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红的黄粱梦
(2010-07-18 18:58:14)
下一个
今天,看了一篇李少红访问,她说:“我们这一个月最关注的就是收视率!。。。。。收视率非常好,占据了当地的首位!数据完全可以公开!根据收视率,我可以交作业了。”难道,李导,您在做作业的时候,想的只是为收视率?
总是对艺术家有一种崇拜。因为他们在创造艺术的同时,还要传承,发扬文化, 古今中外皆然。李少红导演在关注收视率时,有没有想过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然被您的红楼梦践踏?中国80后,90后的许许多多年轻人已被您的红楼梦误导?就好比您一直引以为豪的昆曲背景音乐,会有多少年轻人因为您的红楼梦对昆曲敬而远之,以为昆曲就是咿咿呀呀,阴森恐怖。您号称忠实原著,但原著中中国文化的礼仪廉耻全无。 众贾府小姐如抢菜市场免费赠品一样的抢元妃的赏赐;寒冬腊月,黛玉半露酥胸让宝玉闻香;贾府夜宴,台上唱的戏子和台下的坐的公侯太太,小姐们是一样的铜钱头。这就是您传达给年轻一代的中国传统文化?
如果只是为了收视率,经济效益,那您为什么不去拍戏说,言情, 武打,推理。。。。。。为什么要用红楼梦呢?还是李少红导演只是用红楼梦去实现她的黄粱梦?
转载一篇我认为写得很中肯的文章:
人民日报:《红楼梦》能容几多梦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8日10:56 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仲 言 去岁,演砸了的“红梦秀”草草收场,今年“重整河山”的新版电视剧《红楼梦》尚未开拍又大造声势。从编导易人、角色重选,到场景安排、定装造型,甚至连导演的庆生晚会,都不厌其烦地高调炒作。特别是近乎戏曲头饰的贴片额妆、与角色身份极不协调的怪异装扮,以及有违常识的公子黄袍、尼姑戴花、丫环盘头等,都在社会上引起广泛争议。虽然制作方一再声称要追求与原著相近的“梦幻风格”,但依然挡不住网友们强烈愤怒的一片“雷”声,人们不能不再次为名著改编的命运深深捏把冷汗。 在前后不到20年的时间里,四大名著无一幸免地遭遇新一轮改编。其改动之大、意念之新、口号之宏伟,早已使新版改编剧先声夺人,呈未拍先热之势。这当中,《红楼梦》改编闹得最为红火,从铺天盖地的全国选秀赚得钵满盆盈,到制片方与导演矛盾激化使风风火火的“红梦秀”戛然而止,从李少红隆重登场的电视剧重新启动,到胡玫重新披挂筹拍新版《红楼梦》电影,再到斥资亿元的“红楼梦故事”系列电影的开拍,接连不断“撞车”的“红楼”让人眼花缭乱,喧嚣的炒作和花哨的招式,谁也不敢判断到底哪一个能“梦”想成真?一窝蜂的名著改编吹皱了文坛一池春水。是欤?非欤?令人恐慌。 名著是祖宗留给我们的、历经岁月残酷淘沥、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遗产,是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体,是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善待名著,不仅是今人文化承传的历史责任,更是一项义不容辞的社会义务。改编名著,或以新的文化式样推动名著普及与传播;或借鉴名著艺术经验,给当代艺术以有益启迪;或借助名著的社会影响力,带动当下文化市场的发展繁荣,无疑都是值得肯定与倡导的好事。但是,假如抛开名著本身的文化蕴含,既没有对名著的深入领会,也没有对名著的深刻理解,更没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名著做出切实际、有深度的解读与阐释,仅仅借重名著的躯壳和巨大的市场号召力,脱离开名著特定的文化氛围和人物性格发展的内在逻辑,忽略历史常识、丢弃文化内功,一味追求脸蛋的漂亮和服饰的新颖,以自我膨胀式的张狂去迎合世俗的低级趣味,随心所欲地删削或篡改名著,信马由缰地为名著涂抹流行色彩,其结果,只能使文化名著在时尚化的演绎中变成不入流的闹剧,宝贵的文化资源在急功近利的商业化炒作中点金成石,遭到恶意损毁。这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在市场经济时代,受名著改编潜在的票房诱惑,看重名著重拍的商机,人们可以给予足够的理解。但是,名著不是唐僧肉,文化资源须珍惜。改编作为一种公共稀有文化资源的消费行为,必须坚守最起码的传承责任和道德担当。倘若不是发自内心地对名著的热爱,不是在领悟原著精髓基础上做出合逻辑的诠释与开掘,那么最好不要轻易染指名著改编。名著翻拍捷径与陷阱并存,机遇与风险同在,如果没有从容淡定的心态,眼睛盯着时尚、胸中燃着欲望,重拍既可能糟蹋名著,也可能毁了自己。老祖宗留下的那点遗产,经不起后辈无节制的挥霍与蚕食。 红楼一座,容不得争相下榻。面对着清幽蕴藉的红楼遗存,还是多些尊重和敬畏,少做点沽名钓誉的黄粱梦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