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浮宫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馆之首。始建于1204年,原是法国的王宫,现为卢浮宫博物馆。
卢浮宫藏有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珍品收藏达40万件以上。根据其来源地和种类分别在六大展馆中展出,即东方艺术馆、古希腊及古罗马艺术馆、古埃及艺术馆、珍宝馆、绘画馆及雕塑馆。其中绘画馆展品最多,占地面积最大。卢浮宫区有198个展览大厅,最大的大厅长205米。用一天两天的时间根本无法欣赏到全部的藏品。所以游览卢浮宫建议至少用一整天时间。我去巴黎前买了博物馆通票。但仍然要预约参观时间。卢浮宫是去巴黎游人人数最多的景点,甚至超过埃菲尔铁塔。我去巴黎两个月前在网上订票,但是用博物馆通票已经订不到我在巴黎那几天的票了。所以不得不又重新买了一张票。卢浮宫的门票非常便宜,相比馆内的众多艺术珍品,这个门票是真心的便宜!票是下午1点入场的,博物馆6点关门,所以我事先研究了一下攻略和线路,主要去欣赏我想看的绘画作品,去年在意大利罗马的梵第冈博物馆和佛罗伦萨的乌菲兹美术馆欣赏了一些意大利画家和艺术家的绘画与雕塑作品,“视觉上” 大快朵颐。这次法国卢浮宫的重点是一些法国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画家的杰作。有时间我会回忆一下印像派的画作,那些画作主要收藏在巴黎的另一个博物馆内,奥赛博物馆。
卢浮宫绘画作品很多,我在里面4个小时只欣赏到一部分,以下的图片多数是手机拍的,少数是像机拍的。我们就从卢浮宫三大镇馆之宝之一《蒙娜丽莎》 开始。
《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艺术家莱昂纳多·达芬奇创作的一幅肖像画,这幅画是世界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之一。画中蒙娜丽莎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蒙娜丽莎的微笑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奇韵,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 “神秘的微笑”。在这幅画之前,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她的目光总是微笑地注视着前方,仿佛她就存在你眼前。
《蒙娜丽莎》是卢浮宫唯一需要限流的展厅,站在众多人群后面没有两米的个子是看不到全貌的。
《加纳的婚礼》
这幅画是委罗内塞的代表作,描绘了基督参加一场在加纳城举行的婚宴。耶稣、圣母玛利亚和使徒在约旦河畔的加纳受到商人的邀请,参加他的婚宴。画中心是耶稣和圣母玛利亚,画面左下角是新婚夫妇。众人欢庆,但酒快用尽。耶稣命令将商人家的缸装满水,然后大家品尝,结果水变成了美酒。画家还将英国女王、提香、丁托列托以及自己描绘在画中。委罗内塞在威尼斯看到当地人更看重享乐而非虔诚,因此在画中将世俗生活融入宗教场景。
这幅画画面巨大,涵盖了70平方米,共有132个人物,占据了卢浮宫一整面墙,也是卢浮宫里最大的绘画。但是这幅画与《蒙娜丽莎》在同一个展厅,所以游人的注意力一进展厅都被《蒙娜丽莎》吸引过去了。
《梅杜莎之筏》这幅世界名作是一幅 “纪实性” 巨画。由法国画家席里柯根据1816年发生在法国的一场真实悲剧而创作的。19世纪初,法国海军部任用了一位根本不懂得航海的贵族肖马雷任巡洋舰 “梅杜莎号”的船长。这艘船在驶往非洲途经布朗海峡时触礁沉没,船上有权势的人都乘小船逃命,而留下150余名船上的乘客和船员乘着临时搭制的木筏在汪洋大海里听天由命。他们在大海上经历了惨绝人寰的13天,最后只有10人生还。画家选择了遇难者看到远处一条船驶离的那一刻,刻画出幸存者挣扎在希望与绝望、徘徊在生与死之间的众生相。这幅画结构宏伟、气势磅礴。人体塑造坚实有力度,光影对比强烈,色调阴森沉郁,震撼人心。
