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海龟必读】 家庭背景和人际关系,孰轻孰重

(2013-11-11 19:22:10) 下一个
最近看到很多关于体制内外收入待遇差异的帖子,以及大家对体制内外的误解,因此以自身家庭为例介绍一下楼主的真实情况,并可以和网友真诚探讨一些体制内外的问题,勿拍砖,勿人肉。

  首先介绍一下自身情况:本人男,80初生人,省级部门公务员,职务正科级。目前月收入到手约4500元,每年十三个月工资,无奖金等福利性收入,但公积金不低,一个月3800元,如果只算到手收入一年6万元,加上公积金一年11万。

  注明一下,确实没有奖金等福利,阳光工资后过节连月饼和元宵什么的都没有了。也没有福利分房,分房的事情从99年后就再也没有过了,也没听说其他省直部门有(省部级除外)。99年前入职的有分房,没分房的有房补,但公积金比我要少一半(其实还是分房合适),现在市里的房价均价超过18000,中心地区近30000元(新房)。

  楼主老婆是省级事业单位科员,到手一月约5000元,但年底有2-3万元的奖金,公积金一月4000元。

  到手收入一年9万元,加上公积金一年14万。

  楼主父亲是个副厅级干部,但实权不大,已退休,退休前月工资9000元左右,退休后不到7000元。母亲是重点中学高级教师,早退休,现退休金一月5000元左右。

  楼主岳父正厅级垄断行业老总,在职,年收入税后约60万左右。岳母某科研所研究员(副高),年收入约8万元(不算公积金)。

  以上是楼主家的基本情况,家里人基本都在体制内,收入尚可,但不像很多网友想的那样。另外因外楼主专业(财经)原因,同学大都在银行、保险、外企等行业(基本无公务员,嫌钱少),现在年收入基本在20万左右,不太好的10万左右,好一些的在450万左右,没有太高的。

  楼主感觉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还是比较稳定的,但是的确发不了财,垄断企业其实是确实最实惠的。年轻人如果是家里比较困难的考公务员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风光,有可能连温饱都有问题,买房就别想了,所以还是希望考公务员的朋友三思(我部门近年来已经辞职好几个了)。

  另外因为楼主工作和家庭原因,接触的方方面面人员较多,包括官员(科员至省部级),商人(大的小的),医生、教师、外企、国企等都比较了解,希望大家与我互动,我会尽量与大家真诚沟通,消除大家的误解,共同探讨人生。

所 谓背景,就是指背后倚仗的力量。中国确实是一个很讲究背景的国家,体制内外,都有背景,这和中国的历史文化有关,中国传统上是一个熟人社会,很讲究亲缘、 地缘、人缘等多种社会关系,这个东西不止在中国,整个东南亚国家都是如此,其实西方社会也讲究这个,但是不如东方这么明显和突出,这和他们的国际化程度有 关。你看日本的家族政治,近年上台的首相等高官,像小泉、安倍等,几乎都是有深厚的家族背景,包括韩国的朴槿惠,泰国的英拉,印度的甘地家族等等。美国也 有,如肯尼迪家族,布什家族等等,不过国外管这个叫政治资源,中国一般叫家庭背景。咱这里不谈体制外和国外的背景了,重点说说体制内的,背景这个东西一般 分两种,一种叫先天背景,一种叫后天背景,先天背景指的是血缘关系继承的背景,大家很多时候说的背景是先天背景,比如父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资产等和 父辈的亲友、战友等的政治社会地位,能够或者可能会给你的入职、晋升、调动、评职称、开展工作等带来便利或优势的资源。这些东西和你自己关系不大,往往是 你一生下来就已经确定的,换句话说,这是你长辈通过努力、奋斗、机遇、运气等方面获得的资源,成为你的背景,同人不同命,有的人生下来就含着金汤匙,有的 人生下来就是生活在底层。人生不公平,但你无法左右,李嘉诚的孙子生下来就价值千亿,他的起点是99.9999%的人努力一生也无法到达的终点。

还有一种背景叫后天背景,后天背景就是你自己建立的人际资源,这些包括老师、同学、战友、朋友、领导、甚至爱人、老丈人等等。和先天背景相比,自己的后天背 景主要依靠自己的努力营造,和机遇运气,实际在人生过程中,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后天背景比先天背景更重要,一是它是自己可以努力争取的,二是先天背景会 随着父辈的老去而淡化和消失,而自己的后天背景可以跟随自己一生甚至成为子孙的先天背景。

所 谓背景,其实也就是人脉,中国社会,人脉的重要性无需置疑。事实求是讲,在体制内,在同等条件下,有背景的人比没有背景的人机会更多,更容易出头,背景大 的人比背景小的人更有优势,这毫无疑问,但是注意,这是说在同等条件下。那么是不是即便不如别人,有背景的人也会占优势呢,或者说背景多大会有优势呢,还 是什么样的背景会有作用呢,或者说,背景为什么会有用,有多大用,怎么用才最有效,没有背景怎么办,是不是没背景就比不过有背景的等等,这些恐怕才是大家 最关心的。

背 景从你入职之前开始,很多人说没关系考公务员都考不上,是不是这样呢。这个版里很多人都是考上的公务员或者正在考公的路上。说实话,有用,但是不同级次的 考试效果差异较大。考部委的国家公务员,竞争过于激烈,舞弊风险太大,而且一般的关系背景解决不了,什么处长司长的基本都是浮云,进了面试再说,到那时候 关系背景才有用而且,说句不好听的,真要能千里挑一进了面试,谁也不比谁差,用谁都一样,很多背景小的说不上话,背景大的人也不稀罕去挤哪个门缝,想进体 制内,随便找个垄断国企不是更滋润。

省 里面也差不多,因为竞争也很激烈,好点岗位几百个人抢一两个名额,进了面试就不简单,而且省一级部门确实比较大,往往面试官都是多个厅局的人员,一般的干 部面子没那么大,考官也是临时才分配的,也不知道那个云彩有雨,操作很困难。所以这两级还是比较公正的,我们宿舍的哥们研究生毕业考进的国家大热门部委, 他北京连一个亲戚都没有,就是纯考上的。我之前说过,我单位的年轻人也基本上外省市的居多,本地都没有任何关系,有的人自己考上后都觉得很意外。我认识一 个在外企工作的姑娘,老爹是省国税的局长,不能考国税,就想考地税,国地税的关系就不用说了吧。考了两次都没进面试,他老子一点法都没有,后来也不考了, 踏实干外企了。

但 是到了地市一级就不好说了,现在公务员舞弊曝光出来的基本都是市县里面的,国家和省级的基本没有,所以说省以上的公考,背景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很多人的 感受也是如此。为什么地市以下容易出现问题呢,不都是省里统一招考吗。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地市以下包括县级,报考的热度比不上省以上,通常一个职位 就会降到几十比一,十几比一,甚至县里是几比一,这样子有背景人进入面试的机会就大大增加。

第 二个就是到了地市一级,不同部门官员之间的交流大大增加,而且官员间亲属、同乡、同学、发小、邻居等关系产生的几率也大大增加,基本上就是一个熟人社会。 在地市一级,干到副处级就称得上是有实权的官员了。而且由于地域小,熟人多,本地人也多,交流机会多,整天打头碰脸,开个大会聊天喝茶、会后喝酒打牌,私 下里聚餐联谊的机会会大大增加。我了解的一些地级市,基本上几个科处级干部坐在一起吃饭、无论提起那个处级干部,大家都知道,而且都知道他老婆干什么的, 兄弟干什么的,孩子在哪上学之类,非常熟悉。县级就更别提了,一个县城基本很多官员都是同学、亲戚、连襟之类的,打断骨头连着筋。

刚 才还漏说了一点,地市县的公务员招考虽然由省里统一组织,但是具体用人条件是地方自己提出来的,省组织部人事局人员有限,尤其和地方也不一定很熟,不了解 具体情况,所以有些地方报上来的人员报考条件就会存在量身定做的可能,只要不是太离谱,省里一般也不会追究,所以有时一些条件在开始就限制了报考人员的数 量,减小了竞争范围。

接 着说,就是因为大家都很熟,所以面试放水的可能性就增加了。一般各地市的面试都在地方进行,有的省虽然也派出些人跨市面试什么的,但是主力就是当地的,这 些人一个是互相都熟,再有一个因为是小地方,熟人社会,所以很多人之间子女也熟,说句不好听的,都不用打招呼,审计王局长去面试,现场一看,呦,这不是财 政局老李家的儿子吗,我和老李一张桌子坐过好几年,小伙子还行,多给三分吧;纪检张书记也去面试,嘿,内个不是计生委刘姐家的丫头吗,和我闺女还是同学, 上我家吃过饭,差不多多给两分吧,面试成绩就上去了。不用多,如果你们笔试差三两分,9个面试官有三个多给他打几分,他就很容易把你挤下去。更别说如果有的父母上心操持此事,提前三两个月,攒几次饭局,带上孩子让叔叔大爷、姑姑阿姨们认识认识,很多事情就好办了。什么是背景,这就是背景,先天背景在这里就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刚 才说的只是存在的情况,可不是全部,地市一级的考试本身也很规范,我是只说现实情况就是,这时候背景就会起到作用了。这种情况往往无法避免,难以监督,因 为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徇私舞弊,只能说是潜规则范围内的顺水人情,查也没办法查,堵也很难堵。好在现在笔试确实很严格,刷下了很多可能存在的关系户。而且 据我了解,很多地方官员的子女往往宁可毕业留在大城市打工,也不愿意回到小城市或者县城进入体制内。所以没背景的同学们还是放心考吧,如果省以上95%是纯粹公平的,市县也会超过70%,而且这种程度的背景支持如果遇上了,那真是投诉无门啊,也没办法,真想考多考一次吧。而且说句实话,长得漂亮、讨喜的人在面试中也有优势,这也是天生的背景优势,这又到哪说理去呢。还是那句话,背景确实存在,人生而不平等。

先 说说先天背景,大家主要说的也是这个,后天背景回头慢慢说,其实也很有意思。你考上公务员了,或者进入事业单位了。,咱们再来说说背景的作用。在说背景的 作用前,首先先要说明白背景的定义,背景有大有小,有远有近。第一类最近的背景,就是父母,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因为岁数较大,一般人入职的时候都已经退休 了,当然常委级的不一定,那属于顶尖了,不多说。即便爷爷是省部级,70多 岁时也已经二线了,中国的社会虽然不一定人走茶凉,但是毕竟已经远离权力核心,影响力下降了,所以主要还是父辈使劲。父母通常还是会疼爱自己的子女的,尤 其是现阶段父母如果在体制内通常只有一个孩子,如果你选择了他能使上劲的职业,当然愿意扶自己子女一把,这是人之常情。

  第二类背景就是父辈的亲戚或者能将你将子侄看的长辈,比如你的叔叔伯伯、舅舅、姑姑、表叔、表舅等近亲或者父母的关系很密切的同学、战友、同僚、朋友之类 的关系。(现今社会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很微妙,有时候亲兄弟也闹得很僵,反不如身边的铁哥们关系好的也有),这第二种背景就是关系很密切,也愿意为你出力奔 波,除去父子、母女之类最近的关系。

第三类背景就是平时来往较少的远亲,老乡,关系一般的同事、同学、朋友、熟人之类的,这类背景关系的人也会帮你打听消息、出谋划策、能出力的出力,能攒局的攒局,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为你解决问题,但不会像前两类背景那么上心去办事,如果有困难就会放弃帮助。

第 四种背景就是比较虚无缥缈的关系了,什么同学的同事、亲戚的朋友、熟人的连襟、战友的老乡,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拐弯抹角的朋友。一般这种背景的用处只是 用来办一些一次性的事情,还要看这一次性的事情好不好办,办事的人,中间的人靠不靠谱,办事的人心情如何等等,机缘巧合有时也能办成事,这就属于有枣没枣 打一杆子或者病急乱投医的类型,很多人上当受骗就是这种关系搞得,很多人虚无缥缈的吹嘘和漫无目的的抱怨也往往是针对这些背景关系办成或没办成事而发。

以上就是从远近不同描述了一下四种背景,其实严格来说后两种基本不能算是背景,因为背景应该是可以倚靠并且持续施加影响的,后两种往往只能叫做用于一次性办事的关系,但是我看帖子里有时很多人把这也看做背景,比如会问我类似我叔叔的朋友是某单位的三把手,这种背景对于我考公务员有帮助吗?或者什么我爸爸战友的老乡是某某区的区长,我在那里工作这背景能帮我提职吗。之类的问题。所以姑且也算做背景一起谈一谈吧。

四 种背景的第一种可以叫血亲背景,就是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一般来说一个人不过三五位。第二种应该叫近亲和哥们背景,就是叔伯姑舅、发 小铁磁,一般也不多,十几二十人而已。第三种叫熟人背景,就是一般的熟人朋友、战友、同学、老乡,这种圈子会大一些,大约几十人到上百人也就不少了。第四 种就是泛泛的背景了,说它有就有,说他没就没,不好评说。四种背景可利用得越多,效果越小,可用性越差;可利用的越少,效果越好,才真正体现背景的意义。

我 感觉在现实中很多人提职慢,不能实现抱负,埋怨社会黑暗是因为他的情商确实欠缺,这些人为数还不少,当然社会确实存在不少问题,而且有的小环境很差,但这 不是大方向,原因是什么,我后面在后天环境中会说。有的人眼里只看到背景,认为有背景就有一切,没背景就没希望。上去的不是有背景就是有钱,要不就是出卖 尊严拍马屁,反正就没有正常上升的渠道。其实有的人处理事情能力很差,能把一类的背景用成甚至不如没背景,有的人则很优秀,可以把三、四类的背景建立成二 类甚至等同一类的作用,这些属于后天背景的建立,后边会详细说,还是接着按时间顺序说说体制中背景的影响吧。

如 果是刚入职的公务员,那么有一二类的背景,会有什么好处呢,首先,是工作地点安排,工作任务安排和系统内工作调动和系统外工作调动的便利。因为大家都刚上 班,初始不会有明显的差别,但是很多部门招人时并没有明确具体分配的岗位和部门,诸位知道,同一个单位,让你去工会工作,后勤管食堂,办公室,一线业务部 门,二线辅助部门,发展的空间会有很大差别。对个人素质的提高,晋升的快慢等都有很大影响。

这里面还要说一下背景的意思,在县一级系统,处级就是大背景,科级只能算一般背景;在地市一级系统,厅级算大背景,处级一般背景,科级就不是背景;在省部级系统,副省级以上算大背景,厅级一般背景,处科就不算背景。所谓的我爸是李刚真心就是个笑话,一个科级干部子女,算什么官二代,算什么有背景。舆论炒作和民愤效应而已。

公 务员体系内目前有明确的回避制度要求,一般来说,如果父亲是国土厅厅长,儿子是不方便在厅内工作的,下属单位应该可以。或者母亲是教育局纪检组长,女儿也 不适合在局内工作,但下属高校,中学是可以的。像侄子给叔叔当秘书,外甥给舅舅干司机,在目前体制下都是违规或者说不适合的。国家的规定虽然是近亲属不可 以担任直接领导,但是一般领导为了避嫌,即使不是直接领导,也不会安排在一个大楼内办公(也就是同一级机关内),所以在同一个单位内,一类背景基本不会存在。

 当然,如果老爹或者叔叔舅舅之类的当市长、省长、书记之类的,只要子侄不在办公厅当秘书,在下面那个区县、部门任职就都不违规。不过由于组织规定一般主要领导异地任职,而且调动比较频繁,家属不一定随迁,所以这种情况也不多。

之 前说到了,新入职人员如果有背景,在工作地点安排,工作任务安排和系统内工作调动和系统外工作调动会有便利。但是,大家可不要想得这么简单,绝不是有背景 就可以简单完成的。刚才说过了,一般单位不会有一类背景的存在。那么对于招人时候没有明确岗位的情况下,二类背景可以比较方便的在入职培训后将你的工作地 点、岗位、等做一些安排变动,三类背景有时也可管上用处。但是一旦到了位,再想变动可就不容易了。很多人不知道,人事工作是每个单位,尤其是体制内最重要 的工作之一,党管人事,党管人事,看不明白的多看两遍。一个部门或系统绝大多数是一把手管人事,除去一把手外基本上有发言权的寥寥数人而已。而且有发言权 定事情的人不多,但是有发言权反对的人可不少,这里关系其实很微妙。

举 个简单的例子,你是一个公务员,学的是计算机,费尽千辛万苦考上了某省教育局的信息处,专业对口,别的处你也考不了。入职干了两年发现这个处没什么意思, 权力也不大,晋升空间也小,想去业务处室,去个德育处啊、小教处啊、招生办啊之类的热门处室,看着权力就大,晋升的也快,机会也多。怎么办呢,你总不能主 动和处长说,领导,我觉得咱们处干着真没劲,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也没什么外快,你给我换个部门吧。这种属于没事找抽型,谁要这么干过我建议他直接辞职完了,政府机关不适合你,我看社会也不适合你,情商基本为零。

