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笔涂鸦

见猫画虎,听风涂云,品茶梦酒,忙中偷些小乐趣。
个人资料
cw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一点经历:毛时代的创新环境

(2025-01-25 13:18:22) 下一个

不少人说毛给中国留下了什么什么,今天的中国,全靠毛当初打下的基础。回头看看,我自己当初初入社会的一点经历告诉我,如果毛继续40年,在他的治下,不管大家智商有多高,有多勤劳,有多少能力,也不会有今天的中国。

我高中毕业时,国内还没有恢复高考。因为是独子,躲过了下乡,在一个国营机械厂工作了一段时间,直到高考恢复考进大学。

我在工厂的时候是一个“维修车间”的钳工。当时大家都认为是好工种。我能当钳工,不是我有什么特别的关系,而是因为方便厂里随时可以调我去干别的事。我所在的“维修”车间,维修的也不是厂内设施,而是当时全国进口的13套日本年产三十万吨化肥装置中的几套。全国大概东北和江浙还有同样性质的车间。那13套装置的维修都分给了不同的厂。

我们车间当时200多人,四分之三都是我这样的毛头学徒工。然后是各方调来的师傅和工程师、技术员。这些工程师技术员有文革前和文革中毕业的大学生,也有文革后期入学毕业的中专生。我们的主要任务除了每年去各地参与这些化肥装置的大修,就是攻关生产一些零部件。虽然当时也进口了不少机密机床,自己能生产的也没几样。

每年在日本人带领下大修这些化肥装置,一道工序就是更换一些轴承。这些轴承不是一般常见的滚珠轴承,而是依靠合金表面的润滑油保持运转的滑动轴承。因为进口价格不菲,所以国家要我们车间“攻关”,尝试逆向工程,自己生产一些这种轴承。

生产这种轴承,要在轴承的胚胎上浇注好合金,然后用超声波测试,把有缝隙有气泡的淘汰掉。再上机床加工,然后再用超声波测。从头到尾,每道工序大家都战战兢兢、小心翼翼。但到最后还是出不了多少合格的产品。所以每到生产这些轴承到最后步骤的时候,全车间都安静得很:面对一大堆废品,车间的领导、师傅没人有什么好心情。我们这些年轻学徒工,当然不想一不小心就成了出气筒。

面对废品,大家找原因,粘合不好,自然首先找浇注的问题。大家认为最关键的是保证浇注合金的表面要干净。而当时我参与的,正好是这道工序:用硫酸洗涮高温烧烤后轴承瓦胚胎。于是,车间三天两头就给我们敲警钟:要仔细,要细心,要周到。。。

那我们又是怎么清洗的?说起来好笑,就是在车间外找一小块空地,把烧红了的轴承瓦胚胎用铁钳拎过来,放在一个大铁盘里。然后大家一手拧着高温的轴承胚胎,一手拿一个铁丝刷,旁边的人断断续续往瓦面上浇硫酸,拿着瓦胚和铁刷的人就不停的刷洗瓦胚上大大小小的的界面。刷大平面一般不是问题。但那些小地方,硬硬的铁刷子很难刷到。所以只有反反复复的的浇酸、刷洗。

那时候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保护,除了手套,就是一幅眼镜。硫酸泼在高温的瓦面上产生高温酸性蒸汽,直接扑到大家的脸上,皮肤非常难受。大家再想仔细、周到,一次能坚持的时间都有限,不可能真的仔仔细细慢慢地把每一个角落都照顾到。而我自己,实在受不了那硫酸蒸汽,所以每到要做浇注的时候,我都尽量不在车间里呆着。有机会就逃去工会画宣传画或者去球队练球。

当时我虽然什么也不懂,也觉得这活干得太“土”。比如清洗这一步,就应该自动化起来,搞个简单的机器来做这事肯定比我们用手拧着胡乱刷来刷去好。而且这瓦胚就这么拧来拧去的,洗涮得哪怕再干净,后面再弄来弄去折腾一番,到浇注的时候可能又有很多东西落在瓦面上了。后面的浇注也都是全手工。温度全靠师傅的眼力,没什么精确控制。另外,很容易想到的是如果浇注后冷却不均匀,也会出出现合金粘贴不好的问题。我就给师傅说,这些应该想办法设计几台机器来做,肯定比人做得好。

我师傅是一个20几年工龄的6级钳工,人很好,但也很严厉。我私下里这么一提,他没说我其它什么,却是认真提醒我别到处乱说,说这事轮不到你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学徒工来说什么。他说,你以为车间这么多师傅技术员都想不到?为什么他们不吭声?这如果和政治任务挂上勾,风险太大。。。

当时我们的车间主任是个八级钳工,平时除了安排工作任务,大声训训小年轻,也不知道有什么事需要他的八级特技。车间书记是个退伍军人,一天在车间里牛气哄哄的。不过在“大是大非”以外,他对大家还不错。在对我来说很关键事情上,他不仅从来没有一点拿捏,还很支持。车间里我这些师兄弟师姐妹,平时嘻嘻哈哈,相互之间也没什么算计。而车间里最沉默最谦卑的一群人,就是那些工程师、技术员。和我们一起修炼“手刷硫酸特技”的,也不止一个技术员。这些人说话都比我们这些师傅和学徒工轻柔很多,客气很多。我平时也没觉得什么。那时已经是文革后期,工厂里的政治压力并不明显,所以我认为那是他们有知识、有修养。经师傅这么一说,才又提醒了我,知识分子还是不敢在工人阶级面前“翘尾巴”。

如果中国的知识份子一直那么“有觉悟”、“知趣”、“谦逊”,“小心谨慎”。。。:)

下面是网上找到的当年建我们那里的那一套的照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