《大宫女》是法国画家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于1814年创作的一幅油画。这幅画描绘了一位奥斯曼帝国的宫女,头戴土耳其头巾,手持孔雀羽扇。画面中,裸体的宫女背对观众,侧卧在软床上,回眸望向画外。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宫女的脊柱被加长了,手臂也并不符合现实的人体构造,但这种变形却给这位女性带来了一种独特的神秘、柔美之感。
这幅《浴女》是安格尔的另一个作品
就像我在罗马的梵第冈博物馆和佛罗伦萨的乌菲兹美术馆特喜欢欣赏拉斐尔和波利切利的画作一样,这次在法国的卢浮宫我特喜欢的是法国的两位画家欧仁·德拉克罗瓦和雅克·路易·大卫的作品。
德拉克洛瓦是十九世纪法国最伟大的画家,浪漫主义绘画代表人物,对后世包括印象派画家都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自由引导人民》是德拉克罗瓦创作的一幅著名历史画作。主题取材于1830年的法国七月革命,巴黎人民奋起反抗国王查理十世的统治。画中央是自由女神,手中挥舞着一面蓝、白、红三色相间的三色旗,即法兰西国旗。普通百姓、士兵、贵族等不同阶层的人物,围绕在自由女神周围。整幅画用笔奔放,气势磅礴,色彩与明暗对比强烈,自由女神与地上躺着的两人形成了稳定的三角形构图,展现了浪漫派绘画的风格特点,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德拉克洛瓦也把自己的形象放进了这幅画中。这幅画作被认为是法国浪漫主义绘画的代表之一,也是欧洲艺术史上的重要作品之一。
另一个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希奥岛的屠杀》。这幅画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1822年,希腊爆发独立运动。随后,奥特曼帝国的军队于1822年4月11日登陆希腊的希奥岛,对岛上平民进行了几个月的大规模屠杀和抢掠。画中心的老妇惊恐而绝望地看着周围发生的一切。旁边一对希腊夫妇依偎在一起,他们被抢劫一空,一脸的绝望。画幅右边有个倒在血泊中的母亲,她那可怜的孩子还爬在她身上寻找乳汁。画中还有拖在侵略者马背后拼命挣扎的少女,无数惊恐的男男女女。这些被掠夺和屠杀的无辜希腊平民,同骑在高头大马上趾高气扬的侵略者形成强烈的对比。德拉克罗瓦的这幅作品展出后,震动了艺术界,这幅作品也被称为 ”对艺术的屠杀”。
另外一幅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是《萨尔丹那帕勒斯之死》。萨尔丹那帕勒斯是亚述帝国的末代君主,当他听说自己的军队战败的消息后,认为自己难逃一死,便下令侍卫当着自己的面杀死所有嫔妃和马匹。画面中君主穿着奢华的雪白罩袍躺在华丽的大床上,面无表情和麻木不仁与画面中的其他人物惊恐形成鲜明的对比。画面运用大量的红色,喻示着血腥,又运用了动荡扭曲的线条,给人以感官上强烈的刺激
《拿破仑一世皇帝的加冕礼》。 这幅画作是法国画家雅克·路易·大卫创作的。记录了1804年12月2日在巴黎圣母院举行的国王加冕仪式。拿破仑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让罗马教皇庇护七世前来加冕,以获取宗教上的合法性。然而,在加冕仪式中,拿破仑拒绝跪在教皇面前,夺过皇冠自己戴上,画家为避免突显这一冲突,选择描绘拿破仑皇帝给皇后加冕的场面。画面中拿破仑身穿紫红丝绒和锦绣披风,戴着皇冠,捧着小皇冠,正在为跪在他面前的皇后约瑟芬戴上皇冠。教皇庇护七世坐在拿破仑背后,默认了这一情景,伸着手指为他们祝福。整个气势十分庄严,画面中人物多达百人,有宫廷权贵、大臣、将军、官员、贵妇、红衣主教与各国使节。画面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构图宏大,场面壮观。