首先,你要想调动,人事处负责管理此事项,没有他们帮忙协调操作,你困难就大了;再次,你想走,人家别人要要你才行,你想去哪个处,人家处长不想要你,一句话就堵上门,处室满编了,或者我们想进个XX专业的,他专业不对口。

  然后呢,你们处长还要心甘情愿放人才行,不然的话处长说我这还缺人呢,你调他走我怎么办,谁干活,要不领导再调个人来,先说好,干不了活的可不行。怎么办,你都想走,谁吃饱了撑的想调进来,还要能干活的,能干活的到哪都是主力,谁也不愿意放。

有 人说了,那我直接找厅长不得了,一把手发了话,谁不都要听。很多朋友就是这么认为的,以为办事情就这么简单,其实远不是这样。首先,我说过,这种单位一般 没有一类背景,那你最多就是二类背景,比如你父亲的同学就是厅长,关系相当不错,他找到厅长要办这个事情,厅长也同意了,想给你办,这只能说他管得人事处 这关过了,没问题了。但是两个业务处都不是他管,都有分管领导,那他就要找这两个分管厅长沟通,之前说了,一把手很重要,没他点头这事办不了。但是他点了 头,也不一定好办。如果他和两个分管厅长关系融洽还好,恰好分管信息处的副厅长和他不对付,怎么办,他舍了面子张嘴:王厅,你看信息处有个同志换个部门行 不行,虽然,王厅当然也给面子:行啊,但是信息处也缺人啊,再调过来一个干活的吧,或者王厅:正好我也有个人,想从XX大学调到局里来,你一块解决了吧。怎么办,你让厅长怎么办。

要 不然就是分管信息处的厅长同意了,没意见(当然他还要和处长协商,要不处长将他一军他也为难),但是分管小教处的厅长不对付,张嘴就是:厅长,实在塞不下 人了,我连襟的孩子在后勤处一直想进都没给解决,坐都坐不开了,要不你看再给他们间屋子俩孩子一块进吧。你让厅长怎么办。再说一个单位一大,必然要有规 矩,不然就乱了,也许厅长前两天开完会刚说过调动的规则,列出多少条,下了个文件。现在就让他自己伸手打自己脸,够多为难。而且很多时候好的单位和部门多 少人都眼睛盯着想往里挤,许多人关系都托好了就等开口子,进一个人就要进一批人,牵一发而动全身,要不办都不办,要办都得办,要不就办了一个得罪一批,有 的甚至厅长也得罪不起,都是省部级的关系。你想想,内部调动,用到二类背景,而且关系托到一把手,都会有很多难处,何况有时候只是三四类背景,只是找到副 厅长,甚至处长,这可不是很简单的事。要促成此事,要形势允许,接收处室强烈要求,分管领导同意,放人处室很大度,分管领导没意见,一把手顺水推舟,人事 处积极协调,方可顺利完成。所以背景此物,远不是有了就这么简单成事的。

  有人说,一把手不是说了算吗,管谁同意不同意,直接拍不就好了。说这话的人都是想当然,明显没在体制内干过,不了解体制内,也没当过领导。一是很多一把手 性格本身并不强势;再或者年轻、资历浅,还不如副手的资格老,强势不起来;还或者他到任时间不长,还处于磨合和建立威信的阶段,不能因此得罪人,撕破脸, 不利于今后工作开展。

   即便它具备了一切强势的条件,也不应该轻易如此解决问题,现在体制内要想工作开展顺利,位子坐得稳当,保留上升空间其实也不容易,对上级要捧着,对同级 要团结着,对下级要连打带哄着,要不然你就很难说是一个合格的一把手,你就会给自己留下隐患和漏洞甚至把柄。有些工作方向的事情可以强势甚至一言堂,毕竟 是工作分歧,要有开展的魄力,但是这种私事也强势,就越位越权了,会给人以霸道和不好相处的评价,其实也是不成熟的表现。

刚 才说了一个部门内调动的例子,大家就会发现有背景办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这还只是部门内调动,如果是跨行业跨部门就更不容易了,当然从强势部门去弱势部门 会容易些,但是从弱势部门去强势部门就很难了。有的人可能会说,我看见谁谁谁也调了,或者我就是怎么怎么调的啊,也没那莫难。我告诉大家是的,有时会并不 难,为什么呢。我刚才说过,形势比人强,顺水推舟易,缘木求鱼难。有时候各方条件具备,只欠东风,四两也可拨千斤,顺水人情好做,比如某省财政厅教育处的 一个主任科员,40左 右了,机缘巧合一直提不上去副处,主管副厅长对他印象不错,看他老大不小也挺关心,找了个机会,省教育厅财务处空了个副处的缺,他征求了此哥们意见(当然 此哥们也主动提出过要求),直接解决副处调,推荐到教育厅任财务处副处长了。为什么好办呢,顺水推舟而已,省教育厅没有特别一定要提的人选,要一个财政厅 的同志过来也便于今后找财政厅要钱,这个理由是可以公开上班子会提出的啊,,财政厅也乐得顺水人情,双方一合力,事情就成了。
 
送大家几句话吧,体制内适用,体制外其实也适用。
  一个是形势比人强,顺水推舟事易成,缘木求鱼事难为。
  二是命运很重要,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也没办法,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尽人事,听天命。
  三是事有所为有所不为,人若心中无底线,做事不求手段,得到的会比失去的多。
与诸君共勉。
 
给 大家谈一谈后天背景的建立吧,其实先天背景的部分并不完整,只是到了职业生涯的中后期,也就是三十岁之后,到了中层阶级后,先天背景相对就会淡化,后天背 景的重要性开始显现,或者说,之前有的先天背景,很多也变成了需要自己维护的关系,与后天努力糅杂在一起。并且较高层次的背景及关系运作更为复杂,往往职 业的发展更加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不是简单一两句话可以说清楚,也并无特定规律可循。与形势,机会,运气等都有较大关系。所以直接讲一讲后天背景的建立和维 护运用,可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当然,一家之言,一孔之见,不一定正确,抛砖引玉罢了,还请大家斧正或互动吧。

  开说之前先提一个问题,大家建立并维护后天背景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会有它的目的,并且预期会给自己带来利益,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凡 事莫不如此,我有一个观点,也不知道对不对,就是人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对自己有利益的,也许是物质,也许是精神,但是绝不会让自己一点利益都没有,那这种 事就不会做。包括雷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真的如此吗,也不尽然,他做的事情必然会带给自己满足感,满足自己的一种心理,让自己有成就感达到一种精神上 的欢愉。所以建立并维护背景的目的是什么就很重要。
我 个人认为一般人体制内谋求背景支持(这么说太麻烦,以后就说建立关系吧)主要是两方面考虑,一是通过关系为自己的事业发展寻求支持,也就是为了升得更快, 能够上到更高的职位。二是通过建立各种关系拓宽自己的人脉,俗话说公门之内好修行,也就是方便自己、家人、朋友等办事吧,毕竟公务员工资又不高,但是办事 方便些,通过建立各种关系在孩子上学,家人看病,办个户口,开个证明啊之类的事情上图个便利,毕竟中国是个熟人社会,人头熟了,不仅私事方便,甚至公事也 好办,工作都好开展。

那 么接下来就进入正题,如何建立自己的关系,尤其是没有先天背景的朋友,如何建立起三、四类关系,并通过努力把三四类关系进展成二类关系甚至达到一类的效 果,在自己的事业发展和日常生活中起到帮助自己的作用呢,这实际已经是人际交往方面的课题了,但是在体制内又和社会上略有不同。我觉得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 一谈,一是自身建设,什么是自身建设呢,如果你是一个没有先天关系的人,那么通常任何人都不会对你有先入为主的亲近感,你的社会关系都需要自己努力从头开 始建立。你首先要自己有建立社会关系的意愿,并努力付诸实施,这是内因,你一个年轻人,位不高,权不重,没有任何资本和经验,那么别人为什么会主动关注 你,并主动寻求和你建立关系并打算给你帮助呢,没道理啊。所以你要自己主动,争取和别人建立关系。

那 么接下来就进入正题,如何建立自己的关系,尤其是没有先天背景的朋友,如何建立起三、四类关系,并通过努力把三四类关系进展成二类关系甚至达到一类的效 果,在自己的事业发展和日常生活中起到帮助自己的作用呢,这实际已经是人际交往方面的课题了,但是在体制内又和社会上略有不同。我觉得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 一谈,一是自身建设,什么是自身建设呢,如果你是一个没有先天关系的人,那么通常任何人都不会对你有先入为主的亲近感,你的社会关系都需要自己努力从头开 始建立。你首先要自己有建立社会关系的意愿,并努力付诸实施,这是内因,你一个年轻人,位不高,权不重,没有任何资本和经验,那么别人为什么会主动关注 你,并主动寻求和你建立关系并打算给你帮助呢,没道理啊。所以你要自己主动,争取和别人建立关系。

首 先,一个人要想从零开始,从基层开始建立自己的关系网,你应该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人,不要懒,有的人上班到点到,下班就回家,既不愿意和别人多交流,也不愿 意提升自己做一些充实自身的事情,通俗点说就是宅男宅女。下班回家上网打游戏,看韩剧美剧,看娱乐节目,然后到点睡觉,都不愿意和别人接触,也不愿意接触 新的环境和事务,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连了解都提不起精神,固步自封在自己的个人世界中,除了吃睡就是玩手机,打游戏看电视。你怎么可能建立起自己的关系。 指望别人上赶着来和你沟通联系吗,你有这个资本吗。所以第一步,别做一个懒散的人,别做一个满于现状的人,别做一个只知道脑子里想象而不付诸行动的人,站 起来,走出去,积极的接触别人,和同事,朋友,同学,师长,上级,同僚,甚至是来办事的人沟通和交流,政务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沟通和交流,无论是工作中和 同事,兄弟部门,还是对外和群众、办事人员。我从未见过一个沉默寡言,性情冷漠,闷声闷气,死气沉沉的中层干部,高级干部就不说了,有时候是地位太高导致 了亲和力欠缺,但他们在年轻时绝不是这样的。这无论在体制内外都是如此。

有 的人说,我天性就是如此,就是宅,就不愿意搭理别人,就不愿意上赶着和别人聊天,我觉得很不好意思,觉得那样丢人,跌份,怎么办。我想说的是,不是要你上 赶着巴结别人,而是希望你能改变自己,做一个积极主动的人,热情、乐观、开朗的人。一个这样的人身上充满了正能量,别人也会愿意和你接触,尤其是新入职的 的年轻人,你没有任何资本孤高、倨傲,也不要考虑什么丢人不丢人的,没人会太在意你,别把自己看得太重,你什么也不是,就是一个新人。还有很多考到外地的 人,当地就没什么社会关系,你就要更快地和其他人接触,融入当地的社会和圈子。我以前说过,年轻人,嘴甜点,眼尖点,腿勤点。说话好听点,别总抬杠,眼神 活分点,有点眼力见,帮领导开个门,到个水,拎个包,帮同事搬个东西,跑跑腿,不丢人,这是正常的人情往来,不是拍马屁,别太过了就行。尊敬领导和长者是 东方文化的传统,不管是体制内外都如此,要是在日本韩国,这个更厉害。换位思考一下,你要是领导或者老同志,喜欢什么样的新人。别总偷懒耍滑耍小聪明,谁 都不是傻子,谁都喜欢热情勤快上进的人,你要是能得到领导、老同志这孩子懂事、实在的评价,对你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人都是有感情的,对你的评价好了,印象 好了,以后有什么好事情,或者评比、推荐什么的,同样条件下肯定先想到你。整天一副苦瓜脸,懒懒散散的,谁都支使不动你,谁会喜欢呢。

  我想说的就是,年轻人要积极一些,尽可能的融入到身边环境中去,多结识一些人。同事约你打羽毛球,约你唱歌,约你吃饭,去啊。你说我不会唱歌,也不会打 球,怎么办,没关系,学就好了,关键是参与,反正你事情一般也不多,不要宅在家里,另外不要搞小圈子,就和几个人交往,尽量多的参与活动。有的时候领导或 老同志会叫上一些新人去参与宴请啊,陪客吃饭之类的活动,去啊,又不用你花钱,有时候还会有他们的朋友,同学之类的,约你就是喜欢和你交往,愿意带你玩, 你会觉得有时候都是不认识的人,多尴尬啊。记住,没什么尴尬的,人家叫你无非就是凑个人气,会玩就一起玩,能喝就多喝点,不会玩就学,不能喝就少喝,别失 态就好。不熟的人越多,你就越有机会多认识些人,在你圈子太窄的情况下,第一步就是多认识人,多个朋友多条路。
接 下来想和大家说的是,一定要积极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这个素质是综合性的,提高素质对自己是终身受益的。有的朋友说,提高素质有什么用,到时候提拔还不是 看谁有关系,看谁会拍马屁。错,提高自身素质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升官,一个人,一定要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在这个社会中不被淘汰。你在体制内,有关系 更有能力,不提你提谁,提了你,谁都没话说;你没有关系,更要有能力,没背景,没能力,你还想提职,想发展,做梦吧;光有关系没有能力,领导提你要冒很大 风险,一方面是你不胜任工作,可能会捅娄子,另一方面群众的舆论和社会的影响也是他要斟酌考虑的。退一步说,即便你所处的环境真的很糟糕,没背景就是出不 了头,那么你有本事在,至少还有更多选择,你可以不和他们玩了,可以争取考到更高的岗位上,也可以跳出体制,有本事的人,到哪都饿不死,都会有发展。很多 人抱怨提不上去,挣得少,却又不能走,不愿走,就是因为他的能力退化了,自身没有可以跳出的资本了,自己把自己荒废了,只能混吃等死。所以,提高自己的素 质和能力,会给自己更多的选择,你会有机会拥有更广阔的人生。不要懒,努力学习吧。

一 个人的素质能力主要是三方面的。第一是体制内需要的通用能力,这个能力也是三方面的,哪三方面呢。办文,办会,办事。办文就是写文字材料的能力,这个文字 材料包括平时的汇报,调研,工作计划,总结,年度工作要点,领导讲话,单位专项材料、法规制度等,写材料是很累很苦很熬人的。干活的好找,笔杆子难求。你 注意看一下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XX大 的领导讲话,全局性的方向性的文件等等,绝对水平超高,每一句话,一个字,都是反复推敲的,那都是一群最高级笔杆子花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写成的。一般来 说,一级笔杆子有一级的水平,中央的,省级的,市级的,县级的都不同,所以你如果文件写得好,也是向上发展的一个好途径,你写的好,自然有人会要你,不 过,真的很累。当然,如果你没有这个水平也没关系,一般来说,至少平时的调研材料,工作计划,总结、专项材料能够合格也就够了。但实际上我见过很多人,尤 其是基层的同志,连勉强合格都做不到(没有贬低的意思,可能确实写的太少),所以年轻人多写多练,多用点心,对你自己有好处。这也是进入领导视线或者上调 领导身边的一个捷径。

办 会也是一个重要的能力,这个实际包括策划,布展,协调,接待,车辆调度,议程安排,行程安排、安全保卫、人员调度、座次、餐饮规格、突发应急处理、物资保 障、人员培训等多方面能力,能办好一个会其实很不容易。大的会比如奥运会、世博会、春晚,广交会,商贸节,旅游节等都是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很考验一个人的 全面能力。像奥运会简直就是举全国之力,几十万人参与的庞然大物,其实真正会期不过两三周而已,有的会只有一天,但是要准备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办会能力既 考验人,又锻炼人,楼主曾经参与搞过一个大型演出,需要协调的资源包括省电视台,电台,专业艺术团体,演出公司,政府礼堂,交管、公安等多个部门,说实话 干完这个事楼主觉得自己干个助理导演或者制片都可以将就了。会务办的好,能锻炼一个人的协调,组织能力,和谨慎细致的工作作风,这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是很 必要的。

体 制内三项能力最后一项就是办事的能力,这个能力其实范围和含义很广,一部分是办公事的能力,也就是说领导交给你一个任务,你能不能按领导的要求,急事,快 速,圆满的完成他,如果能超出领导和其他人的预期,必然更加给你加分。这种事可能很多样化,有可能是调研,有可能是协调,有可能是应急处理,有可能是检 查,有可能是执法,有可能是接待,有可能是某项新工作的开拓开展,有可能是对上级的汇报,不一一列举,这个怎么做不好说,作为新人的你就是应该多积累,多 锻炼,多思考,多用心,多请教,多总结经验。但有几个原则,第一要务是在规则内办事,现在越来越讲法治政府,自己违了法,极大隐患,有可能黑锅就背定了。 第二要务是不求有功,先求无过,作为一个低级工作人员,千万不要激进、冒进,不然除了篓子你自己无法收拾的。第三要务是领会领导意图,事情的轻重缓急一定 分清,分不清怎麽办,请示汇报,多请示汇报绝不会错,切记切记。

