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成功优雅的变老,不要变成让人伤脑筋的老人!

(2010-12-03 11:48:46) 下一个
曾野绫子~戒老录

1. 不要认为别人替你做是理所当然。因为“老”并非等於有权利要求别人“替你做事”。
2. 老人不是“头衔”也不是“资格”。
3. 对亲人也不要随便说话,也需要保持仪态。
4. 不要将自己所遭遇的孤独、贫困、病苦与别人相较,你并非最不幸的人。
5. 不要閒著没事做就好管閒事,或论断别人。
6. 要建立自己的生活方式,少论断别人的行为或想改变他人。
7. 埋怨非但没有一点好处,反而使自己更自怨自艾。
8. 要显得明朗,即使心中并非如此。
9. 老人的自卑显得庸俗,要尽力克服它。
10. 做不到的事要放弃,不要勉强。
11. 能做的事要自己做,不时的锻鍊自己。
12. 要保重身体,但不必太宠
13. 对下一代的将来,要保持某种程度的冷漠。
14. 切记,年青人定比我们忙。
15. 年青人不像老人那麽空,铭记此点与他们接触会较顺利。
16. 生活上的寂寞感是无法排解的。或许有人会帮你忙,但基本上只有自己才能解决。
17. 不要羡慕“年青”要尊重年青人。
18. 儿女不需要你担心,只要默默关心。儿女使你担心,那就要感谢。
19. 不要说谎。
20. 不要攻击别人。
21. 不要因对方对老人态度不好,就指责对方。
22. 医生对你态度不好,也不生气。
23. 常与同年龄的老人来往,使自己的生活充实。
24. 退休是个定点,从此再出发,就是新生。当然要受教於别人。
25. 凡事不要以为自己是最正确,不妨先试想自己是错误的。
26. 要得到快乐,多少总要花钱。不用体力、不费心、不花钱是不能得到快乐的。
27. 要习惯一个人玩(过日子)。
28. 孙儿对老人漠不关心,也不必在意。
29. 要照顾孙儿,但别想回报。
30. 儿女并非养老的保险。如有这种想法要赶快放弃,以免成为功利的讨厌的父母。
31. 守住自己的範围,避免干涉别人的工作、交际。
32. 不要将自己与亲戚朋友来往的成规加诸於年青一辈。
33. 需要帮忙时,还是找专职的,不要利用别人的好意。
34. 不要以为用金钱就能说动别人,也不要以为老人不会麻烦别人。
35. 要别人帮忙时,只要看结果,不要在乎过程。
36. 自己不能照顾就别养宠物,或种植物。
37. 不要固执。固执使人老化。
38. 称讚别人时,仅止于对其本人。
39. 不要求位阶、勳章、或加入特殊声誉的团体。更不要想为自己立碑、铸铜像。

曾野绫子说:「说实话,上了年纪的人们,在现代社会几乎不被尊重。其实,那是因为很多老年人并没有在社会上展现理应具备的贤明。」她没有倚老卖老,反而直指许多老人的缺点。她建议老人们应该多劳动,做到自立与自律,平日多阅读,而且儘量不要麻烦别人地开朗度日。「老年的姿态,实际上取决於年轻时代不同的生活方式。」她说,「年轻时,当然不会深思熟虑过活,大部份的人都是利己的,活在自我满足的世界。但在那段期间生活方式的差异,其实就决定了未来。」因此,若要有美好的晚年,我们恐怕现在就得準备好面对晚年的心态,并培养一切必要的技术才行。以下摘录的段落,是作者对於人生的体悟以及对老年人的提醒,愿与「日後不想成为讨人厌的老人」的各位分享:

• 比别人多活了几十年的好处是,应该能在瞬间想到: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这等好事。(所以不要再上金光党的当了!)

• 这个社会习於批判非常态性的行为,只因为「异於平常」,就成为被责难的对象。不过,无论如何,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时间,一定要固执地自己管理。

• 无论生命在何时结束,人在死亡以前,总应该反省两件事:第一件是自己有多麽爱别人、以及有多麽被别人所爱?另一件则是自己拥有多少有趣的体验?如果自认比一般人还要丰富,那麽,就能算不虚此生了。

• 其实任意借用别人的帮助,是不礼貌的。

• 自立,始於经济。自己必须认同一个原则,就是单独一人无法做到的事,就必须花钱请别人代劳。而当无钱可用时,儘管想怎麽做,也必须忍耐、死心,并且安然自处。

• 人要替自己的生涯做準确规划非但不可能,而且这种主宰生命的态度可以说有点傲慢了。

• 无论面临什麽状况,晚年都是最好的。因为即使遇到
不幸的事,临届晚年时,也不需要再面对太久了。

• 我们死亡以後,带不走任何东西是理所当然的,但如果能在死亡前,将自己人生旅途所蒐集到的喜爱的东西,以及其他所有的一切都整理一番的话,是件多麽灑脱的事。

• 让任何物品都消失无踪,是往生者对世间所表现的最高敬意,子孙们只需怀念亡者即可。(意思是不要让子孙忙於善後、处理遗物。)

