈上述毛主席教导一文,深感在医院特别是教学医院要持之以恒地宣传此教导。归根结底大学教育与医学教育都是要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希参阅参考资料中的 ①医学要有人的温度,②大夫请多点人文关怀二文)
上述情况,反映除看病难与看病贵外还有看病令人心情不畅 ,不满意的问题。
⑶ 医学分专业过细,病人奔走于专科之间
据报,一病人吃海鲜过敏,出了皮疹,内科医生给服抗过敏药无效,转去血液科,经化诊后认为无血液病。又转至皮肤科,也未确诊,认为可能是脉管炎或其他血管病。病人最后又去看中医,三副中药治愈。也有病人说过,他看了好几科,每科医生都说不是他本科的病,可是他真有病而无人诊治。这些是我国现代医学的不足之处,缺乏中医整体观念。也提示我国医学教育应以培训全科医生为基础的必要性,农村及中西部地区,哪里有那么多专业医生。
最近笔者为知名脊柱外科专家叶启彬的自传写序。他从医早年曾被派往西藏阿里地区工作,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做过剖腹产、眼球摘除、治疗哮喘。笔者称道他是一个优秀的全科医生。
现代临床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William Osler 指出,专精必须辅以大眼光、大思维,否则就可能陷入“专家的峡谷”,有深度而无广度。这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理念之一。(希参阅医生莫当铁路巡警一文)。
笔者综合报上的资料,认为还有不少因素要考虑。
⑴ 人口剧增,医疗机构资源发展不平衡
60年来全国人口由5亿增加到13.5亿,增加了2.7倍,而医疗机构资源发展不平衡。加之,中国人的寿命延长,同时也是老龄化。北京地区市民平均寿命超过70岁(73岁),老年人慢性病好发,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骨质疏松(妇女为主)等,预防不佳,而且是一人多病,疗程漫长而复杂,所以就诊人次就多。据北京市资料,2005年平均每人看病6.2次,2009年达到6.8次,增加了10%(见崔小波文)。笔者所在医院每日门诊人次高达7千,有的科室门诊医生,四小时之内要看60个或更多的病人。造成挂号、交费、取药的时间长,医生问诊、检查时间短的“三长两短”的现象。若是老年人要看两个科加上化验、照X线片,上下几层楼,半天的时间就过去了,病人苦不堪言。慢性病人一个处方最多只开两周的药,吃完了又要跑医院。上海、北京不少病人不去社区医院,大医院挂号难就去看急诊。
⑵ 医疗资源的浪费及医疗机构发展失衡
国家发改委的资料(见白剑锋报导6)表明,我国基础医疗卫生机构及人才建设滞后,利用率仅为30%左右,远低于国际上的50-80%。[注:上文提到卫生部2009年报告农村就诊率达到61%可能有问题] 执业医师尤其是全科医生严重不足,全国有6万名,执业范围是全科(助理)医生的,仅占执业(助理)医生的3.5%,远低于国际上30-60%。我国中西部及农村合格的医疗卫生人才更为短缺,有的卫生院无执业医师。基层医疗队伍学历不高,56.7%乡村医生,不具备报考国家执业(助理)医生资格,有大专以上水平的不足23%,有高级职称的不足4%,难以取得居民的信任。
加之,基层医卫机构待遇低,又无激励评升制度,难以吸引稳定这支队伍。还有医生对病人的关爱不够,各管一科(一段),尤其是城市医院多见,使看病不但难而且“冷”。
国家发改委,卫生部、教育部等多个部门正在建立全科医生培训制度。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为三年,然后参加国家考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希望三年培养六万名全科医生,到基层工作。上海已开始实施,并试行基层医生负责一定数量的居民医卫工作和转诊工作。(见人民日报白剑锋报导6及王有佳报导)。实际上,我国医卫人才的数量(美国纽约时报报导见参考消息2010-4-27转载)不见得少,医学院校每年培养400万医学生(此数字有待核实,2010年度大学招生600余万),但只有半数医学生进大医院工作,其余考研究生,进入制药业工作,或出国做实验室工作(国外很难进入临床工作)。他们多数不愿作全科医生,不去边远地区,难道这不是人才、金钱、时间的浪费吗?甚至给国外免费培养人才吗?