  对了,办事能力里还有一项是办私事的能力,这个东西很有意思,既有领导交办的私事,也有自己的私事,同事朋友的私事,这个和工作关系不大,但是却很能影响 别人对你的印象,这个东西我先不多说,后面慢慢说。先说一个原则,就是公事公办,私事私办,但是可以通过公事认识人,通过私事处交情,尽量不要私事公办, 公事私办。

一 个人的三种能力第二种就是业务能力,你的业务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在单位,或者行业内的地位,这也是领导很看重的能力,你所学的专业和你干的专业不一定 会对口,但是一般单位都会有业务处室,你如果在业务处室,就一定要认真学习业务,业务都不懂不精,怎么可能干的好工作,业务精通就是要对你从事的业务相关 的法规,政策,制度仔细研究,认真牢记,善于思考,融会贯通,本职工作都干不好,又没有背景,怎么可能受到重用,领导怎么会把重要工作交给你,没工作干, 拿什么出成绩。干审计、就要做到审计专家;干税务,就要成为税务专家;干司法,就要成为法律专家;干刑侦,就要成为刑侦专家,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在你的 领域内,别人一想到问题就咨询你,别人有不明白的就要问你,领导也必然会倚重你,你才不是可有可无的人。记住,一定要争取成为领域内的专家,这并不难,我 记得有一个文章说过一项工作只要你投入一万小时,你一定会从一个新丁变成专家。这大概要十年。如果你在一个岗位干了十年,也就是你三十岁左右还不能成为自 己岗位上的专家,自己反省一下吧,是不是太没用心,太懒惰了。

  一个人的三种能力第三种就是专业能力,这个意思是指如果你在体制内从事的并不是所学专业,那么你自己的本科或研究生所学的专业最好不要轻易就丢在脑后,如 果有机会,还是尽量能够时常温习或者学习发展,这个是说如果你真不想在体制内干了,也还有一技之长,出去不会饿死,而且你学了好多年,如果全扔了,也未免 有些可惜,体制内应该还是可以考一些专业职称的,比如经济类可以考经济师,会计师,注会之类的,司法类可以考律考啊,工科类可以考工程师之类的,作为自己 的另一个资本和后路吧,不过说实话这和体制内的发展关系不太大,看个人自己的时间和经历吧。

关 于能力最后说一项提高自己综合能力,性格,气质方面的建议,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以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强大心灵,坚定信念,提 高修养,增强谈吐,知识渊博的人到哪里都会受人欢迎。尽量不要碎片化的阅读,耐下心来读一些优秀的书籍。人文社科类的可以长见识、拓视野,国内外历史类的 可以明智、认识世界,科普类的可以使自己增加常识、认识世界,金融经济类的可以跟上时代、增加谈资、清醒头脑,好小说可以净化心灵,增强情趣。多读书还可 以塑造自己的人格性格,强化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文正公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以改变。多读书吧,朋友们,这会让你受用终生。

 自身积极主动了,自己素质能力提高了,来干了几年工作,你已经不是一个新人了,有可能有的人已经是个副科、科级小领导了。你身边的圈子也拓展了,熟人越来越多了,有了一定的社会资源。接下来应该干什么呢,要学会整合和筛选你的社会资源。

为 什么要整合和筛选你的社会资源呢,大家一定要记住,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度的,不要把有限时间和精力花到无限的应酬和交际上,应酬和交际是维护社会资 源所必要的,但超过了限度就会把你的时间挤占掉。我之前说过,你要花时间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专业能力,还要有时间看看书。这已经要花时间了,而且一 个正常人还要有时间放松休闲,照顾老人,陪伴家人,这对于一个人很重要,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时间和精力一定要分配好。

而 且如果初期你为了扩大人脉,广泛交际的话,可能会有很多庞杂的社会关系一下子涌进来,这里会有对你健康的资源,也会有对你起到负面作用的资源,毕竟什么人 都有,交到好朋友固然可喜,误交损友也是有可能的。所以不管是因为时间精力有限考虑,还是个人健康发展考虑,都要有所筛选,不然你会在社会关系上不堪重 负,轻重不分,搞得自己焦头烂额。

  楼主说的确实很到位,但个人感觉受众面太小,看的进的太少,看的进又做的到的更少。基层人员个人感觉基本就是两个极端,要么一进来就很积极努力,迷茫期很 短,无论是做工作还是搞交际,这种很少,而且主要都是有关系,而且是很近的亲戚为官的,其实官二代自己优秀的确实起点不一样,一个是教育一个是人脉;要么 就是一进去很长的迷茫期,努力了看不到成效,和同龄人比较的失落,安逸生活的消磨,最终颓废得过且过。而局外......
-----------------------------
   谢谢支持,阁下是明白人。世人皆看成功者光环耀眼,其实说穿了不过是法术高超而已,何为法术,法乃是本,术乃是末。只是大多数人本末倒置,舍本逐末。根 本的法丢了,术再高超,雕虫小技尔。我说的都是干货,是法,一法通,万法通,法通术自成。现在是以本为主。可是大家反而对术更感兴趣,例子我会举,都是法 通了之后的术。后面会有很多例子,增加大家阅读兴趣呗,只是希望大家分清根本,不要痴迷于术。成功说难也难,说易也易,明白何为成功,就易,不明白就难。 话也只能至此了,理解的能理解,不理解的没办法。

一 个人身边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人脉资源,作为体制内的人,应该尽量让身边的圈子多样化,而不是固定化或者狭窄化。有的人貌似朋友很多,结果一看都是同学,或 都是同事,或都是有同一爱好的朋友。这样的话,只能说你的朋友不少,圈子太窄。无论对你事业发展还是办私事都不是很有利。所以说这种情况要继续拓展,并将 原有关系进行梳理。

还有一种情况,有的人很好交往,又是本地土著,年纪不大、职位不高,关系庞杂,整天吃不完的饭局,推不清的聚会,一场接一场的应酬。一周外面八顿酒,一天晚上赶仨场,吃完饭就Ktv, 唱完歌又捏脚洗桑拿,和他一起吃饭就不会冷场,上至政治局,下到居委会,就没有他不认识的人,没有他不知道的事。黑白两道,三教九流,到哪儿都有熟人,什 么事都敢应承,人也确实不错,挺够意思,只要找到他,谁的忙都帮,江湖救急,及时雨一般。这种人怎么样,不错,挺好,楼主也有这样的朋友。

在 社会上,这种人很吃得开,也挺受欢迎,很多人(无论是体制内外),对这种状态还挺羡慕或向往,认为做到这样就是成功人士了,就是有本事的人了。这么说对 吗,也对也不对,有的朋友若是有此志向,我也赞同,因为这种状态既满足了自己的社交欲和面子,也挺能给自己、家人、朋友带来实惠,除了可能陪老婆孩子的时 间少点容易产生家庭矛盾外,也没什么不好。而且如果人品不差,不整天瞎吹嘘的话,也是很可交的朋友。但是,注意这个但是,这种状态一般情况下对仕途并不是 有很大帮助,反而会扯你自己的后腿,在省一级这种人最理想止步于副厅,以副处级居多。在市一级,通常止步于副处,以科级副科级居多。再能向上发展的可能基 本不存在。为什么,因为应酬牵扯的精力太多,干事情的精力就没了,而且朋友太庞杂,良莠不齐,声色犬马,容易给上级和组织部门留下不好的印象。同时容易牵 扯进很多莫名奇妙的事情之中去,留下太多漏洞和首尾。如果朋友你的志不止于厅处级,尽量避免成为这样的人,你就要认真筛选一下你的社会关系。当然,你不是 这样的性格和作风的话,倒也很有必要保留或争取结识一两个这种朋友,对生活很有帮助。

那 么应该如何筛选你的社会关系呢。第一点,找出社会关系中的冗余,进行淡化。第二点,找出社会关系中的短板,进行补齐。何为冗余,这个很简单,身边有没有充 满负能量的人,天天不求进取,好吃懒做,道德品质恶略,人品极差,无德不孝,见利忘义,两面三刀,抱怨不停,占小便宜,气人有笑人无。等等等等,不用全 占,全占的人基本就是完人(快完了的人),占到其中两项以上,或者重要原则一项的,把他从身边赶开,或者远离他们。

还 有就是控制自己和部分圈子朋友过密的交往,有些朋友人倒是不错,就是太爱玩,一群一伙的三天一小聚,五天一大聚,会挤占了你过多的时间,比如今天一起吃个 饭,明天又约着唱个歌,过两天打台球、打麻将。这种可能是你的老同学,或者玩得到一起的同事啊,年轻人啊之类的,你会很舒服,很享受。但你这种状态基本就 是大学舍友的节奏。对你的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并无太大帮助。必要的放松休闲固然不可缺,但是过于放松则是勤奋和发展的大敌。你要做的是控制这种过多的同质 圈子的过密交往,把时间节省下来做更重要的事,维护更广阔范围和深度的圈子。

   当然,人各有志,这种放松休闲的生活方式也是很多人喜欢的,如果你并不过于追求事业的发展,想做一个轻松快乐的人,在生活稳定,衣食无忧的情况下,也是 一种快乐成功的人生。我其实也挺欣赏和向往这种生活的。之所以解释一下,想说明这绝不是不成功的人生,只是是因为很多人在问,如何在体制内发展,有前途, 而且是没有背景的情况下如何发展。那我只能告诉你,你要舍弃一些东西。

筛 选整合资源后,你可能会筛下去一些资源,那么有人会问了,我现有的的资源到底够不够呢,还缺什么吗,为什么感觉还是没有人脉呢。我告诉大家,自身具备先天 背景的就不说了,没有先天背景的认真听好。背景资源这东西,后天建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维护起来也很费时间精力和技巧,所以要有长线投资的心态和长期建 立维护的心理准备。只有长期工作做好了,才能从一穷二白变成左右逢源,从没有关系到有三、四类关系,然后逐渐发展成二类,甚至堪比一类的关系。

 正常说,作为一个工作了五六年到十余年左右的小干部,靠自己的努力和交际,身边拥有什么样的资源和圈子比较有利于今后的发展和生活呢:我 归纳了几条,不知全不全,如果是本地人或附近城市人的话,应该有一个是中学同学圈,一个是大学同学圈。这两个圈子应该说是一个人很重要的发小圈,你的一辈 子的互相扶助的朋友,或者平时放松娱乐的朋友,基本会从这两个圈子中产生。当然这种圈子还包括战友圈。还有一个是同事圈,这个同事圈最好不是你办公室的同 事,应该是你的大系统里的圈子,和一个办公室的同事反而不要太亲近。体制内还应该有一些小圈子,就是其他机关事业单位和你脾气相投,年龄相近的有发展潜力 的人,这些可以个别交往,也可以三五成群作为比较亲密的小团体。还有就是要有系统内的领导朋友(不包括自己的直接领导,这个后面说),就是其他部门的年长 一些的领导。最好还能有其他系统里比你略高一到两级,愿意带你活动的年长些的领导。这两种关系不是一般的朋友,是你要亦师亦友去维护的关系。

之 前说的是你应该拥有的几类圈子资源,同时以上朋友圈子里还应该拥有以下几类人,一是具备主流专业知识的人士,比如教师,教授,医生,律师、文艺工作者等, 他们会给你在某些时候带来专业的指导和资源,给你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和帮助,这我想大家都明白;一类是我之前说过的万金油式的朋友,他们的圈子极为广泛, 在你有困难不知道如何解决时往往他们会给你带来一些三、四类的关系,至少能有一个解决问题的途径。还有就是系统内比较不错的朋友,有时候会给你一些非常有 用的资讯和消息。当然,这都是相互的,你也应该尽力去给你的朋友提供帮助,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

那么现在,请大家看一看自己身边,圈子是太大还是大小,各类朋友是太多还是不足,认真筛选和补足吧,形成自身和谐顺畅,优质可靠的人脉资源吧。

在北京帮孩子安排个好学校其实不是一般公务员可以解决的,北京号称厅级满街走,处长不如狗。但好学校可是极少的。一般的厅级干部好学校根本就不理你。

之 前说了一个体制内工作了几年的人应该具备的几类资源,那么拥有这几类资源的目的和意义又是什么呢,对我们的职业发展和生活需求有什么帮助呢,详细说一说。 你的中学大学好友应该是你可以相交一生的朋友,往下发展,他们都是你和你的后代的的天生二类资源。一方面会是你生活中放松休闲的朋友,一方面会是你今后事 业发展的互助者和生活需要资源的共享者,如在在同行业内或同体制内则互相帮扶,携手共进,不在同行业内则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当然,我说的都不 是一般的同学,是你同学中的真正好友知己。而同学好友中互相帮助,互相影响,携手共进,共同创业的现实例子也很多,国内的象新东方三驾马车,某大学某级著 名的部长宿舍等(我记不太清了),国外的雅虎创始人,脸书创始人团队都是如此。如果你的同学好友中某些人是土豪或官二代,他们的有些资源也许对你在某些关 键节点起到意想不到的帮助。

 那么身边的专业人士的作用就不说了,主要是提供他所在行业的专业性的指点和帮助,而且你身边朋友的专业资源也会拓展你的人脉,增加你的交际圈子,开拓你的视野,丰富你的知识,发现很多机会。

   我曾经前两年有过一个想法,因为身边各行各业的朋友很多,同学从事各行业的也比较杂,但是大家见面聚会无非就是喝酒打牌唱歌足疗之类的,时间长了没意 思,也没什么营养。我就想定期组织一个小型的聚会,以互相比较熟的同学朋友为主,人数以六七人为基础。每个月花半天时间,不做无聊的事情,找一个地方。

茶 馆、咖啡厅,朋友自己的公司,或者谁家的大客厅均可。做一个小型的论坛,由一位朋友就自己的专业方面进行主讲,其余人在轻松的氛围下倾听并互动。比如可以 让医生朋友给大家讲一下养生保健,就医指南,老人照料,儿童常见病处理等;律师朋友讲一下法律常识,日常法律注意事项;搞金融的讲讲投资理财;搞保险的讲 讲保险常识,如何理赔;教师讲讲教育孩子,学校选择;交管局的讲讲交通法规,事故处理;搞建筑的讲讲买房置业,装修事项;搞艺术的讲讲文艺欣赏,孩子练 琴;搞体育的讲讲锻炼健身;公务员讲讲如何和政府打交道,如何办事;做生意的讲讲生意经,如何侃价;搞导游的讲讲如何自助游,如何避免旅游陷阱,前提是讲 的人要诚恳实。在这样的活动既不花什么钱,又有意义,对大家日常生活也有帮助。而且互通有无。每个人也可以带自己的朋友来,也可以邀请有专业知识的朋友来 讲。也可以扩大交际圈子。完事大家吃个饭,促进一下感情,多交几个朋友。一月一次,也不太频繁。

说 一个通天的背景的事吧,就是十年前,有一个小朋友,他爷爷辈和前前任中央太上关系相当不一般,电话可以直接打进中南海的,每年此太上都会有若干电话直接互 通问候,现在也是如此。此小朋友学习不好,中专毕业后通过关系找了个省会的事业单位,但是是合同工,不在编。家长也很着急,五年前奶奶病故,此太上特意打 电话问候爷爷,问有什么事需要帮助,爷爷说老伴一直惦记孙子的工作,看能不能给解决个公务员。太上的秘书直接联系的省委书记,但是因为公务员逢进必考,他 的学历等等全不合格,实在不好操作,最后也不过就是转成了事业编,也没解决公务员。
  此事我绝非道听途说,我在此小朋友爷爷家看过太上的亲笔吊唁信。
 
我同学在市里的烟草干人事……不少人都是关系户进来的,面试官都镇不住,上了班都不爱打卡,他也没辙……
-----------------------------
  垄断企业比公务员系统乱多了,很多都搞成了家族企业了,08年前,你看石油电力烟草什么的从来没见过对外公开的招聘。现在也在逐渐规范了,也开始公开招考了,但还是比公考的公平性差不少。
--------------------------
@巴蒂不退役 215 2013-10-12 09:00:38
  说实话,垄断国企比公务员黑多了,一人在国企,全家永相传啊!
-----------------------------
 
  一人在国企,全家永相传
  有人说,一把手不是说了算吗,管谁同意不同意,直接拍不就好了。说这话的人都是想当然,明显没在体制内干过,不了解体制内,也没当过领导。一是很多一把手 性格本身并不强势;再或者年轻、资历浅,还不如副手的资格老,强势不起来;还或者他到任时间不长,还处于磨合和建立威信的阶段,不能因此得罪人,撕破脸, 不利于今后工作开展。
   即便它具备了一切强势的条件,也不应该轻易如此解决问题,现在体制内要想工作开展顺利,位子坐得稳当,保留上升空间其实也不容易,对上级要捧着,对同级 要团结着,对下级要连打带哄着,要不然你就很难说是一个合格的一把手,你就会给自己留下隐患和漏洞甚至把柄。有些工作方向的事情可以强势甚至一言堂,毕竟 是工作分歧,要有开展的魄力,但是这种私事也强势,就越位越权了,会给人以霸道和不好相处的评价,其实也是不成熟的表现。
 
