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写龙谈

兵者,国之大事也;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个人资料
ych2000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在把脉战争中找准陆军发展定位

(2015-11-16 22:21:56) 下一个

在把脉战争中找准陆军发展定位

[军报] 军队因战争而存在,战争永远是军队建设发展的风向标、定位点。恩格斯曾说,军队的组织形态是由技术发展程度决定的。今天,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快速发展,正在引发军队组织形态变革,而这场变革冲击最大的是陆军。在战争形态急速演变、作战方式方法快速变革的态势下,陆军向何处发展、战斗力建设的定盘星放在哪里?无疑是军队建设发展必须思考的重大问题。

战争从空天发起,陆军战斗力建设重心需要上移

在21世纪战争较量中,空天争夺的地位作用日益凸显,谁控制了空天,谁就控制了地面、海洋和电磁空间。远程精确制导武器以及空天作战力量的快速发展,也改变了战争发起模式。纵观近几场信息化局部战争,战争从空天发起成为基本形态。持续42天的海湾战争,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实施了38天的高强度空袭;持续78天的空袭让科索沃战争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次没有陆军参加且打赢的战争;阿富汗战争以空袭拉开战幕,美英等国随后对塔利班部队实施了地毯式轰炸。战争从空天发起,使头顶上的威胁成为第一祸源。而空对地打击“目标尽收眼底”,无遮拦、无障碍的有利条件,意味着地面兵团易被“空中猎鹰”锁定,时刻可能面临“灭顶”之灾。伊拉克战争打响后,萨达姆曾按照传统思维,将数百辆坦克埋在美军可能进攻方向的沙土里,准备“钢铁碰钢铁”“刺刀见刺刀”,可做梦也没有想到,“天兵天将”以黑云压城之势从空而降。

今日战场,陆军头顶上没有安全,就谈不上战斗力。那么,陆军如何应对头顶上的威胁?从世界军事强国陆军建设情况看,战斗力建设重心上移是有效对策,发展陆军飞行化部队,为陆地装备插上翅膀,跳出千百年来地面机动、地面厮杀的模板。当前,一些军事强国大力发展陆军航空兵、加快研发空中战车的做法,为我军陆军建设提供了启迪。磨砺防空部队“刀锋”,使现代陆军防空,既能防轰炸机、武装直升机,以及幽灵般隐身飞机的攻击,还能防从空天而来的各种远程精确制导武器打击。陆军必须把盾铸坚,通过防空作战力量、作战单元、作战要素集成建设,解决防空看得清、联得上、抗得住的能力“短板”。同时,应加快战术激光武器、电磁炮等新概念防空装备研发力度,通过提高精度、延长打击距离,使陆军具备“剑穿云雾直击敌胸”的作战能力。提高部队“头顶”作战能力,陆地机动作战兵团必须通过加大对空对天打击兵器比例,提高对空天打击兵器作战性能,使地面突击力与对空防护力相协调,有效解决地面部队“头顶上战斗力”不足的问题。

“快吃慢”制胜机理凸显,需要把“敏捷迅速”作为陆军建设发展的“主色调”

兵贵神速,自古皆然。从孙子的“兵之情主速”到拿破仑的“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是因为我们比敌人早到5分钟”用兵之道,讲的都是速度在作战中的重要作用。现代条件下,侦察监视装备在空天的云集、精确制导武器的大量出现,以及战争目的的有限性,使速度在战争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在24小时之内运来一个营,比10天后运来1个师更重要”,“以往的哲学是以大吃小,今天的哲学是以快吃慢”,形象逼真地道出了现代作战“速度决定成败”的深刻道理。与其他军种相比,速度不足是陆军的软肋。21世纪的陆军何去何从,战争制胜机理是最好的答案。美军《联合构想2020》规定,要具备4天将1个旅、5天将1个师、30天将5个师部署到世界任何地方的能力,就是基于现代战争“快吃慢”的制胜机理。

速度是制胜之神,它可以使强敌不堪一击、优势装备变成一堆废物,也能让弱军纵横疆场、劣势装备发挥超常作用。眺望世界军事发展潮流,建设“敏捷迅速”的陆军已成为世界各国军队的共同追求。建设超强的战略机动能力,使新型陆军具有“全域到达”的能力。陆军必须大力发展自身需要的陆运、空运和海运手段,并通过浓缩“体积”、降低“重量”,使跨域、跨疆、跨界投送方便快捷。陆军的本质是陆地兵团,“近战”是战争跨不过的门槛,也是陆军的优势所在。而战争“占领控制”的终极目标、最后一公里,使战术反应能力成为陆军能否完成任务的重中之重。陆军主要作战平台,必须具有极强的战术机动能力,能够成体系、成建制快速完成集结、向目标发起冲击,并可对敌实施快速穿插、迂回、分割、包围等行动。现代战场极度透明,较大规模机动不被敌发现的可能性越来越低。而陆战场较量的“近距离”,还要求陆军必须具有诡秘机动的特战能力,如化整为零渗透、战术欺骗渗透、潜水机降渗透等。

“低伤亡”的战争制胜理念,要求陆军建设向远程、无人、隐形拓展

“人海战”是千百年来的战场景观。几十万、几百万人的战场厮杀数不胜数。由于交战双方几乎眼瞅着对方打,相互距离几十米、几百米、几公里,所以血雨腥风是战场的基本特征。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凡尔登战役,德、法两国投入100多个师,双方伤亡近100万人,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名句,同样反映了战争的血腥与残酷。信息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精确制导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武器装备打得远、打得准成为现实。武器装备能够实施非接触打击,特别是“指哪儿打哪儿”的超视距精确战,改变了战场面貌。制伏对手同时实现自身低伤亡、零伤亡的战争理念,成为军事强国战争追求的理想目标。

近年来,美军大力发展“无人+隐形+全球快速机动”制胜技术,其内在机理就是“无人”不怕打,“隐形”使对手打不着,“超高速”使对手来不及反应,以实现对敌的非对称、非接触、快速决定性打击。陆军是“拳击型”军种,近战是优势,战场追求“低伤亡”,要求陆军必须向“远程、无人、隐形”要战斗力才能达成作战目的。应注重发展远程打击能力,陆军不解决“打不远”的问题,就跳不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窠臼。应优先解决坦克、步兵战车等突击装备“打不远”的问题,使非接触打击成为主战装备的主要攻击方式;尽快列装战役型打击兵器,让作战师旅具备百公里对敌火力突击能力。注重发展无人作战能力,无人化装备走向战争前台,是降低战争伤亡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军事强国大力研发无人机、无人战车、机器人等,反映了武器装备发展走向。我军应加快无人机、无人战车研发力度,通过无人化装备尽快在作战师旅团成建制、成系统列编,实现一线部队战斗力质变。注重发展隐形作战能力。目前,世界各国隐形战机、战舰发展都非常快。相比之下,陆地装备隐形还非常滞后。追求地面作战低伤亡,陆地装备在隐形建设方面亟须奋力直追。据资料介绍,一些国家研发的隐形坦克,采取了多种高新技术手段,能有效对抗声光热等侦察手段,使较大规模的战车集结、机动、开进不被敌发现成为可能。借鉴世界军事发展潮流,我军也应加大隐形装备研究力度,力求追赶世界军事前沿。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