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就好

真实的故事,希望您喜欢。
个人资料
小百脸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古战场游记之六十三:夷陵之战主战场释疑(上)

(2018-11-04 17:10:35) 下一个
古战场游记之六十三:夷陵之战主战场释疑(上)
宜昌市猇亭区的三国古战场风景区大门:

      在游览三国古战场之前,我的知识只限于《三国演义》。演义之类的优点是有趣,如现在充斥电视机的连续剧如宫廷戏、长征抗日内战一类的玩意。但若当作历史来相信,那就有点滑稽。毕竟是将近2千年前的事儿了,靠谱一点的只有陈寿的《三国志》。他与诸葛亮同期,而且在蜀国当过观閣令史。三国归晋后任著作郎,期间才写作《三国志》。第一是他能得到可靠的资料,第二是撰写前朝的史会客观一些(历史上凡本朝自撰的史书大都不太可靠,没被公认为正史,道理不用解释)。当然在西晋著三国史,司马炎帝位是从曹奂手中“禅让”来的,所以只能以曹魏为正统。好在陈寿坚持中立立场,对这三个国家都不予个人褒贬,加以南朝裴松之为《三国志》的注本,补充了不同的观点,也为史家推荐。故本文以裴注《三国志》为主要依据。
夷陵之战过程示意图:

      却说公元219年,孙权乘关羽北上攻打襄樊,后方空虚之机,派吕蒙化装偷袭荆州,擒杀关羽。220年冬,曹丕称帝。221年4月(本文的月份都是阴历),刘备也在成都称帝并立即准备东伐孙权。7月,发兵4万(《三国演义》说大军70万,而据考证当时全蜀国总人口还不足百万)东征。8月到达白帝城,会合江州(今重庆)水军,水陆并进。东吴边境守将李异、刘阿抵挡不住,蜀军攻占巫山、秭归,222年正月抵达三峡口。
《资治通鉴》照搬《三国志》,将曹丕称为“帝”,而虽已称帝的刘备却只是“汉主”:

    这里首先讨论夷陵之战的主战场猇亭究竟在哪里。夷陵是這一地区的统称,战场在其外围。假如刘备大军主力要南渡长江,只能在秭归一带渡。出了三峡口,就是东吴水军的天下了。关羽本来有支不错的水军,有几艘战列舰。但荆州一失,全让孙权吞了。蜀地不出水军,征吴时恰逢三峡枯水期,只有江州几条小木船能通过急流险滩的峡区。刘备任命吴班、陈式分别为水军正副统帅,也就运输人员、给养勉强凑合吧。打仗,尤其要和陆逊强大且经验丰富的联合舰队对抗,那是肉包子打狗。人家从周瑜在鄱阳湖开始创立起就是世界霸主,起码十几艘航空母舰。横扫赤壁、珍珠港、中途岛、莱特湾都无敌的。
宜昌三国古战场风景区,远处是宜昌长江大桥,其前方是楚塞楼(江边)和英雄塔(白色):

楚塞楼近观:

楚塞楼牌匾:
     自从偷袭荆州成功,宰了关羽之后,吴蜀联盟彻底瓦解。孙权早就做好了蜀军报复的准备。首先他将关羽首级送给曹操,想把祸水泼给曹魏。曹操没有上当,香木厚葬关公(他们俩曾有一段挺不赖的私人交情哩)。接着孙权以臣下身份上表劝曹当国家主席,曹操又看穿了,说“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尽管如此,孙权也暂时减轻了北方的政治和军事压力。曹丕称帝后,孙权接受了封九锡的优厚待遇,将都城从建业(南京)远途东迁到武昌(今鄂州),抛弃了建业水而改食武昌鱼,专心对付刘备。蜀军攻破巫山一带吴地时,孙权正在忙搬家,吴军尚未集结吴蜀边境。有后人说陆逊战役开始阶段采取退却策略。其实那时陆逊刚拜大都督,所统五万大军还在夷陵一线呢,哪顾得上川东前线。直到次年正月,蜀军前锋出三峡谷口了,才有”黄武元年春正月,陆逊部将军宋谦等攻蜀五屯,皆破之,斩其将。“  吴军其实不弱,总兵力5万(即使是陆军也并不逊于蜀军4万),不然怎么能关了营门就能避战整整6个月。要是刘备真有70万人,还加上当地苗族土家族沙摩柯的5万蛮兵,亚马孙密林中食人蚁般滚过来,吴军什么水军步军瞬间都成白骨了。
三国遗址内没有任何三国遗址,忽悠你我的:

只有一块同治年间石碑:

   好了,现在我们可以开始讨论夷陵之战的主战场在哪儿了。先声明:这个发明权专利属于我小百脸,不服的请别往下读。
   战争开始, 蜀军是主动进攻的一方。刘备的目标是江南的孙权, 所以他的主力迟早一定要渡江。越往下游,渡江越困难。不过几年前,曹操几十万大军就过不了赤壁,刘备作为参战者之一,印象应该很深的。何况假如夷陵之战在江北开打,其北面就是当时全国陆军最强大、虎视眈眈的曹军在后面当黄雀。刘备必定要避开的,所以他先攻秭归,从那里南渡长江。秭归的东面就是长阳,即夷陵之战的主战场。作为防守一方的主帅,陆逊的主力必然也在江南。不然怎么能坚守6个月?有谓蜀军是夹江而下,水陆并进的。这我同意,但双方主力均在江南,则无容置疑。请看裴注〔括号內的注音〕《三国志》中先主传:”二年春正月,先主军还秭归,将军吴班、陈式水军屯夷陵,夹江东西岸。二月,先主自秭归率诸将进军,缘山截岭,於夷道猇亭〔猇,许交反。〕驻营,自佷山〔佷,音恒。〕通武陵,遣侍中马良安慰五谿蛮夷,咸相率响应。镇北将军黄权督江北诸军,与吴军相拒於夷陵道。“ 说得很清楚:刘备是在江南的夷道(今宜都)猇亭,在这里他才能经过佷山(今长阳)去通武陵(今鄂湘边界)的五谿苗族、土家族蛮夷。江北的蜀军是镇北将军黄权指挥,与吴军相持于夷陵道(现在的宜昌城)。
史载刘备攻吴的兵力只有4万:

    再看《三国志》中黄权传:”先主为汉中王,犹领益州牧,以权为治中从事。及称尊号,将东伐吴,权谏曰“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尝寇,陛下宜为后镇”。先主不从,以权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先主自在江南。及吴将军陆议乘流断围,南军败绩,先主引退。而道隔绝,权不得还,故率将所领降于魏。“  黄权是刘备此东征战中最高职位的将领。他的意见也是正确的:吴兵作战不要命,我们的水军可能会受挫损失。这样吧:我作前锋与敌军接触接触看看,您在后面统帅大军会妥当些。可惜刘备不听。反而派他担任江北的蜀军总指挥,刘备自己统帅江南的主力部队。正因为刘备没听黄权的意见,后来”南军败绩,先主引退“;主要将领张南、冯习、傅彤、马良及沙摩柯阵亡,刘备仅以身免;黄权不得已投降曹魏(而不是孙吴)。刘备才会说“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待之如初。黄权的基本部队没有在战场上损失,也有力佐证主战场不在江北。
黄权传:
 
(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