第 二个就是到了地市一级,不同部门官员之间的交流大大增加,而且官员间亲属、同乡、同学、发小、邻居等关系产生的几率也大大增加,基本上就是一个熟人社会。 在地市一级,干到副处级就称得上是有实权的官员了。而且由于地域小,熟人多,本地人也多,交流机会多,整天打头碰脸,开个大会聊天喝茶、会后喝酒打牌,私 下里聚餐联谊的机会会大大增加。我了解的一些地级市,基本上几个科处级干部坐在一起吃饭、无论提起那个处级干部......
-----------------------------
+1
 
  我自己在省级机关工作
  给我家娃找个好的幼儿园上都不容易
  但我给我弟弟朋友家的娃找上了老家公务员
  那个娃过了笔试,没过面试
  录用名单都公示了
  因为我弟弟跟我说的晚,我找人就晚了
  最后是在名单公示后硬塞进去的
  最后那个娃也成为公务员了
  这是省一级的运作市县里的
 
  楼主说的是对的
  省和中央考试相对公平
  市里和区县最黑
  乡镇又比区县更黑
  公务员考试相对公平,事业单位相对黑点
 
这个道理跟阳光工资似的
  级别越高,工资越阳光
  比如省级机关和中央机关
  工资还不如下面市的
 
  我同学编制在市局的时候月入一万多,逢年过节红包超级多
  后来编制调到了省级机关,工资变成月入六七千,逢年过节红包也大大缩水
 
  老家市县普通公务员工资是五六千还嫌少
  我们省政府办公厅工资超级阳光
  普通科员才5000
  我们副处是八九千
  正处是一万多
  说出去没人信
 
 
 
  这个道理还跟领导的架子一样
  越是底层领导,架子越大,官腔越足,越是容易作威作福,素质很差
  越是往上的领导,架子越小,越是和气,平易近人,我们省长省委书记还有秘书长,平时不知道有多低调有多随和,在院子里散步碰到了都和和气气的和我们这些小罗罗打招呼
  每年过年省委书记还亲自上门给我们发50元小红包
 
现在的国考和省考都是非常公开透明的了。
  笔试的话,就算是你有习李这样的亲戚,也是枉然,根本不存在泄题的可能,假如要是泄了题,后果绝对是一个省的人社厅老大受严重处罚甚至是下岗,这个可以参照前几年广西的公考泄题事件。
 
  至于面试,据我所知,省考现在很多地方都是交叉进行,有些地方面试时考官要100%异地,至少今年中部某人口大省就是这样,你觉得几千万的人口大省中,一个离你几百公里的另外一个市的考官还会有李家儿子,王家女儿之类的事情的话,况且很有可能每个考官都是来自不同市不同系统的,那真的可以去买彩票了,呵呵。再说你以为面试官是一个人啊,至少7个以上啊,7个人你都能认识的话,那你真的没有必要考什么公务员了,这人脉关系你做什么不发达啊,呵呵。还有面试分数有很多细致的规定,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这都不用说了,有些地方队面试人员的分数都有限制,最低和最高,比如今年中部某省某市就有规定,最低不能低于75,最高不能高于85,结果分数一出来,全尼玛都是77—82之间的。所以说笔试好才是王道!笔试拉开20分的话,后面的人都没有必要来了,来了也是打酱油啊,呵呵。还有广东省现在面试时异地进行,比如考深圳的可能要去潮州面试,考湛江的可能要去韶关面试。找关系?看你有多大能耐,呵呵!
 
  其实要想真正了解这个东西,自己报名考下就可以了,考了你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别老是听同学说,听朋友说,自己经历就知道了。
 
  还有老是有些人把事业单位招考和公务员考试分不清楚。真正的公务员考试只有两种,国家公务员考试和省公务员考试,除此之外,没有了(各种选拔选调除外)!!!
 
很 多背景较大,比如父母长辈是厅级以上实权官员的,而父母又热心希望子女在仕途上有较大发展的人。会选择团口单位作为政治生涯的起步,因为团口要人较少,竞 争较激烈,考公机会较少,所以一部分人就选择进入高校、教育部门、大型国企事业单位的团组织作为跳板,先在这些地方入职,然后用较短的时间成为团委书记或 副书记(因为此部门属于单位的边缘部门,年轻提职也不显眼,而且团组织要求必须年龄要小),在三十岁前达到......
-----------------------------
   楼主说得太对了。我在一所地方高校,我们就有一个同事,估计有通天的背景。硕士毕业入校一年就是二级学院的团总支书记(正科),三年之后任副处,期间还 脱产读博,在学校时间不多,工作也没啥突出的,至少比很多同职位的人差不少,但人家晋升是一年也不耽误,只是硬条件够,就要啥有啥。副处干了两个岗位,也 就两年吧,就调到学校所在城市的团市委做副书记了,估计再停个两年当个县长局长啥的是没跑的。
 
关于太上和省委书记安排不了公务员的事,我来解释一下:
  官位再大,明面上的规则还是要遵守的,大体2000年以后,公务员逢进必考,起点学历大专以上,不用考的,除非是硕士、博士、事业副处以上,企业副厅以上,那小孩中专学历,首先根本没有报考的可能,即便有通天的背景也无法进行操作。那么另一条路就是进事业单位提副处以后再转公务员,操作流程如下:进事业编制后,试用期1年再定级,由于是中专,只能定办事员岗位,由于有人关照,其晋升能够每一步都到时间就升,所以,3年升科员、3年升副科、3年升正科,再3年升副处(试用期1年),试用期满后立马转公务员,这个流程14年,哪个省委书记能当14年,即便能?哪个省委书记能把这个大个屁事记挂14年?
 
团 口虽然年轻上得快,但也有弊端,因为你除非一直在团口盘旋,最后团中央下放副省级,否则年龄差不多了必然要下放,一般是平职下放但不会是一把手,那么就面 临一个调整适应的过程,你想你空降就是领导,年级又轻,经验又少,往往还是抢了位置来的,也没有专业经验,说实话也未见得有什么过人之处。一把手不会拿你 当自己人,副职同僚和你不是一个年龄段的,也没什么公的私的交情。心想你个小毛孩子运气好,有人,三十出头和老子五十来岁的平起平坐,心里会有排斥。下属 比你年纪还大,心里也不会服气,说不定他认为你是抢了他上升的机会,还会有忌恨。其实很多人等着看你的笑话,而你确实又缺少经验,无论是单位的业务经验还 是基层的工作经验。有时容易出纰漏,闹笑话,甚至下面人会故意作些扣来刁难你,或者倚老卖老伤你的威信。工作会很难做。
 
而你因为年轻气盛或者急于求成,在一两件事情上真处理不好出了状况,就会没有人给你补救,造成高层的印象失分,一下子进入t停滞期,给自己带来心理问题,冷个三五年甚至七八年都有可能,因为即使有背景,也会被认为是付不起的阿斗,不堪大用。这不独是团口,升的过快的人都会容易有此困扰。当然这个坎要是过去了就鲲鹏展翅,一马平川,过不去的话有的甚至蹉跎终生。
 
而且团口在古代通常被称为清贵的职务,清贵也就是清贫,头十几二十年有职无权,没什么实惠,容易耐不住寂寞,那么一旦下放就容易经不住诱惑,一旦迷失自我,就会被人抓住把柄,所以说团口之类也是有利有弊。
 
之 前说了走团口之类提的快的人的优缺点,优点就是年龄优势巨大,缺点综合讲就是容易德不配位,这里的德包括经验,能力,品德,成熟度等等。但总体来说还是优 大于弊,所以背景的作用在这里体现的尤为明显。因为从入职,调动,提级,下放等诸多环节,都会有看不见的手在起到作用,而处处往往却都无懈可击,这就是真 实存在的社会。这种整体的运作通常需要一类背景在身后全盘操纵,通过高端一类背景的强大影响力,用许多二类背景齐齐发力,而且本人还要愿意按此路线前进, 符合从政的诸多条件,而且性格低调,行事谨慎,不张狂,不奢靡,有个人强烈的政治诉求而非利益和享乐追求。在别的官二代朋友纸迷金醉,自由自在,悠闲享受 的时候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这本身也是对他自身的一种考验。现在很多官二代其实根本经不住这种考验,耐不住这种寂寞,所以很多人远离政治舞台,经商赚 钱行乐去了。能坚持下来的会成大器,其实现在的习、李、薄、俞、都属此类。
 
哪 种特殊情况的说完了,他们怎么辗转腾挪放一边,毕竟大多数人还是遇不到神一样的对手的,而且说实话咱们大家都没有成为人对手的资格,你还没提科长呢人家都 已经向厅级进军了,你好不容易当上处级了,人家都进政治局了。所以别整天为这事情着急上火,犯不上,有人说万一我在某个阶段遇到这种开了外挂的对手,而且 对手身材外貌,谈吐学识,能力素质都是上佳,兼背景通天,低调沉稳于一身怎么办,如何破之。我送你十二字真言:尽力而为,甘拜下风,抱腿跟上。自己品去 吧。我们在前进的路上重要的是如何自己不断地前进,而不是打败谁。

插句话,很多人对我讲的关于太上的故事钻牛角尖,我首先再强调一次,我说的事情,包括以后说的,都保真。


  另外讲个故事。发生在唐代武则天时期。娄师德的才能非常得到武则天的赏识,招来很多人的嫉妒,所以在他弟弟外放做官的时候他对他弟弟说:我现在得到陛下的赏识,已经有很多人在陛下面前诋毁我了,所以你这次在外做官一定要事事忍让。他弟弟就说:就算别人把唾沫吐在我的脸上,我自己擦掉就可以了。娄师德说:这样还不行,你擦掉就是违背别人的意愿,你要能让别人消除怒气你就应该让唾沫在脸上自己干掉。这就是唾面自干的来历

  曾国藩有个弟弟叫曾国荃,曾国藩就给他特意讲了一次这个故事。

  话说到这大家应该明白我的意思了吧,不明白的自己琢磨琢磨吧。

省 里面也差不多,因为竞争也很激烈,好点岗位几百个人抢一两个名额,进了面试就不简单,而且省一级部门确实比较大,往往面试官都是多个厅局的人员,一般的干 部面子没那么大,考官也是临时才分配的,也不知道那个云彩有雨,操作很困难。所以这两级还是比较公正的,我们宿舍的哥们研究生毕业考进的国家大热门部委, 他北京连一个亲戚都没有,就是纯考上的。我之前说过,我单位的年轻人也基本上外省市的居多,本地都没有任何关系......

-----------------------------

  我也是公务员,这个是真的。

其 实中国社会体制内和体制外大体是没什么区别的,都是讲人情,讲圈子,混日子也好,找前途也好,其实民营,体制外更不容易,中国的民营企业大多是家族化经 营,你如果不是老板的那个亲友团里的人,累到吐血也进不去他们的核心圈子,除非老板离开你就找不到可替代的人接手你的工作。至于外企啥的,在中国混的,都 不得不用中国化的方式运营。很多人太把自己当回事了,还觉得领导都不如自己。其实不管在哪里,抱怨,吐槽都是最为糟糕和忌讳的行为。不管体制内还是体制 外,工作大多都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坚持做。有能力的人体制内体制外都能出人头地,一遇到挫折就怨政府,怨体制,又是选错了路,又是运气差,又 是出身差。对待上级(无论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希望领导对你好,能重用提拔你,很关键的是学会夸和哄。学历高的人很多 工作能力强的人也很多 为什么单单重用你 这 两点尤其重要。我们总认为领导级别高,又是过来人,应该能体谅我们。但事实绝对不是这样,我们首先要把领导看成一个普通人,有他的喜怒哀乐。在做好工作的 基础上,把他当女朋友一样夸,把他当小孩子一样哄,效果会很好。领导的内心需要跟我们一样,也需要有人认可,有人赞扬。

 


 一针见血,确实如此,总之是要把自己的姿态放低,踏实做事,然后学会适当的奉承,才能得到领导的重用。


刚 才说的只是存在的情况,可不是全部,地市一级的考试本身也很规范,我是只说现实情况就是,这时候背景就会起到作用了。这种情况往往无法避免,难以监督,因 为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徇私舞弊,只能说是潜规则范围内的顺水人情,查也没办法查,堵也很难堵。好在现在笔试确实很严格,刷下了很多可能存在的关系户。而且 据我了解,很多地方官员的子女往往宁可毕业留在大城市打工,也不愿意回到小城市或者县城进入体制内。所以没背景......

-----------------------------

  楼主说得比较切合实际

  据我所知,我所在地级市最优秀的二代们一般都在省以上单位

  出国的也有,宁可在国外打工也不回来

  据说有的国家很排外,在企业中国人最多只能做到中层,而且一旦裁员,首当其冲

  我认识一高干子弟金融危机时回来的,都奋斗到某国一大企业的中层副职了,被裁了。

 


不 少朋友很着急,希望我谈谈后天背景的建立,不过我想了想,还是决定按部就班的谈下去。现在很多朋友已经习惯了碎片化阅读,总认为很多事情很简单,一句话就 能说明白,或者有一条经验就能所向披靡,不愿意读一些较长的文章。这也是这个时代知识快餐化的一种悲哀,我还是建议大家有时间静下心来读一读有关人文、法 律、社科、哲学类的大部头著作,对于提升智慧和修养和耐性是很有帮助的。我还是希望大家能耐下心来,整体的看待我写的东西,其实前面说的也包含后面的内 容,他是整体联系的,后面要说的也是把有些前面提到的详细化,分解化。无论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其实很多事情都是有机联系,不分彼此的。我只谈有关背景的一 点内容,就会想到很多相关的东西,尽量说得详细一些,不然很多朋友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些东西你明白前因后果,才能理解,才能有机会运用。要不然朋 友也可以直接看我之前帖子里说的精简化三点意见,很短,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的。


进 入中央部委前途并没那么看好,到司局级并不像下面说的那么容易。因为越高级别的单位,进入本身竞争也越激烈,优秀人才也越聚集,本身都是经过两轮竞争后才 进入的。现在一般部委级单位进入的都是名校研究生以上的,本身就经过高考的竞争进入名校,和国考的大批名校高材生竞争两次筛选了。

  我觉得虽然低级单位空间小,但进入的竞争相对也更小写。像国家部委公务员,近几年新入职的985,211研究生以上水准的的人都会超过70-80%。 垄断企业也是如此,我一个同学前些年上调某行总行,和我说自己的学历就是个渣,处里的孩子们人民大学之类的研究生只能算一般般,而且处长、局长之类的不仅 是名校高学历,背景也一个个令人发指,部委级的家长都是稀松平常,一个局光副国级的子侄就好几个,天天光听大家聊一些高层小道消息了。

  我所在的省级单位,近几年考入的公务员也以一类本以上为主流。像我部门这几年招了一共8个人,虽然没有top5的名校生,但是985名校的有5人,211和不亚于211的专科类名校3人,只有一个普通二类本的孩子。到了地市一级就没那么夸张,除个别热点部门外,名校的凤毛麟角,重点本的就算可以了。到了县一级,基本名校生就没了,普通本,国家认可后取学历等就多了起来。

 


在中国体制内,怎么样才叫有发展,这么样才叫成功呢,很多朋友其实稀里糊涂考进来,稀里糊涂干下去,稀里糊涂抱怨,稀里糊涂辞职。

  中国目前有多少公务员和事业人员,我也不知道,基本是笔糊涂账,根据官方数据大概财政供养人员为301,中国现在接近14亿人口,也就是说,体制内人员大约4000万人。你在体制内,不管是军队、政府、事业、还是国企高层都加起来,如果你要进入顶层,你的对手就是这么多。中国目前副国级领导有多少,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两院、人大、政协、军队,加起来不超过100人。你若以此为目标,认为这才是发展到位,你要成为40万中出一个人的佼佼者,自己想想,你有如此优秀和运气吗。至于省部级,地厅级,县处级,科级的数量,就更是一笔糊涂账了,现在网上数字很多,但感觉都不大靠谱,不过好在楼主是个比较无聊的人,没事的时候自己还真用心算了算。

  省部级干部一个省应该在三十到四十人,全国三十四个,共1200人左右,加上中央部委,人大政协,军队、国企,在职的应该在三千人左右。也就是说,你要是想干到省部级,要成为万分之一的精英。

 


地厅级有多少呢,我也粗略算过,连地方带中央,大概地厅级是省部级的五十倍,也就是说,全国大约十五万地厅级干部,4000万体制内,十五万地厅级,你成为地厅级,还要在将近300人中脱颖而出。处级干部大约100万,成为处级干部,4000万中平均40人出一个,那么你就要成为40人中胜利的一个,你做得到吗。

 


以 上说了那么多,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不管在哪里能够提上去的都是少数人,大多数,或者绝大多数人,最后都是无法成为哪怕是个处级领导的。相信帖子里的朋 友每一个人入职的时候都不会把处级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大家都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考入体制内,都认为自己付出了很多,是竞争对手中的佼佼者,是有远 大抱负和志向的人,心怀憧憬,壮志激昂,可能都会认为自己至少是干个市长的料,可你想过没有,现实就是如此残酷,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诸位到退休都干不上个副 县处级。你现在还会认为提不上去不正常吗,事实就是,提上去的人才不正常,一辈子干到底才是个科级的人才正常。

  不怕大家笑话,楼主干这行开始也胸怀壮志,是以总理为目标的。十多年过去了,楼主也现实了许多,目标降到副总理了。:)

 


有点糊涂了,既然明知硬件都不达到,其秘书为何又要去打招呼?而打招呼这事情不是本身就违规了?按楼主说的在这种位置上的人何必去做这种搬石头砸自己脚的事情?

