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煮酒论史]烈将--共产党早期红军军长们(二十八)

(2012-06-20 08:09:35) 下一个
红军第七军军长张锡龙:



张锡龙(1906-1933),又名张希铭,庆符县(今高县)瓜芦乡人。红军高级指挥员。宜宾叙联中学、重庆中法大学、武汉黄埔军校留下了他的革命斗争史迹,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后被我党送到苏联学习。曾任红十三军参谋长,红七军军长,红三军团第四师师长等职。他的丰功伟绩将永留青史。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张锡龙从小参加劳动。九岁开始读书,后入庆符县中城镇高等小学堂就读。1925年春考入宜宾叙联中,参加反帝爱国运动,被学校当局开除,返家务农。

1926年春,张锡龙考入重庆中法大学,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冬,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在川招生,张锡龙报考被录取。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军校解体。张锡龙赓即离武汉去南昌,参加“八一”南昌起义,时任排长。后随军打到汕头,起义队伍受挫。

中央军委派张锡龙去苏联深造,先入苏联高级步兵射击学校,继又转到莫斯科步兵学校学习。 1930年夏,爆发中东铁路战争,苏联红军战胜中国东北军,生俘8000多人。张锡龙、陈林等被派去教化这批俘虏,经过教育,将俘虏全部遣返回国。

同年9月,张锡龙回国,被分配到南方局军委工作。同年底调中央苏区。次年在苏区红军学校第三期学兵团作训育主任。1932年3月,调任红五军团第十三军参谋长。同年底调任红七军军长。次年6月,中央军委对红一方面军部队进行整编,军团直辖师,张锡龙改任红三军团第四师师长,彭雪枫、黄克诚先后任师政治委员。

1933年7月,中央军委根据临时中央的指示,以红三军团指挥部和红四师、红五师、红十九师组成东方军,在红三军团军团长(东方军司令员)彭德怀、政治委员滕代远的率领下,向福建方向进军。第一仗是消灭宁化县泉上、土堡之敌。张锡龙带领红四师奉命在泉上三十余里的延祥设伏。7月9日,敌旅长张兴隆率第三0九团增援泉上,进入红四师的伏击圈,张锡龙率领红军全歼了这个团。又乘胜进击,全歼泉上敌军。延祥和泉上两战毙敌四百余人,俘敌一千二百余人,缴获步枪一千多支及迫击炮、机关枪等武器。

7月28日,红四师、红十九师分别包围朋口、营溪,守敌四六七团丁荣光部和所属黄康营部全部被歼。敌军区寿年师尚存的四个团和师直属部队刚撤至连城县的姑田镇时,张锡龙率领红四师与兄弟部队火速追上,区师大乱。红军续追到小陶,再歼区师一个团。这一仗,张率红四师与兄弟部队共消灭敌区寿年部七十八师一个旅三个团,生俘官兵二千余人,其中旅长一人,团长二人,缴获各种枪支二千余支,军粮一千五百石。收复连城、新泉苏区,开辟了泉上、清流、归化数百里的新苏区。

8月16日,东方军奉命北上。9月3日,张锡龙率红四师第十团从闽江上游渡江,红五师第十三团一部就地渡江,迅速强占对岸山头,以猛烈的火力夹攻敌人,消灭一个营。敌余部窜逃,张率红四师尾追到福州北四十里之水口,又击溃其两个营,共缴获重机枪三挺,步枪百余支,汽车二辆,汽艇八艘,子弹四轮船,食盐七万斤。

10月,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5日,东方军从福建撤出,回师黎川。6日于黎川县城东北二十公里的洵口与敌吴奇伟师遭遇。7日彭德怀发出《东方军攻击洵口之命令》,红四师、红二十师为右翼纵队,由红四师师长张锡龙、政治委员彭雪枫指挥,由北向南进攻,并阻击硝石、资福增援之敌。经过激战,洵口之敌一部被击毙,一部被俘,残存之敌急向黎川逃窜,又被红军左翼部队堵死,至下午一时,红军全歼了敌十八旅的三十一、三十四两个团,活捉敌旅长葛钟山。

红四师在张锡龙率领下接着又参加硝石战斗、资溪桥战斗、浒湾战斗。

12月中旬,国民党集中六个师于黎川县城,其中三个师十五个团共约三万余人在黎川县南约十五里的团村与红军四个师约一万二千余人激战。红军将士将敌击溃,毙敌千余,生俘三百多,敌败龟缩黎川县城。在团村战斗中,张锡龙不幸中弹牺牲,时年二十七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