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法属波利尼西亚就不能不提到高更,高更是有名的法国画家,后印象派三始祖之一(塞尚、高更、梵高)。以前对高更知之甚少,只大概地知道他多以塔希提风光和土著妇女为题材作画。从法属波利尼西亚回来后浏览高更画作时有一个惊奇的发现:一幅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画,在一个非常时期挂在我办公室墙上一年多,但愚钝昏庸,竟然一直不知道是高更的作品。这幅画来得也突兀,那时公司搬家,我所在的部门要搬到另一栋楼,收拾东西时在别人遗弃的物品里捡了几幅有画框的画(印刷品)一并打包搬去了新楼,其中一幅浓墨重彩的热带风光画就挂在我新办公室桌子斜对面的墙上。搬去新楼后不久,公司经历重大变动,我所属的部门基本解散,相处了多年的上司和同事纷纷离开了公司,我成了部门里为数不多的留守人员,但面临不确定的未来,整天无所事事,惶恐不安。那些日子天气阴冷沉闷,我一个人发呆时一抬头便看见这幅画,画中宣泄出来的阳光感、炙热感和蒡葧盎然的生命力很感染人,在它的陪伴下我度过了那一段郁闷孤独的日子,所以对这幅画印象极为深刻。
有山麓的塔希提风景 1893
塔希提街道 1891
二
按照塔希提的习俗,只要感受到美好的事物,人们就会高声呼喊“諾阿!諾阿!” 这是毛利语中“香啊!香啊!”的意思。
“白色香花,夏日之始,白色香花,暗夜之灵,如果,你也嗅到她的香气,诺阿!诺阿!……”
1 我们乘船访问法属波利尼西亚的岛屿的心情与《香啊!香啊!》通篇散发出来的情绪相当地合拍。当我们到达帕皮提港口前,也从船上看见了茉莉亚标地标莫阿洛阿火山锥
2 当地习惯:给远道来的客人送上一朵香花。 美女头上带有艳丽的桅子花、茉莉花、芙蓉花等各种鲜花交织在一起的花环,妩媚灿烂,散发着迷人的香气
3 政府旅游局的工作人员向我们耐心地回答我们的问题,想起高更对土著女人的描述:“她在耳际上插一朵花,倾听到它散发的香味。”
4 市场上的土著妇女,那神情似曾相识,看看高更的画就知道了
5 两个土著女孩
6 妇人被强烈阳光晒成的棕赭色皮肤,与鲜艳的裙子构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这种色彩构成在岛上满目皆是,怪不得高更刚到岛时兴奋溢于言表:“到了这里简单多了,看到什么画什么,不必多加算計,只要往画布上塗一块紅、一块蓝就行了!”
7 这些热带岛屿终年阳光明媚,绿草如茵,到处是成片的树丛:棕榈树、鳄梨树、木瓜树,椰子树、芒果树、面包树、露兜树、香蕉树,一年四季都有成熟的水果,盛开的鲜花
8 无怪乎高更认为这里是伊甸园:“塔希提人只需要抬手便可采摘食物,因此他们无需劳作,对他们而言,生活就是唱歌和做爱。”
9 岛的中部火山锥形的峭壁挺拔,峡谷幽深。高更描绘的山景:“林木与野蕨类遍地丛生,植物越来越密,也越来越野,同时路也朝着岛屿中心攀登。”
10 飞瀑从崖壁上泻下,直落碧潭
11 小溪在丛林中蜿蜒流动
12 滋润着硕大的花朵
比塔希提偏远得多的马克萨斯群岛到现今都还还保留着更加原始的气息,借用高更的词句来形容:“诗意在这里四处浮现,并且,绘画的时候只要让自己去想象,诗意就会被唤起”。我们访问的岛叫怒库希瓦,是马克萨斯群岛中最大的一个,一下船就被浓烈的色调和灼热的空气所包围。岛上的当地人,如同高更画里面走出来的一般,黑里透红的皮肤,滚圆粗大的身体,女人发髻别着香花,身穿五颜六色的帕龙(Pareo)花裙,黑色长发随风飘起。在男人的裸身上纹有黑色图腾,纹身在玛奥黑文化中是如此的重要,没有纹身就是不入流的行为。为了延续玛奥黑(Ma'ohi)古老而独特的文化,波利尼西亚人喜欢黑色的纹身。纹身图案表现植物、动物、神灵,还有不少抽象的图案。
13 马克萨斯岛的美女
14 马克萨斯岛民对我们的欢迎仪式
15 当然少不了幽香的栀子花
16 螺号发出沉闷深邃的呜呜声
17 体壮如山的马克萨斯男人
18 马克萨斯女人和男孩,宛如高更的画面
19 小男孩,“身子像动物一样灵敏“
20 两性人,毛利语称为Mahu,波利尼西亚岛自古以来就有的一种身上同时具有男人和女人特征的人。高更刚刚踏上塔希提土地时,留着长发,戴了红毛装饰的帽章,穿得花里胡哨,被当地人误认为是Mahu。从高更的画里就能找到mahu的形象
21 小女孩, “像健康的小兽般灵活婀娜”
22 父与子
23 虔诚的教会女士
24 黑沙滩
25 骑行者
26 如今的塔希提已经是一个物价高昂的现的都市
27 保罗高更号豪华游轮。高更生前贫困潦倒,死后给塔希提带来巨大的声誉和财富
28 高更描绘塔希提日落:“那天傍晚,我在沙滩上抽烟,太阳很快西落,开始沉落在我右边的茉莉亚岛后面;由于光线的衬托,在烧红的天空前山影显得格外浓黑;山巅就像城堡的雉堞。”这也是我们在帕皮提夜晚看到的日落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49737/201507/8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