• 晚年的义务,即是不要强迫别人记得他。

• 上了年纪之後,给身边的人少许通融,是件好事。

• 我不喜欢讲别人的閒话,因为閒话完全不可靠,听了也不能信,所以,问了也没用。

• 感情不睦的夫妻,晚年时应该是轻松的。因为夫妻中只要其中一个往生,另一个就自由了。但相对地,感情和睦的夫妻,若只剩自己一个人活著,那一定很寂寞。

• 生而为人,身体任何部份的肌肉都要使用,也须时时提高警觉以应付心灵的问题。

• 鄙视劳动的人,思考模式也随著僵化,这是令人感到遗憾的一件事。
• 防止肉体与精神下坠的方法之一,是千万别从生活的第一线上退休。并非意指别辞职,想说的是日常生活的行为,不要假他人之手。

• 退休後所指望的「悠然自得」,必须靠自己独力完成。亦即必须拥有独自一人也能安居山中庵寺的能力,而先决条件是必须在年轻时就开始节制,并持续训练。…除了那些了不起的大人物可以随便麻烦别人以外,如果不想麻烦别人的话,那麽训练和节制,是生而为人的至高责任。

• 不对他人怀抱期待,却仍尽心尽力对待他人,这正是成为成人的目的。对老年人或因疾病而离死神很近的壮年人而言,也一样要坚持这个原则。

• 要测量自己的精神老化程度,不妨先调查自己说「帮我吧」的频率有多少,即可知之。…习惯叹息没人肯帮忙的人,如果不趁年轻时即停止这种想法,就无缘完成晚年的美学。

• 随著年龄增长,我们内心某个角落总是清醒的,那就是承认任何事都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如此便不再期待自己永远都能身处在最佳状态,或一直自认好人一定有好报。

• 我之所以能够比较悠閒地且自在地度日,起因是我严格地区隔了知道的事和不知道的事。佯装万事通会带来後遗症,而且会误导他人。

• 孝顺的孩子,经常是自幼即出生在被教养成对任何事忍耐的家庭当中。反而过於明理且教养宽松的家庭,生不出孝顺的孩子。

• 有时会想到神是存在的人,绝不会在死去前记录别人的背叛。人一旦发出辩解,并仅强调自己所说的是事实,对活著的人,是一种伤害。

• 年龄愈长,我们愈能具备複杂的思考,愈能具备看穿现实人生的眼力。但另一方面,也有智慧不再去相信自己的眼力是唯一正确的。

• 年岁增长的意义在於:遇事往往会迅速地想到叁件事。第一,没有任何事是足以确信不疑的。…第二,人的感情会逐渐转化成不只男女关係而已。…第叁是,随年龄渐增,会开始相信运气。但相信运气并不表示努力毫无意义,只是不觉得唯有努力才能开拓人生。

• 没有达成目标的人生,是有其含意的。

• 人如果不去做不喜欢的事,脑袋八成会变迟钝。因为这就是生活的本来面貌。

• 人如果到了老年,必须过一种至今不曾体验的团体生活的话,那就不要当做苦劳,应将之视为提供了自己一个修行的场所,而其状况所带来的品德是修炼的目的而接受它。

• 人在必要时才表现出的亲暱表情是很扫兴的。因此,假使是有受关照的可能性的话,那麽,平常就应该承认神的存在。

• 已超过平均寿命,仍藉领袖魅力持续做政治家的人,其实头脑已痴呆了。…换句话说,高龄处於无法保證其足以持续负起责任至何时的状态。…高龄者原则上还是不要担任负重任的地位比较好。

• 懂得自我反省,经常思考所经历之事的意义,是勇气俱足的行为,这是属於高龄层次、意识死亡近身者的特权。

• 仅只老实是无法通用於世的。除了认真,有时更需要掩饰的意志。
• 老年,还有必须考虑死亡的人,有个大任务。无论内心甘苦如何,都负有在剩馀时间里开朗度日的使命。理由很简单,第一,别让周围的人不愉快;第二,以身作则,向生者證明死亡和疾病并非终极的不幸。

• 平凡没什麽大道理,出乎意料和安定都是好事。这其中的理由有二:第一,做人不需太耀眼。…自由是世间皇族和权力者所没有的幸福。第二,保持谦虚的态度。…能在事前便理解其真理者,就是谦虚,而学会这个道理往往是处於平凡的状态。

• 不管内心感受如何,明朗快活地活,是每个人都做得到的艺术。表现出一副闷居在地狱似的暗沈表情,尽说些抱怨的话,对这种不懂感恩的老人亲切,若非心灵修行到某种程度,是绝对做不到的。如果想要他人温和对待自己,自己就必须先显现出开朗的言行。

• 晚年的美学,可说是一种透视人间之限制的美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