反过来,北京地区全科医生的缺口是1-2万名(见家庭医生你也可以有文),北京市2010年人口已达到1972万人,外地来京就医的占病人的15%,而医疗机构以每年10%递增,北京市卫生总费用已达GDP的6%,高于WHO 2010-2015要求的4%-5%,但仍满足不了需求(见崔小波文及人民日报记者王君平2011-1-22报道)。
钟南山院士指出看病难既是民生问题,也是人才问题,教育问题,将在我国医学教育改革节中详述。
然而乡村医生的疾苦,也需同样关注,人大乡村医生代表马文芳道出此情。他走访三省18个县100村卫生室,概括地说有下列几点:
⑴ 老龄化平均63.2岁(78-53)从医最长60年,最短30年。一边干活,一边看病。
⑵ 随着农村改革,乡村医生被边缘化,全国102万乡村医生担负农民医疗、保健、公卫工作,但政府投入严重不足,而收费标准又订得很低,有时几千几万元收不回来。公共卫生费用只有100元。
⑶ 待遇低,每月最高1000元,最低仅50元,平均342.7元,因此对稍高学历的医生没有吸引力,队伍难以稳定。
关于看病贵陈部长认为看病贵的概念更为复杂,包括 ①是个人感受的贵,
除此之外,还有若干使看病贵的因素简要列述于下:
另一例是克利斯骨折,骨折线通过桡腕关节,但无粉碎,医生要作内固定,患者不接受,经多位其他医院医生诊断,认为作外固定即可。做些不需的手术,不但贵,而且让病人受不必要的痛苦。
4,分科过细,常使病人转科
VI.关于我国医学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一些观点和理念
上文提出医学教育是大学一个部门,并记述关于大学教育的发展、改革,培养人才的理念,基本都须要在医学教育中体现,它们是一脉相承的,本节也是在上述基础上讨论我国医学教育的发改。
当今合格的全科医生太少了,合格的愿意去社区医院工作的太少了。原因是:①目前医学院校的培养模式、目标、内容是诊断和治疗,给大医院培养后备人才。对预防、卫生、防疫的全科医学知识传授不够 [实际上是不重视],满足不了社区医院的需求。②社区医院待遇低,缺少发挥能力的舞台,留不住人。
看病难不仅是民生问题,也是人才问题,医学教育问题。钟院士认为解决的方向与途径是:①树立大卫生理念的医学教育,多培养全科医生,培养社区医疗。在一定数量的医学院校设立全科医疗系,或在五年制医学院有一个全科医学的方向,培养目标指向社区医院。②应有学费减免政策,使到社区医院工作的学生有免费学医的机会。③毕业后在大医院任住院医,培养2-3年再到社区医院,政府要在这方面投资埋单。
日前香港南华早报评述,指出医改的关键在于提高社区医生素质。医学本科生的教育是面向人的整体,以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为学生打下较全面的基础。所以大卫生的理念不仅是针对“看病难”。上文提到笔者亲自体验,美、英、瑞士、德国早就建立全科医生制度,而我国却姗姗来迟,主要是缺少大卫生理念。
⑵ 高级医学教育理念的动向
上文从晚近医学教材阐述基础医学面向临床的动向,同时临床医学强调相应的科学及基础医学的必要性。在医学教育及行医的全过程中要贯串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密切联系,学科交叉渗透,诊治都有明确科学的依据。1980年代就有医学家提倡培养科学家—临床医生模式的人,美国多年前已建立MD/Ph.D学位制。临床科室也聘任Ph.D.。教学医院的研究室主任也由获有Ph.D.学位的科学家担任。这些理念有待于我们探寻和试建。以上事实,笔者曾考察过。
⑴ 人文精神
对医学生、医生来说是根本内容之一,病人是活生生有感情的人,对他们要关爱,治病还要救人,不能治病而不关怀人。中国千百年来称颂良医有仁心仁术。医德医风不能只靠上人文课树立,应成为医学院校的校风校训,教学医院的院风院训。临床医生、教师的言传身教,长时间的熏陶,才能形成这种人文精神、传统,无声的号令。
笔者认为毛主席“极端负责,极端热忱,精益求精,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教导早已深入人心,值得我们深入再理解反复宣扬,极端负责热情是高度对病人的关爱,是高度的仁心。它是精益求精的动力,而精益求精的目标是为病人服务。
