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就好

真实的故事,希望您喜欢。
个人资料
小百脸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古战场游记之二十四: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下)

(2015-07-06 20:26:35) 下一个

古战场游记之二十四: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下)


   皮亚提莫斯克 Пятиморск 是在卡拉奇西南6公里顿河畔的一个小村庄,1942年11月23日,苏军三个方面军在这里附近冰天雪地的广阔平原会师,完成包围德军第6军团的行动。这是位于 Пятиморск 村外2公里处正对着顿河岸的会师纪念碑:


纪念碑近景:

 

    1942年11月18日午夜12时,苏第62集团军司令部与方面军司令部相连的电报线路活跃了起来,“博多”电传打字机哒哒地响着,打满字迹的纸带象白色长蛇在蜿蜒伸展。集团军司令员崔可夫、政治委员古罗夫、参谋长克雷洛夫等人早已聚集在电报机旁,望着电报机蹦出的一个个字母、一行行文字,脸上现出异样的光芒,激动得难以自禁。方面军司令员叶廖缅科上将传达最高统帅部命令:天王星计划----围歼德军第6军团的反攻行动将在5个小时后开始执行!

天王星计划实施地图:

 

   天王星计划是早在9月14日,斯大林、朱可夫、与华西列夫斯基一起策划的。(大家大概还记得丘吉尔在斯大林格勒已相当吃紧的8月12日"抱着一大块冰作为礼物来送给北极"的斯大林,8月16日才离开,留下俄国人自己去顶希特勒这条鳄鱼坚硬的鼻子?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56881/201405/1539.html)。这项狠揍鳄鱼鼻子的顶级绝密在两个多月中全世界一直只有他们三个人知道,直到实施前几小时才传达到前线三个方面军司令部。朱可夫回忆说,斯大林叮嘱,即使对整天跟随朱可夫负责斯大林格勒防守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叶廖缅科上将也不准透露一个字。苏方最高统帅部从后方调集了大批部队。他们沿着伏尔加河左岸,穿越荒芜人烟的盐碱草原,绕过浓烟滚滚、炮声隆隆的斯大林格勒,在夜幕的掩护下,秘密集结于斯大林格勒西北和顿河中游地区。两个月几十万军队的频繁调动和集结不可能不为敌方察觉。为此苏军最高统帅部采用了大量欺骗手段,让德军误以为斯大林格勒守军已经顶不住了,只好从后方调动援兵,以及中线苏军将发动牵制性进攻以缓解南线危机等等。希特勒本是欺骗老手,这一回自己却也中了招。德国人太自信了,毕竟经过几个月血战,他已占领了斯大林格勒的绝大部分地区,始终在进攻。他从没有想到苏军也会进攻,而且是一场扭转整个战局的大规模的进攻。他以为苏军的调动是为了弥补百孔千疮的防御地带,决没有料到自己会被包围(这和拙作《古战场游记之二十三:长平之战,白起坑赵卒处(下)》中的赵括低估秦军有什么两样?)11月18日夜晚,在苏军大规模进攻前夕,轴心国一方,上至元首、将军,下至普通士兵都毫无戒备地呼呼大睡,第二天早上,等他们醒来时,灾难已经降临了。

  11月19日,西南方面军司令员瓦图京指挥40万人马,火炮5900门,坦克700多辆从顿河中游的西突破点;罗科索夫斯基指挥顿河方面军30万人马,拥有4700门火炮和280辆坦克,由顿河大弯曲部东突破点, 两军同时向斯大林格勒地区的轴心国军队北侧翼发动全面大反攻。西突破点西南方面军要对付的是意大利军第8集团军和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虽然意大利人和罗马尼亚人的兵力与西南方面军相差无几,但士兵素质与装备处于明显的劣势。东突破点顿河方面军阵地的另一侧,是德军第6集团军的10个师,无论数量和装备都不如苏军。苏军直到北线两个突破口都摧毁敌方防线实现钳形攻势之后,在南翼仍然没有任何动作,以此迷惑德军误以为只是局部反攻。
顿河畔苏军三个方面军会师行动说明碑:


    由于浓雾,总攻推迟了2个半小时。7时30分,沿西南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一线,在冰天雪地的顿河草原上,五千多门苏军大炮开始轰鸣,炮击持续了80分钟,在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阵地上倾泻了数百吨炸弹。8时50分,步兵和坦克兵团投入战斗。尽管罗军拼死抵抗,但到下午,在苏军波浪式的进攻下罗军终于溃败。与此同时,在顿河方面军进攻的方向,德军的防线也被突破。战斗在广大地域上展开,罗马尼亚集团军第4军被消灭了,第11罗马尼亚骑兵师被分割包围,失去了与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的联系。经过一昼夜激战,两个方面军重创了敌军,构成从北向南的钳形攻势按计划顺利进军。
    20日拂晓,集结于斯大林格勒南部卡尔梅草原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也向敌军南侧翼全线进攻。第51、57和64集团军从三个地段上突破敌军防御,象一把利刃将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切割、包围,又击溃了德军第29机械化师和罗马尼亚第6步兵军,迅速向北挺进。
从飞机上俯览顿河大弯曲部:

 

    21日,苏军三个方面军近100万人马突然改变方向,从原来南北对进改为转弯90度向东直指卡拉奇突进,并在行进间施巧计占领了顿河大桥,切断了保卢斯集团的退路。战略意图已非常明显:包围并消灭正在斯大林格勒地区的德军第6军团30万人马。希特勒和保罗斯这才明白大难临头,可已经太晚了。11月23日,苏军三个方面军会师于距斯大林格勒以西仅68公里的卡拉奇地区大弯曲顿河畔,完成了预定的战术突破,第6集团军成为苏军囊中之物。
顿河大桥位于卡拉奇别廖佐夫斯基农庄附近,它是苏西南方面军强渡顿河的唯一通道。苏军进攻次日,保卢斯指着地图上标示的这座钢筋水泥桥,果断地说:“必要时炸了它,阻缓南、北苏军会师。”守桥的德军当夜把炸药安置在桥下。11月22日凌晨3时,在夜色掩护下,苏军一支装甲坦克部队经过伪装悄悄驶进这座大桥。守桥的德军看到坦克上有德军第22装甲师的标志,以为是一支开往前线的增援部队,立刻挥旗放行。坦克隆隆地驶向大桥。在大桥中央,领头的一辆突然停了下来,士兵们跳下装甲车手持冲锋枪,向四周毫无戒备的德国人开火。德国兵象傻瓜一样地倒下了。苏军在黑黑的江面上,把大桥下的爆破装置拆除了。大批的坦克车隆隆驶过大桥,向东南方挺进:

    假如不是希特勒的愚蠢和固执,第6军团实际上仍有逃脱的机会。他本来就是一个疯狂的赌徒,而不幸的是他确曾多次险赢,以至于他认为自己是一位百战百胜的军事天才(大家总知道凡输得倾家荡产的家伙都是第一次去拉斯维加斯就赢得盆满钵满的)。就算莫斯科城下的挫折也是老天不公平地帮了俄国人,以及部下没按他的意图行事,而唯有他的钢铁意志才阻止了撤退中的溃败。这一次他仍以为自己能够力扭乾坤。
    这时他只有两种选择:一是让保卢斯率部往西南方向突围,避免被敌围歼。但这么做等于放弃了斯大林格勒,德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拚杀到伏尔加河就这么让出地盘,实在于心不甘。如果不这么作,只能采用第二种办法,让保卢斯就地组织环形防御,拖住苏军,等待援军。但风险太大,万一救援不成,几十万人就完蛋了。
    赌徒的本性让希特勒倾向于再冒一次险,他召来空军司令柯林。柯林拍胸脯保证他能向陷入重围的第6集团军空投足够弹药和给养。在一旁的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气得当场责问柯林有什么条件完成这么不可思议的任务。但希特勒却不想再争论,立即拍板命令保卢斯就地防御。当天晚上蔡茨勒再次以“B”集团军群司令魏克斯的意见劝告希特勒:即使天气理想,柯林每天也只能空投第6集团军军需的十分之一,突围是第6集团军唯一出路。希特勒竟然难得地口头同意了。11月24日凌晨2时,蔡茨勒电告魏克斯,他终于说服了希特勒放弃斯大林格勒。他说元首将于24日早晨签发关于第6集团军突围的命令。接到电告,魏克斯和保卢斯都松了一口气。但是,11月24日早晨8时38分,保卢斯出乎意外地收到了从大本营传来的希特勒的命令,斯大林格勒和伏尔加河岸要不顾一切代价地固守。在随后从陆军总部得到的指示里,第6集团军被告知,一支强大的部队正准备杀开一条血路,力挽狂澜,转败为胜。援救行动预计在12月初开始,负责此项救授行动的是第11军团司令曼施坦因元帅,他现在已被任命为新组建的顿河集团军群司令。11月24日,即希特勒向保卢斯下达固守阵地的那一天,曼施坦因一身风尘来到斯塔罗别尔斯克“B”集团军群司令部。他烦恼的是征调的军队迟迟未到,救援的行动一再延期。直到12月1日,曼施坦因用以救援行动的军队还少得可怜:从B集团军群调来的霍特指挥的部队(约3个步兵师、2个空军野战师和第48装甲军)、从高加索“A”集团军群抽来的第57装甲军、以及德军坦克第4集团军和一些罗马尼亚的残部,总共9万人马。而时间不能再等了,曼施坦因着手开始救援计划:1,坦克第4集团军从顿河以东的科捷利尼科沃地域发起进攻,向占据斯大林格勒以南或以西合围内正面的苏军后方和翼侧实施突击,并击溃那里的苏军;这一路程120公里,出敌意料,是救援主力;2,“霍利特”战役集群内的坦克14军由下奇尔斯卡亚车站一带顿河和奇尔河上的登陆场向苏军后方实施突击,路程40公里,是佯动及牵制性攻击(这一路骗了朱可夫把主力全放在这里);3,第6集团军固守在伏尔加河和顿河问狭长地带的原有阵地上,一旦救援德军靠近时,由里向外突围出去,如动作迅速,成功可能性甚高。
静静的顿河,悄悄地裸泳,好不快活!


     曼施坦因大概是德军最具才能的将领,他的奇袭计划一开始相当奏效。苏军将防线主力15个师设在下奇尔斯卡亚一带,霍特的坦克第4集团军对面薄弱的苏军叶廖缅科部只有5个师,抵挡不住德军强大的攻势。霍特和保卢斯本来就是好友,何况陷入包围圈中的还有他坦克第4集团军的一个师,所以他不顾一切向前猛攻。12月16日,德军占领了上库姆斯基,德坦克16师立即向梅什科瓦河冲击,在行进问夺占了沿途桥梁,距被围的保卢斯军团只剩48公里了。
    朱可夫迅速调动苏近卫第2集团军南移增援,并派兵向霍特军队后方包抄。突进到梅科什瓦河的霍特军队,此时离被围的保卢斯军团只剩40公里,然而这时德军已遭到重大伤亡。连日征战部队已呈疲惫之态,而苏军援兵到来,使苏军阵地坚如磐石。德军己耗尽了它积存的蛮劲,骤然松弛了下来,它再也无法向前跨越一步,由进攻逐渐转入防御。当苏西南方面军击垮了意大利军队,出现在霍特部队的后方时,精疲力竭的德军获悉:他们的归路快要被切断了。这时,希特勒终于才同意保卢斯军团向西南突围,条件是不准放弃斯大林格勒已有的阵地。这是一个无比荒唐、毫无理性的决定。假如保卢斯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勇气,他那二十多万部下仍有不到一天时间突围。可惜他不是那种果断的将领,他选择呆在包围圈里。宝贵的十来个钟头就这么白白溜过去。曼施坦因回天乏术,不得不痛苦地面对现实:再不走他自己也快被包围了,只好撤退,援救计划“冬季风暴”宣告终结。

