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大规模武装移民------营造日本人的家园

(2013-01-26 03:47:46) 下一个
大规模武装移民------营造日本人的家园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强力掀起了向中国东北武装移民的高潮。1932年6月,日本拓务省制定了移民计划,并派开拓团前往东北。9月,关东军制定《满洲移民要纲》,强调武装移民在军事、政治方面的目的是为了扶植日本在东北的"现实势力"。这些移民按军队形式编组,发给武器实行边耕边战。日本的移民到达东北后,在武力的支持下,赶走中国民众,强行霸占土地和私有财产,将东北视为自己的国土。日本的武装移民是其侵华的严重罪行之一。

  向东北武装移民是日本侵略中国的战略方针之一。日本国土狭小,资源匮乏,人口拥挤,因此所谓移民开拓事业实为日本对外侵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帝国主义者早就对广阔丰饶的东北三省垂涎欲滴。"九·一八"事变和伪满洲国的建立,使日本帝国主义得以借机强力掀起了向中国东北武装移民的高潮。

  把日本农民移入中国东北、压迫原来的中国农民,这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的体现。在日本陆军省的帮助下,由拓务省所进行的武装移民就是把这些移民按军队形式编组,发给日本军队的武器实行边耕边战,以武力强行驱赶世代居住的中国民众,夺我家园,占我国土,滔滔罪行,馨竹难书。

    日本帝国主义的伪满开拓政策从开始制订之时起,就与其军事侵略密不可分。伪满洲国成立不久,日本拓务省即派敕任事务官永井四郎驻在东北,与关东军共谋日本移民之"大计"。伪满有关开拓的各种政策,臭名昭著的关东军特务部都曾参与制定。1932年6月,日本制定移民计划,开始派开拓团前往东北。9月,关东军制定《满洲移民要纲》,强调武装移民在军事、政治方面的目的是为了扶植日本在东北的"现实势力"。1933年,伪满洲国立足未稳,关东军就迫不及待地计划夺取日本移民用地。根据关东军参谋长小矶国昭的批示当时驻屯在哈尔滨的第3师团,用剌刀威逼,强行掠夺北满农民的耕地,广大农民不堪凌辱,奋起反抗,被关东军残酷镇压,制造 了"土龙山事件"。其后不久,关东军按既定计划把两批武装日本移民移殖到佳木斯附近。

  当时日本以军阀为中心,一方面大肆宣传满洲是日本的生命线,一方面强调用开拓满洲的办法解决日本人口问题,企图以此使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的侵略合理化,同时也在普通日本人脑海里深深印上满洲对日本的重大意义。因此,在募集移民时经常使用"为了祖国"的口号来欺骗日本人民。日本军国主义企图用大量武装移民强占东北土地,以此作为其进一步侵略中国和进犯苏联的后方据点。日本移民团都是武装起来的大集团,其成员都在日本内原训练所经过一年的兵农训练,移民团的地点多数选择在三江、东安 、牡丹江、黑河等重要军事地区的后方,而这些地点都是由关东军决定的。这种特点虽因时间的推移有所变化,但它的本质一直没有改变。

  1936年成立了满洲拓殖会社和朝鲜拓殖会社,它们是伪满洲国的特殊社团法人,按照关东军的命令负责移民的具体业务。如筹集开拓资金、收买和管理移民用地、建造房舍及其它移民前的准备工作,伪满政府特别在其产业部内设置了拓政司充当走狗。1936年8月,日本广田内阁通过了由陆军省提出的二十年内向满洲移民100万户500万人的计划,并作为内阁的重大决定之一。为适应这种形势,伪满洲国也决定随声附和主子的计划,同时还确定了实现该项计划的第一步,即满洲开拓第一次五年计划。这个移民计划完全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二十年内移殖相当于东北总人口百分之十四的日本移民,强占东北2000万亩地,从而为日本帝国主义长期占领东北提供了保证。同时,把约占日本农业人口(550万)25%的日本贫苦农民移居到东北,大大削弱了日本国仙的反帝国主义势力。

第一次开拓五年计划的内容是:第一年(1937年)移民6000户,第二年6000户,第三年11000户,第四年30000户,第五年47000户,五年共计移入100000户。为此所需开拓土地235万亩,收买土地所需资金约2亿元,移民费和其他经费4.5亿元。