笔者曾在澳大利亚考察青年医生的教育,澳医学会对他们的品德,要求有六项:负责、热情列前二位,其他四项是勤奋、团结、坚定、能动。负责指的是对病人、对上级医师和社会负责。青年医生在培训中都有记录册,每一专业轮转完毕,除了临床成绩审核外,对上述六项要求都要评估,并由专业主任签字。[注:国外签字是认真算数的] 对比之下,我国对青年医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医德的要求是有明显差距的。
2010年末,人民日报报导了北京肿瘤医院陈敏华教授射频消融6厘米直径肝癌的事迹。她所建立的符合中国国情早期肝癌诊断标准及应用指南,得到国际权威认可,并据此修改了国际标准。陈敏华讲:“一个医生必须有这样的信仰,并为这个信仰付出一切,即爱祖国,爱医学,爱病人”。她就是这样做的,体现高贵的人文精神,是医生的楷模。2011年5月又报导了二军医大肝胆外科吴孟超教授,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先进事迹。
在大学教育部分里记述杨福家校长认为大学要有一种精神,它集中体现在校训上,我们欣悦地看到上海二军大多年来积淀下的“求实,创新,严谨,献身”的校训和“博雅,仁爱,笃行”的大学精神。常怀报国之心,遍施仁爱之术,勇攀医学之峰已成二军大官兵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见灿烂群星红十字一文)
对照之下,大多医校校训限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的内涵,缺乏人文精神的导向,折射了对医学教育的目标和理念认识、理解的深度还不够。
⑵ 科学精神
科学除了人们熟知的功能外,还体现一种理念,一种精神。科学有三个层面: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在医学教育中掌握科学知识和方法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让医学生、医生领会科学精神。它指导科学知识及方法的运用,科学知识与方法与科学精神不是同义语。科学精神包括三种精神:①严密论证求真求实;②严格检验理性批判;③创造创新。这些理念和精神凝炼成现代科学品格。(参阅张志明 陈星星文)
可以说科学的灵魂就是科学精神,它侵润到每一科学活动中。医学是一门综合科学,包含自然科学的多个学科和一些社会学科。因此在医学教育的全过程中(本科及毕业后教育)都要培养科学精神,形成一种素养(质)。具体到临床教学,更要引导医学生领会这种精神,用通俗语言表达,即是:勇于探索(如疑难病症的诊治)客观求实—追求实践、实际、系统性及详尽性(Exaustive),准确性和精确性。大项目研究要培养团队精神。
笔者回顾在燕大医预科和协和医学院学习时,教学全过程都贯彻上述精神,授课与实验课时比都是1:3,考试中实验(实际)考试与笔试并重。
协和内科教学强调病历体检的系统性、详尽性。从实际病例中学习。我在内科学习时,曾因听课未去看所管病人死后的尸检,受到科主任的严厉训诲,补看尸检标本并写出报告,教育我要从实际学。可以看出协和的教育的严肃认真,不仅 传授知识,而且培养学风、科学精神和素养。Waksman 就是以系统、详尽的探索的精神从两千种霉菌中筛选出链霉素菌株来。
⑶ 我国医学教育发展中要做到哪些工作
2008年2月28日,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召开全国医学教育工作会议(人民日报记者吴晶摘要报导),韩启德副委员长在肯定我国医学教育及培养卫生人才巨大成绩的基础上指出:
影响卫生工作有许多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卫生人才培养,他特别强调医学教育要:①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③加大投入;④从我国经济社会需要出发,进一步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医学学制和学位体系;⑤高等学校要重视并优先发展医学教育工作。
教育部长周济指出:我国已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医学教育之路[注:这句话不全面,为什么现在还要三年内培养六万全科医生?!]
