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俄专家指明中国军工诸多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改进

(2012-07-02 06:37:14) 下一个

大国衰落是一夜间的事情,但承认并适应这一事实却需要很长时间。尽管苏联解体已过去近20年,但俄国内仍有许多人怀念昔日辉煌,并坚持认为俄罗斯是苏联的化身。最近,俄金刚石中央海事设计局总设计师尤·乌·阿森涅夫在接受中国香港特区《军事家》杂志采访时,披露了一些关于俄军舰设计及中俄军事技术合作的秘闻,字里行间流露出昔日超级大国子民所固有的自傲。

采访中,阿森涅夫流露出对于中国海军的发展颇为轻视,认为,以中国现在的水平,要在舰艇设计上追上俄罗斯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俄罗斯有百年海军技术积淀,而中国海军装备基本是在俄技术帮助下才发展起来的。何况这中间还中断了几十年。”

“中国同俄罗斯进行技术交流时忽视系统整合,而只注重单个设备的先进程度,以为买点零部件就可以做出产品。这种看法是不对的,暴露出中国人对军事技术的核心问题还没有理解。就如同做整容手术,要换个鼻子,不是光考虑鼻子本身,还得从与脸的整体融合方面来考虑。”“不光是中国,即使是海军装备最先进的美国也曾犯过类似毛病。

苏联解体后,美国曾花重金聘请200多名俄罗斯地效飞行艇工程师为自己复制地效艇,结果零部件都造出来了,却装不到一块儿去,因为这些人中没有一个人担任过副总设计师以上的职位。同样的道理,中国虽能造出许多单项性能不错的舰载武器,但在整合上欠缺经验,如中国舰载雷达兼容性就很难做好,严重影响实际使用。……

而俄罗斯在系统设计和系统整合方面功力深厚,这也是俄制武器享有盛誉的关键所在。”他认为,中国已造出漂亮的军舰,但这些舰艇存在不少问题,如被称为‘中华神盾’的052C型驱逐舰只造了2艘,很重要的原因是解决不了系统兼容问题,中国要想进入舰艇设计的最高殿堂,仅靠模彷是远远不够的

阿森涅夫还提到一个细节,不久前,一批中国海军专家访问金刚石中央海事设计局,提出三个问题:“1、俄制舰艇为什麽高速性能极好?2、俄军舰的两个推进轴为什麽在出故障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同步运转?3、俄制敌我识别系统的作用距离为什麽能和舰载搜索雷达相当?” 阿森涅夫说:“中国人提出这些问题的时候明显有不相信的成份,我们一一进行实际演示后,他们都露出惊讶的神情,后来我们才知道他们是按照20世纪50年代苏联给的资料进行相关计算……都过了这么长时间了,技术和设计思想很多都不一样了。”

当被问及俄方是否向中方传授这些技术时,阿森涅夫耸耸肩:“不是什麽技术都能给别人的。”很明显,这些技术是俄罗斯看家的本领,轻易不会外传。在阿森涅夫眼里,俄罗斯并不担心中国从所购俄制武器中获取核心技术。阿森涅夫认为,外界贬低俄制武器性能是一种偏见,“我们的武器是用来打仗的,西方武器看起来很好,但打仗却未必中用。”

他举例说,法国勒克莱尔坦克很先进,包括计算机、全电控制、空调等应有尽有,甚至还有饮水机,“这样的坦克是用来打仗呢,还是让士兵们舒服地服完兵役?或者是用来阅兵?”他说,当初他曾向准备采购勒克莱尔坦克的阿联酋军方指出该坦克过于精密,环境适应性差,特别是发动机的空气滤清器和冷却系统在沙漠中很容易失灵,但是阿联酋人听不进去,结果他们买来的60辆勒克莱尔坦克在一年之内就因发动机故障全部‘趴窝’。

阿森涅夫回忆道:“我后来对阿联酋军方说,之前我就提醒过空气滤清器的问题,现在真的堵住了吧,你们为什麽不买俄制坦克呢?对方的回答让我很无语——因为俄制坦克上没有空调!看来他们买坦克不是为了打仗,而是想坐在里面轻松地溷完兵役。阿森涅夫还强调,西方武器在设计上只顾指标先进,很少考虑恶劣战场环境的需求,缺少备份措施。

