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呢,我以为“战略机遇”是一个模糊概念,因为是否是“战略机遇”要根据你的战略来决定,符合你的战略的机遇才是“战略机遇”,不符合你的战略的机遇就不是“战略机遇”,因为不应该改变战略去抓什么机遇,那是削足适履。
我以为中国跟西方走的是不同的路,好比中国跟美国在战略上基本上碰不上面,好比当年共军的“让开大路,占领两厢”,西方的战略相当于当年的国军占领城市战略,中国的战略相当于当年共军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因此中国的战略机遇永远都在哪里,所以也就谈不上抓住不抓住的问题。
给你看一个我的老帖子里的几段话:
六,中国的路:从枪杆子到人民币
前面说了我以为,中国文明的“崛起”的过程将会跟中国共产党夺取中国政权的过程几乎一模一样。那么中国共产党夺取中国政权的过程走了一条这么样的路呢?
中国共产党夺取中国政权的过程走了一条毛主席指出的“农村包围城市”的路!
我以为,中国共产党夺取中国政权的过程走的“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对应到中国文明的“崛起”是:三个世界理论。
世界的“城市”是“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世界的“农村”是“第三世界”。中国文明的“崛起”正在走一条“第三世界”包围“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的路。
大家都知道,武力占领“第三世界”的时代,也就是“殖民时代”过去了。所以,我理解所谓的中国的“和平崛起”指的是不武力占领“第三世界”,或者说不争“殖民地”。
但是,既然不武力占领“第三世界”也不争“殖民地”,那么中国的“第三世界”包围“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的路是如何走的呢?大家请耐心听我慢慢道来。
大家都知道,经济体系包括三部分:资源、生产和市场。
武力占领“第三世界”的“殖民主义”道路本质上是占领资源。由于这个世界上的资源的分布的不平均性,也就是资源分布的集中性使得武力控制资源成为可能,比如说美国对石油资源的控制。而市场呢却是分散的,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有市场。或者说,资源是相对集中的像城市,市场是相当分散的像农村。
以往的“殖民时代”,“殖民主义”只是控制资源,市场的控制是随之而来的,而生产就基本上是在殖民者自己的国家进行,这就造成了“殖民主义”经济的资源和市场两头不操心的情况,特别是资源基本上是“吃白食”,也可以叫掠夺。
今天,“殖民时代”过去了几十年了,西方经济的在资源上基本“吃白食”的日子也过去了,也就是说西方经济要为资源付钱了,虽然很便宜也比“吃白食”贵了。我以为这就是西方经济问题的根本。
有趣的是西方搞了一个“高附加值”经济来填补没有“白食”吃的亏空,可是目前看来依然是入不敷出,这样一来就连西方自己的“低附加值”市场都保不住了。
我以为中国的“第三世界”包围“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的路就是中国的“低附加值”产品走出来的,特别是因为“第三世界”的市场都基本上是“低附加值”市场。更加上西方经济的“高附加值”,“第三世界”的市场是中国的就几乎没有什么悬念了。
因此,我以为,中国共产党夺取中国政权的过程走的“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对应到中国文明的“崛起”还可以理解成“市场包围资源”。
经济体系的资源、生产和市场三部分里面,一般经济理论认为生产部分在三者中比较不重要。资源重要,因为资源是经济的第一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市场重要,因为市场是经济的最后一步,那是因为卖是最后一环,相当于足球的临门一脚,卖不掉或没地方卖一切的生产都是前功尽弃。
有兴趣看我的原文的话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