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环游巴尔干】生命和阳光的礼赞:马拉穆列什的木教堂

(2020-06-19 10:34:59) 下一个

马拉穆列什位于罗马尼亚的北部,靠近匈牙利、捷克和乌克兰,历史上曾属于匈牙利、特兰斯瓦尼亚。这里的田野山川,风景优美,宛如世外桃源;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号称是古代达契亚人的后裔,民风淳朴,生性达观,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崇敬太阳、生命和大自然。这里的木教堂和快乐墓园都是十分独特的景观,和罗马尼亚东北部的摩尔达维亚布科维纳地区,是此次罗马尼亚之行到访过的最具魅力和风情的地方。

那里地处卡尔巴阡山,盛产木材,是著名的木材之乡,以木质建筑闻名。历史上,曾经统治这个地区的异族政权禁止当地的东正教会修建砖石结构的教堂,当地人只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纯木结构建筑教堂。马拉穆列什现存42座木质教堂,其中三分之一的历史,可追溯至200年前或更早,其特有的双层屋顶和高耸的尖塔被称为哥特式马拉穆列什风格。代表该地区精华的八座木教堂,于199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分别是:伯尔萨纳(Bârsana), 布代什蒂(Bude?ti), 代塞什蒂(Dese?ti), 耶乌德(Ieud), 普洛皮什(Plopi?), 波耶尼莱伊泽(Poienile Izei), 罗戈兹(Rogoz), 苏尔代什蒂(?urde?ti)。这种全木结构的教堂,在东欧和北欧地区比较常见,可能是因为这些地区森林茂密。几年前在挪威,曾经造访过那里的几座木板教堂。在波兰、乌克兰、俄罗斯也有类似结构的木教堂。本篇介绍的我们在马拉穆列什参观的几座木教堂。

 

—— 布代什蒂约撒尼圣尼古拉教堂 ——

那天参观的第一座世遗木教堂,是布代什蒂乡的约撒尼(Bude?ti Josani)教堂,建于1643年,以圣尼古拉命名。

雕刻装饰的木门是当地木建筑的特色,上面的绳索花纹象征生命之树。

教堂外形呈长方形,长18米,宽8米,是马拉穆列什地区规模最大的一座木教堂。教堂屋顶的双层屋檐,是马拉穆列什地区木教堂特有的。

教堂的塔楼高26米,在中央的尖塔周围,还有四座小尖塔。

屋顶的鳞片状木瓦。

教堂的大门和周围的门框上雕刻着一些神奇的图案和符号。

木教堂内部有精美的壁画,可是我们来的时候大门上着锁。这些木教堂除去礼拜日,平时都不开门,不过根据网上的说法,可以按照贴在门口的号码打电话给教堂的管理人员,请他们过来开门。电话打过去,被告知这一天是休息日。

 

—— 布代什蒂苏撒尼圣尼古拉教堂 ——

在这个布代什蒂村里,还有另一座木教堂,布代什蒂乡苏撒尼木教堂(Bude?ti Susani),建造的年代较晚,是1760年,外观上也不如前一座教堂,所以没有入选世遗。这座教堂也叫圣尼古拉教堂,外观差不多,又都在同一个村子里,很容易搞混。

这座教堂规模较小,屋顶上的尖塔周围也没有四座小塔陪衬。

我们来的时候,这座教堂的门也锁着。不过这次运气不错,在教堂门口一位石匠的帮助下,我们打通了电话,不一会儿,管理员来了,为我们打开门。木教堂内部装修的虽然简朴,但是很有当地的地方特色。

教堂里的圣幛是1628年制作的,年代比这座教堂还要久远。

教堂内部的壁画出自Alexandru Ponehalschi之手,他是18世纪马拉穆列什地区著名的壁画家,很多木教堂内的壁画都是他画的,包括之前去过的约撒尼木教堂。在这里看到了这些壁画,多少弥补了之前在约撒尼木教堂的遗憾。

这些画在木板上的壁画,无论人物造型,还是色彩笔触,都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我们在巴尔干地区看到的那些湿壁画差别很大。

墙上的壁画。

教堂内地上铺的,墙上挂的,装饰圣像的,都是当地出产的特色手工织物,小小的教堂内,处处散发着浓郁的风情。

教堂内陈列的圣物,貌似也有些年代了,让人不禁感叹它们是如何在上个世纪后半叶那个专制时期幸存下来的。

 

—— 萨尔比苏撒尼木教堂 ——

萨尔比村的苏撒尼木教堂(Sârbi Susani),约建于1639年,专家从建筑施工的特征推断,这座教堂和布代什蒂乡约撒尼木教堂(世遗),出自同一位木工大师之手。与世遗教堂不同的是,这座木教堂的屋顶只有一重屋檐。

这座教堂的大门是马拉穆列什地区木教堂中保存最为完好的。门框上雕刻的奇异图案曾引发了宗教学符号学界的各种猜测。

门楣中央的图案是一个三重十字架,两边各有一朵多瓣玫瑰花。有学者解读,三重十字架象征耶稣受难,而多瓣玫瑰则象征古代达契亚人崇拜的太阳,一左一右代表夏至与冬至,一年的周而复始。

