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煮酒论史]烈将--共产党早期红军军长们(九十二)

(2012-09-05 09:46:14) 下一个
红军第三十军军长程世才:


程世才,1912年8月8日出生于湖北省大悟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程世才不甘忍受地主的压迫,对于社会的黑暗、阶级的压迫有着切齿的痛恨,内心蕴藏着一股强烈的抗争意识。

1930年,蒋介石、阎锡山、冯玉祥等军阀忙于中原大战,无暇顾及红军,鄂豫皖根据地得以发展,吸收了许多新的革命力量。17岁的程世才就是在这一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

1932年10月,蒋介石在红四方面军跳出包围圈后,仍然紧追不舍,派嫡系第14军军长卫立煌率第 10师、第83师、第34旅从东、南、北三面对红军实施包围,企图围歼红军于新集以西、汉水以东地区。红军被迫与敌展开决战,这是红四方面军向西实施战略转移以来打得最凶的一仗。一天,红11师奉命向敌34旅发起反击,第33团团长吴云山在发起冲击的时候不幸身亡。时任第 11师党委书记、第33团政治委员的程世才挺身而出,挥起他那与众不同的长砍刀向敌阵杀去,顿时,士气大振,全团勇猛作战,突围成功。程世才却因身负重伤而两次昏迷过去。

1932年冬,红11师33团作为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胜利越过秦岭,在程世才的带领下,迅速进抵汉中平原。与此同时,国民党陕军杨虎城部向洋县、城固地区东进,中央军胡宗南、刘茂恩部则西进至安康地区,两支部队形成东西夹击之势,企图阻截红军南渡汉水。程世才了解敌军的企图以后,迅速采取果断措施,一边派人控制公路两侧制高点,布置警戒,一边带上三个营的主力赶到汉水,为后续部队选择渡河点。12月的汉江寒冷刺骨、江阔水急,程世才选中一处河段,带领各营连干部拉着马尾巴终于过了河,探明了涉水地段。12月11日,红四方面军涉过汉水,转向镇巴、西乡,掌握了主动,为创建川陕根据地创造了条件。

入川后,程世才带领第33团占领得胜山,一面就地休整,积极备战,一面大力发动群众,开展建党建政工作。他们打土豪,分田地,成立农会、护卫队等革命组织,很快得到当地群众的拥护,一个月内就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扩编部队1000多人。

1933年,蒋介石任命田颂尧为川陕边区“剿匪督办”,分兵三路对红军实施“三路围攻”。5月17日,红四方面军总部决定重点打击贪功急进的敌左纵队十三个团,红11师奉命切断敌人退路。程世才在余湾山头亲自考察地形,决定开辟林间通道,攻击敌侧翼。5月21日凌晨4时,总攻开始,33团战士如从天降,毫无准备的敌军仓促应战,还没组织好就做了俘虏。6月,红 11师扩编为第30军。程世才成为30军第88师师长兼政委。第33团荣获“攻如猛虎团”的荣誉军旗。这一仗也使程世才看到了夜战的优势,便有意识地组织部队进行夜战训练,带出了一支名冠川北的“夜老虎团”。1933年冬,程世才率 88师在老观场一带钳制敌人。他往往采取夜战,使敌人在兵力强、装备精良的情况下,仍然难以致胜。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夜间作战的战术水平,真正发挥夜战的威力,程世才从265团抽出一部分部队,进行严格的夜战训练。在以后的战斗中,“夜老虎”多次发挥巨大的作用,常使敌人胆寒。

1935年,遵义会议之后,中央军委下令红四方面军西渡嘉陵江,策应红一方面军渡江北上,第30军为渡江主力,在苍溪以南的塔子山附近实施重点突破。嘉陵江是纵贯四川东部的一条大江,刘湘部六路围攻失败后退守大江西岸,构筑坚固工事。而大江东岸,红军技术条件、武器装备都占劣势。如何取得渡江战斗的胜利,成为程世才日夜思考的问题。程世才考虑到,虽然红军技术条件、武器装备方面都不如敌军,但红军士气旺盛,准备时间充分,有夜间行动的便利条件,尤其是有当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支持,只要认真选好渡江地点,精心部署,是可以取胜的。