今后要①加强医德和职业素质教育,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②创新培养人才理念,提高医学教育培养人才和能力;③加强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④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注:这项太重要了,要培养医学教育家];⑤开展医学专业认证,完善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注:工科已开始,见上文大学教育部分]。
陈竺部长指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群众对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医学教育和卫生人才培养也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医学教育要①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导向;②加快培养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人才,大力促进卫生教育健康发展;③做好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和继续教育工作;④重视和加强中医药学教育;⑤积极开展医学教育国际交流合作。
以上内容基本涵盖了最近的将来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导向,十分重要,然而实施起来,任务是艰巨的,需要扎扎实实一步一步的做 [注:应有一个中长期规划]。
VII.关于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几点浅见
近来“看病难与贵”的呼声不绝于耳,发改委、卫生、财政等部作出三年内培养出六万名全科医师的计划,以应需求,显出我国现有医学教育发展不全面(美纽约时报认为发展不平衡)。
笔者在重新学习大学教育及医学教育的基础上,提出若干浅见,作为学习的感悟。
国内过于关注“博士”学位,实质上M.D.表明是医生,杨福家校长已讲过。笔者在Johns Hopkins 大学医学院访问时,Reiley教授明确告知我,MD表明修完医学课程,美国以及当年北京协和医学院MD不要求论文。日本医学博士学位要求相当高,前后12年以上(见上文庆应大学医学部节)。英联邦不设MD学位,但必须考MRCP,FRCS学会会员资格才能做主治医(见上文)。
上述精英师资班人数不能多,因为所有实验都要独立进行,同时临床教学实习每人要有15张左右床位。教学是以实际问题为基础(PBL)方式进行,小组容不了多少人。这种班是为打基础,发挥学生潜能,使拔尖人才“冒”出来,能在随后的工作中发展。它不是生产的流水线,终端就得出完整的产品。办这种班必须建立完善的医预科/系机构,保证学生的质量。要的是少而精,一个拔萃的医生能推动一大片(如白求恩)。多而滥就会造成不少的医学毕业生改行或出国等等情况。
⑴ 进修教育。我国边远地区缺乏专业人才,散在的进修起一定作用,然而办进修班,对发展专业更为重要。以骨科为例,卫生部曾分别委托天津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办班,一年为一期,日间作具体临床工作,晚间7-9时上课。天津医院15年间培训了600名骨科医生,成为一批骨干,不少人成为领军人物。进修班有规范的临床工作和课程,集中地在实践中加深理论,有目标,管理严格。澳大利亚近年建立专科培训学校,目标是为边远地区输送专科医生,哪里来哪里去,值得参考。
(2)继续教育。美国办得很好,专业学会是主力。例如美国骨科医师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eadic Surgeons—AAOS)以教育为办会宗旨,有会刊、会报,组织编写了上千种专业教材,面向职业骨科医生以及医助(Paramedics)、护士,定期有进展专辑(Orthopedic Knowledge Update)、骨科教程、骨科的基础科学等编著。在年会上以及专场上讲授专题课,记学分,听讲者还给讲演者评分。此外,还定期组织专题讲座或讲习班(Workshop),后者着重指导方法与技术。
⑶ 美国的住院医生培训制度严格有效可供参考,上文已介绍过不再重复。
参考资料
⑴ 医生莫当铁路警察 人民日报 2010-6-7。
⑵ 把护士还给病人。
⑶ 医学要有人的温暖。
⑷ 关注病人的「幸福指数」。
11. 李晓宏 大夫,请多点人文关怀 人民日报 2010-8-26。
12. 崔小波(北京医改咨询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教授) 还是不能松劲儿 人民日报记者王君平采访整理 人民日报 2010-1-20。
13. 中国医院发展失衡导致看病难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 2010-4-26 参考消息 2010-4-27 摘要转载。
14. 钟南山(中华医学会会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教育应树立大卫生理念 人民日报 2010年。
