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这15年中前苏联人民生活的变化(下)
这次我们在前苏联的各共和国一路租住的大多是商品化了的民宿,租金较便宜且多有煮饭设备。我们的时间安排也较宽松,每到一地,总到超级市场买食品回来煮饭。笔记本中写满食品价格,还保留很多receip,查起来也容易。
从莫斯科坐S7航空到伏尔加格勒,1100公里,来回机票是136美刀/人,很准时。在机上认识一位安徽巢湖年轻的林先生。他是去伏尔加格勒投奔表哥的。出了机场,林先生的表哥开着一辆大van来接。他热情地自我介绍他在伏尔加格勒北面的Diamant开一间鱼具公司。假如我们要直接去伏尔加格勒,那么可以从机场坐公共汽车,20卢布(约40美分)就可到伏尔加格勒市中心。但若我们愿先跟他一起去Dianmant看看,可坐他的车一起走。从Diamant坐tram到伏尔加格勒很方便的。当时才近中午,所以我们很乐意地跟他们走,图的是路上可以侃大山,了解多点俄罗斯。这位表哥果然很健谈,先从他的鱼具公司说起。巢湖人在全世界开鱼具公司是出了名的。他已做了四年多了,生意发展不错,所以把表弟请来帮忙。老毛子懒,爱吃鱼,爱喝酒,就是不爱干活。虽然伏尔加格勒平均月薪有3万多卢布,但很多人并不愿整年干活,而是干几个月够吃饭了就离职去度假钓鱼什么的。其实俄国就业率很高,特别是女性,即使五六十岁仍能找到像博物馆、公共汽车售票员、铁路、学校清洁等等工作(俄国人民,不论男女,城市或乡村,教育程度都很高,可惜大多不懂英文)。又说以前市面上蔬菜水果很稀罕又昂贵,这些年大批中国和越南农民来受聘,甚至自设公司农场种蔬菜水果,市场货多,价格自然就下来了。他又说:最令他羡慕的是医疗和教育全部免费,而且质量很高。他说有个中国移民车祸瘫痪,住院一年多了,一个卢布都不用出,在中国的家人都不来看他,怕惹麻烦。
下午到了伏尔加格勒,我们在网上订的民宿就在市中心的Mira街18号。等我们找到Mira街18号才呆了:这是一栋700多户人家的大杂院。哪一户呢?幸好有位40多岁的妇女经过,看到我们的尴尬,掏出手机照着我们预先打印的民宿电话打过去。然后带我们到第7号楼梯口,告诉我们主人一会儿就到。我们这才放下心来道谢。(在前苏联我们一路碰到很多像她这样的好心人)。过了约25分钟,主人拎着一袋厕所纸、清洁剂来了,是个30多岁高大的男子,几乎不懂英文。鸡同鸭比划,加上笔写,总算还能交流。他带我们乘一架老式笨重的电梯上了4楼,进了门我们大感意外:这是一间约100平方且相当气派的apartment,大客厅、大卧室、eat-in厨房,浴室和厕所是分开的,处处显出既往的辉煌来,但年代却实在是久远了。它最大的优点是地点:距最繁华大街、火车站、汽车站、有轨火车、大超级市场、伏尔加河都在5分钟步行范围内。wifi、电视、洗衣机、厨具、糖盐油齐全,主人收了房租后,约定回来收钥匙时间就离开了。虽然租约上写明房客不能超过5个人,但就算要住10个人,也没谁管的。这样的民宿每晚只收2000卢布(合40美刀),收现金,不接受信用卡。
我们租住的Mira大街18号外观:
客厅:
卧室:
厨房:
洗了澡后我们去超级市场,它靠伏尔加河,周围是一圈农贸市场。我们买了:(特价的)白菜,每公斤35卢布;一盒extra large鸡蛋,每粒6.49卢布;4只鸡腿(带背的),每公斤119卢布;一盒3.5%牛奶,2升装,95卢布;一罐矿泉水,4升装,23卢布;一包俄产spaghetti, 500克装,28卢布(旁边还有249卢布的,以为是打错价了。正好一对讲普通话的马来西亚留学生经过,询问他们才知道那是意大利进口货,国产和进口货价格相差很远,特别是卢布暴跌以后)。还有不少标organic的食品我们都没问津。又到门口的农贸市场买了一公斤草莓,100卢布。高高兴兴回"家"煮饭。第二天从马马耶夫岗玩回来,跟老伴说咱也过过赫鲁晓夫的共产主义吧。又去买了嫩牛肉,每公斤349卢布;土豆,每公斤19卢布。一共花了527卢布,回来烧烧,就过上共产主义了,挺便宜的嘛。假如你每月赚上3万多卢布,又有父母遗留的住房,那么天天过上那样的共产主义还真不是什么难事。
在顿河草原我们还见到很多又肥又嫩的灰灰菜,这是我们在多伦多常摘来吃的野菜,顺手也摘了些回来烫来吃。
库尔斯克一家大型超级市场,这样的大型超级市场在北美也不多见。这里50公斤一袋的面粉卖2060卢布:
肉类部:
熟食部:
水果部:
零食部:
由伏尔加格勒市中心坐公共汽车到机场约17公里,票价才20卢布。这是我所坐过的最便宜的公共汽车票。我们从挪威奥斯陆旅馆坐公共汽车到维格兰雕塑公园,5公里不到,每人50挪威克朗,约合300卢布。这是我所坐过的最昂贵的公共汽车票了。两者相差何止二、三十倍。
