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75)
2018 (91)
2021 (49)
"第二位白求恩"夫妇抗战期间在中国的8年岁月(上)
今天是中国人民刻骨铭心的九一八事变爆发九十四周年。
八年前,我写了下面这篇文章,记述了我的两个加拿大好友。他们都是虔诚的基督徒,医务工作者。在那中国面临亡国的艰难时刻,不远万里前往那片多灾多难的土地为普通百姓的健康服务,直至被日本宪兵队逮捕,全家投入集中营四年之久,几遭死难。日寇投降后才重获自由。我将这篇文章登录于【常青人生】和【世界风情】两个论坛。后来【世界风情】坛主因内容不合将它移到【几曾回首】。
时光荏苒,【几曾回首】的网友不断更换。新来的网友或者没见过这篇文章,今天我重发一遍。希望大家喜欢。
本文写成于2017年并登录于《几曾回首》论坛上,它是一个行将自然湮没的真实故事。作为故事两位主人公生前的好友,或许还是唯一知道他们事迹的中国人,我有责任将之告诉我的同胞们。此文的写作得到他们三个子女的书面授权及全力支持,特此致谢。本文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和批评。
1970年代任多伦多医院外科主任的盖尔大夫:
盖尔大夫 (Dr. Godfrey L Gale)是加拿大著名的胸外科专家,多伦多医院(The Toronto Hospital)外科主任。这所医院位于风景秀丽的Humber River河畔,曾是加拿大全国最大的结核病防治院,随着结核病在上世纪50-70年代在全国范围被控制到基本消灭,医院也逐渐缩小,最后在1980年代关闭,原址现在改做各种慢性病疗养院。1977年盖尔大夫退休时,《多伦多星报》(Toronto Star)记者Bob Pennington采访了他。直到那时大家才知道这位加拿大防治结核病的领军人物和他的太太贝蒂(Betty)竟然于抗日战争期间一直留在沦陷区为中国普通老百姓治疗服务,直至被日本宪兵队逮捕,全家关进集中营四年之久,几遭死难。日本投降后才重获自由。难怪《多伦多星报》1977年3月19日的专题报道中把他称作"第二位白求恩":
盖尔大夫1913年出生于非洲马达加斯加一个英国传教士家庭。他的父母是英国长老会派遣去非洲传教的。盖尔幼年时父亲不幸病故,母亲带他回到英国。他在伯明翰大学取得了医学博士学位,又在曼彻斯特大学完成了外科专业培训。1937年初盖尔大夫受英国长老会派遣到中国济南市齐鲁大学医学院工作。齐鲁大学医学院即现在的山东大学医学院前身,1911年由英国、美国、加拿大基督教会共同创建。是当时中国最负盛名的四所医科大学(齐鲁、华西、湘雅、协和)中创立最早的一所。盖尔医生到达济南工作不久,芦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全面抗战开始。1937年9月国民政府将齐鲁大学医学院大部分职工、设备和全体学生紧急西迁到成都与华西、金陵等医学院校合并。济南校址仅留少部分职工继续医疗业务。
以下(包括中、下集)的多张黑白照片是盖尔大夫在1930年代拍摄的。由于年代久远,且由小照片由我放大,质量欠佳。请大家谅解。
盖尔大夫在齐鲁大学医学院工作期间:
贝蒂在齐鲁大学医学院工作期间:
齐鲁大学医学院校园:
齐鲁大学医学院图书馆:
齐鲁大学医学院门口:
齐鲁大学医学院门诊部:
齐鲁大学医学院护士宿舍:
齐鲁大学医学院教学楼: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