萨尔比村苏撒尼木教堂。

 

马拉穆列什的乡村。

当地很多农家院子都建有一座这种传统的木雕门,上面刻着象征太阳的圆轮和生命之树的绳索花纹。

河边的水磨坊。

 

—— 瑟彭察修道院 ——

瑟彭察修道院(S?pân?a Monastery),它的前身佩里修道院,是罗马尼亚马拉穆列什地区历史最悠久的修道院之一,最早的教堂建于1391年,原址在乌克兰境内。《福音书》《使徒列传》等许多基督教典章都是在这里首次被译成罗马尼亚文的。不过十八世纪之后,修道院门庭冷落,逐渐被人们淡忘。

1997年,人们在瑟彭察乡重建了修道院。

修道院的天使长圣米迦勒教堂,高达78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木结构教堂,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瑟彭察修道院。

瑟彭察修道院。

瑟彭察修道院。

 

—— 伯尔萨纳修道院 ——

伯尔萨纳修道院(Bârsana Monastery)的老教堂建于1720年,是八座世遗木教堂之一。十九世纪,修道院被废弃,这座木教堂也被搬到另外一个村庄。1993至1995年,在那座木教堂的旧址重建了伯尔萨纳修道院。我们在伯尔萨纳,只看到了新修道院,没有找到那座老教堂。

圣使徒教堂与钟楼。教堂的尖塔高57米,在瑟彭察修道院建成之前,曾是东欧木教堂的第一高度。

圣使徒教堂内部。

教堂内部传统风格的壁画。

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工艺,只用木榫木钉铆接。

伯尔萨纳修道院。

伯尔萨纳修道院。

伯尔萨纳修道院。

伯尔萨纳修道院。

伯尔萨纳修道院。

伯尔萨纳乡的秋色。

 

—— 耶乌德山教堂 ——

耶乌德山教堂位于马拉穆列什县耶乌德乡,建于十七世纪初,献给圣母圣诞,是八座世遗木教堂之一。

1921年,在这座教堂的顶楼里曾发现了一部十四世纪的耶乌德法典(the codex of Ieud),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罗马尼亚语文献。

耶乌德山教堂是我们在马拉穆列什的最后一站,到达的时候天色已晚,教堂外居然已经有三位游客等在那里,让我们颇感惊奇。一路上像这样偏僻的景点,向来都是空无一人的。

其中年纪较长的一位主动和我们打招呼,交谈起来。他穿着一身教士的黑衣,自我介绍说是一位神职人员,来自摩尔达维亚的城市雅西,在那里的一所大学神学院任教,教授音乐。他是陪同他的俄国同事,来自莫斯科音乐学院的一位教授,前来参观这里的木教堂。陪同他们一起来的还有一位年轻人,是他的研究生。

教堂的塔楼。

教堂的墓园。和别的巴尔干民族相比,感觉罗马尼亚人更看重身后事,哪怕是穷乡僻壤,墓地都搞得很隆重,墓碑绝不是一根普通的十字架或简单的石碑。

教授他们已经联系过管理员了,不一会儿,教堂的管理员来把门打开,让我们进去。教堂里好像没有安装电灯照明,光线很暗,只靠管理员带来的一只大手电,勉强可以看见墙上的壁画。那位来自莫斯科的教授干脆掏出手机,打着闪光灯拍照,管理员只当没看见,无所谓。看来有罗国当地人陪同,还是不一样。我们也拿着相机开拍,不过没好意思用闪光灯。

纵然光线很差,也依然能看出教堂内部的壁画非常精美独特。

教授还主动让他的学生为我们讲解墙上的壁画。年轻的研究生来自乌克兰,在雅西大学读神学博士。他的英文虽然没有他老师讲得好,人却十分诚恳热情,一幅一幅打着灯光为我们讲解,让我们拍照。让一位神学专业的博士生在教堂里为我们做讲解,这种专家级待遇,还是破天荒头一遭,让我们倍感荣幸。

耶乌德山教堂。

耶乌德山教堂。

耶乌德山教堂。

耶乌德山教堂。

耶乌德山教堂。

耶乌德山教堂。

耶乌德山教堂。

 

记得刚从塞尔维亚进入罗马尼亚的时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并不太好。感觉罗马尼亚人比塞尔维亚人要鸡贼许多,曾在山区路边遇到的小贩,一串葡萄敢要天价,锡比乌博物馆的相机票30美元一张,直到来到北部的马拉穆列什和摩尔达维亚,才开始体验到当地人们的淳朴、友好和热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aranjuez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如斯' 的评论 :

虽然我们看这些壁画,只是从欣赏艺术的角度,属于外行看热闹,但是能理解你的感受。
aranjuez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gx123' 的评论 :

G兄这些年能叫得出来的国家都跑遍了,二刷三刷是必需的。
如斯 回复 悄悄话 真心想说,感谢你贴出这些教堂内部的壁画,看得好感动。
gx123 回复 悄悄话 A兄玩得仔细。看得我想再去罗马尼亚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