程世才决定由第88师担任强渡。该师263团为强渡的先头部队,其他两团则进行渡江战斗的训练和准备工作。在渡江地点的选择上,程世才看准了苍溪县东南二十余里的石家坝一带。此时,嘉陵江江面宽阔,水深流急,两岸地势险峻,选好渡江地点是渡江作战取得胜利的关健。程世才选定的石家坝一带初看并不适合渡江,对岸守敌兵力雄厚,装备精良,而且具有一定的战斗力。敌人擅长阵地战,红军则擅长运动战。这明显不利于红军渡江战斗。但程世才有自己的考虑,他认为主渡点江岸突向我方,两边则突向敌方。此处由于江面宽阔,水流较为平稳,也比较适合渡江作战。经过再三权衡,程世才有了胜利的把握,他开始全力投入准备工作。首先是造船工作,由于利用了人民群众的力量,造船工作进展顺利,50余只战船很快就全部造成。程世才组织大部分部队进行紧张的渡江作战训练,同时派出侦察人员大量搜集敌军情报,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935年3月15日午夜两点,渡江命令下达。渡江战士驾着几十只战船,奋力划向对岸。战士们迅速占领碉堡,歼灭守敌,占领敌军营团阵地。凌晨6时,第二梯队全部过江。红军佯渡部队也在左侧发动攻击。程世才命令两个营原地防守,在敌军遭到大量杀伤、等待援兵时,及时出击,几乎全歼了反扑之敌。程世才在追歼逃敌时,来到敌人的通讯联络站,迅速包围敌军,使敌军全部缴械。负责联络站的团长怎么也不相信站在自己对面的是红军。是啊,他们有那么多的部队,又有嘉陵江的天险,红军除非长了翅膀,否则不会这么快来这里的。然而,英勇的红军创造了奇迹。当他终于明白过来时,这位庐山军官学校毕业的神气十足、白白胖胖的中校团长,顿时像一摊烂泥一样瘫倒在地。程世才在掌握了敌军兵力部署后,命令268团部分官兵迅速占领十里之外的敌军医院。

第二天,程世才率30军向剑阁方向出发,6月,第30军一部作为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与红一方面军在懋功地区胜利会师,会师后,红军士气大振。在毛儿盖,程世才实现了多年的愿望,见到了毛泽东。毛泽东与李先念、程世才等人亲切握手,详细地向程世才询问了一些部队的情况。毛泽东问得特别细,如部队掉队人数,各连人员情况,战士情绪如何,生活给养怎么样,休息得好不好等等。接着,毛泽东席地而坐,在地图上向大家讲了自己对战局的看法及作战部署。毛泽东的和蔼可亲、对红军战士的深切关怀及对战争全局的准确把握,都给程世才留下了很深的印象。1937年3月13日,西路军作出决定,部队分散活动,等待援军;陈昌浩和徐向前回陕北;

30军和第9军编为左、右支队,在附近山区打游击。程世才带领左支队1000多人,冒着逼人的寒气,忍饥挨饿,艰难地转战在祁连山。一天,程世才得到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仅有的一部电台和党中央取得联系,中央指示左支队保存力量,可以去新疆。部队经过讨论决定去新疆。经过四十三天的跋涉,左支队终于走出祁连山,到达甘西平川,而人数已由渡河前的2万余人削弱到903人。部队在祁连山西端的古色城休整。万佛寺住持道人郭元享倾其数年积蓄,为这支“为穷人打天下”的部队捐赠了小麦、面粉、食油等物资,使精疲力竭的队伍得到给养补充。程世才留下收条让郭道士在革命胜利后兑现。25年后程世才还回忆起这段缘分。

1937年4月下旬,西路军左支队抵达星星峡,彻底摆脱了噩梦般的险境。党中央代表陈云和腾代远亲自迎接他们,大家忍不住热泪滚滚。不久,程世才等人从新疆回到延安。抗日战争时期,程世才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和中央党校学习。后来陆续担任冀热察挺进军参谋长兼第12支队司令员、抗大分校校长、延安中央党校四部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程世才任冀热辽挺进军参谋长兼第12支队司令员,于日寇投降不久第一个率部进入东北山海关,发展武装,建立根据地,为红军抢占东北并最终解放东北全境作出了贡献。其间,程世才历任辽南军区副司令员、辽东军区副司令员、东北军区第3纵队司令员、南满军区司令员、辽东军区司令员、辽西军区司令员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程世才进入南京军事学院深造,后经毛泽东亲自圈定担任公安军第一副司令员,负责主持公安军的实际工作。他还担任了沈阳军区副司令员兼沈阳卫戍区司令员。1959年,程世才任军委装甲兵副司令员。

1955年,程世才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他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90年11月15 日,程世才因肺癌医治无效,于北京逝世,终年78岁。程世才是中国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军事指挥家。从 17岁参加红军起,他就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中国革命事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