大卫的另一幅画作《贺拉斯兄弟的誓约》令我印象深刻。作品取材于古罗马的传说。罗马人和阿尔巴城人为解决长久以来的冲突,决定双方各派三个人进行决斗,以决定两城的胜负。罗马城的代表是贺拉斯三胞胎兄弟,而对方派出的也是一组三胞胎兄弟。决斗的结果是六人中只有贺拉斯兄弟中一个幸存。虽然罗马城赢得了胜利,可是贺拉斯家不仅两兄弟阵亡,而且一个妹妹早已许配给对方阵亡的兄弟之一。大卫用这幅画表达了忠诚卫国的无畏精神和理性思想。画面左边是贺拉斯兄弟在父亲面前接过长剑庄严宣誓的场景,而右边的女人们正在哭泣,因为不管结果如何,都会对这家人造成伤害。大卫被公认为新古典主义的旗手。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伦理含义,试图把古罗马的价值观融入到现实社会中去。这幅《贺拉斯兄弟的宣誓》堪称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作。
德拉克洛瓦与路易·大卫一样,积极投身社会,用画笔做刀枪。可是大卫是古典主义画家,主张用理性唤醒社会;德拉克洛瓦是浪漫主义画家,强调用感情,用个性张扬去激励民众。比较一下他的《自由引导人民》和大卫的《贺拉斯兄弟的宣誓》就能体会出之间的区别。
大卫的另外一幅画 《雷加米埃夫人》
《拾穗者》由法国画家米勒在1857年完成。这幅画描绘了三位贫困的农妇在已经收割后的田野中捡拾散落的麦穗。画面简单明了,没有繁杂的场景和细节。三个农妇在酷热的夏日里劳累不堪,头顶烈日,汗水浸透了粗布衣服。画面的背景是堆成小山的麦垛,主人骑在马上监督农民工作,远处的丰收景象与前景的三个农妇形成强烈对比。这暗示了在丰收的时节,农民仍然难以维持温饱。画家米勒笔下的农民具有一种朴实、善良、憨厚和稚拙的美。一个字概括 “土”!米勒用这幅画影射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和严酷的阶级对立
乔尔乔内是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画家。早年师从威尼斯画派创始人贝利尼,后来发展了老师的成就。他的作品构图新颖,色彩柔合具有丰富的明暗层次,情景与人物配合和谐。这一画风直接影响了提香及后代威尼斯画派画家。乔尔乔内与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并列为意大利最伟大的画家。
《田园合奏》又称《乡村音乐会》,这是乔尔乔内的平生最后一幅作品,但没有完成,后由提香继续完成的。这幅画是乡土自然美和女性裸体美的绘画结合,体现了威尼斯绘画风格。充满阳光的乡村风景中,两位衣着华丽的年轻音乐家和两位体态丰满的女神在乐器伴奏中欢乐。画面将富有生机的自然风光与充满生命和谐的人体结合起来,充满了神秘的诗意,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美的梦幻般的向往。
《画家和她的女儿》是法国女画家维瑞·勒布伦代表作之一,也是她的自画像。画中勒布伦穿着典雅,坐姿端庄,目光温柔深情。她俯身坐着,双臂环抱女儿的脸颊,呈现出优雅的姿态。女儿天真可爱,紧贴母亲,搂着她的脖子,显得十分迷人。作品传达了母女之间深厚的情感,突显了画家的温柔和感性。构图采用了稳定的三角形布局,色彩和谐雅致,线条优美简洁,背景简单,更突出了母女。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馆中,有两件备受世人赞美的最瞩目的不朽作品,一是“萨姆特拉斯的胜利女神”,另一是“米洛的维纳斯”。
