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10)
2012 (229)
2013 (184)
2016 (160)
俗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大多數人說吃苦是好事,能吃苦的人,會有好的前途,會成為有出息的人。
人要擁有的是吃苦的品格,但不能認為自己就是吃苦的命。
有些苦該吃,那是人生必要的經歷;有些苦不能吃,不僅對你毫無好處,甚至會招來禍事。
盲目吃苦只會讓自己苦上加苦。
1. 不能吃啞巴苦
一個人能吃苦是好事,但你吃的苦,不能變成幫助了別人,卻虧了自己。
人與人相處時,不能毫無底線地對一個人好,毫無原則地付出。
最終不僅沒有收穫,自己還受盡疲憊之苦。
有些人盡心盡力為他人做事,並且做出了成績,可到頭來,卻得不到認可。
“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唐朝時有一位將軍,平定了安史之亂,戰功卓著,為人剛正不阿,但少言寡語,只知打仗之事。
有次,他在外征戰,有奸臣向皇帝上奏,誣陷將軍平時驕奢淫逸,搜刮民財,個人財產不計其數。
皇帝大怒,立刻召將軍回朝。
將軍以戰事為由拒不回朝,而且,他認為清者自清,不必為莫須有之事爭辯。
而奸臣已糾結他的朋黨,不斷上奏,皇帝聽了他們的讒言,對將軍撤職查辦,一代名將自此淪為階下囚。
不能只埋頭苦幹,也要洞察周圍的情況,為自己發聲,才不至於吃啞巴苦。
人到中年,生活不易,要懂得為自己爭取利益。
最大的苦,莫過於你努力的付出,換來的卻是他人的冷漠。
有些苦,能不吃盡量不吃,吃了只會讓自己身心俱疲。
吃苦是好事,但不能埋頭吃苦,有時要適當表達自己的看法,爭取自己的利益。
否則到了最後,自己的付出不能得到相應的回報,到時悔之晚矣。
莫要讓有苦不言變成有苦難言,說出來,才能化解心中的苦。
2. 不能吃無用苦
有時找到人生的方向比盲目努力更重要,換個話說,吃苦也要吃對了。
有些人平時為生活工作拼搏,看似很努力,但他們缺少一個明確的目標,不知道自己究竟該干什麼,整日瞎忙活。
他們表面看起來可以吃苦,但實際上,有些苦是白吃了。盲目的吃苦,吃再多,對個人提升也有限。
小張立志成為一名廚師,他覺得做菜的話食材最重要。
於是他到一個專門種菜的大棚工作,每日研究種菜的工序,怎麼播種澆水施肥,種出品質優良的菜。
他早出晚歸,工作辛苦,逐漸掌握了種菜的技巧。
學成之後,他開始做起了菜,但做菜與種菜壓根不是一回事,自己學到的種菜技巧毫無用武之地,根本無從下手。
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做事便會與初衷背道而馳。
即使你下再多的功夫,方向不對,努力也是白搭。
做無用功帶來的苦,不會對你有什麼實質的幫助,這種苦是不值得的。
人要有生活的方向與目標,這樣吃的苦才有意義;努力花在有意義的事上,吃的苦才能換來甜。
3. 不能吃傷身苦
人的健康是首位的,健康沒了,其他一切毫無意義。
有些人為了生活努力拼搏,但忽視了自己的身體健康。身體有恙,也不及時告訴親友,自己默默忍受病痛帶來的苦。
但是,病痛積累到一定時間會加重,當時你隱忍不說的苦,反而會帶來更大的痛苦,得不償失,追悔莫及。
不同於其他的苦,身體所受的痛苦有時無法治愈。千金難買身無恙,健康才是本錢。
三國時蜀國的丞相諸葛亮輔佐劉備、劉禪兩任君主,為建立蜀國立下汗馬功勞。
劉禪在位時,諸葛亮九出祁山,為擊敗魏國殫精竭慮。
但無奈時運不佳,加上朝內君主軟弱昏庸,終未能實現自己的抱負,鬱鬱而終於五丈原。
諸葛亮在多年征戰中,鞠躬盡瘁,身心已難以承受,終未能再為蜀國建立功勞。
拼搏不是拼命,努力工作的前提是不以身體健康作代價。
4. 凡事會傷身的苦,吃不得。
不能對自己的身體盲目自信,不能對小病不重視。沒了健康的身體,拿什麼吃苦呢?
吃苦不是無底線的,身體是最重要的底線,切不可為了眼前的利益,虧待自己的身體。
人能吃苦當然是好事,吃苦可給人帶來成長蛻變。
但是,聰明的人應該懂得,不是所有的苦都可以吃,要有自己的判斷能力。
有些苦不能吃,吃了只會苦自己,不會給你帶來任何好處。
吃苦不是對自己無止境的消耗,吃苦需要智慧。
不是吃了苦,人就會收穫進步。
知道哪些苦該吃,哪些不該吃,懂得吃苦之道,才能在苦中獲得應有的甜。
BY:value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