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经济学一课

(2018-04-21 20:09:15) 下一个

这些天创普在搞贸易战,我翻阅了Henry Hazlitt的《Economics in One Lesson》。这本书首版于1946年,我读的是米塞斯研究所2008版。下面链接可以免费下载
http://library.mises.org/books/Henry%20Hazlitt/Economics%20in%20One%20Lesson.pdf

赫兹利特(1894--1993)是一位记者、自由撰稿人,服务于《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新闻周刊》等媒体。同时他也是一位奥地利经济学派里比较偏无政府主义的民科,。说民科是因为他看起来没受过正规经济学教育,在纽约城市学院读过,后来家境困难而辍学。里根总统曾高度评价他的智慧,和哈耶克、弗里德曼等一起夸的,这两位都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

书开篇就提出,“The art of economics consists in looking not merely at the immediate but at the longer effects of any act or policy; it consists in tracing the consequences of that policy not merely for one group but for all groups.”

的确,经济政策制定者不能只从表面看问题,而需要有长远眼光和通盘考虑。

此书有24章,分得比较碎。我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此书分成几个主题,下面序号是我编的。

1. 左进右出

他举了个例子,有人家窗子被砸破,花50块换玻璃。从表面上看修窗匠增加了GDP,但是社会整体财富没有增加。本来这50块也许可以买衣服,修窗匠多了生意,而裁缝少了生意。

类似的例子书中还有很多,比如二战欧洲打烂了,战后重建建筑相关行业都很兴旺,难道战争促进了生意?赫老指出,如果没战争,本来那些资金、技术、人力等都可以用来制造消费品,比如汽车、电视、冰箱等。

他承认某些政府公共事业是必须的,比如警察、交通等,但是也有很多东西是不必要的浪费。比如政府花钱建廉租房或经济适用,一方面提供很多就业机会,另一方面穷人有房子住了,GDP也上去了。但是政府做事要花公家的钱,纳税人本来可以把钱花到别的地方,一样增加GDP。这里赫老没说如果政府不建房,那些穷人该住到哪里去。

美国早年间农民比较贫苦,有些人买不起地或者农用设备,政府就推出低息贷款帮他们。赫老指出,其实私营银行贷款更有效率,可以筛选出能干的农民。因为经营不善的农民还不起贷款,银行可能就被拖垮了。剩下的银行家都是人精,嗅觉灵敏。政府贷款自然是纳税人的钱,而税对于右派是万恶的。

2. 就业率

工业革命时代,很多人认为机械化会导致失业、贫穷。赫老举例,1760年英国有近八千织布工人;27年后织布机广泛应用,织布工人数量增加到32万。

19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很多人认为机器造成生产过剩,从而导致经济危机。赫老指出,如果把纽约到芝加哥的铁路运输换成人力背着运送,全体美国人都会有工作,但是人们会那么干吗?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某年年报里也提到一个铁路工人数量增长的例子,说明机械化未必会导致失业。

机器需要人造,这也是工作机会。资本家搞机械化肯定是有利可图,多赚的钱可以用于其它用途。产品价格下降,消费者省的钱也可以用在别处,这些也都是工作机会。

有些人认为社会总的工作量是守恒的,要平均分配工作,两个人的活匀给三个人干,免得第三个人失业。赫老指出,这样搞效率低,公司破产的话失业的人更多。二战后很多军人需要退伍,政府担心他们找不到工作,宁肯晚点再解散他们。赫老说不要太担心就业率,原始社会还零失业呢,要不要大家都回去?

3. 国际贸易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阐述了自由贸易的理念。赫老提到当时英美之间的贸易战,比如降低英国毛衣的关税,英国毛衣涌入美国,看上去美国制衣工人会失业。但是消费者省了钱可以用在其它地方,英国人赚钱后也要买美国产品,否则美元砸手里了。关税壁垒其实只是行业保护,本质上并没有增加就业;小团体利益得到保障,社会整体并没有获利。一方面用飞机、轮船、火车提高运输效率,另一方面加关税,这是精神分裂。