《萨姆特拉斯的胜利女神》 创作于公元前3世纪,高3.28米,站在一座石墩上,是座无头无手的雕像,1863年从萨姆特拉斯岛的神庙废墟中发掘出来。该雕像尽管已失去了手和头,但看得出她正迎风展翅,昂首挺胸,向世人宣告一场战争的胜利。根据研究,这是雕塑家为纪念希腊罗地岛的一场胜利而制作的。女神虽然没有头部和双臂,但在人们的眼里它仍是完整的。
《米洛的维纳斯》相传是古希腊亚历山德罗斯于公元前150年至前50年雕刻的。其雕像于1820年2月发现于希腊米洛斯岛一座古墓遗址。女神的形象表现出古典希腊女性的典型特征:椭圆的脸,笔直的鼻梁,丰满的前额,稍翘的嘴角,润滑的下巴。神情端庄,体形修长,丰满而圣洁,柔媚而单纯,优雅而高贵,是爱与美的和谐。维纳斯雕像的周围每天挤满了观众。我和LD居然在这里走丢了。
黎塞留馆3楼18号展厅 “美第奇画廊” 是专门为一个人的作品专门开辟的巨大展厅,这个人就是鲁本斯。这里展示了鲁本斯的24幅巨幅绘画,这些画都是献给法国王后玛丽·德·美第奇的。这24幅画也组成了《玛丽·德·美第奇生平》。鲁本斯是当时欧洲著名的巴洛克风格画家。曾经 “洛阳纸贵”,欧洲各国王公贵族都以能获得一幅他的作品为荣。
玛丽·德·美第奇一生的命运和她在佛罗伦萨的美第奇家族一样跌宕起伏,经历了数次流放和回归。玛丽于1621年委托鲁本斯以她的一生的经历为主题创作了这24幅组画。鲁本斯的创作历时两年,每幅画都借由神话人物来表现玛丽一声中的重要场景。
本来来黎塞留馆的游客就不多,来这里的人就更少了。正好可以在这里坐下来好好休息一下,慢慢欣赏这24幅巨型油画杰作。
法国展厅之内的比较著名的作品之一,是16世纪枫丹白露派的《嘉百丽和姐姐的画像》。
这幅画中有两位年轻裸女,右边被捏住乳头的女子是嘉百利,即亨利四世的情人,左边捏人的那个是她的妹妹,Villars公爵夫人。这幅画名叫 “推断为加百利和她妹妹维拉公爵夫人的画像”。画中的原型是推断出来的,其实这幅画作者不详,标题也不详,现在的标题是后人加上的。
阿里·谢菲尔是一位出生于荷兰,后迁居法国巴黎的浪漫主义画家。 谢菲尔在波旁王朝复辟后,成了一个坚定的反对皇权的革命者。他曾经创作了六幅以希腊人民反抗土耳其入侵者的历史为背景的作品,其中《苏里奥特族的妇女》是最有名的一幅。土耳其军队袭击了驻扎在沙隆果修道院的苏里奥特族人,最后只有60多名妇女逃到山顶上。她们誓死不降,抱着孩子一个接一个跳下了悬崖。在表现这一悲壮的场面时,画家以强烈的明暗对比塑造出人物形象和那种目睹亲人被杀时痛不欲生的情态。构图以一种斜三角形的形式烘托出一种不断上升的紧张感
《维纳斯、丘比特和马尔斯》是荷兰的著名画家兰伯特·苏斯特利斯所作。这幅画深受威尼斯画风的影响。维纳斯雍容地躺在床上,床边是她的儿子,小爱神丘比特。根据罗马传说,丘比特的神箭射向谁,谁就相爱。而鸽子是维纳斯的象征物。那不远处风尘仆仆赶来的,正是维纳斯的众多情人之一,战神马尔斯!
文艺复兴之后,艺术思潮从意大利迅速向欧洲各地扩散延伸。到了巴洛克风格时期,各地都涌现出一批代表性的艺术家,法国有普桑,佛兰德斯(如今比利时,荷兰一带)有鲁本斯,西班牙有委拉斯开兹,不过意大利依然是那个时期艺术的大本营!在大本营里,旗帜性人物有卡拉瓦乔和贝里尼。
卡拉瓦乔强调真实,所谓“无情的真实”。在艺术的真善美中,他认为真是最重要的。他的艺术主张产生了所谓“卡拉瓦乔主义”,一批年轻的画家追寻他的风格,形成了卡拉瓦乔画派。《算命者》是卡拉瓦乔的代表作品之一。一位吉卜赛女郎正在为一位少年看手相,而两人“醉之意不在酒”。少年轻佻的目光似乎在挑逗着女郎;而女郎打量着这位涉世未深的少年,边解说着手相,不经意间却捏住了少年的戒指。这或许才是女郎的真实诉求。
尼古拉斯·普桑是17世纪法国最伟大的画家,他是巴洛克艺术在法国的代表人物,也是法国古典主义的奠基人。他的《诗人的灵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画中右边一个诗人正在冥思苦想创作着。神仙们则在旁边给他“赋能”:右边的缪斯,中间的阿波罗,他们都是艺术之神,手里拿着显示各自身份的乐器,在那里指点着。两个小天使已经准备好了桂冠,准备为诗人庆贺!