15. 今年起,医学本科毕业生须3年培训合格后才能成为临床医生 (上海启动住院医师培训规范化)人民日报记者王有佳报导 人民日报2010-12-11。
16. 家庭医生,你也可以有(北京力推家庭医生式服务全覆盖)人民日报记者王君平 人民日报 2011-1-7。
17. 马文芳(人大乡村医生代表)道出乡村医生的疾苦 人民日报记者曾树林 李鹤采访 人民日报 2011-3。
18. 北京卫生总费用占GDP 6% 人民日报记者王君平 人民日报2011-1-22。
19. 冯传汉 我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工作中的一些感悟《北医人》 2007年10月第5期29-30页(九十五周年庆典纪念专号)。
20. 冯传汉 再谈极端负责,极端热情,精益求精,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中国医院 2001年第5卷7期16-18页。
21. 医改需从提高社区医生素质做起 香港南华早报述评 参考消息转载2011-3-18。
22. 陈敏华 用中国的标准征服世界 人民日报 2010-12-24报导。
23. 吴莹 肖鑫 李晋宇 群星灿烂红十字—第二军医大学培养高素质人才记事 人民日报 2009-11-2。
24. 陈星星 我们需要怎样的科学素质 人民日报 2011-2-24。
25. 张志明 科学更是一种精神 人民日报 2011。
26. 闵维方(北京大学党委书记)大学:变与不变 人民日报记者何民捷 吴珺采访 人民日报 2011-3-23 。
27. Anglen J O et al. Professionalism and Ethics in Orthopaedic Knowledge Update 9 [Eds] Fischgrund J S et al. Academy of American Orthopaedic Surgeons 2009。
冯传汉,祖籍广东番禺,1914年1月14日生于湖北省汉口市的一个医生家庭,故名传汉。自幼随父耳濡目染,很早就怀有从事医学事业的志向。
1932年考入燕京大学医预科,1936年获理学学士学位及优秀生奖。1940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并获外科学奖,被留校工作,任协和医院外科住院医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协和医院被迫关闭,他转到当时北平名医聚集的中和医院(北京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前身)工作,任外科医师。1945~1947 年,他在中国骨科事业奠基人之一孟继懋的领导下工作。1947年提升为外科副主任。
1949年冯传汉获得英国皇家外科学会进修机构资助赴英国进修。先在罗伯特·琼斯(Robert Jones)骨科医院学习骨科。随后在德比(Derby)郡医院从普尔弗塔夫特(R.G.Pulvertaft)教授学习手外科。1950年秋冯传汉回到北京。当时,中和医院已改名为北京人民医院,冯传汉任医务主任。他结合协和医院的传统和国外的长处,在医院管理、培养干部等方面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为该医院以后能发展成为北京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打下基础。
1952年春他参加北京市抗美援朝志愿手术队,任医务主任,同时主持500张床位的战伤骨科医疗工作。
1960年起,冯传汉历任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副院长、院长,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所长。他先后负担医疗、教学、研究三方面的工作,多有建树,又对现代化医院作过一番考察。他结合国情提出,在中国建造医院不能完全学洋,建议双通道医院建筑用天井自然通风,采自然光;认为建造急诊科应考虑到出现大事故或灾害时需要接受成批伤员等情况。他的合理建议受到有关建筑人员的重视和采纳。1980年所著《现代化医院与医院现代化》一文,为国内医务界及医院建筑界所借鉴。
1980年他任北京医学院副院长。他对医学教育十分关心并有浓厚的兴趣,他从多年的医、教、研实践中认识到,医学是一门综合科学,既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包括精神-躯体科学。他认为虽然现在的体制已经固定,医学院校仍不应脱离综合大学;认为大学教育要在通才基础上多层次地培养人才,这样人才才能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有应变能力,又提倡在医科大学医院中建立临床学院,发展临床基础学科,如临床解剖、临床生理,以桥接临床学科与基础学科;建立良好的图书馆,才能落实启发式教育。他反复宣传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能自学、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人才。这些建议有的已被实施。