     天王星计划开始实施之际,保卢斯的指挥所在顿河西岸戈卢宾斯基镇。一支侦察分队很快证实,有小股苏制坦克已离这里不超过20公里。保卢斯立即撤退。司令部人员分成五路纵队向下奇尔斯卡亚出发。那天晚上,保卢斯把指挥所重新安置在斯大林格勒近郊古姆拉克 Гумрак ,这里有一个包围圈内最大的飞机场,第6集团军的给养要耗尽了。尽管戈林没有食言,整编了一组巨大的运输机群投入空运,但天气不帮忙,冰天雪地,浓雾弥漫,从11月24日空运开始,接连几天每日才运去50多吨物资,与每天至少400吨相差大远。到12月1日,只有15架容克和25架海因克尔飞机到达了这座被围困的城市。两天之后,因为大雾和冰冻飞机甚至没法起飞。保卢斯多次拍电报求援,他说:“像现在这样空运,不要说部队作战,连维持生命也很困难。”被围的德军已开始杀马、吃马肉了。
古姆拉克 Гумрак 飞机场当年是被围的第6军团唯一的供应途径:

 

    斯大林以万分欣喜的心情注视着苏三个方面军南北夹击、在卡拉奇胜利会师,将德国第6集团军合围起来。他明白希特勒一旦清醒过来,心定派重兵不借一切代价救援被围敌军。苏军必须早打、快打、打速决战,赶在敌人援兵到来前消灭被围敌军。苏军的作战计划兵分三路,东路主要由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承担,围歼被围德军,兵力安排是:顿河方面军第24、65、66集团军从北面突击;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第62、64、57集团军从东面和南面突击;另一路西南方面军第21集团军由西向东挺进;三路人马以德军第6集团军指挥部所在地古姆拉克为中心,实施向心突击,将保卢斯军队分割、围歼。这次战役代号为“指环”。为了保障战役实施,在合围对外正面上,布置西南方面军近卫第1集团军、坦克第55集团军在克里瓦亚和乔尔河沿岸设防,从西南方向堵住德军退路;斯大林格勒方面军近卫骑兵第4军和第51集团军防守在南面格罗莫斯拉夫卡——阿克萨伊——乌曼采沃一线。


     第6集团军毕竟是一支强大精锐的部队,装备精良,士气高昂,防区内有大量构筑完好的工事,明碉暗堡形成密集的火力网。阵地前沿还有阻挡坦克的桩寨、障碍物及大片的雷区。依仗着有利地形的德军拼死阻挡着苏军如潮的攻势。或许是预感到无路可退,德国人即使被包围了也决不弃阵而退。阵地前一拨拨的苏军倒了下来。从11月24日至30日,苏军的进攻十分缓慢,战斗异常激烈。德军的疯狂抵抗大大出乎苏军大本营的预料。而苏军越向内挤压,德军反抗越激烈。德国人现在龟缩在一块狭小的地带上,如同摊开的手掌握成了拳头,切不开、割不断,出现了本不希望出现的对峙局面。冷不防保卢斯还反突击一下,阵地上出现了胶着状态。苏军损失很大。远在莫斯科的斯大林也焦虑不安,而德军酝酿半个多月的“冬季风暴”援救作战终于打响了。曼施坦因的两支救援队伍进展神速,尤其是霍特的坦克第4集团军出人意料地冲破叶廖缅科防线,快与第6集团军汇合了。斯大林才着急起来。14日22点30分,华西列夫斯基接到最高统帅命令,“指环”战役暂缓实施(这给了保卢斯喘息时间和突围机会),近卫第2集团军前往截击前线增援,电话中,斯大林担忧他说:“近卫第2集团军到达叶廖缅科处尚需4天至5天路程,告诉叶廖缅科,拿出守卫斯大林格勒的劲头,在援兵到来前一定要顶住德军进攻。”


