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angu的博客

总想有一席空间来表达自己想说的事,或不想和人讲但又想把它们写下来的地方。这里就是的吧。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戏说浦仪

(2010-06-26 16:22:34) 下一个
说浦仪就不得不先说慈禧,她是浦仪终身幸或不幸的源头。
 
清早期的“康,雍,乾”这三代的辉煌过去以后,这个王朝其实很快就破产了。不知道是不是中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始于“鸦片”, 但我想,即便不是鸦片, 这个王朝也会以别的方式宣告结束。从这个王朝决定用西洋的鸦片增加财政收入那天开始,它就黔驴技穷,大势已去了。当道光朝意识到这样的钱拿不得而想回头挽救他的人民的时候,一切都太晚了。他赔了银子又折了兵(第一次鸦片战争)。咸丰帝一定也做了类似的努力的,可是结果也是类似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不过这一次,他赔的是圆明园----他已经没钱可赔了。有一点我想不明白,终止一个不合理的贸易就那么难吗? 这到底是我们自己的原因还是别人的?

慈禧的男人就是这位穷皇帝。从表面上看,圆明园是毁在这对夫妻手上的,但从根本上说它是毁在这个王朝上的,或者可以更进一步的说,是毁在我们这个民族手里的,因为我很相信这样的一句话:“有什么样的民族就有什么样的政府”。当慈禧最终走上权利的前台,这就表明这个王朝的男人们已经放弃任何的努力了,同时他们也逃避了所有的责任了。与共和制可以有女总统,或者共和制前提下可以有女王不同,传统的帝制是必须由男性继承的,当年因为能力强而被拥立为皇帝的武则天最后把权利传给了她的儿子而不是女儿;擅自称帝的吕后不仅自己被杀还牵连了她所有的吕姓家人。慈禧,从照片上看,我不认为她有多少能力,我甚至不认为她有多么慈祥。不过这样的王朝又能娶到什么好媳妇。这里不仅有经济的问题,可能
还有眼光的问题。我不知道她是否意识到她接手的是什么,也许她还很享用那其实根本就不复存在的光荣。写于光绪年间的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提到,十八省的土地和财产已经成为别人的怀中之肉,四亿中国人民已经成为注册了户籍的别人的奴隶,国是等死之国,民是等死之民,一切都任凭别人作弄。

她的亲生儿子同治的死是有点奇怪的,据清宫档案的记载,同治死前的一个月,咳嗽和发烧的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这应该是炎症减轻的好兆头,他得的天花就是一种感染而已。可是,他却死了。或许,真正死亡的是这个王朝。

同治死后,慈禧把她所谓的皇位传给了她亲妹妹的儿子光绪。光绪继位的时候,就有大臣吞食鸦片向慈禧死谏,其不奏效是可想而知的。光绪变法不见得是违背了慈禧的意愿的,他失败的真正的原因可能还在于当时这个王朝恐怕已经不是慈禧在当家了。光绪非常巧合地比她早死一天,慈禧于时立亲妹妹的孙子,也就是浦仪为帝。当年他才三岁。在中国所有的皇帝中, 浦仪应该说是最不幸的一位,他从三岁起就成了历史闹剧的牺牲品。他从来就没有做过真正的皇上:他不在帝王血脉上,名不正言不顺;他被抱上龙椅的那天天晓得这个帝国是否还存在着,连愿意死谏的
大臣也没有了。

也许他有过一次做皇帝的机会。在国民党执政期间,他如果愿意放弃“实权”,他被允许照旧住在故宫,每年领取一定数量的俸禄,做个挂名的只享受不问事的皇帝。他好象是做了几天的。可不知道又为了什么,他又想当问事的皇帝了,他宣布这个决定的时候也就是他被赶出故宫的时候。归根到底,他是名不正而言不顺的!

可能所有的人都在演戏,惟独没有人告诉他真相,他长大以后一直都认为自己是天子,他有当皇帝的命,当他的人民不承认他,他背叛了他的祖国----他天真的认为外国人能帮他拿回“属于”他的东西。真不知道他是怎么学的历史。其实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与命运抗争,为自己争取他自认为有的天子的权利。当他服刑十年后出狱流下眼泪的时候,他不一定是在忏悔,他可能觉得很委屈, 他可能一直到死的那天都执着地认为中国人民辜负了他,这个世界亏欠了他。命运对他真够残忍的。不过他至死都不曾流亡过海外,这也算是命运对他的补偿吧。

他是作为中国最后一个皇帝被载入史册的,也叫“废帝”。不过他有承担责任的勇气更是应该被历史记住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