冯传汉是比较活跃的。50年代他被推选为国际外科学会会员。1982年,冯传汉应美国骨科医师学院的邀请,作为第49届年会主席特邀讲演人,在会上作了有关骨巨细胞瘤研究的报告。报告含有创新性的见解,受到高度评价,美国骨科医师学院授予他“名誉会员”的荣誉。1984年冯传汉被收入英国名人传记公司出版的《国际当代对社会有贡献人名词典》中。澳大利亚骨科学会和齐默(Zimmer)公司学术部联合邀请他作为1985年度旅行教授,赴澳大利亚讲学。1986年澳大利亚骨科学会推选他为通讯会员。
从50年代起,他就积极参与学会活动和医学期刊的建设。历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委员、常委,《中华外科杂志》编委、副总编、顾问,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编委和总编,《北京医科大学学报》总编。1978年,他和一些著名骨科专家发起并于1980年成立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他被推选为骨科学会第一届主任委员和第二届名誉主任委员。1981年他代病重的孟继懋主持编写《中国医学百科全书·骨科分册》。他1990年就任北京医科大学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社长。1991年新世界出版社出版他和同道编辑的《中国骨科新成就》(英文版)。
冯传汉、郭世绂、黄公怡编写的《肩关节外科》,1996年卫生部医疗卫生杰出科技著作二等奖。
对骨巨细胞瘤的新见解
他在临床工作以及疾病流行学调查中,了解到中国的骨肿瘤中骨巨细胞瘤的发病率高达15%,占骨肿瘤发病的第一位。此瘤在美国的发病率为5%,在日本为10%。从60年代起,他虽近古稀之年仍选择了这一多见又有潜在恶性的骨肿瘤作为主攻课题,和他的研究生们展开此瘤生物学特性的系列研究,进行了冷冻储存组织培养、超微结构、组织化学、免疫学、DNA测定、组织计量细胞遗传学等方面的观察。取得了若干新的发现,丰富和发展了此瘤的经典病理学概念。按原来的描述,骨巨细胞瘤是由多核巨细胞与基质细胞组成,并以前者命名。他的研究阐明了此瘤的基质细胞不是单一细胞的群体,它包含30%以上起重要免疫作用的巨噬细胞和能增殖的瘤细胞;巨噬细胞能形成典型的短生命期多核巨细胞,二者同属人体防御机制;能增殖的瘤细胞能形成长生命期的瘤多核巨细胞;后述二者是本瘤的主体。根据他们的发现将骨巨细胞瘤细胞成分及其关系。
总之,以骨巨细胞瘤命名此瘤,不能反应其本质,需要重新商榷定名。
1988年他的研究生发表了关于骨巨细胞瘤侵袭性的定量组织测量法的论文,该文说明,此瘤细胞的几个重要几何参数和二倍体DNA偏离指数,有助于局部侵袭性的评价和估计刮除手术后的复发可能性。这一工作曾在1990年日本骨科学会第63届年会亚洲骨巨细胞瘤专题会议上报告,得到赞誉。
设计多种骨科手术术式
对习惯性肩关节脱位,国内外虽有多种手术方法,但复发率都较高。冯传汉深入研究该病的创伤解剖,发现脱位肩关节的前下方存在一个“关节疝囊”,他设计了消灭“疝囊”同时加强关节囊壁的手术,术后远期效果良好。一次,他遇到一例股骨颈基底有较大的动脉瘤性骨囊肿,无论刮除或切除,股骨头颈与股骨干都会失去能承受应力的连接。冯传汉与同事们苦心思索,为该病例创造了一种“串联式”骨块植骨法,可重建股骨颈及部分大转子,这既利于骨愈合又恢复了股骨功能。此种设计为国际首创,已编入1983年美国出版的《骨肿瘤切除关节重建假体设计与应用》一书中。
膝关节半月板的伤病很多,在50年代,对这种病的诊断只靠临床体检,没有很好的确认手段,所以手术治疗也多属探查性质。为此,冯传汉在国内首先采用“膝关节注气造影法”,利用空气与软组织不同密度的对比,清楚地显示损伤半月板的裂隙及盘状半月板的轮廓。从此,半月板的伤病多数可以在手术前作出明确的诊断,使手术有的放矢。
还有一例患慢性骨髓炎诱发了癌变。为保存病人的肢体免于截肢,他与科内同道决定开展区域灌注化学治疗方法,随之进行了彻底的切除植骨重建术。这样病人不但保住了肢体,而且还恢复了功能。此例随访了多年没有复发。
50年代初期,他首先在国内开展屈指肌腱损伤的修复手术,这种手术要求高,当时国内很少有人问津。1960年他在《北京医学院学报》第一期上,报告了《41例手部肌腱损伤的修复》,是为中国第一篇正式手外科的论文。
1940~1942年 任北平协和医院外科住院医师。
1942~1949年 任北平中和医院外科医师及副主任。
1949~1950年 赴英国进修骨科。
1951~1958年 任北京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医务部主任。
1958~1980年 任北京医学院人民医院骨科教授,副院长,院长。
1980~1985年 任北京医学院副院长,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所长。
1985~ 任北京医科大学骨科教授。
1990~ 任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理事长、社长。
http://www.hudong.com/wiki/%E5%86%AF%E4%BC%A0%E6%B1%89
很高興看到這樣的博客出現!祝福您將醫者良心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