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路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运筹统计是我的专业,文学书法围棋桥牌滑雪高尔夫是我的爱好。即兴随笔,见笑。请勿对号入座
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白云深处有人家:我心中的西雅图

(2010-10-27 12:31:54) 下一个

白云深处有人家:我心中的西雅图 (序列之一)

 

西雅图的市中心及轮渡中心

 

和纽约,华盛顿,旧金山,洛杉矶这些著名的美国大城市相比,西雅图往往在许多第一次来美旅游者的名单上被打入另册。是啊,它没有那举世瞩目的自由女神像,也没有那招引孩子们的迪斯尼乐园。在这里,你找不到雄伟的金门大桥,也看不见庄重的林肯纪念堂。但就是这座城市,在近年曾被评为全美第一可居住的城市,而且常进入前十名。那么它必有它的魅力,它的特色,它那出奇制胜之处。

 

西雅图有许多别名。从 1869年到1982年,西雅图一直被称为皇后城。也许皇族已经衰败的缘故,许多新兴的城区远远地超过昔日的皇后区,这个名字现在不是很被看好。西雅图也被称为阿拉斯加的门户雨城,和噴汽城。噴汽城这个名称肯定来源于当地最有影响力的航空巨人  波音公司。其实,西雅图应该至少再加上两个名字“亚马逊城”和“微软城”,因为著名的网络公司“亚马逊”和纵横全球的软件公司“微软”都在西雅图,与“波音”形成三足鼎立。在今后的文章中,这三家公司会被逐步介绍到。

 

而称西雅图为雨城则真是名不虚传。蒙蒙细雨常常从十一月起下到来年的四月,天天不断。此时登上西雅图的标志建筑物 宇宙针的话,就会想起范仲淹的千古名文“岳阳楼记”中的一段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很多人一谈起西雅图就联想到其漫长多雨的冬天,他们恰恰忘记了西雅图那些温和的春天,美好的夏天及宜人的秋天。在这些日子中,西雅图的阳光绝不比加州的阳光黯淡。尤其是在夏天,当德克萨斯州在每日超过40摄氏度以上高温的火炉中烘烤时,西雅图人总是享受那从太平洋海面上吹来的习习凉风,家中和车中根本不需要开空调。只有在为数不多的日子里温度超过30摄氏度以上,非常的舒服。即使是在冬天,天气并不寒冷。大部分日子在户外只需穿一件毛衣或再加一件外套就够了。整个冬天一般只下一二次雪,持续的时间也不长。用雨城来形容西雅图也真是不够公平。幸好在1981年举办的官方比赛中,西雅图获得翡翠城昵称。这个名称恐怕来源于西雅图周围那些层层叠翠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但若没有那蒙蒙细雨频繁的信步和片片雪花曼妙的飞舞,使西雅图周围大大小小的湖泊、河川、水库充盈着清澈的流水,又哪里会使碧绿的森林呈现出翡翠的剔透呢?何况雨水和雪水给西雅图周围带来了大大小小的湖泊河川。冬天滑雪,夏天玩水打高尔夫,一年四季的海滨漫步,在美国的许多城市简直就是奢望。而在西雅图则是轻而易举之事。很多东西用钱是无法买到的,气候和环境就是一个。很可惜的是,这个翡翠城的暱称并没有象纽约的大“苹果”那么响亮。也许应该给西雅图起一个更响亮的名字 比如说叫宇宙针或宇宙城。

 

宇宙针 这个代表西雅图的城市标志建筑物,多么美丽的西雅图夜景

 