 

-----------------------------

   这就糊涂了,很清晰啊。第一,从小朋友的家长来看,他认为太上既然表达了帮助的意愿,他自然想把自己的要求完整提出。第二,从太上来看,既然自己想帮 忙,就要让秘书去做这件事,打招呼本身并不违规,秘书自然不会和省委书记说,这事太上说了,必须办成,不办成就让你好看。强令属下做违规违法的事情是极不 明智的做法,既让属下为难,也落人诟病。到此层次者,必不会如此低能。体制内做事讲究公事公办,私事私办。强势如朱老总,他会在全国金融会上说,到年底信 贷规模必须下降到多少多少,办不成,就要砍一批人的脑袋了。他也确实砍了一批人的脑袋。但是他绝不会私下和某行长说,张三必须提副行长,不然我撤了你。所 以秘书只会说:老领导有个老朋友,领导很关心,他的孙子现在是什么个状况,你看看能否关照一下,能有途径解决公务员最好,如违规,也别勉强。

  第三从省委书记来说,太上打了招呼,必然加以关注并有所交代,但是明显违规,他也不会做,所以在规则范围内解决了事业编,也算是有所交代。

  至于小朋友家虽未能当公务员,但也算是基本解决问题,有了稳定的工作。所以基本各方都说得过去,此事就算有了个解决。当然如果太上持续关注,后续必然还有变化,但是一般到此为止即可。

  另外你换位思考,如果你的属下杀人放火,什么违法违规的事情都敢干,你对他会是什么观感。

 


@golden11031103 691 2013-10-16 11:54:50

  楼主,您好!本人是体制外做生意的一个小老板。抱着学习的目的看了楼主的帖子觉得受益匪浅,所以注册个马甲向您请教些问题,望指教。我生活在辽西的地级城市,33岁,前些年赶上了经济好的时候,赚了一些小钱,现在整个资产的4000万左右。现在由于经济危机,生意遇到了瓶颈,竞争越来越厉害,生意不好做。因为家庭原因,本人是个政治小白。现在想向您请教的问题是,做为体制外的我,是否可通过进入人大,政协等部分来提升......

-----------------------------

   是可以的,在中国,进入人大政协都是和体制内加强联系的方法,代表你有了一定的政治地位和话语权,而加强与体制内联系在中国一方面会给你带来很多机会, 一方面会给你与本地同档次或更高档次从商者加强联系带来便利。你如果有一定的学历,可以试着加入民主党派,进入政协,如果学历不高,可以试着加入工商联合 会,这些需要你和当地的统战部长或政协主席副主席加强联系,至于入人大可能难一些,政协好入一些,不过尽可能直接加入市一级,你的资产规模应该勉强可以 了,但如果实在困难可以先加入区级,以后再说。不过希望你不要和某些明显人品操守有问题的官员走得过近,这类官员就是定时炸弹,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牵连到 你。

 


有一份报酬丰厚、受人尊敬的工作,找个合适的女孩组建一个幸福的家庭,爱人不必承受多大的生活压力,孩子也能接受良好教育,父母不必再为我的事情操劳,再有三五好友能推心置腹,自己也有时间追寻兴趣爱好,基本就这样。

曾经小 弟,这就是你的愿望吗,并不高啊,其实我看了你的状况,并不算是特别糟糕,恐怕还是很多同龄人羡慕的对象。你在省城工作,现在有一份稳定、体面、压力不算 大的工作,看你年龄应该是副科级了,而且有了自己的住房,房贷压力也不太大,一个月两千多元,你的收入应该在三千多元,公积金应该至少超过一千元,还贷并 不困难,而且公积金还会持续上涨,过两年就没有任何压力了,单位管你两顿饭,需要花很多钱的地方并不多。至于报酬丰厚,我不知道你在你看来何为丰厚,如果 你认为和北上广的同学一样才叫丰厚,一年二三十万元,那我只能说你选错了行业。父母现在还需要为你操劳什么吗,你的房子已经付了首付,结婚又能花多少钱, 有钱多花,没钱少用。结婚生子后买个几万元的轿车你也供养得起。至于合适的女孩这个问题,和你现在的工作困境应该关系不大吧。你本身已经在大城市生活,孩 子能收到的教育本身起点就比你在小县城高。如果你都苦闷至此,我单位的年轻人可怎么办,名牌大学毕业,年近三十,工资只有三千多,房价两万往上,家里根本 不可能出首付,现在副科级都不是。那岂不是应该去死了。

 


  所以从现状来看,你的问题主要不在于你的生活现状不够理想,不能满足你的生活需求,而在于你自视甚高,一贯自傲的心理和现实落差的矛盾(包括理想中的福利 待遇,理想中的发展速度等),还有就是现实收入和其他收入高过你的同学相比较而产生的焦虑和不满。而且我觉得可能不仅是和同学比,因为工作原因你可能会接 触一些社会上的成功人士和高收入阶层,你可能还不自觉的拿他们进行对比,觉得这些人并无过人之处,不如你优秀,甚至还有求于你,对你态度恭敬,但就是比你 有钱的多,你会更加不平衡。(很多官员都有此感觉,导致心理失衡,收受大笔钱财)。

   其实你在一个不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房价物价等并不如北上广等沿海大城市。以你现在的收入,找一个和你收入相当,工作稳定的女朋友(比如教师,公务员, 医生,事业单位员工等)并不困难,你们二人一起生活虽不至于大富大贵,但也算收入稳定,生活体面,生活工作压力也不大,只是满足不了你自己的心理定位罢 了。朋友,你才26岁,参加工作4年,我也觉得你有些急于求成,希望你放下自己的一切过往,985也好,清华北大也好,其实只能代表你考试比别人好,你的能力和价值在工作中是不可能通过考试体现的,尤其是已经过去的考试。先把自己当做一个普通人而不是超人来看待,想一想自己要的究竟是什么,不要过多和别人比较,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发展途径和机遇。

 


我 说这些并不是让你不要抱怨,就此忍受下去,或者牙一咬,跳出体制,那些都是手段而非目的。是想让你真正的考虑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而不是和别人比较或者 自己想象中的生活,如果你想要的生活在现有体制下确实无法达到,那就积蓄你的能力,努力寻找机会,果断跳出体制,现在的社会已经是多元化的社会,公务员也 只是一份工作而已,所有行业都有精彩的生活,你还年轻,有无限的可能。但是如果你想要的生活,其实就在你的身边,你已经摸到但却不自知,那就调整自己的心 态,把自己放到普通人的身段(其实你就是普通人)发现生活本身的美好,在现有范围内积极努力,享受而不是抱怨生活。

  不知我的说法和你的现状是否符合,因为我通过你的诉说,觉得你的状态没有开始看到的那么糟糕,更多的是你心态问题。以上意见,请参考。

 


有一份报酬丰厚、受人尊敬的工作,找个合适的女孩组建一个幸福的家庭,爱人不必承受多大的生活压力,孩子也能接受良好教育,父母不必再为我的事情操劳,再有三五好友能推心置腹,自己也有时间追寻兴趣爱好,基本就这样。

曾经小弟,这就是你的愿望吗,并不高啊,其实我看了你的状况,并不算是特别糟糕,恐怕还是很多同龄人羡慕的对象。你在省城工作,现在有一份稳定、体面、压力不算大的工作,看你年龄应该是副......

-----------------------------

  楼主大哥推测的不错,我现在是副科,每月到手工资4K多一点,公积金连自己扣带单位补的有1K多点,加上出差补贴和一些特殊津贴、年底奖金等,年收入大约在8W左右,刚工作时候每月是2K多, 这几年慢慢涨了些工资,现在这个收入水平也就是一年多点。自己生活应该说还过得去,但也只能说是过得去,工作几年的积蓄也基本全用在装修上了。主要郁闷的 一是需要啃老,让父母还有挺大压力;二是物价越来越高,开销越来越大,毕竟还要面对婚姻、赡养等事情,自己这点工资也越来越没有安全感。

  看看身边三四十岁的老大哥们(主要是科长这一级别),工资比我最多高个1K多,日子过的都紧紧巴巴,工作没激情,家里一堆事,想象我以后可能也就是这个样子,很蛋疼啊。

  我们这工作专业性强,圈子也小,一个处将近20人,其中一半以上都是我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没什么梯次,而且我基本算是最低级别,职位就那么几个,领导也只是催着干活,不关心你个人发展,让人感觉发展困难重重啊。呵呵,平台差距太大,我大学室友在中央部委,他们一个副厅级单位也就不到20人,不过这没办法,机遇不同啊。

 


@曾经有个我 714 2013-10-16 16:31:46

  感谢大哥的真诚。通过这些总结和交流,我也觉得主要是自己的心态有问题,总是去比较,而未能认清自己的生活,总觉得自己是同学中混的最差的,不甘心。但好像确实也是最差的。。。关系比较近的要不是在IT公司做技术,要不就在央企或跨国公司混到经理级别了,现在差不多都是20W以上年薪;要不是在重要的国家部委,要不就是在待遇较好的科研院所。。。哈哈,小弟我任重道远啊!

  通过交流,认清了很多东西,多点前......

-----------------------------

   你还是在比较,不过有些观念一下子调整不过来很正常,因为你看到的都是别人的光环,所谓混得好不好,比来比去主要就是收入,这个是短期内无法改变的,除 非你改行。我和你说说我身边的事情吧。我现在走得比较近的同学基本都不在体制内,因为专业原因,金融行业居多,你也知道金融业现在的收入。在省里的一般在20万以上,在北京的一般在40万左右。我们接触交流的都很舒畅,我也从未觉得混的不如人,因为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或者我自认的未来,我都不比他们差,收入不同只是因为我们的追求不同,方向不同,现在的生活可以满足我的基本需求,所以我并不羡慕别人的收入,要不然你说省长都56十 岁了,工资也不过一万多一个月,用你的话说混的也实在不怎么样。可能因为我比较成熟,比较喜欢涉猎各方面知识,虽然我在同学中年纪最小,但是他们都很尊重 我,有很多体制内的事情或问题第一个就会想到征求我的意见,有一个同学在保险公司提升了中层,首先就是向我咨询如何开展工作和管理员工,我也很乐于和他们 交流,(所以我才会在天涯上开帖)。我的意思是说如果你善于积累和学习,个人的价值并不会因你在体制内而消减,一样会越来越丰厚。

 


说 到中央部委的工作,在北京会比你更困惑,你只看到了他们的平台,你考虑过北京的房价吗,你现在要是在北京,你的收入根本还不起贷款,你的家庭出的首付根本 连北京首付的零头都不一定够。我之前说过,我宿舍的哥们研究生毕业后考进了国家大热部委,因为机缘巧合,前年当上了三把手部长的秘书,可谓平台广阔吧。07年他和他爱人合两家之力买了一个60多 平的小房子,他现在和我说,辛亏当时买了房,要不现在根本买不起。他现在一个月五千多元的工资,基本没有休息日和个人时间,晚上八九点给他打电话一般都在 办公室。平时说话小心谨慎,不苟言笑,只有一年几次偶尔和我们见面时才比较放松。辛亏老婆在四大做到了中层,收入较高,经济上才没什么压力,但老婆工作很 忙,一年有半年在出差,现在连孩子都没时间生,这就是你想要的或羡慕的生活吗。你想要的话也可以报考国家部委公务员,现在不是正在报考吗,而且主要针对有 工作经验的朋友。

 


诗 人猫的话发在天涯会被猛拍是难免的,因为很多人是站在社会金字塔内来看这篇文章的,视野难免会偏斜。社会中的人群按照天资禀赋、教育学历、能力才华和能获 得的资源去分类,本就是个金字塔型。公务员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层次是整个金字塔中的中等偏高,而公务员所获得的福利待遇确实是中等偏下。所以诗人猫对待遇有 所抱怨也是自然的,但为何这么多的人会来拍砖?

 

  有很多猛拍诗人猫的人论据之一就是——公 务员抱怨,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去考?那么多的人想进?其实这也不难理解,一是想进的人是多,但是要看是什么样的人想进。金字塔型的社会人群中,哪些层 级的人多,不言而喻,对这些层级的人来说,受到专业、学历、能力等种种因素的限制,能够得到中等偏下的稳定收入就觉得满足了,他们自然会拼命考公务员。这 并不能说明公务员在整个社会中有多好,只能说明对他们个体来说,找不到比公务员更好的位置而已。而另一类想当公务员的人,确是受到中国几千年传统的影响, 希望直接服务于公共事业,并将此作为所追求的人生价值,对这群人来说,只要待遇不是过去下去,那他们更重视的是兼济天下的精神追求。这两类人都有,但都不能说明公务员待遇有多好,前者是公务员只是个体的最优选择,后者是待遇问题在他们的选择中次序是靠后的。

 

  泛泛的去说,怕没有说服力,就举我身边的例子吧,我的研究生宿舍有四个人,毕业时一人拿到商务部的offer,拒绝了,去了建行总行,一人拿到人行总行的面试资格,放弃了,去了摩根大通,而我和另一个同学,更是都没去参加公务员考试。我们班最终只有一个热衷公共事务的男同学选择了部委,在他政审的当天,宿舍的其他三个同学被请去跟部委来政审的人来,来人问,你们为什么没报公务员?答曰:公务员?不考虑!。 在同学校友朋友圈子里里,外企、国企、高校、公务员都有,但没有谁认为公务员在当中有多好,确实只是个中等(部委)、甚至中等偏下(地方)的选择而已。在 聚会的时候,公务员同学更是因为收入低而成为受到照顾的对象,基本不让他们买单,如果真是轮到买单了,关系好的朋友一般都会问一句,有没有问题?

 

  估计来拍砖的看官们看到此处说可能会说,~~公务员那点工作中学生都能干,不给他们最低工资就不错了,他们凭什么抱怨待遇差?那好啊,就请中学生来做做全国的经济形势分析,来搞搞金融监管,来答答人大政协的各种提案,来撰写各领域的法律条文,来组织那么大规模的救灾和重建,来在中国各方面矛盾错综复杂的局面下制订出台各种制度、协调落实各项政策……我 感觉在网上,说出公务员工作中学生都能干的人,基本上都没有接触过诗人猫这类的公务员,而且没有在自己的单位担任过任何管理职务,所以他们不知道管理包括 的工作内容有哪些、工作量有多少,他们更不明白社会公共管理领域的复杂、繁重更甚于个体经济领域,否则绝不会说出这么轻率的话。

 

   其实无论是谁,只要稍微不那么冲动,就应该明白,目前中国的社会管理领域还有太多的事需要改善、需要推进,甚至需要变革,那谁来做这些事呢?我相信理智 的人都会意识到,中国要进步,需要一大批愿意参与公共事务管理、且有能力做好公共事务管理的公务员,中国需要有吸引有才华的年轻人进入并留在公务员队伍里 的体制机制。当然,这种体制机制不仅仅是收入问题,可是从天涯这呈现出的态势是——对于国家公共事务管理的水平,大家有很高的要求,可是对于提供这些公务事务管理的人员待遇,大家又认为应该是很低的水准。在市场经济中要素自由流转的情况下,大家认为这样高低相悖的失衡状况可能出现吗?至 少在北京我敢说,在现在的公务员待遇水平下,发改、财政、一行三会,这样的经济部委,别看报名的人多,其实他们很难招得到他们真正需要的人才。大家可以做 个假设,如果北清二校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都以收入来抉择职业,那么最优秀、最聪明、最上进的一群人肯定是会进入各大外资企业,而相反最平庸、最保守 的那几个人则只好选择去各经济部委,当这两拨人在工作中交锋时,你们认为后面这些相对差一些、笨一些的人能占据主动,保护中国利益短期不受损失,且构筑出 长期战略优势吗?长期以往,受到损失的恐怕也包括拍砖的各位吧。上述假设是绝对的,但是可以反映出一些不理智的、凡公务员都反的人士所持的高低悖论之荒谬 和误国!