     从14日起,上库姆斯基地域的战斗异常激烈。这里是由南向北通往斯大林格勒的咽喉,也成为双方争夺焦点。迎战德军的是沃尔斯基将军的机械化第4军,现在我们很难想象当时坦克会战情景。那一定是炮火连天,整个大地为爆炸的旋风所席卷。地平线上出现了黑压压的坦克,它们翻过山丘,密密麻麻布满了整个草原。坦克在咆哮、在奔驰、在射击、在碰撞、在翻滚。滚滚浓烟遮天蔽日,烈焰腾腾的坦克如一堆堆巨大簧人,又似一条条吞没一切的火龙,场面一定十分悲壮和惊心动魄。曼施坦因在战后的回忆录里,把这次救援行动称作是与苏军展开的一场“生死竞赛”。尽管他全力以赴地投入了这场生死竞赛中,但是这场竞赛主动权仍掌握在苏方手中。斯大林将进攻锋芒改为指向曼施坦因,抄其后路,摆出全歼姿态。其结果就是我们刚叙述的,曼施坦因在短暂的机会丧失之后溜之大吉。第6集团军成了瓮中之鳖。


    六神无主的保卢斯在办公室不停地走来走去,此刻他就象一只关在笼子里的猛兽,头脑乱纷纷的,昔日矜持自信、坚定沉着风度已荡然无存。从7月中旬攻打斯大林格勒,至今不过半年光景,竟落到如此下场,是他始料未及的。当初他挥师攻城,决没有想到斯大林格勒是一只大陷阱,几十万的兵马竟然都消失在那残破不全的建筑物和废墟瓦砾之中。等到10月,部队已呈疲惫之态,预备队也抽空了。竟然还利令智昏地一再攻城攻城攻城,结果给苏军以可乘之机。11月中旬,苏军反攻开始后,又没有及时洞察苏军意图,延误战机,等醒悟过来全军已落入合围圈中。
    第6集团军司令部被迫从古姆拉克撤往斯大林格勒城内,一路上,看见一群群饿得面黄饥瘦的德军士兵和伤员,他们象幽灵一样缓慢地往前移动,苏军坦克正在逼近,保卢斯明白这些人不是倒毙在途中就是被苏军俘虏,但他现在已自顾不暇,只能带着司令部随员逃窜。这一次保卢斯对他的下属已没有任何怜悯,因为他明白他也逃不远,最终等待他的仍然是西伯利亚的战俘营,问题只是: when?

      1943年1月10日晨,苏军三个方面军发动全歼第6集团军的总攻。疲惫不堪、冻饿交加的德军毫无反抗的意志和力量。日终前,第65集团军已深深楔入敌防御阵地1.5至4.5公里,其它集团军也突破了德军主要地带的防御。11日、12日两天,苏军继续扩大战果。4天后,德军已被包围在不足100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带,并被分割成两部分,南部被钳制在市中心,北部被压缩在‘街垒’工厂和拖拉机厂地区。期间保卢斯多次向希特勒请求允许部队投降,但希特勒强硬地拒绝了:“不许投降!部队应该固守阵地,要战斗到最后一个人,最后一粒子弹。”苏军肃清残敌的战斗打响了,德军士气沮丧,开始成批成批地缴械投降。

    第6集团军司令部设在附近一座百货公司的地下室。苏38旅将百货公司大楼包围,并切断了通向德第6军团司令部的所有电话线。此刻,在昏暗的地下室,保卢斯坐在一张行军床上,神思恍惚。隔壁电报室,传来了“哒哒哒”的键盘声。参谋长施密特少将走了过来,交给他一张纸条,轻声对他说:“祝贺你荣升元帅。”并获得了帝国最高勋章——带橡叶的骑士十字勋章。
    事实上,最后关头元帅禅仗也没有用。当1月31日一群苏军出现在地下室门口时,保卢斯命令下属举起了白旗,元帅投降了。两天后,据守在工厂区的德北部集群也放下了武器。

