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如果时光倒流到<<三国>>,闫润涛会成为一等谋士

(2014-12-17 08:26:12) 下一个

三国中一等谋士大致可分为:
诸葛亮,郭嘉,庞统,贾诩,荀彧,荀攸,沮授,鲁肃、司马懿, 蒋济, 董昭,刘晔

三国中二等谋士大致可分为:
程昱,张纮,田丰,法正,张昭,蒯越,陈登,黄权,顾雍,陈宫,许攸,诸葛瑾,杨阜。

三国中三等谋士大致可分为:
步骘,桓范,辛毗,李恢,审配,阚泽,阎圃,刘巴,马良,逢纪,张松,郭图。

诸葛亮的闪亮之处有:
诸葛亮能文能武,一身兼了萧何、韩信、张良三人的角色,再加上其科技发明的能力、文学才华、忠心耿耿,简直是一代完人。我们只在此看看武侯谋士的本领如何。
1. 隆中对——就在这样一个简陋的草庐里,一位年轻人写意指点轻口漫谈,便立就一国国策,当真令后辈神往慨叹!
2. 为刘琦设计避祸江夏。
3. 东使孙吴,智激孙权。
4. 与周瑜合力却曹
5. 督南三郡,调整赋税,+2分。
6. 与赵云、张飞分兵入蜀,取成都。
7. 刘备取汉中时为刘备“足食物足兵”。
8. 劝进帝位。

郭嘉的杰作有:
1. 看出袁绍是个废物
2. 为曹操提出和袁绍相比的“十胜十败”论。
3. 坚定曹操灭吕布的决心,认为应该一鼓作气灭之。
4. 劝曹操不要杀刘备以归天下之士;劝曹操不要放刘备以免贻害一方
分。对于刘备的态度,曹操过于宽,程昱等人过于紧,惟有郭嘉拿捏到位。
5. 料到征讨刘备时袁绍不会袭击后方。
6. 料到孙策会在官渡之战前死于小人之手
7. 劝曹操假装回征刘表,以使袁家兄弟自相残杀从而坐收渔利。
8. 料到刘表不会趁机袭击后方。
9. 劝曹操扔下辎重,轻兵奔袭蹋顿。

庞统:
凤雏之名,绝非浪得。这位诸葛亮的齐名之士,在诸多三国迷眼中智略远过之,只内政有所不及。且来看看士元的本事:
1. 品藻人物震惊江东。
2. 劝刘备取益州。
3. 劝刘备在涪城会上杀刘璋取蜀。
4. 为刘备设上中下三计,刘备取其中计而斩高沛、杨怀。
5. 庞统激怒刘备而巧言化解,表现高超语言技巧。
6. 一路袭取关隘,“所过皆克”。

贾诩:
谋鬼贾诩,深沉有智,是我最喜爱的谋士。
1. 遇叛兵假装段熲外孙,躲过杀身之祸。
2. 董卓死后劝凉州兵杀入长安挟天子。此举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3. 两次拜辞李傕的封官以保身,多次化解凉州军内部争斗。
4. 设计为献帝削弱李傕势力。
5. 劝阻李傕杀害大臣,暗中护卫天子安全。
6. 料到离开段煨归张绣可以既保全家室又荣耀己身。
7. 料到刘表是个废物。
8. 贾文和料敌制胜:先劝张绣不要追曹操,张绣不听,败;又料到曹操无备劝张
绣追之,胜!
9. 料到曹操能战胜袁绍,劝张绣归曹操。
10. 为曹操设计大败袁绍。
11. 劝曹操不要忙着进攻江东,应该先养力,眼光高明之极,曹操不听,果有赤壁之败。
12. 进献离间计,离间韩遂、马超。
13. 以袁绍、刘表父子故事讽喻曹操立长子。
14. 料到三国鼎立之后是持久战的到来,更多的是国力的比拼,劝曹丕不要轻易征伐。
15. 明哲保身,不结高门;从不主动进献计策。所谓大隐隐于朝,文和之谓也!比程昱又高明不止一筹了。

荀彧:
王佐之才荀文若,曹操目之为“孤之子房”,是曹营当之无愧的首席谋主。
1. 料到颍川会多战乱,搬家冀州。
2. 料到袁绍成不了大事,去袁投曹。
3. 料到董卓会“以乱终”。
4. 张邈叛乱时保全三城。
5. 劝曹操暂时不要进攻吕布,先收熟麦。
6. 劝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大战略。
7. 推荐荀攸、钟繇、戏志才、郭嘉及各地州守所荐严象
8. 为曹操提出与袁绍比较的“四胜”。
9. 劝曹操派钟繇安抚关西马超、韩遂。
10. 官渡之战前,指出袁家诸将缺点;战时留守许昌,坚定曹操信念。
11. 劝曹操先北后南。
12. 劝曹操出轻兵出其不意下荆州,乃降刘琮穷迫刘备。
13. 阻止曹操称魏王不成,忧死;一说自杀。总之在此问题上没有顺应时代潮流,做了汉家的孤忠臣子。

荀攸:
荀公达早慧,七岁就显示出过人才华。相比之下,贾诩小时侯估计基本上是个笨小孩。
1. 十三岁辨出杀人犯。
2. 谋划刺杀董卓,谋泄,饮食自若而脱身。
3. 劝曹操缓兵以灭张绣,不可急攻。
4. 料到进攻吕布时张绣、刘表不会偷袭后方。
5. 劝曹操急攻吕布,不令其喘息。
6. 设计斩颜良。斩大将。
7. 劝曹操以辎重诱敌,破斩文丑。
8. 劝曹操劫袁绍粮草。
9. 劝曹操听从许攸之计。
10. 劝曹洪收留张郃。
11. 劝曹操先南后北,先灭二袁再灭刘表,大战略。