 

   最后才跟题目挂上钩,给大家说说自己从外企到公务员的心路历程。读研究生的时候,在导师推荐下,去某中央部委实习了半年,这半年的见闻让我在找工作的那 年连公务员都没去考。在实习的司局,跟我混得熟得有一北大的师姐和一清华的师兄,按他俩的说法是工作一小半交给了房租,北大的师姐约我去逛街买衣服,首选 之地是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说此处才跟收入相配。印象依然深刻的是,某次我们出差归来,车子在长安街上经过西单首都时代广场时,正跟我聊天的某司级领导突 然发了一句议论,这个地方的东西好贵啊,买不起。搞得也曾在不少外资企业实习过、见过金领们怎么消费的我心里拔凉拔凉的。所以,尽管实习的几位领导都挺喜欢我的,还在公务员报名时亲自给我打电话告诉我他们也招人,让我报他们那,可在那拔凉的心理状态下,我到底也没打起精神去考试。

 

  毕业了,我如愿去了某知名跨国外资企业,先做市场,后负责政府关系,收入确实跟公务员不一样,首都时代广场也能经常出入,而且朝九晚五,工作也不太忙。可是我却越来越感到工作得并不舒心——不止一次的发现同样的机器设备,在国外定价40万美金,却偏要在中国定价50万美金;总是要忘记诚实,在客户面前不屑的诋毁国内企业的产品,尽管我知道这家外资企业的产品除了一个小小的专利外,其他所有部件都是从国内其他企业采购组装的,它除了一个牌子,性能并不优于国产设备,可是却要卖出高出510倍的价格,而最终这些进入到老外兜里的额外的钱,实际上都是财政买单,也就是所有中国老百姓在掏钱;在跟总部连线会议时听到,这家外资企业为又一次拒绝了中国想要合作某项行业技术的请求时那傲慢的喜悦;还有我的直接领导跟我谈到销售和公关的真谛时说到,我们的销售和公关最高的境界就是要让这些有决策权的中国土老冒们知道他们那点财政发的工资有多么可怜,这样他们才能心甘情愿的给我们办事。”……我总是在想,我的工作除了赚钱外,还有什么意义?我是在一个本该受到政府更多管控、甚至本土企业应该像日本那样得到准入限制政策保护的行业里,充当着掏中国政府和中国老百姓腰包的角色。

 

   这时我终于放下了对公务员低工资的嫌恶,重新燃起了考公务员的念头。因为我觉得自己应该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去为中国某一行业的发展尽一点力所能及的 绵薄之力,服务于构筑有利于内资企业成长的环境,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之举,参与让中国老百姓能够更好享受公共资源的制度和政策设计。又一年的公考尘埃落 定,在毕业的若干年后,我从零开始,再次踏入了部委的大门。工资依然是那么低,工作也依然繁忙而有挑战,领导和同事知道我以往的工作单位和收入时,都表示 了不理解,甚至还记得去面试的那天,引导我进面试考场的那位人事司的同事,在电梯里都问我,你来这干嘛呀?收入这么低。我们还想去你那呢。面对不理解和疑问,我从来都只是笑笑,这些年的心路历程没有对谁说起过。但是这些感受是真实的,我的每一次选择也是真实的。同样,从我的经历中也能看到,公务员职责和收入的不够匹配也是真实的。

 

  早就有人说过,公务员就是一个围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或许吧,但也许,得我想得、得我能得、知足常乐,就无所谓围城了。不知道这篇从未对人言过的心语发出去,会收获板砖几篓,仍想在这淡漠了理想情怀、嘲弄着家国责任的时下,借曾公之语结文——“大抵谓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关心者请入局,入局者少计较,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其实一直都想和真正体制内的贤人探讨这个中国最复杂却又最有趣味的圈子,苦于一是难以在现实生活中与人彻底敞心畅谈,二是难遇与自己条件相仿的言友,互不理解故话不投机。恰巧LZ上述两点都契合心意。实属不易。

 

  先表表我的情况,中西部省份,全家均在体制内,父亲厅局级官员,母亲教育系统专家。在父亲安排下,本人进入一垄断性央企,目前在省城行政管辖下一县级市进行基层锻炼;爱人在省级政府直属机构正厅级单位任职,两人均27岁,刚参加工作2年。

  正如LZ所言,其实体制并没外界说得那么污暗,却也不如自己标榜般那样圣洁,这个圈子是最符合中国人民族性格,最是复杂、最是奥妙、最是巧喜,最是肃厉,也最是趣悦。

 

  本人没LZ那么高远的政治目标,LZ虽暂降于副相,但还是要仰望。(^.^)。副部即为本人终线,原因简单,只因量体裁衣,量力而行。根据我对我的了解,一无大治一方的野心,二无斩弑君折臣的决断,灵魂中偏偏有那救渡云云众生的心怀和对家庭生活的黏爱。每人心中都有一份人生价值信条,或大或小,不瞒LZ, 从学生时代起,就立下信条:我不能消除阶级的存在,因为这是不能颠覆真理,但我希望能就我所能,尽量缩小阶级的差距,让更多低下阶级的人能尽可能享受到那 些最基本、最人性的权益(教育、医疗、生活)。让雄才们去争斗那无尽的权力和荣耀吧,我只需要本分的运用职权内的社会资源,来实现我的理想。

 

  其实父亲常对我说,在中国求官,讲究随缘,该争要争,但更要懂得把握分寸,在官场上用力过猛,是真的会出现武侠江湖中那些走火入魔的情况。

 

   身边的人常对我说:以你的情况,运作一下,随便到县里面镀几年,慢慢调整就进市里面当干部了。最开始听这种话时,还蠢蠢欲动,心里深表同意。慢慢的,想 的多了,悟得多了,开始淡化这样的思想。因为我始终认为,不管怎样的体制、怎样的规则,总是需要能者上位的,在现代社会,已经几乎不会出现古时候那种满朝皆是庸肥肠的景象,只要你确实有才,加上那么一点眼光、加上那么一点情商、再加上那么一点机遇,你肯定会上道的。虽然我进入今天的单位有昔日的运作,但是从面试到实干,从全国各地优秀毕业生到各地市资深同行,一路接触下来,自觉自己还是有那么一些出众与优势。所以现在我真的不急,耐下心来慢慢打磨自己,镀着镀着,那一天也就来了。

 

  顺便纠正一下LZ一个小小错误,烟草行业的市场经理大多归口商业,而非工业。呵呵。

 

  与LZ互勉。

 

 


  我们市,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国税进入面试,有内部子女,必定录用内部子女,无论其他人员多优秀。这就是楼主说的。先天背景。

 


先说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注:这个是听说的,真实性70%)。话说前一阵子,十八大换届前后人事调整频繁,一个四大商业银行的行长要换人,某排名靠前的副行长托了组织部领导的关系,希望能够在适当时机提出来敲敲边鼓或者预热一下。现任国家副主席,当时的中组部长李XX某 次组织小范围开会讨论部分省部级干部事项,期间还有中央领导在座,正好会议期间气氛和谐,就有人顺道提出来该行的人事事项,结果李部长当时就说,会议议程 里没这项吧,议程这么紧张回头再研究吧,再说,(关键是这个再说)你突然提个大家都不认识的人,连个资料都没准备,怎么讨论。这件事我想说的是:领导干部 千万别把自己太当回事,一个四大总行的副行长,也算得上是大众眼中位高权重,呼风唤雨的人物。但到了中组部长那里,就成了大家都不认识的路人甲。所以当了 领导也别自傲,觉得有什么了不起。咱们小兵呢,见了领导,即便是地厅级或省部级的也别战战兢兢,诚惶诚恐,别人眼中的路人而已。领导也好,小兵也好,自己 的心态放正最好。

 


有 个朋友,是个火车站的片警,五十多岁了没有任何职务,应该是个副科级待遇,然后按年龄走的警衔,我也不知道是什么级别。有一次他和楼主父亲几个人吃饭,吃 到一半有人给他打电话,他说了一会说到,要不你过来坐会吧,我和几个好朋友吃饭呢,然后就撂了电话。大家问他是谁,他说是省政法委书记,大家都吓了一跳, 以为他开玩笑呢,没想到过了一会真来了人,真是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说正好在附近没事,有一阵没见老朋友了,就过来看看,坐了一会就走了。大家很惊讶, 他说,我们是发小,从小就在一起的,两家都非常熟,有人就问,你和这么大的领导这么好,怎么不解决你个级别。他说,嗨,我除了实在为难的个人的事情,基本 从来不给他找事,我的事情也从没提过,他要是觉得我是那块料,早就提我了,我也知道自己干不了领导,也就不为难他,有了难事他也不会不管,因为不求人,所 以我们到现在还这么好。这件事我想说的是:有时候背景这东西不一定人人适用,关系也因为不参杂过多利益才能更好的维持,抱着太强的功利性目的去结交,反而 落了下乘,要是他仗着关系索求无度,强人所难,也许两个人早就分道扬镳了。

 


这件事我想说的是:有时候背景这东西不一定人人适用,关系也因为不参杂过多利益才能更好的维持,抱着太强的功利性目的去结交,反而落了下乘,要是他仗着关系索求无度,强人所难,也许两个人早就分道扬镳了。

-----------------------------

  例1,别说副部级人事变动,其实就算在县处级常委会上,但凡在议程之外涉及到人事的问题,主要领导几乎都不会当场表态。因为人事问题是一切其他问题的核心,不经过深思熟虑绝不轻易拍板。

 

  例2,高处不胜寒,其实像LZ说的这个例子里,到了政法委书记这个位置,身边除了家人,是几乎没有什么交心人的,所以遇到这么一个无欲无求的发小,是相当珍惜那份简单、单纯的交情的。

 

  顺便问问LZ,有没有接触过到外省任职的京官,这个有趣的群体,他们与其他官员大不一样,很有意思。想和LZ交流一下。

 


我们这个地方因为地域特殊,所以外挂的京官极少,听说过,但不在本系统,一般都职务较高,基本上没有遇到和接触过,所以只有理性认识而无具体感性认识,你有什么看法,不妨先说来听听,也增长我的见闻。

-----------------------------

  那我说两个:用AB代替。

 

A是学者专家型官员,从北京下挂到省内某地担任政府副职,因为是京官,所以大家都对A很好奇,父亲接触下来跟我聊过对他的评价:专业知识很过硬,不过人单纯了一点。正是这单纯二字让我对他更感兴趣。后来在一次饭局同桌,席间确实能体会到他不似当地官员般善言辞,俗话说就是不是很会来事儿。 后来他妻儿假期来看望他,在当地全程专人陪同,人前马后,用他自己和他老婆的话来说,在北京,根本体会不到这样的感觉,原来当官是这样的感觉。再后来,外 挂期满,该老兄竟不愿回去了,多次向组织表达自己想留下来继续奋斗的意愿。呵呵,至于组织最后怎么考虑,我也等着看结果。

 

  相比之下B就显得太会来事儿B首 先是到省直单位任副职,玲珑八面,手段好生了得,充分利用了京官的各种优势,很快熟络了环境,没多久就扶正。(坊间流传其与政治对手各种交锋的故事,未考 证)开始大刀阔斧的干工作,挣表现。这样的举措在我们这个中西部保守省份看来,确实容易被划入另类。而且该老兄似乎隐隐约约也做了一些不太光明的事情,没 多久,就被一次风波给缠上,目前焦头烂额。

 

  两位老兄在本地官场都属于少数派,所作所为也很有特点,起码我之前是没听过类似的故事。所以不禁在想:是否还有其他类型更有趣的京官?

 

  红尘兄,你谈谈吧。

 


那我说两个:用AB代替。

A是学者专家型官员,从北京下挂到省内某地担任政府副职,因为是京官,所以大家都对A很好奇,父亲接触下来跟我聊过对他的评价:专业知识很过硬,不过人单纯了一点。正是这单纯二字让我对他更感兴趣。后来在一次饭局同桌,席间确实能体会到他不似当地官员般善言辞,俗话说就是不是很会来事儿。后来他妻儿假期来看望他,在当地全程专人陪同,人前马后,用他自己和他老婆的话来......

-----------------------------

  你说这两种其实是一种京官的两种表现,都是身后背景都并不太强的京官代表,A基 本是技术性官员,因为在比较高的平台,单凭技术也可上升到一定职位,或者有的是从事业单位或学术单位下来的,但情商不高,或者说没有过复杂的基层经验,按 照中央的要求下来锻炼,在京城不过小小副厅,连车都不配,到了地方摇身一变成为实权诸侯,众星捧月般,找到了当官的感觉,滚滚红尘,乐不思蜀了。这类官员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并不很适应地方复杂的关系网和不分工作休息的工作状态,时间一到恨不得马上回去老婆孩子朝九晚五过自己的清闲京官生活的。

B则 是为人活络,善于经营,在部委费心吃力提到副厅级,争取了个机会下来,心知回去也难以再上一步,下来时候就没想回去,就打算地方打拼的,所以趁着人熟,利 用京官优势做些事情扶正,然后想在地方大干一场,利用京官的年龄优势上个副省级,所以有时容易用力过猛,和地方势力起冲突。

 


还 有一种就是身后背景复杂,有贵人相助,仕途道路已有规划的,下来纯为镀金,一般下到地方不温不火,不求有功,先求无过,利用京官优势做一两件漂亮事即可, 谁也不得罪,地方的事情不掺乎,到日子得一个地方漂亮评价,増些履历,下来晃两年,回去提半格,过两年可能就又提半格下来了。秉着下上下上,马不停蹄,小 步快走的原则奔驰向前。


  还有的官员心态奇特,下来就是完成任务,只当体验生活,做事不功不过,但是个人比较神秘,给人以高深莫测感。我们这有一个地级市下放了一个副市长,干了两 年一直和大家不远不近,等到换届时,则频繁出入各个饭局,总有一名下属桌上放言领导不走了,要在这里扶正,该领导则不承认,不反驳,笑而不语。结果许多局 的正职副职信以为真,纷纷私下奉上薄礼,以图亲近,此公则来者不拒,等到换届后尘埃落定,此公盘缠鼓鼓,打道回京,拍屁股走人了,留下一路骂声。

 


我之前说过,平均三百分之一,你要是去县里,就会变成上千分之一。有背景又如何,我见过多少个省部级领导,厅级领导的子女,在体制内,连个处级根本都不可能上去了。


体 制内官至副厅级,就进入高级干部序列。基本吃喝全报销,到哪都有公车,有司机,有专人盯着你的事情,有下手帮着干活和服务,一般都有分管范围,不至于没权 没兵。医疗服务也进入比较高的待遇,基本全部报销,不用担心今后的生老病死。退休后也享受较高规格的待遇,逢年过节都会有人看望,到一定年龄还有保姆费。 但是由于不是正职,工作压力不是很大,不用担太大责任。关键是人身比较自由,请假,出行之类的不受太大限制。所以说是最舒服的。因为官至省部级其实人身就 很不自由了,你的生活工作安排都不完全受个人意愿支配,个人空间就会极少。因私出国基本就不可能,因私出省都不是很方便,到哪里都很多人陪同或跟着。而且 属于天天上报纸的公众人物,舆论压力也比较大。


   我省有一个副省长,厅级时还好一些,刚提了副省长后主管商业等系统,他自己还不习惯自己的状态,有一天周末和妻子去商场购物,结果转了没一会就被人认出 来了,火速通知商场老总,商场老总以为领导私访,急忙汇报了商务厅的领导后带着一堆商场高层下来迎接省领导视察。结果一家人什么都没买成,讲了几句话后打 道回府。后来他基本就不自己出门买东西了。

   正厅级虽然一般没这种情况,但地市领导在本地市也有类似情况,而省厅领导但是由于是单位的主负责人,有些热点部门或者是省领导重点关注的对象,所以也极 不自由。象我厅厅长就是如此,几乎每天下班前都会联系省长和主管副省长的办公室,确认领导没事情,不需要陪同饭局等后才能忙自己的事情,因私要请几天假都 很难开口。平时更是随时待命,随叫随到,毕竟上级有事通常先找一把手。你又想进步,所以必然不清闲。

 

同 事圈子的作用是什么呢。一个办公室或部门的不宜深交,因为毕竟关系复杂且会有利益冲突,保持适当的良好互动即可。但是其他部门的因为没有明显利益冲突,反 而可以交往多一些,比如人事处,办公室之类的综合部门,这可以给你带来很多系统内的信息资讯,比如竞争上岗的政策,部门领导的变动。而其他部门的朋友则可 以带来业务交流的知识,还有就是如果帮别人办事,不是自己部门的业务,也能找到熟人打听或解决不是。

 

 还有就是如果你哪一天提了职的话,也可以有很多信息从年轻人中来选择自己的班底,或者了解更多同级别同事的性格脾气、工作方式等情况。

 