    1943年2月2日16时,统帅部代表沃罗诺夫炮兵元帅和顿河方面军司令员罗科索夫斯基上将向最高统帅斯大林发报:“顿河方面军执行了您的命令,完成了击溃和消灭斯大林格勒方面被围的敌军集团的任务斯大林格勒城内和斯大林格勒地区的战斗已告终结。”历时180天的斯大林格勒大会战结束了,伏尔加河上空一片寂静,斯大林格勒从此远离战争。
斯大林格勒和平宁静的今天:



    本文最后想探讨一个问题:苏联赢了这场战役的原因成千上万,但大家都同意最重要的一条是斯大林格勒战区军民的英勇、顽强、和牺牲精神。本文介绍了诸多官兵英勇战斗的事迹,但普通百姓的表现也毫不逊色。素以作战勇猛著称的德军坦克14军军长维特尔斯盖伊姆(在本文中集此人在8月23日那场凌厉进攻前一直是打头先锋)。在8月23日之战后维特尔斯盖伊姆对他的顶头上司保卢斯说:“报告司令,这是一座巨人般的城市,我们攻不下来。我知道元首要占领它的全部意义,但是俄国人太可怕了。与我们作战的不仅仅是军队,还有成千上万的老百姓。他们象野兽一样哇哇叫着冲上来,一批又一批,啊,这些穿着工作服的敌人作战勇猛,战死了僵硬的手中还握着步枪,简直太可怕了。”(听了精神已被人海战术压倒的骁勇将军的一番话,保卢斯只好炒了这位部下的鱿鱼。)就在前一天,炮火已经轰到"红十月"工厂厂区了,工人们还在车间生产坦克。从装配线上匆匆完工的坦克被推到门口,灌上几升油就由战士开上几百米外的火线开炮。在中集里我们可以读到战局极度紧张时华西列夫斯基毫不犹豫地把工人民兵队伍推出去抵挡,并且猛烈冲锋。世界上谁见过这样的战斗,这样的军队,这样的人民?
    诚然,这里有自发的爱国精神,有政治宣传鼓动的效应,有对侵略者的仇恨,但还有非常重要的一条,是当局长期刻意隐瞒,直到苏联解体后才解密的,那就是极端严格(残酷)的纪律。资料披露:在整个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联内务部队NKVD总共处决了13500名军官和士兵!罪名是叛国。
    苏德战争刚一开始,鉴于大批官兵向德军投降,苏联国防人民委员就在1941年8月16日发布270号命令,规定所有红军官兵必须战斗到最后,但凡被敌军俘虏,无论事前曾否做过抵抗,事后都将被作为叛国者惩治,连同眷属在内被送往劳改营。至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斯大林于1942年7月28日发布的227号命令,则是更苛刻的宣布“绝不许后退一步”,官兵撤退者一律处死。而同期德军在战斗中却没有(甚至二战结束后也没记载)处决自己士兵的记录。直到苏军攻入德国领土以前,希特勒也都没有征用妇女、儿童或老人入伍。


斯大林引用列宁的话来警告士兵和有关平民:“那些不想尽办法帮助红军的人,那些不服从红军命令和纪律的人,都是叛国者,必须毫不留情地消灭掉”。“在这座燃烧的城市中,”崔可夫写道,“我们不能容忍怯懦行为,我们不能给它以任何生存的空间,所有的温情主义都不可接受。”他自己就下令枪决了两个旅长和两个旅政治委员,甚至亲自动手处决"叛国者"。在整个战争过程中,如同前线部队总要冒被己方大炮或飞机误杀的风险一样,军事审判执法不当的事情肯定存在。