  随着日本开拓事业的发展,1937年整顿和充实了开拓机构。根据日满"两国"间的条约,设立了开拓委员会及其事务局,以便实现重要的开拓方针,还改组了满洲拓殖会社,新设了满洲拓殖公社,使其办理日本移民的贷款、开拓用地的收买和保管,对日本移民的培养和指导等等。1938年,根据伪满的开拓方针,日本开拓团原则上以500户为1集团(最少不得低于300户),二个人一支枪,每户除10亩耕地外,还附带10亩牧草地。该年底改组了产业部拓政司,新设了开拓总局。开拓总局包括土地处、招垦处、拓地处等,它的职责是调查和购买日本移民用地、为移民修建道路和通讯设施,对移民进行各方面的指导等等。

  1939年12月,日满制定了开拓政策基本要纲。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扩大侵略中国和对东亚地区的侵略,实现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的美梦,急不可待地向东北移民,以便早日建立后方基地。因此把满洲开拓政策作为重要国策之一。为了实现这一政策,日满使出浑身解数采取各种措施。如制定开拓农地制度、设置义勇队训练本部、整顿和扩大研究机构等等。不久,又制定了开拓团法和开拓农场法。特别是开拓农场法规定,为了防止日本移民用地的分散,保证日本人开拓团的健全发展,禁止出卖移民用地,万不得已时应移交给自己所属的开拓团。该法的实质就是防止耕地再度转卖给中国人,企图永久地保持日本人多占中国良田沃土的侵略特权。
 
  在此还实施了一种新的移民形式,即开拓青少年义勇队制度。为了迅速、大量地向东北移民,仅仅依靠成年的移民是不够的,还必须移殖青少年。因此,青少年义勇队就建立起来了。从1938年起就开始了青少年移民。在所谓熟悉满洲农业经营情况的伪装下,把16岁到18岁的日本青少年送到东北来训练,每年大约募集2万人,伪满各地设立了许多青少年义勇队训练所、小的能容纲300名,大的能溶纳6000名,分别由满洲拓殖公社和满铁会社来经营,担任满铁总裁的松冈洋右当时和恶贯满盈的大战犯东条英机、满洲重工业开发会社总裁鲇川义介、伪满洲国总务厅厅长星野直树以及由日本工商省工务局长转任伪满洲国实业部总务司长的岸信介一起被称为操纵伪满洲国的"五虎"。其中,岸信介战后改头换面,竟然一度出任日本首相。

  1940年,青少年训练所由满拓公社移交给伪满洲国。该所的训练目标比日本内原训练所还明确,它通过三年的兵农训练,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提供大批骨干,使无辜的日本青少年成为侵略战争的炮灰。它同时还是日本关东军干部训练所,每年有一半以上的中学毕业生被征入关东军。据记载1945年有80%的人应征入伍。从1941年起,日本移民的武装逐渐减少,这是由于日本帝国主义陷于侵略战争泥潭中,武器供应不足所致,从本质上看没有任何变化。第一次开拓五年计划的实际成绩如下:移殖到东北来的日本移民约4.36万户,10.7万人。青少年义勇队约2.1万人。共占用开拓地180万亩。

  第二次开拓五年计划,是1941年10月由开拓总局拟定,经总务厅审议后决定的。年底,由日满批准。这次计划以"二十年移殖100万户日本移民的计划"为基础,包括第一次开拓五年计划在内,预定移民达到累计30万户。第二次从1942年起,五年内计划移入开拓民22万户,青少年勇队13万人。为上需要土地500万亩。制订该计划时,正值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预料这个时期日本的人力和运输等问题将逐渐紧迫,再考虑到过去的实际情况,日本帝国主义深感力不从心,因此决定,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随时加以修改。然而,玩火者必自焚,侵略者不会有好下场,该计划尚未实施完,日本帝国主义就已战败了,霸占中国东北的黄粱美梦就此破灭。至日本投降时,这次计划的实际"成绩"如下:移入日本开拓民约4.1万户,其中80%是开拓青少年义勇队转变来的,开拓义勇队约1.8万人。为此所占土地约140万亩。

  伪满实施的开拓事业总成绩是:移民总数约8.8万户,21万人,还有青少年义勇队约1.8万人,所占中国土地约330万亩。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