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根儿

旷野独步,思绪飞扬,要读要懂的太多!不然了,还是开源。
个人资料
正文

哲学上的遐想

(2013-06-21 00:28:56) 下一个
德州的那个红脖子,前后用了不少的笔墨,飞了许多的思想,述了几箩筐大道理,引得我思绪飞扬,在此深表感激,录上下面几行我观世界的言语略表微薄心意。



1. 人不是世界的主宰,而是善于理解世界的朋友。



2. 人的语言是用于记忆和分析世界的工具,能否有效完全取决于对寓意的把握。



3. 把握语言的寓意,是人的一种能力,来自于经验和天赋遗传。



4. 一种逻辑是能够表达清楚和严密推导的,那叫语言。还有一种逻辑是边界模糊和
暗示发展性的,那叫语义内涵。



5. 语言与语义经常貌合神离,这正体现出其工具的本性。因为世界是多样且变化着的;另一个原因则来自于人习惯于自我为参照的误区。



6. 从功能意义上讲,世界归结为信息和能量两个方面。信息是内涵,能量是表达,合成的结构叫世界。结构的变化是个序列,表达为时间与空间。



7. 从系统认识的角度看,世界是信息和能量都各自在某种意义上守恒,在人的认识上为一个有限的范畴,这个系统内的元素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即任何元素不能自己定义自己。这就是个体元素存在的相对性和相互性,因此参照物对于系统的认识是不可缺少的要素。辨证法即是着眼于参照的讨论。



8. 如果以人为参照,世界的一面是客观物质,另一面是主观意识。最搞笑的是人这个参照物在自身的实践中东游西转,造成了不少认识上的混乱,结果认识论总也学不好。



9. 如果以神为参照,神创造世界,人的存在要么是世界衍生出来的,要么是神的亲戚,要么神是
人创造出的



10. 如果互为参照,阴阳八卦是也!



11.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因为变化而产生差别,因为差别而存在个体,通过增加个体数量而积累能量,运用能量以扩充功能作用发挥。



12. 不是逻辑层面上无法理解世界,只是世界在形而上的逻辑不是简单清楚的,而是模糊综合的逻辑模式。多因素的多层次的动态的系统具有这样的特点。



13. 关于感性与理性,是人理解世界的两种方式,分别适应能量与信息的特点。感性的,那叫艺术,讲究的是连续流畅,追求的是审美。理性的,那叫科学,讲究的是客观准确,追求的是逻辑严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墙根儿 回复 悄悄话 科学的不科学之处就是以人为参照,更确切地讲是以人的利益为中心参照。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会变换参照物,辨证法是工具,但要注意此时用语言阐述事实会十分吃力。
hola! 回复 悄悄话 说的很好也 不过科学也有刻板无情功利的时候, 所以也不能全部依赖科学, 何况科学有些站在人如何利用开发世界的角度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