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鋼琴家陳毓襄彈普三 展現智性與狂野之美

(2024-05-31 16:46:47) 下一个

疫情間在一年內彈了9首鋼琴協奏曲的鋼琴家陳毓襄,或代打、或邀演,口袋裡一直都有許多協奏曲清單,但是有一首鋼琴協奏曲,是陳毓襄彈了一輩子、並且一直從中獲得新智慧的作品,就是普羅高菲夫的第三號鋼琴協奏曲,將在今(28日)晚間與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同台演出。

陳毓襄表示,「普三」對她意義非凡,是她人生中第一首彈的鋼琴協奏曲,在12、13歲時就彈奏這首作品,後來又在2008年北京奧運時和北市交一起演奏,「這首作品是炫技作品,對觀眾而言聽起來既快速又精彩,寫法也很特別,普羅高菲夫其實是透過這首作品,挑戰鋼琴技巧的極限,並從中傳達俄國文化。」

陳毓襄表示,美學有多種樣貌,而俄國文化裡對她而言,其中有一種狂野之美,這些都透過普羅高菲夫的作曲技巧、再透過演奏呈現,十分不容易。

世人多理解陳毓襄為「旅美鋼琴家」,但很多人不知道,陳毓襄和1990年代的俄國有過一段淵源,曾在莫斯科居住過一段時間,她稱為她人生中的「莫斯科之年」。

陳毓襄回憶,90年代莫斯科的文化氛圍無比燦爛,「那是一種心靈、文化上的燦爛,到處都是菁英,詩作、文學是他們談天的話題,文化內涵很豐富,有一種『斯拉夫靈魂』的涵養。」

陳毓襄表示,當時的文化氣氛令她著迷,「我喜歡當時的每個角落,都帶有一種念舊的感覺,每戶人家家裡都有美麗的水晶餐具、古色古香的家俱,外面冰天雪地,但是內在的斯拉夫靈魂無比熱情,他們重視的不是外出吃喝玩樂,而是在自家的小餐桌上喝茶、喝伏特加談天相聚,心靈的豐富,才有豐富的音樂和文學作品出現。」

陳毓襄表示,她在贏得波哥雷里奇大賽首獎之後,有段時間每年固定到莫斯科大音樂廳、柴可夫斯廳輪流演奏,「當時的人們,身上沒有華美的衣服,而說出來的話語都是文學,那樣的生活實在美好。」而這段難忘的莫斯科日子,也成為了陳毓襄日後演奏的養分。

陳毓襄形容,普三是她「養了一輩子」的曲子,每個階段彈,都能從中學習不同的智慧,如同在寫心靈旅記。回憶恩師波哥雷里奇曾示範演奏這首作品,在部分樂段,波哥有如「貓捉老鼠」地指尖在鍵盤上瞬間移動,令她感到驚奇。

此外,波哥雷里奇也曾給陳毓襄音樂演奏上的指引,不在於經營外在表現,而是要鍛鍊演奏的聲音,「好的演奏自然會引導觀眾前來,觀眾不一定需要懂音樂,但一旦聽到真正好的音樂,他們會知道,內心會受到觸動,他們會依循這樣的感受而來。」

而這次合作的指揮家斯卡尼(Rico Sacanni),兩人也認識已久,如今總算有合作機會,勢必又會為這首作品增添不一樣的火花。演出將於9月28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登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