普桑的另一幅名作是《劫掠萨宾妇女》。公元前八世纪,罗马刚建城时缺乏妇女,罗马人就开城邀请周边萨宾城的市民来罗马城参加祭祀活动。当活动进入高潮时,一声令下,罗马男子就地掠夺萨宾的年轻姑娘,而把男子赶出城去。这幅画就生动描写了那个祸起萧墙的时刻。作者就像那个站在高台上的罗马首位国王罗穆卢斯那样,无情地审视着疯狂的士兵,慌乱的妇女,绝望的老人。
去年在意大利佛罗伦萨韦奇奥广场也看到过以此为背景的雕塑。
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是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伦勃朗擅长用光,他的最著名的作品《夜巡》,陈列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里的大厅里,作为国宝供奉着。玩摄影的大都知道“伦勃朗光”,即用精确的三角立体光,勾勒出人物的轮廓线,让其余部分隐藏于光暗之中,给人以稳定庄重的感觉。这幅《沐浴的拔示巴》是伦勃朗的一幅名作。拔示巴是《圣经》里讲述的一位美女,原来是大卫王下属一位军官的妻子。大卫无意中见到了正在沐浴的美女,立即递条子约她见面,后来便演了一场“杀夫夺妻”的惨剧。这幅画表现的是一个经典的场景:拔示巴收到了大卫王偷递来的条子,坐在那里矛盾着纠结着。拔示巴后来与大卫生下一个儿子,就是著名的智慧之王 --- 所罗门王。这里所说的大卫王是以色列的第二位国王,就是米开朗基罗那尊流芳百世的雕塑《大卫》所表现的人物。画中画家把 “伦勃朗光” 聚焦在美丽的拔示巴身上,以至于那位正给她擦脚的女奴几乎看不见。
上面介绍普桑作品时讲过劫掠萨宾妇女的故事,而这幅画《萨宾女人》可以看作它的续集。若干年后萨宾人杀来罗马城,要一雪前耻,要回自己的姐妹;可那些当初被罗马人强占,已经为他们生儿育女了的萨宾妇女则奋不顾身冲上前去,极力调停这场冲突。于她们而言,哪边的男人战死都是一种伤害。《萨宾女人》也是大卫的作品。画的太好了,没理由不喜欢他的油画。
弗朗索瓦·布歇的这幅《浴后的狄安娜》,是十八世纪法国洛可可艺术的代表作。布歇对女性身体的表达,无论是神情还是姿势,无论是线条还是色彩,都是那么娇艳动人,那些明亮的玫瑰色和宝蓝色,是这样强烈地吸引着读者的视线。这幅画充分体现了布歇对女人身体的审美标准:“即既不能显露骨骼,又不能感觉过于肥胖” 。也正如我们国人形容身材好的女人 “脱衣有肉,穿衣显廋”!
画家曼特尼亚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北方画派的代表人物。他的特点是,人物形象带有一种古典雕刻般的轮廓,立体感很强。他是威尼斯文艺复兴创始人雅可布·贝利尼的女婿,画风无疑要受威尼斯艺术影响。他的艺术追求古典雕刻般的造型,具有坚实稳定性,透视技巧十分娴熟,他笔下的人物形象都像是用青铜翻铸出来一样,轮廓线精确,形象富有立体感,背景突出建筑物的宏伟,给人以冷峻的气氛。曼泰尼亚是一位多产的教堂壁画家,他的壁画反映了15世纪下半叶北部画派的典型风格。
《巴那斯山》
《胜利花园》
卢浮宫的每一幅画,每一个作品都有一个故事,一段历史,一个作者的情感。我在罗马,维也纳,纽约和华盛顿特区的一些博物馆欣赏那些著名的艺术作品的时候,很羡慕住在像巴黎这样的大城市的人们,有这么好的资源可以欣赏到世界著名的绘画与艺术作品。
我个人以为欣赏绘画作品可以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只是泛泛地看,就像我家领导,从一个展厅到另外一个展厅鱼贯而入,鱼贯而出,回家以后不知道看了什么。第二种方式是不仅仅欣赏这些画作,同时也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作品中隐含的的故事和历史。我觉得第二种方式可以更好地欣赏到艺术的精髓,不枉此行。实现第二种欣赏方式可以找一个导游,费用也不贵,大约50欧元。我是去之前做功课的,所以在卢浮宫没有找导游。
从博物馆看窗外。
谢谢欣赏!
下一篇:巴黎奥赛博物馆展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