作为一个新兴的城市,西雅图只有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据考古学家考证,西雅图地区已有至少4000年有人类居住的历史,但这片土地过去一直属于土著印地安人。白人在19世纪中叶才开始在这里定居。丹尼和他的那些同伴们是来自欧洲的第一批移民的后裔。他们于18511113日抵达西雅图。后来被人称为丹尼党。一百八十年前,西雅图还是一个小小的渔村。1860年时,西雅图在册居民仅有188人。现在市中心那些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当年不过是晾晒鱼网的空场。如果那些勤劳的印第安渔夫能够预见一英亩晾晒鱼网的空场可卖到二百多万美金的话,他们就绝不会日日早出晚归,在普济之声海湾中辛勤地扑捞三文鱼,或是冒着生命的危险去大战抹香鲸了。是加州的淘金热开始兴建这座城市。而阿拉斯加的州的淘金热加速这座城市的繁荣,使得西雅图成为名不虚传的阿拉斯加门户。那些辛勤的淘金者需要补济,需要物资,当然就需要港口。但这并非使西雅图在上个世纪中发展成名的唯一原因。西雅图南边的塔科玛从港口的角度来看,决不亚于西雅图。但塔科玛就没有成为美国西北的第一重镇。西雅图的自然景观肯定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因为西雅图的港口边紧挨着联绵不断的山丘,那坡度决不比旧金山九曲花街的坡度小多少,那山丘的长度也不比旧金山的丘陵短太多。相比之下,塔科玛的山丘要平缓一些,短一些。这也就使得西雅图整个市区座落在高高的山丘上,眺望雄伟太平洋落日的余晖,别有一番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滋味。

 

华大的苏扎罗图书馆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就是华盛顿大学(简称华大)所扮演的角色了。这应该是丹尼和他的丹尼党对西雅图最为伟大的贡献之一。因为在这个城市刚开始发展之际,他们不仅经商和搞政治,而且重视办学。在他们长达七年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华大于1861年诞生了。

 

1870年华大的丹尼楼

 

一百多年前的华大,在市中心只有十英亩的校园,三十名学生。学校最初资金短缺,挣扎度日,关闭了三次。1876年,华大的第一个毕业生克拉拉安托瓦内特麦卡蒂获科学学士学位,宣布华大在15年的苦战后终于结了果子。十三年后的1889年,西雅图和华大都已经大幅增长。招生的人数已近300人,十英亩的校园已显得太小了。一个特别的立法委员会,由华盛顿大学毕业爱德蒙米尼为首在西雅图北创造了一个新校区,达到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人数不断增长的要求。这个新校区离西雅图市区大约十公里。昔日坐落在第四及第六大道之间的华大校园现在早已成为大厦林立的繁华市区,但“大学路”这个名称始终保持至今。华大如今在全美大学排名榜上位于40名左右,有5万名学生,10名诺贝尔奖获奖人。华大的建立与发展,大大带动了西雅图的发展与繁华。只有在这时人们才会知道一座学校及其校友的作用。在今后的文章中,华大及西雅图的文化会被逐步详细介绍。人们常常重视经济是如何发展一个城市的,但常常忘记文化是如何提高一个城市的素质的。

 

美国康涅狄格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一直把西雅图和明尼阿波利斯这兩座城市评为美国最有文化的城市。不知他们的研究方法和评判标准是什么,不过波士顿无论如何也应该在此行列之中。美国人口调查局的调查数据表明,西雅图大学毕业生的比例比美国其他任何一个的主要城市的比例都要高,年龄在25岁以上持有学士或学士以上学位的高达居民总数的 53.8%。而全美这个比例是27.6%左右。也就是说,在西雅图的马路上你所看到的每25岁以上的成年人中,至少就有一个人有大学学历。这就叫文化。文化是一个无形的东西,但对人有有形的影响。就像气质与风度一样,说是说不清楚的。但只要你看到一个有风度的人,你就顿时会感到他的与众不同。其实美国每四个25岁以上的成年人中,就至少有一个人有大学学历,这个比例已经很高了。插过队的知青,都会喜欢劳动人民的淳朴。那淳朴有时会显得很傻。不过至少要比那些扭扭捏捏,矫揉造作的“小资”们要可爱的多。然而无知是极可怕的一件事情,“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具有西雅图的这种高学历的文化传统,就使得这个城市与众不同。有些城市就像奸商一样,散发出一种铜臭的气息。有些城市就像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一样,令人感到破落不堪。还有些城市就像与世隔绝的山寨一样,给人一种土头土脑的感觉。而西雅图这座文化之城,就像春雨一样,让人感到清新;又像绅士一样博学、文雅而不失进取。

 

伴随雨季而来的迷雾,为西雅图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面纱,使人不识庐山真面目。白云深处有人家。谁敢说那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不是通往幽境的真路呢?

 

20101015日与美国华盛顿州府奥林匹亚市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