后 面说的这个圈子很重要,就是同在体制内的,和你年龄相仿的其他单位和系统的才俊。何为才俊呢,就是你感觉有能力,有发展潜力的人。一个学识好,修养好,业 务能力强,办事能力强,为人谦逊平和,处事得当的人,不管在什么地方,体制内外,正常情况下必能有所发展。你要用心去结识交往这样的人,别说没机会什么 的,只要用心,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一定会遇到这样的人。这种人可以单线发展,个别交往,也可以随着朋友介绍,形成固定的几个人的小圈子,但一个圈子里人不 要太多,不然会影响深度交往。如果想多结交一些,可以发展几个不同的圈子。

 

这 种交往是一种长线的投资,不见得一两年或三五年内会有成效,但是十年后可能就会见到效果。短期内也可以开拓你的视野,丰富你的阅历,因为毕竟不是一个系统 的,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互通有无。而且不同系统内的人可以解决不同的问题,可以增强你处理个人事情的能力。比如你是一个税务局的人员,小范围内结识 法院的朋友、国土房管的朋友、卫生局的朋友、教育局的朋友、民政局的朋友,审计局的朋友等等。非常有助于你办理很多事情。但是注意不要泛泛之交,要选择投 脾气、兴趣爱好、世界观相近的朋友,尽量长期深入交往。而且你们年龄相近,职位相差不多,更方便平等相交。一个人在权力地位不大的时候更好交往,你们间的 友情才更珍贵牢固。一旦他有了权力,炙手可热时,贴上来的人他就不重视了,而且他会更珍惜你们间长久的友情。

 

这 种人正常情况将来必有发展,也许几年就成了处长,十几年就成了厅长,也或者几年后被领导看上,成为了贴身秘书,进入了仕途快车道。现在公务员交流频繁,也 许什么时候通过公选就到了你们单位,成为领导,成了你的上级领导,不也是你的资源吗。即便他真的没有很快速的发展,你也得到了一个不错的朋友,不是吗。有 的朋友会说,可是人家既然很优秀,会愿意和我交往吗。那我要告诉你,提高自己的素质,让自己变优秀,自己先成为学识好,修养好,业务能力强,办事能力强, 为人谦逊平和,处事得当的人。交友就是这样,你在选择别人,别人也在选择你,你要让对方看到你的潜力,你的价值。这都是相互的,青鸾与彩凤齐飞,麒麟和骏 马同行,你什么时候见过老鹰和麻雀在一起,猛虎和土狗同食。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变成优秀的人,才能结交到同样优秀的朋友。其实分辨一个人的能力很容 易,就看和他同行的朋友都是什么样的人。

 

  最后说一种重要的关系,就是系统内其他部门的年长一些的领导(不包括自己的直接领导),或其他系统里比你略高一到两级,对你表示亲近的年长些的领导朋友。 因为这种领导朋友对你的意义其实很大,一方面他们手中拥有大量的权力和资源,虽然不一定可以直接为你所用,但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对你的发展起到画龙点睛的作 用和关键的推力,或者他们顺手之劳,就可以解决你个人和家庭的一些难题。另一方面他们的经验阅历丰富,很多时候在你的发展上能起到指点的作用,让你不在迷 茫彷徨,少走很多弯路。而且由于他们的职务较高,不一定什么时候就能成为你的顶头上司或分管领导,这样你就有了一个对你印象良好且私交不错的上级,这是多 么可贵的资源啊

 

  也许你会问,他们都是位高权重的人,怎么会愿意和我交往呢。这里有几个原因,一个是他并不是你的直接上级,所以和他交往没有上下级的利益关系,可以比较平 和自然的交往。人都有多种需求,他们这种人下属很难和他正常交往,他们也需要年轻人对他们自然的尊敬和仰慕,也需要通过与与一些人年轻的交往了解新鲜的事 物和年轻人的心理,便于他管理下级。同时很多人也有好为人师的心态,乐于欣赏和指点一个有潜力的年轻人健康发展,就如同欣赏提携一个优秀的晚辈,看其成为 接班人一样。而且有时候有些私人事情他并不一定愿意让下属去做,或让下属陪同,希望一个利益关系不是特别密切的年轻人,给他跑跑腿,充充场面,打打下手伺 候伺候局。还有的时候他办一些你单位管辖的事情如果你能解决,他并不一定会去找你的领导,这有时是因为面子问题,有时是因为他会觉得欠你领导一个人情不好 还,但是欠你一个人情比较好还。

 

关于红尘兄说的副厅最舒服这个话题,我也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当之处欢迎红尘兄予以理辩。我简单从我接触到的副科到副部来说说自己看到的所谓的闲忙。

 

  副科,县级市内一央企分公司的副职,因为直接分管生产,所以一年到头都在忙,由于平台低,时刻有迎检任务,应酬是家常便饭,出没生产第一线,因为生产指标完成情况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单位一年的工作指标,所以压力大,常被一把手要求这,要求那。

   正科,地级市内一事业单位办公室主任,相比之下业务工作不算忙,毕竟手下有两个副职分担,要做的重要工作就是为领导做好服务和协调各职能部门工作。总体 来说:忙。因为杂事太多。同时因为已经是一个独立部门的主要责任人,所以对本部门工作开展情况负主要责任,压力也不小。

 

   副县,县级政府副职,分工明确,手下好几个独立单位,工作范围瞬间增大,因为县一级行政单位是国家各项政策的重要执行层,地市和省厅口中的下乡(以省厅 为主),一般也都是指的这一层,每年很多迎来送往,一旦分管范围内出现个把试点或亮点,那更不得了,工作量陡然增倍。压力很大,很多副县长都叫苦,没办 法,事实就是这样。

 

  正县,省政府直属单位处长,工作明显轻松不少,手下两个副处长把关业务,自己主要负责传达领导精神和指导下属工作,具体事务不用接手,每天就是安排工作,指导工作,检查工作,汇报工作,完事。偶尔可以开开小差,无伤大雅。

 

   副厅,地级市政府副职,进入高级干部行列,相比正处而言,更可以开小差了,每年的考评,因为手下不单单是一个县,一个县干不好,还有其他县干得好,所以 不用为了一个县而伤脑筋,大可以把工作交下去,每年不定期提提醒,抽抽鞭,工作自然就往前推了。红尘兄说的对,这个级别是相对自由的。

 

  正厅,省政府直属单位一把手,自由度和清闲度骤降。对上要跟副省长有交代,而且本单位的考评进入部委视线,每年考评跟其他31个省市区来比较,是在全国里来排名的,所以名次的高低直接影响本省在该项工作的位次,直接关乎分管副省长的面子,这可开不得玩笑,所以工作量不算大,但是压力非常大。

 

   副部,年幼时与一位重点直辖市政府副职同桌吃饭,开玩笑说他红光满面,很好玩。童言无忌,但是背后的事实是我直到今天看到的副部级官员确实都是红光满 面,神采奕奕。究其原因,我觉得一是人处高位带来的一种由内而外的自信,二是我这次想说的重点:工作性质发生本质变化,难出现劳累的 表现。我的观点跟红尘兄些许不同,我认为在这一个层次上才是最自由的,自己可以主观的选择有能力的手下去解决各项工作,自己很多时刻只要象征性的表态即 可,中国人是最聪明的,体制内的人更是如此,最善于揣摩领导的心思,你很多时候只需要刻意放出一些信号,自然有人把事情办得妥妥当当。

 

   其实说那么多,结论很简单,体制内无所谓哪个级别绝对的最清闲,清闲都是相对的,因为没有在一个统一的平台来评价,而且清闲这种东西本身就是无法量化 的,原因很简单,你可能觉得一个县里的副县长要比一个部委的副部长还要忙,同时你也可能觉得一个厅局里的副厅长比一个乡里的副乡长还要忙,这都是成立的, 并不矛盾。

 

  不过嘛,通常情况下,业务上,副职要比正职繁忙;压力上,正职要比副职操劳,因为心累。

 

那 么如果和他们有机会交往如何把握心态和尺度呢,这个首先是保持不卑不亢的心态,因为对他逢迎巴结的人和下级可能很多,你如果也这样就没意思了,他反而会反 感。其次就是保持比较自然的对长辈的尊敬和礼貌和仰慕,让他感觉舒服自然而不做作。然后就是你不要试图可以和他建立很密切的圈子,因为你做不到,他已经有 了固定的密切圈子,但是你可以争取在他心中建立一个礼貌,懂事,上进,勤快,有眼力,有潜力,懂得感恩,值得提携帮扶的年轻人形象,逢年过节以年轻朋友晚 辈的身份拜访,礼不必过重,心意到即可。也可以找机会和他的爱人子女等建立良好的关系,更有助于你们的交往。(你看,要是你没男、女朋友,若有机会让他爱 人给你介绍一个岂不更是美事,很多女同志爱干这个事)。另外不要仗着关系不错,总麻烦他一些无关自己的事情或者明显不靠谱的事情,这会使交往过于功利性。 好钢要用在刃上,有时候关键一件事他真能促成就可以让你受益终生。这种关系不易维护,因此贵精不贵多,有三两个就很好了,就会很耗你的时间、经济、精力 等,但这种关系很重要,不要过于心急,有时可遇不可求,择机而行,更要认清人,有些人品不好的领导是不值得去费心维护交往的。

 

另外补充提醒一句,关于人脉的建立,体制内的朋友最好和经商做企业的保持一定的距离,尤其是工作后结识的,你的工作对他有利益关系的那种人。

 

作者:苏摩海皇 来自:iPhone客户端 时间:2013-11-08 01:52:43

  现在公务员真的不太好弄了,我大专文凭,爹省会城市厅级,文凭限制考不了省会,没办法跑去考县级城市。。两次都没考过还在奋斗中。公务员这种事,你要真有实力父母推一把没问题,要是差太远神仙都帮不了你。

 

楼主:红尘万丈向李学习 时间:2013-11-08 14:25:52

@会思考的老猫 1271 2013-11-08 10:49:11

  楼主今年三十二岁,估计正科已经三五年或是刚刚副处,正是拼搏的好年头,能够理解楼主为什么这么努力:到 了一定程度,不努力由不得你,家人,朋友,同学,同事都给了太多动力和压力。但最要命的恐怕就是楼主所谓的圈子,这种圈子是那你的实力作为基础的,一旦没 有这个实力,或者实力达不到圈子发展的需要,一定会被慢慢边缘化的,希望楼主为仕途拼命的同时一定要区分朋友与圈子的区别

 

-----------------------------

   你说的没错,所以我说这是圈子,是人脉,但不一定是朋友,当然其中有些是很多年确实不错的朋友。其实即便是朋友也是如此,当所处层次差别过大时,正常交 往就会非常困难,这不是势力或者功利,而是现实中你们的境界、眼光、谈论的事情、看问题的方式和生活方式都会差别较大,无法继续进行交往下去,也就会有人 逐渐淡出。很多小时候的同学,朋友,大学的舍友,二十年后能够继续深入交往的也都是差不多层次的。层次过大即使双方都愿意交往,但也都会很累。

 
 
这 两天遇到个事情,很有意思,就先和大家说一说,这是个关于如何请客吃饭的事情。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楼主有个关系很好中学同学,学习很好,名牌大学研究生 毕业后又出国念的博士,然后在国外的研究所找了个研究工作又工作了几年,老婆也出去念得博士,然后在国外生了两个孩子,想回国发展。经多方联系,被我省会 某高校按特聘学者引进,教授,待遇科研资金等方面还都不错。
   他和楼主关系很好,一直也有联系,每次回国也都见面。然后他回国后因为政策等不熟悉,有一些个人问题就找我帮助解决,比如驾照的重新申请啊,个人档案的 落户啊,还有就是孩子的户口啊之类的。这期间楼主就找了各部门的朋友帮他讲解了一些政策,简化了一些手续,解决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孩子落户的事情,因为涉 及超生,绿卡等问题,有一些特殊情况,比较麻烦,楼主一个省厅的朋友办了不少忙,在规则范围内尽量斡旋,算比较圆满的解决了。
本 来这些事情办了也就办了,虽然朋友们出了力,但毕竟在规则范围内,也不算太为难,楼主想这样就结束了也好,但楼主的海归同学认为大家帮了很多忙,尤其是省 公安厅的朋友,想请大家吃个饭表示感谢,现在其实规定比较严,体系内的朋友都知道,大家一般不太出来吃饭了,但海归同学再三表示,一定要我组织。楼主只好 约了其中两位,一位是公安的朋友,一位是人力保障局的朋友,定了时间一起吃饭,海归说他因为久不在国内,怕场面应付不来,就说让他堂兄一起参加,做个陪 客,他堂兄在某垄断国企工作,比我们年长几岁,自己也做着一些生意,应该能热热场。此人楼主也见过一两次,于是就认可。此为背景。
 
饭 局前两天海归和我说想给公安的朋友拿些东西,表示感谢,我说你随便,无所谓,他问我拿什么好,他不太熟,我说你要拿就拿两条烟好了。然后他又说他堂兄自己 的生意新开发有一些产品,听说人设厅的朋友管全系统的装备和采购,想拿来看看,看是否有机会进入。我说这样不太好,他说他也想帮帮他堂兄打开市场,毕竟是 亲戚,我说愿意说说也无妨,但样品还是不拿的好。结果他转天和我说,他堂兄还是想拿样品给大家看看,我只好说随便吧。另外之前我说定哪里吃饭,海归说了一 个很不靠谱的吃饭地方,是自助餐,被我否决了,他就让我帮助安排,我就安排了一个中档饭馆,五六个人随便点点大约1000元左右的价位,但环境还不错。我在前一天和他说:你能喝酒否,他说可以喝一点,我说那拿两瓶中档酒即可,你陪着喝一些,我陪着喝一些,你堂兄喝不喝均可。他说好。然后我又特意叮嘱,请别人吃饭别迟到,略早一点,我也早一点,帮你安排菜。
  到了吃饭当天,楼主比约定时间提前五分钟左右到了饭店,进去后看到海归和公安厅朋友坐在一起聊天,说是均已到了十分钟左右。又过了几分钟,人社厅朋友匆匆 赶到,说是本来想走着来,下班晚了点,怕迟到太长,打车两公里过来的。我安排朋友坐了主位,公安厅朋友坐了主宾、我坐了主陪位。人社厅朋友年纪小点,听说 一会还要来海归的堂兄,主动坐了副陪位,把副宾位留给了海归堂兄。海归说堂兄返回单位拿样品了,也没来过这里,下班点比较堵,正在路上,于是我们等了大约 半小时,海归堂兄带着一个年轻女孩来到,大家介绍后各自落座,海归堂兄说不好意思路上比较堵,介绍这女孩是他私人参股的生意新招来的职员。
忘 了说了插一句,楼主进门时看见桌子上有一个超市的透明塑料袋,里面用报纸包的两条烟,我进门落座后,公安朋友和我说:咱们这么熟了,不用这么客气,太见外 了。海归前两天办事时在我单位门口就和我拉扯半天我没要今天又拿来了,真没必要。(之前是海归问我拿点什么好,我说拿烟就行,他吃饭前两天又和我说办事时 人家没要,问我怎么办,我说吃饭时拿着吧)。我说:你就拿着吧,你也不是自己正管这事,又托了同事,回头给人家吧,也别自己太搭人情。
  可这东西搁桌子上太显眼,我就拿下来放在了椅子后面。
开 席后海归堂兄说:海归在国外时间比较长,一直也不太喝酒,我陪大家喝点,他就别喝了,正好我也开车了,车一会让他开着送我回去,以后有机会再一起喝。海归 呵呵一笑,说:我是不太能喝酒,也行,我哥跟你们喝点,以后有机会我再跟你们喝,要不车子也没人开回去。我和两个朋友不知说什么好,感觉很尴尬,就没法往 下接话了,这时我说:要不一会让小姑娘开车吧,你们都喝一点,咱们也不多喝,高兴就好。
  海归堂兄想了想说,还真不行,这姑娘刚拿本,技术太差,怕是开不了。犹豫了片刻说:要不我一会儿叫个司机来开车吧,说着拿电话拨号,结果也没打通。海归堂兄说算了,都先喝吧,一会我再找司机。
酒 席开始,大家说了些客气话,喝了几杯酒,海归话不多,一般就是呵呵憨厚的笑,海归堂兄则开始介绍他公司的新产品,和产品的定位、销路、渠道、技术、优点等 等,说希望大家能在单位帮他拓宽渠道,因为这产品是个有一定技术含量的生活用品,他就希望人社厅的朋友在系统内推一些,人社厅的朋友说这东西确实本地不太 适用;海归堂兄又说希望能进入公安系统,公安厅的朋友解释公安的物资很多都是公安部指定,你要有渠道和部里接触,如果没渠道则可以和有渠道的厂商合作,海 归堂兄则希望过一阵拜访他让他帮助引荐省厅装备处的人员,或者让装备处介绍一些有渠道的厂家合作,公安厅的朋友也答应了,但是说这种事不要着急,慢慢来找 机会较好。海归堂兄说到高兴处让女职员又演示了一番样品,还非让我们都操作一下,我只好操作了一下,夸奖一番,公安厅的朋友也试了一下。人社厅的朋友则说 咱们还是喝酒喝酒,我看明白了就不试了。期间茶和酒都喝完了,因为单间不大,档次也不太高,屋里没有服务员。我看看三位请客方也没人动手,就自己转圈到的 茶水,公安厅的朋友则给大家添的酒。海归堂兄谈兴正浓没有在意,海归手一背坐那乐呵呵听着堂兄聊天。
整 场酒席基本都是海归堂兄在谈他的产品,我们几个随声附和,海归呵呵乐,不怎么说话。谈到一半时大家说现在生意也不太好做,海归堂兄不知想起了什么,又说他 有个同学在某都市报作发行,现在压力也挺大,问人社厅的朋友能不能订点报纸,我说现在机关报纸不少,省报晚报的基本都是拍下来的,赠的报纸还行,新订恐怕 不行。海归堂兄和人社厅的朋友说:你们机关有时也用得着媒体的,订点报纸以后有事找报社我可以联系,再说不让你白帮忙,订一份返你个人20元 钱呢。我看人社厅朋友的脸色就不自然,但是也没发作,说:咱们今天主要是认识海归教授,大家熟悉熟悉聊聊天,别人的事有机会再说。我当时只能赶紧端酒杯打 圆场,这事情暂时揭过。因为就带了两瓶酒,五六个人喝,一人三、四两酒,不到两小时酒喝完快散场了,海归堂兄说:你看今天大家挺高兴,也都认识了,过几天 我的样品多做几个给大家送一下,以后有事我就让这小姑娘(用手一指)联系几位,刚才说的联系装备处什么的咱还要抓紧啊。这话一说我看我两个朋友一下子都不 说话了,人社厅的朋友实在忍不住了说:大哥我拦您一句,以后咱们认识了,你让美女联系我没关系,我也高兴,但是联系两位大哥还是您亲自比较好。我看场面实 在不好看,就赶紧吆喝散了局,让大家起身撤退了
到了电梯口,那哥俩上厕所,人社厅朋友和我说:对不起哥哥,我实在没忍住拦了他句话,拦得对不对你多包涵。公安厅朋友说你拦他话没看人家都生气了吗,人家拿眼直瞪你。我说没事挺好挺好,今天是我不好意思,实在不知道会这样,改天我再请两位吃饭,回家路上一定小心。
  两人打车走后,我和海归朋友说,你喝多了吗他。说这没多少酒,我没事挺好。我说你要没喝多回家给我打个电话,一定记住。
  我当时心情很不愉快,回家后他给我打电话我说,你觉得今天怎么样,海归朋友很高兴的说:挺好挺好,今天大家都很高兴,真要感谢你安排,过两天我让堂兄再去找他们,把适用的礼品也带过去。后面还要你们大家多费心。
  我当时气的半天没说出话来,我勒个去。
太功利了,太露骨了。
  人都是情感动物,毕竟咱们都是有点知识,有点文化的人,不是纯出来卖的。更多的时候是只卖艺,不卖身的。
  像这种货怎么说呢,以后敬而远之吧。不能说人家不好,只是出去久了,文化上有隔阂。看了大家关于我这个饭局的意见,我作为当事人来分析评判一下。先强调一下,在我海归朋友当天晚上给我打电话时,我就把以下说的话和他说了一遍,这个当然是有原因的,最后再说为什么。
 
