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卧虎:再谈党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2010-09-24 21:21:35) 下一个

再谈党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我在上文《党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观棋话钓鱼》中已经说了,“不再看或讨论与钓鱼岛有关的话题,以安慰自己那颗受伤的心”。嘿嘿,可是有些人不干,非说我别有用心,其心可诛。既然有些朋友没看懂那是一篇改过自新、翻然悔悟的文章,少不得,我就再谈谈钓鱼岛问题。

此棋局既然是为钓鱼岛所布,自然,我们得先了解一下钓鱼岛。下棋和打仗是一个道理,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从中方(主要指我等屁民)的角度看,钓鱼岛是中国的,这没什么疑问,连外交部的姜瑜女士都说:“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

因为:

1 、中国是这一群岛的最先命名者。

2 、 1534 年,中国第十一次册封琉球使郭侃在《使琉球记》中首先记录了途径“钓鱼岛”的事实,是目前纪录的该岛最早目击发现人。

3 、 1562 年的《筹海图编》一书,则首先将钓鱼岛绘入了地图,甚至 18 世纪日本学者林子平的《三国通览图说》( 1785 年),将钓鱼岛和中国本土绘制成同一颜色,明确表明这是中国所属。

……

举了这么多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的证据,您一定会觉得,证据确凿、事实清楚,但很可惜,在今天这个重视条约、讲究法律的世界,没多大意义。如果这些被采用的话,那么也就没有钓鱼岛这盘大棋了。因为,同样的话,小日本也说过,只不过更搞笑一些,日本人说,他们祖先在那些岛上采过中草药……

我想,日本人的依据主要是以下几个:

一、 1895 年的《马关条约》,清朝把台湾全岛和附属岛屿以及澎湖列岛“永远让与日本”。这就是钓鱼岛为何在日本被称作“尖阁群岛”的由来。

二、 1951 年的《旧金山和约》,战败的日本宣布放弃对(朝鲜)济州岛、巨文岛、郁陵岛的主权,放弃对千岛群岛、库页岛(及邻近各岛屿)的主权,放弃对南沙群岛与西沙群岛之所有权利,但却没有一个字提到钓鱼岛。

三、 1952 年台湾与日本签署的《中华民国与日本国和平条约》,里面除了再次确认日本“已放弃对于台湾及澎湖群岛以及南沙群岛及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之外,没有提到钓鱼岛,更无任何领土争端字样。

四、 1972 年中日签署的《中日联合声明》,文件中,没有提到钓鱼岛,甚至连两国有领土分争字样也没有。

五、 1978 年中日签署的《中日友好条约》,与 72 年的《声明》差不多,没提两国有领土争端,更没提到钓鱼岛主权。

另一个不可忽视的条约是, 1970 年美日签署的《琉球返还协定》,此《协定》中,美国把包括钓鱼岛在内的琉球群岛(即冲绳群岛)的“行政管辖权”归还日本。

可见,大陆(包括台湾)更多的是从历史沿革上谈归属,而日本,则是从条约规定中找“依据”(也可以换成钻空子、找漏洞、占便宜)。

这里,谈两个小花絮:

其一:《旧金山和约》签定后, 1951 年 9 月 18 日,当时的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发表声明,表示拒绝接受。与此同时,朝鲜、蒙古、越南人民民主共和国等国也都曾发表声明,不承认《旧金山和约》,苏联、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三国拒绝签字。

其二: 1970 年美日《琉球返还协定》签署后,台湾外交部于 1971 年 6 月 11 日发表声明,强调依照《开罗宣言》与《波茨坦宣言》规定,“琉球群岛之未来地位,应由主要盟国予以协商决定”,表示明确反对。 1972 年,日本将琉球恢复战前名称“冲绳”后,台湾拒绝使用,至今仍沿用老称呼 ---- 琉球。大陆在中日邦交正常化后,紧随日本,称琉球为“冲绳”了。

可以看出,钓鱼岛这盘棋不好下,原因是,原本应当归属同一阵营的国共两党,当年为了各自的私利,都曾经各取所需、装聋作哑地连出了许多昏招(默认过一些对我不利的条约),有时竟莫名其妙地“放弃下子权”,让小日本平白无故地提了好多子。可见,党派利益还是高于国家和民族利益呀。

这盘棋下到今天,已然被动。日本是步步为营,大陆(台湾)是各揣心腹事,举棋不定,有时还要互相拆拆台,主动权尽在日本之手。人家都将钓鱼岛划入自己的行政区管辖了,而且大摇大摆地派军舰保卫自己的“领土”了,我们这边却还在“抗议”、“正告”、“呼吁”、“敦促”、“谴责” ……,文字游戏玩的不亦乐乎。就算我们真的已经沦落到了“谁打我,我骂谁”这个粪堆上,难道就不能骂的正义凛然一点吗?真不知道,在钓鱼岛这盘棋上,大陆(包括台湾)手里还有几个子可投?大概国共两党真的有“化腐朽为神奇”之手法抑或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本领吧?

“保钓”首先是谁的责任?国家还是百姓?窃以为是国家。如果钓鱼岛非要靠老百姓“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才能捍卫,那凭什么要花钱养几百万军队?

所谓的“保钓”无非是一场“秀”。在台湾是为了捞选票,在大陆,不过是煽动民族狂热、转移民众注意力的工具。一群对内连自由和尊严尚且争取不到的人,还大谈什么外争国权,您怎么不把下一句也喊出来呀,内惩国贼,说错了,是内争人权,真是喝牛奶长大的群体啊―――早熟。

80 年前,胡适先生在《介绍我自己的思想》一文里告诫青年人:“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 ! 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 ! 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今天回味此语,依然掷地有声。

1902 年,梁启超先生在《中国之旧史》中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可惜,直到今天我们仍然不敢承认。

梦回汉朝,我看见了刘彻先生册封日本国王的镜头,自豪感油然而生!哇塞,以此推论,原来日本也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啊?睡梦中,我知道了下一盘更大的棋是―――收回日本!!!

2010.9.19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