沮授:
又一位超级大牌。窃以为沮君忠烈无双,智计百出,文武全才,当属袁绍手下第一谋士。
当然,当时田丰已经身在缧绁了,没有表现机会。
1. 身为从事之时为袁绍定下总战略。
2. 劝谏袁绍不要将四州分封数子,并预言“必为祸始”。
3. 劝袁绍暂时不要进攻曹操。
4. 劝袁绍不要任用颜良为主将。
5. 出发去官渡前,沮授料到此战必败从而分发家财安排后事。
6. 渡河前劝袁绍主力屯扎延津,分兵驻扎官渡,以保全实力分兵照应。
7. 劝袁绍跟曹操打持久战。
8. 乌巢之战前劝袁绍派兵断曹操粮草。
9. 瞎眼投错主子,没能保全袁家基业。

鲁肃:
江东最杰出的战略家终于登场,豪气鲁肃到底成绩如何?
1. 看出袁术难成气候,搬家投靠周瑜。
2. 早年就认为江东可以立国。
3. 设计脱身至江东。
4. 为孙权定“榻上对”,敲定立国江东与刘表、曹操鼎足,而后竟据长江以成南北对峙的国策,意义重大。
5. 劝孙权趁刘表新亡取荆州,并亲自前往江夏打探。
6. 到南郡后根据具体形势临时决定与刘备结盟,带诸葛亮回江东。此举的确果断潇洒,大胆高明之极。完全改变此行初衷,并先斩后奏,短时间内作出足以深远影响三国历史的决断,尽显鲁子敬魄力。
7. 力排众议力挺孙权抗曹。
8. 助周瑜筹划方略,击退曹操。
9. 借荆州与刘备,令曹操震惊落笔。此举意义极其重大,等于为曹操又树立了一个敌人。这一举动,后来被孙权认为是一短,即使诸葛亮也并不完全理解,惟有曹操深明此招厉害之处。可见顶尖高手过招,实在不是一般人所能清楚其中凶险的。
10. 阻止孙权想把刘备留困江东的想法。
11. 与关羽单刀相会,和平解决荆州争端。

司马懿:
司马懿又特殊了。这里的成绩,一律看司马懿不带兵作战时的谋略。
1. 不肯给曹老大做事,装风瘫装得极为彻底瞒过了阿瞒。一直觉得曹操与司马的暗战是最精彩的,两个超级厚黑大师过招啊!
2. 劝曹操取汉中后直接灭刘备。
3. 劝曹操不要让胡修、傅方镇守边疆。
4. 关羽北伐时劝曹操不要迁都。
5. 关羽败亡后劝曹操不要迁徙边疆百姓。
6. 劝曹仁不要放弃襄阳。
7. 先斩后奏克日擒孟达。此处欣赏的是司马懿的胆魄而非军事。
8. 料到诸葛亮会出祁山。
9. 料到诸葛亮会早死。
10. 上邽之战被诸葛亮击败。
11. 没料到诸葛亮已经死了,“死诸葛走生仲达”出了大丑。
12. 计灭曹爽。
13. 其他战绩,及为子孙营造的基业。
14. 一开始就看好曹家。

蒋济:
曹魏集团一位杰出谋士,寿命也相对比较长。
1. 建安十三年初露锋芒,用计吓退孙权。
2. 劝曹操内徙江淮之民。
3. 关羽北伐时与司马懿一起劝曹操不要迁都并联络孙权灭关羽。
4. 劝曹仁不要袭击濡须洲中。
5. 劝曹丕不要由水道入广陵以免堵塞、后又凿地道以解决壅塞。
6. 劝曹休不要深入吴地,后又引军相救。
7. 劝曹睿不要由海上进攻辽东。
8. 料到曹爽不会用桓范之谋。
9. 一开始便看好曹家。

董昭:
很多人对他没什么好印象(更多人似乎是对他没什么印象……汗一个),因为他劝进曹操尊魏公魏王。各为其主嘛。
1. 助袁绍平定巨鹿对抗公孙瓒。
2. 用间破魏郡贼。
3. 料到曹操必胜袁绍。
4. 伪作曹操书结好杨奉
5. 劝曹操移驾许昌。
6. 孤身入河内劝降张杨部众。
7. 劝曹操不要放走刘备。
8. 劝曹操进魏公、魏王。
9. 劝曹操告知关羽孙权会偷袭,欲令二强相攻。
10. 两劝魏军不要轻入吴境。

刘晔:
个人很喜欢刘晔。曹魏集团的汉家皇族后裔。也因这个身份而能完全发挥才能。
1. 设计孤身杀豪帅郑宝,归曹操。
2. 劝刘勋提防孙策的进攻。
3. 设计剿灭山贼陈策。
4. 坚定曹操平定汉中决心。
5. 劝曹操趁势灭刘备。
6. 料到孟达会造反。
7. 料到魏讽会造反。
8. 料到关羽死后刘备会伐吴。
9. 劝曹丕趁刘备伐吴之时一起伐吴。
10. 刘备败后劝曹丕不要伐吴。
11. 料到曹丕伐吴时孙权不会亲自来。
12. 劝早伐公孙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