西方舰艇过于依赖信息来源,如卫星、飞机等,而俄制舰艇除了能从卫星、飞机等获取信息,自身也具有完备的信息探测设备,“这就如同开枪,士兵完全可以蒙着眼睛然后接受别人的指令去瞄准开枪,但如果他能自己观察、自己开枪就更好,至少他能更准确地把握目标状况以及被摧毁情况。”阿森涅夫指出,俄制武器在每处设计上都根据战场需要采取备份措施,如俄舰炮平常靠电驱动,如果电力系统出故障则转为液压驱动,如果液压系统再出问题,则可依靠人力操作,西方的战舰就没有类似设计,一量电力系统瘫痪,整个舰炮就废了。

他说:“很多人看到俄制舰艇上密布的雷达、电子设备和武器,总感叹太复杂,没有必要,实际上这些人不是战士,不知道武器系统多重备份的重要性。西方舰艇一旦信息接收设备和电力系统被毁就丧失战斗力,而俄制舰艇在同样条件下却可继续作战,孰优孰劣,不是很清楚吗?”

当然,上述说法只不过是俄国人的一面之词,表面上头头是道,实际上外界普遍认为,今天俄军工能力远不能和苏联时代相比。美国军事专家布拉特·沃森指出,俄罗斯虽继承了苏联大部分军工企业,却再也无法复制苏联时期结构完整、配套齐全的军工体系,加上经济长期困顿,军工企业设备陈旧、军工科研人员大量流失,俄在先进武器研制方面已力不从心。

这从俄罗斯为印度改装‘戈尔什科夫’号航母迟迟不能完工、圆锤潜射弹道导弹屡射屡败就能看出来,“今天俄罗斯之所以大力发展2000吨级轻型舰艇,不是战略上的需求改变了,而是自身造船能力仅及于此。”

英国军事专家拉芒什也认为,俄军品出口虽一直名列前茅,但销售的基本是苏联时期的武器装备,且由于配套体系丧失,俄制先进武器越来越依赖国外部件。在俄军工业走向没落的同时,新兴国家如中国的军工能力却在快速进步。

不可否认,中国武器技术有不少来自俄罗斯,但随着052C型驱逐舰、“昆仑山”号船坞登陆舰、99改主战坦克等大型装备问世,中国军事技术正在摆脱俄罗斯风格,开始形成自己的特点,特别是今年中国成功实施陆基中段反导试验,标志着中国已摘取当今世界军事技术领域最闪亮的明珠。为何俄罗斯迟迟不愿出口苏33给沈飞,就是沈飞吃透了苏27的技术远远超出俄罗斯的想象。歼20的诞生则标志着中国军工由模仿和山寨,走向了真正的自我研发,创新。早在明朝,中国的火炮曾威震边疆,令少数民族军队胆寒,可谓攻城拔寨无坚不摧,现在的中国军工也慢慢的来到了祖先的这个门槛。



短评:

(1)大型制造企业,如飞机制造、船舶制造、航天制造等,无处不体现系统整合这个软实力的存在,美法大型客机的零部件采购与组装已经面对全世界,中国大型产品也越来越体现出这个趋势,最近下水的几个大型船舶如海洋石油981、渔业航母等都是整合世界先进技术装备在中国组装的典型例证;

(2)国家实力体现在系统整合能力上,不久前成功返回的神舟九号是个好例,温家宝在祝贺神舟九号任务胜利完成时宣读的贺电中特别强调各大部门协调合作的成功;

(3)个别部件先进并不代表整体可靠,原苏联制造的战斗机虽然在部分零部件制造精度和质量上赶不上美国但是同样制造出同美军不相上下的武器,这就是系统合理组合的魅力,1加1要大于2;

所以,看系统整合能力不能单看某型舰艇的电磁兼容性问题,而是要用更远的目光考察这个能力,中国大型轰炸机、大型运输机何大型客机制造能力不能满足中国的现实的军民需要,主要原因就是受中国自身整体制造能力的限制,路漫漫其修远兮,系统提升中国的工业制造能力才是解决之道。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