  执行这种极端残忍的纪律开始是很困难的。直到10月8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政治部门才感到可以向莫斯科报告“失败主义情绪基本被消除,叛国事件的数量正在逐渐减少。”在斯大林格勒会战期间,苏维埃政权对自己的战士象对敌人一样绝不宽恕。包括未经许可撤退,自伤,逃亡(开小差),投敌,以及所谓反苏行为等等所有罪行,均被政治委员们定义为“非常事件”。如果看到自己的战友准备逃跑或向敌人投降而没有马上向他们开火,也会被判有罪。九月底的一次战斗中,一群苏军士兵投降以后,德军坦克不得不迅速向前开进,以保护这些人免遭苏军射杀。

  崔可夫最弱的部队是民兵组建的特别旅,主要是斯大林格勒北部工厂的工人。为了防止他们逃跑,在他们后面部署了装备精良的共青团志愿者或NKVD部队组成的“封锁组”,他们的政委都穿着黑皮夹克,拿着左轮手枪,令作家康斯坦丁.西蒙诺夫(反映斯大林格勒战役最著名的小说《日日夜夜》作者)想起了1918年的红色近卫军。在北部的里诺克,第124特别旅抵抗着第德军第16装甲师的进攻,战线后方的“封锁组”迫使那些精神崩溃的人逃向德军一方。多勃雷宁向赫鲁晓夫报告说,9月25日,包括两名军士在内的十名逃兵投向德军。第二天晚上又有5个人跑了。根据德军对第一批逃亡者的审讯报告,他们的连队只剩下55人。“在9月18日的进攻中他们损失惨重,自那以后他们就没有接受新的任务。前线后面是由党员和共青团员组成的第二条战线,装备有重机枪和手提轻机枪。”

    苏联方面的记录对这一时期苏军心态做了大量披露。第178后备步兵团三名士兵开小差,某中尉领命去抓三个人来充数,不管是士兵还是平民。即便不是大多数的话,逃兵中也有许多人是被征来充数的老百姓。例如,第15近卫步兵师的93名逃兵中,大部分是“撤退到克拉斯诺阿梅斯克的斯大林格勒市民”。“这些人完全没有接受过训练,有些人没有军装。由于动员太急,许多人的通行证没有收回。”这份呈交莫斯科的报告承认,没有收回通行证是严重错误。“换上老百姓的衣服,手里有通行证,他们很容易就可以回到伏尔加河东岸。必须马上将所有战士的通行证收回。”

    第227号命令后来被历史学家称作影响了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进程。那正是希特勒变更部署,将霍特第4军团调来攻打斯大林格勒,形势急转直下、惊心动魄之时。战场上毫无秩序的撤退是会传染的。当有人惊慌失措往回跑时,坚守阵地的人也会恐慌起来,结果变成一场大溃败。在接到斯大林这一命令后,苏军官兵在战场上的表现就不仅为祖国而战,也为自己和他后方亲眷的生存战斗,战场气氛也完全改变。
     试想你自己是一个刚从车间里被征召去抵挡敌军的"特别旅"战士,你的背后是装备精良的共青团"志愿者"或NKVD部队组成的“封锁组”。他们手中的枪对准你的后脑勺,你不冲锋就开枪(如果他不对你开枪,他的上司就会对他开枪),你这"叛国者"的家眷就就会被送去劳改营。前进或有生存希望,即使死了也能受烈士对待,"畏缩不前"的结果是全家完蛋,那时你能有什么选择?
    在一个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统治者采用如此极端残忍的措施无可厚非。其实很多国家(包括即将覆没的第三帝国)都这么干了。处于和平时期的我们除了庆幸命运的眷顾之外,是不是也要努力尽哪怕是微薄的力量去防止日后甚至献出你的生命也无补于事的那种可怕灾难再度发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朽木1976 回复 悄悄话 信息量很大,需要读几遍。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