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刀王也许可以休矣:美国陆军划时代率先告别刺刀训练
(2010-05-19 12:29:42)
下一个
美国陆军率先告别刺刀训练
□ 记者 段宇宏
来源:凤凰周刊2010年第13期 总第362期
“冲啊—杀,冲啊—杀”。
战争电影中常见这样的镜头,士兵们端着带刺刀的步枪冲向敌阵,与之肉搏,名为“刺刀冲锋”。全世界各国军队,新兵入伍之后,刺刀训练是必须之课。不过美军近期已经正式终结了刺刀训练,同时被取消的还有5公里越野训练,而以Z字形短距离全速冲刺练习代替。这是美国陆军在总结阿富汗、伊拉克战争经验后作出的重要训练调整。
全球几乎所有国家军队仍把5公里拉练和刺刀训练当作士兵必修课的时代,美军做出这样的调整,应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刺刀的故事是一个传奇,它的运用也是军事传统,美军历史上有其重要篇章。今后的美国陆军士兵在听前辈讲“刺刀传说”时,也许就像今人听讲盘马弯弓的古代作战故事。
实际上现代战争中,刺刀的作用越来越小,据美国国防部公布的美军档案显示,美国陆军最后一次使用大规模刺刀冲锋战术,是在上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场上,海军陆战队这个战术的最后一次运用是在越战。
据《泰丨晤士报》和美丨联社等西方媒体报道,美国陆军取消刺杀训练,但会更加强化肌肉练习、近身格斗,包括使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工具,进行肉搏。但相信士兵遇到这种近身搏斗的机会应该不多,大规模刺刀冲锋的场面基本不可能碰到了。
这几十年,美国军队常见的作战方式是,先以海空优势摧残敌人,造成心理震慑,陆军更多承担打扫战场、清剿残军、负责占领的任务,遇到敌人堡垒或阵地,立刻呼叫空军以炮火支援。
两次海湾战争,军事上号称“中东雄狮”的伊拉克,其坦克、步兵等地面部队,连敌人的面都见不着,毫无用武之地。北约轰炸南联盟时,塞尔维亚硬生生被对方强大的空中力量给打到心理崩溃。高科技战争潮流下,传统军事理念中所强调的士气与勇敢必须重新诠释。
陆军在信息化战争中的作用已被大大削弱,有如农业在现代工商业社会的尴尬境地—不可缺少但产出与收益难成比例。这种环境下,刺刀冲锋哪有用武之地,刺刀训练至少对于科技化程度全世界最高的美军来说,已属鸡肋。
尽管难有用武之地,但刺刀训练作为一种军事传统,仍在各国军队中顽强保留着,并拥有重要地位,美军也不例外。在美军的《战斗训练手册》中,近身格斗与步枪刺杀训练是两大主要内容。
《手册》这样介绍:刺刀是一个作战士兵最主要的装备,很显然,它是一种多用途的武器。一个训练有素又自信的士兵,他的刺刀对敌人产生巨大的心理威慑力。士兵应该要熟悉刺刀的运用,增强与之相关的能力,以防卫更多敌人和来自各方面的攻击,这方面的训练能增加一个士兵在战斗中幸存和完成任务的机会。
很多士兵对刺刀也有深厚感情,因为他们认为,就算不用其战斗,但拿来切割物品也是颇为方便。第一次海湾战争中,美国陆军也用过刺刀,不过是用来清理战壕。
刺刀是冷兵器,但这玩意却很有趣,是在火枪这种热兵器出现后才随之诞生的。公认的说法是,17世纪中期,法国巴约纳(Bayonne)的农民在一次战斗中,无意之下把小刀插进枪管里攻击敌人,这就是刺刀的最早起源,所以英文中刺刀的单词是“bayonet”。
美军理论上重视刺杀训练,在实战中近几十年运用得非常少,但也有名贯全军的“刺刀英雄”,这就是领导美军进行最后一次大规模刺刀冲锋的刘易斯·米莱特上校。
米莱特当时为上尉军衔,在陆军第27团E连服役。1951年7月2日,他所在部队被朝鲜军队困在180高地,有一个排被朝鲜军火力压制得不能动弹,米莱特率领另外两个排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刺刀突袭,因此被授予荣誉勋章,后来他担任27团荣誉上校长达15年多。
有历史学家称,米莱特指挥的这场刺刀冲杀,是美军继南北战争时“冷港战役”之后,最圆满的一次刺刀冲锋。米莱特这位美军刺刀英雄在去年11月14日以89 岁高龄去世,美军新闻处专门撰文以纪念。
而关于日军刺刀的使用,中国有很多有趣传说。一说日军在刺刀上镀水银,使之有剧毒,一说日军在白刃战前,要退光子弹再冲锋,这类传说在文艺作品中颇为常见。第一种说法,从科学角度来讲,是不可能的,水银在常温下为液态,镀不到刺刀上;第二种说法,可能是对日军在白刃冲锋前,按照《步兵操典》检查子弹是否射光,怕走火伤到自己人的误解。
不过,现在要说刺刀完全退出历史还为时过早。只要人类还存在战争,就难免小规模的近身格斗,刺刀还会发挥它的作用,军事水平落后的国家,也会把这个传统保持很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