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专家称日本目前测出的放射物对人体危害不算太大(ZT)

(2011-03-13 12:57:16) 下一个
2011年03月13日 05:19
来源:扬子晚报

3月12日,在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佩戴防化面具的警察指挥车辆撤离,当局已要求距核电站10公里之内的居民撤离。新华社发

已启动沿海核安全监测装置,我13台核电机组目前运行安全良好

刘朴 石小磊 谷岳飞 张琳

中国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12日上午透露,我国已经启动了沿海城市的核安全监测装置,正在监测日本的核电泄漏对中国是否造成影响。“到目前为止,监测的结果一切正常,尚未对中国造成影响。”

提到核辐射危害,人们首先会想到“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

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现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发生爆炸,8吨多强辐射物质倾泻而出,使5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受到污染,320多万人遭受核辐射的侵害。事故发生后,发生爆炸的4号机组被用钢筋混凝土封起来,“由于核污染还出现了很多怪异的现象,核电站7公里内的松树、云杉凋萎,老鼠长的很大,癌症患者、儿童甲状腺患者和畸形家畜急剧增加,这些都是辐射损伤的症状,被称为‘切尔诺贝利综合征’。”

此外,全球三十年来还发生了几起重大核事故:

1979年3月28日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三里岛核电站制冷系统出现故障,致使核反应堆部分熔化,最终造成美国最严重的核泄漏事故,15万居民被迫撤离。

1993年4月6日 俄罗斯托姆斯克化工厂的一个装满放射性溶液的容器发生爆炸,释放出大量放射性气体,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污染面积达1000公顷,并引起大火,附近的几个村庄被迫整体迁移。

2004年8月9日 日本关西电力公司的反应堆发生涡轮机房内蒸汽泄漏事故,4人死亡、7人受伤。此次事故被认为是日本迄今伤亡最惨重的核电站事故。

放射性物质如何传播?

随水扩散要比随灰尘扩散好控制

核泄漏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影响范围会扩散到中国及邻邦国家吗?本报记者昨天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南京大学及南京理工大学核物理及辐射防护方面的专家。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核物理专家赵经武老师说:“日本媒体报道称,这次福岛核电站里的放射性元素是通过水作为液体状流出来的,这样会在水中产生放射性污染,而随着水的流动,放射性物质会扩散到更远的距离,如海水及地下水。”

“目前世界上核电站越来越多,一般都建在海边,一边临海,一边靠山,因为靠山可以起到防护作用,靠海则因为排污、取水都比较方便,离城市则尽可能远。一般核电站附近会有几千个监测点,如江苏的田湾核电站在5—8公里就布置了1300多个监控点,经常要监测数据,进行评估。”

赵经武老师解释说,如果发生核泄漏,一般是通过两个途径,一是呈灰尘状飘散,一是随水流出。当时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是呈灰尘状飘散,灰尘落下来无论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还是直接粘附在皮肤上,对人体伤害都很大。通过水的话相对好控制一点。

本次核泄漏污染范围有多大?

主要是看核电站附近对水的监测数据

赵老师认为,核泄漏污染范围有多大,这取决于日本核电站附近监测点的数据,尤其是对水的监测,看放射性物质扩散的速度及含量。“以此来评估放射性有多强,如果核泄漏的数值不高,证明污染的程度不高,那么这块区域未来还是可以居住的,但如果高的话,像切尔诺贝利,到现在还不能居住。因为放射性物质只能慢慢随着时间的流逝等待其放射性原子核发生衰变,比如从100到50,再从50到25,别无他法。”核泄漏会对周边海水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海水本身起到一个稀释的作用,因此如果浓度不大,应该不会有太大影响,如果浓度大,则肯定有影响,甚至会随着海水扩散到其他邻国,这样至少渔业会受到严重打击。”

赵老师解释说,核泄漏之所以可怕,是因为放射性物质在自然界存在的时间长,而且放射性物质无法分解。因此遭遇核泄漏,唯一的方法是尽快撤离。如果人饮用了含放射性物质的水,人体内就会产生放射性污染,造成放射性损伤。

此次核泄漏强度有多大?

采取有效冷却措施,完全在可控范围内

南京理工大学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系主任唐双凌教授认为,这次地震造成的核泄漏不会像切尔诺贝利事件那么严重。“因为发生爆炸是氢气浓度太大,但爆炸的威力并不大,从电视画面中看到,周边高大的烟囱仍屹立不倒。”

唐双凌认为,从目前判断放射性物质泄漏的数量还是相当有限的,如果采取切实可行的冷却措施,还是能控制的。“切尔诺贝利事件之所以严重,是因为其反应堆的结构还是第一代的,用的是石墨来防护,最大的缺憾是没有包壳容器,因此一旦爆炸,核物质会不受限制地泄漏。而现在反应堆类型已经是第四代,比以前有很大改进,外面有包壳容器,是用金属材料制成,耐很高的压力,即使发生爆炸,反应堆里面的燃料应该不受影响,不会大量泄漏。”

唐双凌强调公众对核泄漏不必恐慌。“前两年专家对切尔诺贝利地区有个调查报告,经过20多年后,那里的物种已经长的很好。当地还计划把该地区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这一切证明核污染的影响没有想象中那么厉害。”

链接>>>

目前测出的放射物对人体危害不算太大

就核辐射污染,唐双凌解释说:“放射源分为六类,一类放射源属极危险源。无防护情况下,接触后几分钟或更长时间就可致死。二类放射源属高危险源。无防护情况下,接触后几小时至几天可以致死。三类放射源属中危险源。无防护情况下,接触后几小时就可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

“目前测出的放射性物质超过正常1000倍,应该属于四类或五类,从辐射角度而言对人体的危害不算太大。辐射还分为内照射与外照射,如果你吃了含放射性物质的鱼,放射性物质会长期留在你的体内,这称作‘内照射’,身体无时无刻不在受辐射的影响。一种是外照射,像灯光一样。其实我们正常生活中也会存在射线,只要在正常范围内还是可以容忍的。”

本报记者 张琳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