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破

因为老游的出现,有了建立博客的念头,谢谢老游!
正文

法制观念缺失 华人形象受损 ---《英中时报》

(2011-06-02 06:18:50) 下一个
2011年4月29日北安普敦郡丁姓华人在家遇害,一家四口全被利刃刺死,两名遇害的女儿年仅18岁和11岁。该案嫌犯目前锁定为52岁的中医师杜安翔,现下仍下落不明;


2010年9日,北约克郡两名杀害非法移民陈才关的华人凶手遭到警方逮捕,两人因大麻生意纠纷杀害陈才关,将其抛尸河内;
2009年8月,纽卡斯尔两名从事赌球生意的留学生在公寓遇害身亡,传闻有黑帮涉足,案发现场惨不忍睹。
这些血腥离奇的凶案满足人们猎奇窥探欲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侵蚀了英国华人的形象。在媒体的报道下,大麻、黑帮、赌博这些灰色的词与英国华人联系在了一起,成为华人印象的关键字,潜移默化了英国人的思维,而全体华人也不免受此波及,背负形象阴影。
血腥凶案抹黑华人形象
“通缉令!华商上门索命,四口之家无人生还!”5月4日,《每日邮报》在网站的显著位置放上了这条新闻,惊悚的标题一扫王子大婚带来的喜庆气息。报道详细讲述了来龙去脉,记者同时还将一家四口以及凶犯的照片一并放出,十分吸引眼球,当天就登上了网站新闻关注排行榜。
北安普敦的灭门惨案登上《每日邮报》网站后,众多网友纷纷留言,各抒己见,众多评论中也有一些过激言论,折射出了英国人对中国人的种种偏见。
“又来了,又是这种外国人犯罪的新闻,我看都看腻了,每隔一阵子就有这样的新闻出来,外国人做生意,犯了法,然后就一走了之。英国都要成为犯罪天堂了!”
“中国人还真是自傲,他们总是闷不作声,自己解决问题。”
“我就知道,中国城很多人都受着剥削,从事着非法勾动,然而他们害怕受到暴力威胁,都不敢吭声。”
或许正是因为内容过激,《每日邮报》目前已经关闭了这则新闻的留言系统,后续新闻一概无法评论。留在留言板上的58条评论多为善意,但其中夹杂的敌视情绪,犹如白纸上几个墨点,让人无法移开视线。带着这些情绪,英国人难免对华人认知存在偏差,甚至刻意责难华人。
此案曝光不久,有一名华人网友在某知名留学生论坛发帖抱怨:“这个案件虽然真相出来了, 可是还是给我们这些在英国工作生活的中国人造成不少影响……一名英国同事就质问我,为什么中国大陆人会那么残酷,怎么可以一个人杀四个人,我都不知道怎么 回答。”
帖子下面的回复中也有不少网友表示,自己也经常碰到这种问题。一些英国人由于各种负面新闻的影响,对中国人带有偏见,一些人甚至认为华人多从事非 法生意,破坏英国治安。不管发觉与否,每个客居英国的华人都在以自己的一言一行组构着华人的形象。然而建城难,毁城易,一人的非法行径,犹如墨色水彩,给华人艰辛打造的光辉形象留下了星星点点的污迹,难于在短期内消除。
移民形象不佳促英关紧大门对于英国老移民来说,近年来英政府的移民政策可谓是一年紧于一年,而2010年新旧内阁的交替更是正式宣告工党13 年“宽松”移民政策的终结。持续低迷的经济,不断上涨的物价,居高不下的失业人数,英国政府开始将矛头对准外来移民,而不佳的移民形象更是成为了压垮移民 通道的最后一根稻草。
4月14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发表了上任之后首个移民讲话。他公开指责工党“无管制”的移民政策,造成大量外来移民涌入,而这些移民英语能力不强,很多人不想甚至不愿意融入社会,造成很多不快,甚至可以说分裂了原本统一的英国社会。卡梅伦给移民冠上的“分裂”罪名尚属小儿科,《每日电讯》今年4月发表的一片文章则直斥未来移民增加了犯罪率,给英国治安带来隐患。