   他们的问题都出在哪儿呢,首先大家要知道,人做每一件事情都要有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像这种饭局肯定是有意的寻求某种目的,这个饭局目的 是什么呢,我和海归朋友意见应该是一致的,就是对之前朋友的帮忙表示感谢,因为年龄也相仿,大家通过此饭局拉近感情,以便日后有更多的联系机会,互相结识 一个拥有不同社会资源的朋友。海归本身还有另一个目的,就是希望给他堂兄的产品做一些宣传,看看可不可以通过政府部门的采购资源,找到一个销售渠道,等于 他这个饭局有两个目的,一是感谢和进一步结识,二是希望有机会再次寻求帮助。酒席开始,大家说了些客气话,喝了几杯酒,海归话不多,一般就是呵呵憨厚的 笑,海归堂兄则开始介绍他公司的新产品,和产品的定位、销路、渠道、技术、优点等等,说希望大家能在单位帮他拓宽渠道,因为这产品是个有一定技术含量的生 活用品,他就希望人社厅的朋友在系统内推一些,人社厅的朋友说这东西确实本地不太适用;海归堂兄又说希望能进入公安系统,公安厅的朋友解释公安的物资很多 都是公安部指定,你要有渠道和部里接触......
-----------------------------
  呵呵,这饭吃的憋屈的呀----这海归堂兄真把自己当盘菜啦,呵呵.
  我理解啊,楼主受邀这个饭局其实是同意了海归感谢一下其他几位帮忙仁兄的意思,顺便还人情的同时加深一下同志之间的友谊。
  海归不善交往,便推出了其堂兄。这个海归堂兄啊,在这个饭局中,他的角色就是帮助海归活跃饭局的气氛,表达感谢之情。这个饭局的整场主题是应该是感谢。
  海归堂兄呢,呵呵,有点意思,酒、水没人倒也就罢了,整场饭局成了他的交际推介会,完全本末倒置,本来应该突出的感谢没有体现出来倒也罢了,成了他安排工作的现场会,呵呵。
  谁参加谁憋屈,艾码,这哪钻出来的一颗葱啊。呵呵。
  但是实际上,他的两个目的在初始就存在问题,如果以他的想法走下去,本身就会造成不愉快的结局,难以达成他的目的。为什么呢,这和他是否适应国内环境无 关,而是和他的性格有关,就是过于以自我为中心,未考虑他人的感受。道理很简单,你在之前一直是寻求他人的帮助,而不是回报帮助他人,也就是说你是索取 方,索取成功后表示感谢是应该的,但在感谢还没有表示达成时,就又想继续提出要求,寻求帮助,希望帮助你的人继续为你付出,帮助你的亲戚卖东西。这就是完 全以自己为中心,索求无度,说重了就是不知好歹,你以为你是谁,别人就应该无条件帮助你吗,别人帮助你不是没缘故的,人家根本就不认识你,之所以帮助你是 因为楼主的缘故。你们都不认识,在对你提供了帮助后马上你就接着提出新的要求,人家凭什么继续帮助你,别人又不欠你的。而且帮助的事情也不同,你自身的问 题属于上户口啊,落实工作关系之类的,出现困难寻求帮助是可以理解的,你是为了生存生活便利。但是后一个要求是完全属于利益索求的,就是属于利用别人赚 钱,自己获利。这两种事情本身就完全不同,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救急不救穷。前一个是朋友感情帮忙,后一个是官商勾结获利,放在一起就很不合适,让人反感。别 说是别人帮你,就算是你帮别人后提出此事都有挟恩求利的感觉。不属君子所为。到了电梯口,那哥俩上厕所,人社厅朋友和我说:对不起哥哥,我实在没忍住拦了 他句话,拦得对不对你多包涵。公安厅朋友说你拦他话没看人家都生气了吗,人家拿眼直瞪你。我说没事挺好挺好,今天是我不好意思,实在不知道会这样,改天我 再请两位吃饭,回家路上一定小心。
  两人打车走后,我和海归朋友说,你喝多了吗他。说这没多少酒,我没事挺好。我说你要没喝多回家给我打个电话,一定记住。
  我当时心情很不愉快,回家......
-----------------------------
  这些个仁兄之所以参加这个饭局是因为对楼主的信任,这信任是建立在多年工作之间的交往对彼此的了解而积累起来的,并非一朝一夕。
  这饭局对海归堂兄来说其实是很难得,他自己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的社会关系有一定的局限性,他可能根本就邀请不到楼主所约的这些个仁兄,这些个仁兄是冲着对楼主的信任去的,跟这个海归堂兄没半毛钱的关系。
  这个海归堂兄在这个饭局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大家都尽兴而归的话,楼主这些个仁兄会对海归堂兄有了一个初步的好印象和信任,可以促进海归堂兄与祝位仁兄以后关系的交往。
   而这个海归堂兄完全没找准自己的位置,他亲手葬送了自己的机会。然而最悲剧的是,他却不自知。这是最悲催的了。而且从吃饭前,海归做的事情就有欠妥之 处,他咨询我是否可以送些礼品,我和他说过可以送两条烟,他就在找公安朋友时,拿到了人家单位门口,在单位门口和人家拉扯送礼,这就很不好,虽然是私人关 系,但是在单位门口送东西,人家收或者不收都很不好看,让人很尴尬,属于办事有欠考虑。后来在饭店,拿超市的透明塑料袋,里面用报纸包的两条烟。你就不会 找个不透明的提袋吗,这个东西让人家装装不进包里,提没处下手提,还特别显眼,毕竟还有其他的朋友(虽然那位不抽烟),但让人依然很尴尬,简直让我不知说 什么好。
  而且我还和他说关于产品的事情愿意说说也无妨,随口一提就行,但样品还是不拿的好。结果他们还是坚持要拿样品。固执的可以。
  而且他居然还想定自助餐,自助餐不是说便宜或贵,而是这气氛根本不适和,你的目的是交流感情,吃自助,大家端着盘子一会一个走来走去找吃的,乱乱哄哄不好说话,实在太不适合。
  这以上几项都还是小问题,毕竟属于他社会经验少吧,我还是可以理解的。而后面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则归结为素质礼貌问题,和社会经验等无关,我和海归朋友也是这么说的。
   首先我反复强调,你要早去会儿,不要迟到,毕竟你是请客方。结果海归堂兄依然迟到半个多小时,让所有人等他开席,这是对客人的极大不尊重。所有客人都按 时或提前到场,人社厅的朋友因为下班耽搁,宁可两公里打车过来也要争取提前几分钟到,都是表示对你们的尊重,因为毕竟是初次吃饭,大家都不太熟,礼仪更要 做足。而你的陪客之人反而迟到半个多小时,让大家干等。知道下班路堵,又没来过,就更要提前做好规划,早出发,宁早勿晚。即便真晚了,海归也应该说咱们先 开席,一边吃一边等,等也是让客人说出来再等一会儿,而不是自己说等一会等一会,把所有人晾在那里。
   其次就是斟茶倒水倒酒之事怎么也不能让客人去做,没有服务员应该自己动手以示尊重,或者让随从的小姑娘去做。有的请客之人即便有服务员随身服务,还会不 让服务员动手,自己拿过酒给客人斟酒,表示对客人的感谢和重视。这几位倒好,大马金刀一坐,让客人动手心安理得给自己倒。这就是太没礼貌,怎么会给别人好 感。
  再者就是我在前一天和他说:你能喝酒否,他说可以喝一点,我说那拿两瓶中档酒即可,你陪着喝一些,我陪着喝一些,你堂兄喝不喝均可。他说好。结果到了现场的表现大家看一看。
  《海归堂兄说:海归在国外时间比较长,一直也不太喝酒,我陪大家喝点,他就别喝了,正好我也开车了,车一会让他开着送我回去,以后有机会再一起喝。海归呵呵一笑,说:我是不太能喝酒,也行,我哥跟你们喝点,以后有机会我再跟你们喝,要不车子也没人开回去。》
  变成了顺坡下驴,你请客,你又不喝了,让客人自己傻喝吗,喝酒别开车啊,开车找个司机啊,说好的事情变成你不情不愿的喝酒,话中语气还是好像跟我们喝酒给了好大面子一样。一直是跟你喝酒,连个陪你喝酒都 不说,怎么让人愉快的起来。你要早说不喝酒,有不喝的请客方法。你要喝酒,有我总量控制,必不会让你喝多。结果上来就让大家不痛快。还是一句话,没礼貌。 后面海归堂兄的表现简直就是可笑,你不知道自己是来干什么的吗,简单说说自己的产品即可,不仅大谈特谈自己的产品,还让女职员又演示了一番样品,还非让我 们都操作一下。正如"借个光吧"朋友所说,这个海归堂兄啊,在这个饭局中,他的角色就是帮助海归活跃饭局的气氛,表达感谢之情。这个饭局的整场主题是应该是感谢。
  海归堂兄呢,呵呵,有点意思,酒、水没人倒也就罢了,整场饭局成了他的交际推介会,完全本末倒置,本来应该突出的感谢没有体现出来倒也罢了,成了他安排工作的现场会。
  你算那根葱啊,谁认识你啊。你拿自己当什么了,你怎么定位的自己。他简直就是来搅局的。而后面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则归结为素质礼貌问题,和社会经验等无关,我和海归朋友也是这么说的。
   首先我反复强调,你要早去会儿,不要迟到,毕竟你是请客方。结果海归堂兄依然迟到半个多小时,让所有人等他开席,这是对客人的极大不尊重。所有客人都按 时或提前到场,人社厅的朋友因为下班耽搁,宁可两公里打车过来也要争取提前几分钟到,都是表示对你们的尊重,因为毕竟是初次吃饭,大家都不太熟,礼仪更要 做足。而你的......
-----------------------------
   呵呵,海归堂兄真是有点意思,完全不懂人情世故,请人吃饭,提早到安排的地点迎接客人是最基本的礼貌,结婚的新人总是早早就在酒店门口迎接宾客表示感 谢,这是最起码的请客规矩嘛.居然能迟到半个小时,我去,没转身走真是很给楼主面子,想必个个青年才俊,外人平常请都请不到,谁缺顿饭啊.
  这海归堂兄,怎么说也是国企职员吧,好歹应该是见过一些小世面的,没规矩没文化到这种程度真是少见,
   类似海归堂兄这般没规矩没文化的做法,同志们还是需要引以为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接着说,其实如果光是以上的事情,顶多就是不礼貌,不懂事而已,关 键是后面海龟堂兄的两次做法真正得罪了人。一次就是和人社弟说帮他朋友订报纸的事情,本来你在这场合大谈你的产品就挺不识趣了,居然还突然帮你你朋友卖起 报纸了,这哥两个还真是一样脾气,不拿自己当外人。人家根本就不认识你,今天刚坐一起吃个饭,还没谢人家呢,你卖自己东西不算,还再扯个别人卖报纸,你脸 还真大。卖也就罢啦,还说什么不白卖,一份提20元钱,你大爷的,这不是当面损人吗,合着我朋友就值这20元钱,帮你就是看上这20元钱了,哪帮你堂弟办事收钱了吗,这事值多少钱啊。大家帮忙是为了人情,人情到了,该帮就帮,别提钱。再说看得也不是你的人情,要为你这20元钱,鬼和你坐一起吃饭,说句不好听的,交你这种人就是自贬身价。和你坐一起就丢人。大家不是生意人,你要谈生意就别往一起坐,谁认识你是谁啊。政府买东西现在都招标,你投标去啊,和我拉什么关系。
   这话说的我都想抽他,太伤人了。人社弟一是涵养还好,二是给楼主面子。要不然早拍桌子走人啦,还吃个屁饭啊,谁稀罕吃啊。第二个就是最后海归堂兄和大家 说让小姑娘联系大家,还尽快联系解决,真行,好大的脸,好大的架子。大家坐一起是交个朋友,你直接把人家降级使用,连和你联系的资格都取消了,还下达任 务。正常没事的交往这么做都不礼貌到家了,何况你是感谢别人并想有求于人。当时我都无话可说了,人社弟之前就被羞辱了一回,这回实在忍不了顶了两句,居然 还被海归堂兄冷眼以对(这还被公安兄看出来了)。到这地步还不散场就太没趣了,这一晚上这二位就是冲着得罪人来的,让人怎么不痛快怎么办。关键是海归这家 伙居然还认为宾主尽欢,想着后续跟进堂哥的事项,这是趁热打铁,非把道走绝的节奏啊。这个饭局事情到这里就讲完了,也分析完了,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借鉴。 本来是一个挺好的交流促进感情的机会,认识朋友的机会,共赢的局面。结果却变成了全输的饭局,所有人都没能从中收益。对楼主的朋友们而言,本来有机会深入 结识一个高校的青年学者,形成一个独特的高端资源(这个也是楼主搭桥的原因,毕竟海归有他自身的优势,是一个有价值的资源,其实社会有时很现实,如果海归 是一个无业游民、流浪汉,应该说事情也能办,楼主欠人情就好了,但是这两位朋友未必会有进一步交往的意愿,因为对他们基本无价值),结果是时间搭上了,没 能结交人,还落了一肚子气。楼主本来一个是收获海归的人情,另一个通过介绍几方认识,巩固已有资源,通过资源介绍减少对两位朋友的人情负债。结果是搭了时 间精力,反而得罪了几方人士,产生了更大的人情债务,自己也不愉快。
  海归一方本来也可以扩大人脉空间,给堂兄铺设一条道路,便于今后接触。结果是搭了金钱,时间,反而适得其反,效果还不如不见,狠狠得罪了人,直接产生了负效果,把这条路基本堵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