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洗澡(1)

(2010-10-02 21:41:00) 下一个

Jackstand 死顶子

引言

洗澡在人的一生中占据一个什么位置?

洗澡在人类社会的活动中又占据一个什么位置?

对于这两个“高深”的问题,很值得深入研究一下。

奈何本人才疏学浅,只好先扔出一块砖去,指望能召回来一大堆的玉,那不就赚大发啦?

早先听人家说过,牧民大概一生只洗个两三回的澡,藏族同袍也差不多。大概是新出生时一回,新婚时一回,再就是撒手的时候了。还传说牧民吃完羊肉,两手往袍子上一蹭就齐活。谁的袍子亮,谁的地位高,在一个群落里头,说话也有分量。这个规则,那要是推广到当今,可就乐子大了,您想啊:奥运会请了那么多的各国政要,那袍子还不得个儿顶个儿跟油里头现捞出来的似的?尤其是美国总统的袍子, 那可不能把全球老大的份儿给丢喽不是?什麽炸油饼的,卖猪肉的,谁的袍子亮,到时候就得给扒下来,让咱老婆子总统先穿上不是?

这是几句玩笑话。您要想知道洗澡有多重要,就再顺着俺的思路往下面捋捋,也就有个数儿了。

哥儿几个吃完了饭,接下来干什么?那还用说呀,上澡堂子呗?这一条规矩,流传了可有年头了。即便经过了文革的洗礼,也没能革掉,反倒是“春风吹又生”,来了个全国各地,遍地开花。 俺估计,老毛要是能动弹,早就把水晶棺给砸了。您要是不信,俺给您提个醒,黄金荣怎末说来的:“上午水泡皮,下午皮包水”。

光说中国的还不足以说明洗澡对全人类的重要性。那就再来点世界的。

俺听说过的,比较有名的, 就有日式浴,韩式浴,还有泰国浴,芬兰浴,土耳其浴等等。。。没听说过的,估计就多了去了。反正都成了各种文化的代表了。您说重要不重要。

可俺这回要说的,就是俺经历的有关洗澡的故事。兴许您有类似经历,也兴许您看了能够回忆起点什麽,那就都对的起俺码字儿的这点功夫了。

还有一档子,就是当初俺读完了《围城》后,就有人向俺推荐《洗澡》,说是功力相当的作品,可俺一听这俩字儿,就压根不想读那本书了,您想知道为什莫吗?好奇的话,就请接着看。

1.
原始状态


俺们那儿农村的小孩儿,管游泳有两种教法,一个是“凫水”,另一个就是“洗澡”。在俺的童年时代,您要是请俺洗澡,俺的脑海中,浮现的就是:“上村南边儿的大坑,或者是上村西边的大坑,再不就是上村东头的河沟子里头“。跟楼堂馆所的那是一点边儿都不沾。

农村的老少爷们儿们,一年里头,就是一个夏天,上河沟里头洗几回澡。天儿一凉,基本就得等明年了。估计要是碰上结婚唔得,能洗一回热水的,亦未可知。至于娘们儿们怎末办, 俺那时小,没有打听过,也就不知道了。

 热水的澡堂子有没有?有,至少也在镇上或者是县里头。那要是能在县里洗一回热水澡,还不得跟人家说上几年?真要是有机会到北京,天津这些个“大地方”的池子里洗一回,那就够跟人家说一辈子的了。

 要说这人,那就是从外到里的贱。你一辈子没洗过,也就过来了。 可你要是洗过一回热水的,您的皮儿八成儿就饶不了你了。就真有那见了澡堂子就走不动道儿的主儿。先按下不表。

俺一直到六岁才离开农村。在俺离开农村前,对洗澡的理解,就停留在“凫水”的水平上。因为俺就从来没有觉着身上脏过。

 2.清身洁体

俺姥姥带俺回了俺家。俺和爹妈很认生。白天总算熬过来了,加上旅途劳顿, 俺早就想睡了, 坐在一边,听着大人们说话, 俺是一个劲儿的打盹。俺爸妈疼俺,想安排俺早睡,可一看俺身上,就皱起了眉头:“这末脏,怎摸上床呀,先洗个澡吧”。弄了一个大洗衣裳盆,就把俺给办了。。。

俺一上床才知道,什么叫干净!

俺的身子,要是跟炕席比较,那是干净。俺的衣服,要是跟地比,那也干净多了。俺的鞋子,从来就是新鞋穿到一槽烂,哪儿听说过刷鞋呀?

一个阶段,俺经历的文化冲击,不比俺出国小,要不怎么没拿出国当回事儿哪?早就有适应能力了,还不是一般的强。然而,更大的震撼还在后头哪。

过了几天,俺爸说:“带你去单位洗澡”,俺听了后,还在脑海里一个劲的瞎反映那:“是东边的大坑?要不就是南边的”? 到了才知道,那是个洗澡堂子, 也叫浴池。

 既然敢叫堂, 那就不是一般的大。先到那边屋里头脱衣服,挂在墙上的钩子上,要不就放在木头条钉成的板凳上,就是跟公园里有的椅子差不多的东西。地上有木头板钉的拖鞋,横着的那一道儿俺记得是自行车的车胎做的,胶皮的。一走“听听堂堂”的,跟日本人的木屐有一拼。

最不是东西的,还是这条凳。 为了省些个木头,坑苦了多少人的屁股俺就不说了,还就真有手表从缝儿里掉到地上给摔坏了的,赔大发了。

脱完了衣服往里走,手里头拿着毛巾肥皂,还有挠头发的塑料挠子。大概都这样儿了,也就无所谓了,见了面,下边是“啲啦当啷的”直晃荡, 上边却脸不红心不跳,笑脸相迎,照打招呼不误,那是什么样的境界?

再下一关就是清空多余的水,那个地方的味道,估计狐狸挺的过去挺不过去,都得另说着。可还是清空了好,要是万一哪位图省事儿,放在了池子里头,那可怎末办?看来,互相监督是绝对必要的。但即便这样,也难保不留神喝了,喝了就喝了吧?不也是绿色纯天然吗?除了味儿差点呗?

右手边一个大池子,热气腾腾,里面便是各色人等。只是这汤一般总是够肥的。俺就老觉着比那“大坑”里了肥多了。味道也就自然比大坑里的“厚”了。

左边是好几排“莲蓬头”,这俺就理解了,为什莫那么厚的汤,能洗干净那麽多的人。只是眼前这白花花的景象,不能不让俺这单纯的小脑袋瓜儿,从不多的记忆里,联想起点什麽(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nightrose 回复 悄悄话 以后要再上面加一条幅,刚吃过饭的莫入,否则后果自负。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