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Sing Me Home · Yo-Yo Ma and Silk Road Ensemble

(2023-09-29 10:19:14) 下一个

家,是丝路的起点,也是思念的终点 ......


1998年,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在美国注册了非营利性艺术、文化和教育组织项目“丝绸之路项目”。这一项目的灵感来自中国古代跨越亚欧的丝绸之路:在遥远的过去,各种文化和思想在丝绸之路上汇集交融。

作为“丝绸之路项目”的核心,丝绸之路合奏团应运而生。这支合奏团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室内乐团”的风格束缚,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演奏名家,同时也集合了来自各种文化的音乐元素,从中国观众熟悉的中国传统乐器笙、琵琶、唢呐,到日本传统乐器尺八,再到西班牙风笛、印度塔布拉鼓等来自世界各地的传统乐器在舞台上共同发声,用多彩音色描绘着不同文化的壮丽图景。

马友友介绍到:“丝绸之路合奏团是一个音乐模范,需要所有成员都具备好奇心、合作精神以及全心全意的热忱。我们所演奏的音乐并不属于某一种文化,甚至也不局限于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文化。合奏团成员所表现出的高超技艺和宽广的包容性将我们紧密联系到一起”。

从丝绸之路合奏团成立至今,这支名家云集的室内乐团已经与马友友合作推出6张专辑,并委托创作和表演过世界各地作曲家近百部经典作品。今年4月,乐团发行的全新专辑《Sing Me Home》,质朴而传统的音乐别具一格。在这张专辑中,丝绸之路合奏团中来自世界不同地方的艺术家,挑选全球各地的原创与传统歌谣加以改编,诠释了不断变化着的“故乡之意义”。

在很多人的记忆中,故乡的记忆隐匿而独特。一种味道、一幅画面、一句乡音都能唤起人们对于家乡的回忆。马友友与丝绸之路合奏团的演奏家们正是试图通过音乐把观众带回故乡,通过音乐旋律把每个人的故乡连接成整个世界。

《Sing Me Home》中十三首风格各异的音乐,在录制前便刻意让专辑中的各个曲目的题材与主题相对松散,以此让各地的音乐家更为自由地发挥和融入自身地域的音乐元素和文化特色。

在这约72分钟的交流中,丝路乐团成员们结合了丝路上多姿多彩的音乐文化,从各种不同色彩的乐器,到流传于丝路打的上各种传唱久远的旋律,在各国不同的传统乐器之间彼此对话,透过即兴创作与交流,创造出融合世界的新音乐。

例如第一首乐曲《Green》是丝路乐团之中来自中国的琵琶演奏家吴蛮为四岁儿子创作的乐曲,作为整张专辑的序曲,它展现了丝路乐团的整体力量以及吴蛮非凡的琵琶技巧。

第三首乐曲《Little Birdie》是女歌手莎拉·贾洛丝改编的民谣作品。该首乐曲是致敬美国民歌歌手皮特·西格尔。在这首歌曲的录制中,中国音乐家吴彤使用了他自己非常擅长的笙。

第九首乐曲《Going Home》的旋律取材自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Symphony No. 9, in E Minor "From the New World" (Op. 95)》第二乐章,阿比盖尔·沃什伯恩与吴彤以中英双语二重唱的形式呈现,辅以各自手中的民族乐器,将这段“思乡”的旋律演绎的非常生动。

此外,新锐艺术家莱安诺·吉登斯,以美艳动人的歌喉把罗马音乐融进了美国民歌《St James Infirmary》里,听众可以从其中听到扣人心弦的节奏。另一首《If You Shall Return...》则是由知名吉他演奏家比尔·弗莱塞即兴演奏,与日本尺八竹笛和印度塔布拉手鼓融合,幻化出迷人而织体丰富的旋律。

还有,在《O'Neill's Cavalry March》中,听众可以聆听到富有感染力的爱尔兰进行曲;在《Wedding》中,听众可以聆听到叙利亚村子里一场婚礼的场景;在流行歌曲《Heart and Soul》中,听众可以聆听到细腻优美的爵士风。

在《Sing Me Home》中,我们不仅可以听到来自中国、印度、日本、爱尔兰、叙利亚、伊朗等在内的多国的传统音乐元素,还感觉到古典、爵士、民谣、乡村、民族等多元的跨界风格。而在这种跨界的音乐交流中,我们感受到了不同地方的文化碰撞与融合。

它不仅是马友友“音乐通融世界”的音乐梦想启程,更是众多音乐家的“心灵落点”,是艺术家分享“乡愁”、传递全球同为“家”的新概念的起点。


(以上内容摘自互联网)



∗      ∗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