推动关税壁垒的是出口导向理念,出口赚钱,进口花钱。但是长期看,贸易应该是平衡的,赚了钱总要花吧,要不为啥要赚钱。此书是二战后写的,没考虑到后面发生的事情。1970年代美国废除金本位,之后逆差输出了大量美元。世界人民攥着这些美元当货币储备,给美国带来了一项利益--铸币税。

就贸易战而言,创普不是一名合格的共和党员,因为右派都应该支持资本流动。实际他这辈子已经左右摇摆了好几次,怪不得共和党建制派不带他玩儿。

赫老不欣赏马歇尔计划,美国政府低息贷款给欧洲,鼓励欧洲买美国产品,认为这样在帮助欧洲的同时也推动了美国人就业。他指出,美国纳税人的钱本来可以花在对美国人更有意义的地方,贷款给欧洲甚至可能是肉包子打狗。中国的一带一路也类似啊,只算经济账可能是不划算,但是赫老没有考虑政治账。

4. 物价平衡

1929年经济危机时,农产品价格大跌,工业产品不太跌。有人就呼吁政府应该强制对等价格(parity price),这词儿我不确定是否翻译为对等价格。意思就是农产品和工业产品的价格大致有个比例,比例失调了农民就受到伤害,所以政府应该调高农产品价格,恢复那比例。但是什么才是正常的比例?那些人怎么知道危机之前的比例是正常的?说不定危机之后的比例才是正常的。

类似地,当某些商品价格飞涨时,有人就呼吁政府压制价格,不然农民买不起了。赫老认为,那些投机者其实就在平抑物价,他们比政府更有效率。

战时政府定价有一定道理,和平时期还这么搞就不妥。因为低定价会吸引消费者推动需求,利润低了生产少供应也就少,最终导致短缺。短缺时政府就限量供应,这是需求侧的措施。我小时候什么都要票,粮票肉票布票,这就是限量供应。

保守经济学家都认为,政府不该管闲事儿,价格由供需关系确定就好。

5. 工资

赫老提出工资也是一种价格,政府限定最低工资也是一种人为定价,没用。定最低工资,雇主觉得不划算就会少雇人。原来有些人只是工资少,这下可能失业了,政府海的救济他们。合理的办法是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工人的生产效率,他们的工资自然就上去了。我觉得这里有点理想化了,在培训成功之前,这些人如果工资低得不能生存怎么办?何不食肉糜。

此书认为,工资应该由生产效率决定,工会不该干涉。赫老也承认,个人没有谈判能力,信息不对称。比如一个资本家雇100人,这资本家拥有的信息远超每个工人。一个工人不干了资本家只失去百分之一劳动力,而这工人可能全家都没饭吃了。工会则有谈判能力,但是工会要价太高,资本家公司可能开不下去,也会导致失业。即使工会得以提高工资,那部分可能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消费减少,产量降低,还是会有失业。

1920年美国有169万铁路工人,平均工资66美分。到1938年只剩下70万,为啥呢?赫老认为是因为工会把工资搞到了74美分。

我认为赫老屁股完全歪到了资本家那边,为啥不能认为是资本家分到的份额太多呢?按同样的逻辑,资本家赚太多,成本太高,消费减少,产量降低,也会有失业啊。

到底工资多少才合适呢,左派认为应该多到能买回工人造的产品。这是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窃以为不合适,资本家毕竟出钱买了工厂设备,不可能对产品没任何贡献。

赫老指出,企业经营本身也有风险,资本家多赚点是应该的。

6. 金融

有些人认为相比增税,通货膨胀是比较温和的手段,印钱可以刺激经济,先富带动后富,携手奔小康。但是赫老指出,先拿到钱的从通胀中收益,因为那时物价还没涨起来。后拿到钱的受损失,之前物价先涨了。

赫老还指出,储蓄是间接消费或投资,银行把钱贷出去也会促进经济发展。人为压低利率,以求刺激消费,并不可取。长时间压低会扭曲经济。

近十年以来的全球央行的所谓量化宽松,就是走在错误的道路上。希望他们能够悬崖勒马,勿谓言之不预。

这本书清晰地阐述了保守派的经济理念,是一本较好的科普读物。赫老的英语比起同时代的老人并不算出色,经常车轱辘话翻来覆去地说,瑕不掩瑜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