“英国警方去年一共逮捕了91,000名外国犯罪者,接近2008年的两倍。”文章末尾还引用了一名剑桥前官员的话:“外来移民的犯罪已经成为了英国社会的一大问题,随着移民人口不断增加,政府到了考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而今年二月一项大型调查也指出,较之美国、加拿大和西欧其他国家民众来说,英国对外来移民最感担忧,有四分之一的英国民众都认为,移民问题是目前英国面临的最重大问题。调查显示有59%的英国人认为太多非英国出生的人在本国生活,70%的人认为政府的移民管理很糟糕。在经济不景气和负面宣传的影响下,英国人对于移民的戒心越来越重,仿佛集体患上了“移民恐惧症”;英国政府更是以此为题,大刀阔斧削减移民。
山雨欲来风满 楼,这个时刻曝光的华人灭门惨案难免又为移民形象抹上了灰色的一笔。一人的不法行径,造成的负面影响却是由所有在英华人承担,这个代价不可谓不严重。入乡应随俗 形象需爱护卡梅伦针对移民的讲话虽有过激之嫌,但不少华人切实有“不融入社会”的通病,入乡而不随俗。两国制度有别,法律不同,华人的一些特殊之道在中国或许能通天彻地,在英国这个法制国家往往却是绝路一条。一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向记者表示,华人圈内的确有一小部分人为了赚钱不择手段,从事不法生意,种植大麻、操纵赌球屡见不鲜。然而这些门门道道往往和黑帮有扯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为贪图一时钱财卷入这些纠纷,其实并不理智。“不管从事天下什么行业,讲究的都是诚实守信,这才是通往富裕和成功最快的道路,旁门左道来钱容易,但是走得都不长久的,”这名人士向记者感叹道。
然而灭门惨案中的杜先生并非一开始就走向极端,何以英国法庭并没有给他一个公道呢?记者就此问题咨询了英中国际法律事务所的高级纠纷商议谈判师李玲女士, 她向记者表示,就目前公布的纠纷案情来看,这个官司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在英国目前法律体系下,嫌犯杜安翔完全有可能拿回债务,并不至于要走上绝路。“他(嫌犯杜安翔)可以向法官申请冻结对方财产,还有很多其他方法可以讨回这笔钱,丁家所谓的破产逃避法,其实也并不可行,有明确目的的财产转移在两年内都是可以追回来的,”李玲向记者说道。李玲女士跟记者提到,经济纠纷案一般并不能短期解决,最快也要一年,所以当事人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好长期打算,而且要做好债款追不回来的心理准备。 在英国90%以上的经济诉讼案都是通过调解解决的,但较之西方人,华人遇事更易冲动,面对纠纷案不能很好控制情绪,这其实并不利于解决争端。
在这个问题上,公民咨询局(Citizen Advice Bureau)的顾问Chris Lee也持相同观点。“华人虽然身在英国,但他们很多人对于英国法律并不了解,而是凭着自己固有的想法来诠释法律,因此他们碰见一些体系上的差异也不能很好地适应,容易走极端。”
“很多华人不知道自己能够享受什么服务,也不知道去哪里寻求帮助,其实有时候我们提供的帮助就是告诉他们要绕出来,此路已经不通了,”Chris Lee说道。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英国作为一个法制健全的国家,居民的生活受到完全的保障,在这样的体系下,遵守“规矩”才是通向成功的捷径。而天无绝人之路,困 难当前必定有解决之道,极端手段只能逞一时之快,带来的后患无穷无尽。英国华人同在异乡,应积极融入社会,拒当孤独“异客”,从一言一行塑造形象,相信如 此守得“规矩”华人必能一扫负面阴影,成就正气大方形象。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