从伏尔加格勒回到莫斯科DME机场,在自动售票机买Aero Express车票时,一位胸前带车站员工工作证的男人来帮忙。票价应是450卢布/人。他帮我们按好键后,我投入一张1000卢布钞票,很快出来两张车票。他取出交给我后指着闸口说,去那边进站。我说:还应该有补零呢!他说:没有补零,快进站吧。我觉得奇怪:哪有自动售票机不补零的?这时候100卢布补零出来了。我取出时,这男人溜走了。
俄国的旅游点收费不高。像冬宫那样收藏极丰富的博物馆才收600卢布。多伦多安省皇家博物馆没多少看头也收17加币(合700卢布)呢。中国的许多旅游点就更是漫天要价,山东荣成成山头就一座石头峰,竟收180人民币/人,合一千多卢布。中国的旅游门票,大概是世界之最了。
在从库尔斯克到圣彼得堡的夜间卧铺车厢里,上铺是一位常跑中国做衣物鞋类的进口商。他对中国重刑判处贪官很欣赏,他说俄国最多判几年了事,起不到威慑作用。又说中国人很勤劳,和俄国人大不相同。他还未婚,将来说不定会讨个中国姑娘做老婆。 那你将来是否在中国定居呢?那可不成!中国环境污染太糟糕了:土地、河流、空气全脏透了。你看这窗外,他用手指着车窗外的蓝天白云、森林、草原、清晰的河水-----中国见不到。
离开俄国后我们从赫尔辛基坐渡轮到塔林,游览波罗的海三国。这三国的自然条件差不多,资源不如俄国丰富。但由于国小人少,自加入欧盟后经济发展比俄罗斯快。例如芬兰和瑞典与爱沙尼亚地理接近,人文环境相似,但劳工成本却高达2.5倍,因而大量向该国投资,这就给爱沙尼亚增加了工作职位,又提高了爱沙尼亚劳工的工资。我们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的一家中国餐厅吃饭。老板是立陶宛人, 她从哈尔滨请来一位厨师宋师傅。饭后与闲下来的宋师傅聊天,他每月工资约八百多欧元,包吃住,每两年回国一次,老板出机票。他对待遇挺满意的,准备把家小也接来。他还向我们推销当地特产琥珀首饰,价格约为市面小摊的三份之二,我们向他买了好些。
当然我特别注意了拉脱维亚的市场,物产挺丰富的,物价与俄国差不多。这里贴上几张照片:
拉脱维亚农村的麦田:
拉脱维亚农贸市场的鲜花档:
拉脱维亚农贸市场的樱桃档:
拉脱维亚超级市场:
拉脱维亚超级市场熟食档:
1960-70年代中苏交恶,咱们媒体(尤其是内部刊物《参考资料》)连篇累渎地转载西方有关苏联的负面报道:官僚特权阶级的糜烂生活、市场商品匮乏、人民生活艰难等等。这些报道是客观的,可信的;但那时咱们自己又是什么样的呢?看今天咱那落后贫穷封闭的东北邻居便知道了。假如当时西方记者有机会去中国自由采访,那报道怕更有趣呢!
从立陶宛旅馆下望:
立陶宛农贸市场:
1945年6月11日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他的不朽名著《愚公移山》中高瞻远嘱地指出:"现在的世界潮流,民主是主流,反民主的反动只是一股逆流。目前反动的逆流企图压倒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的主流,但反动的逆流终究不会变为主流。"70年来的世界历史,尤其是苏联、东欧和中国的历史,生动地证明这一潮流是不可抗拒的。在从专制向民主过渡的进程中,苏联和东欧以大体和平的方式完成了最基本、最关键、也最为困难的一步。这是20世纪人类伟大的实践和成就。在这一过程中,和前东欧国家如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比,前苏联各共和国人民的生活是差一些,过程也曲折一些;但比咱们国内的普通老百姓,他们滋润多了。当政变八人帮将坦克开上莫斯科街头时,苏联人民不愧是真正的男儿。为了捍卫政治改革的成果奋不顾身和平抗争,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记得1990年代初苏联解体,人民生活困难那阵,咱们媒体很为自己没走那条路沾沾自喜。现在看来,作为国家苏联是解体了,作为执政的共产党是垮台了,但作为公民社会却稳稳地发展了。一个专制、停滞、穷兵渎武的国家解体了有什么不好呢?一个骑在人民头上吸血的政党垮台了有什么不好呢?今天他们已经初步建立了民主宪政和市场经济,并且不断在完善和发展,倒退到专制已不可能。前苏联国内的民族矛盾极其尖锐,历史遗留问题多多,生产力长期低下,能够像现在这样解决,我觉得已是很理想的了。反观中国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其可能的反复甚至倒退是值得我们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