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的真迹在在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09年第12期 作者: 朱挺 夏雨清
东晋永和九年(353),王羲之酒后一挥而就的324个字,是中国书法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世人皆知《兰亭序》的字写得好,却“不知其文千古悲凉也”。
东晋太和四年(369),王羲之辞官回家,丹池赤水,书楼墨池……书圣的身影在浙江的山水里,悄悄地匿迹了。
我们寻找着书圣的遗迹、书圣的故事,剥离了历史的华美装饰,却在书圣光环的背后,发现了一个痛苦的病人。千古书圣王羲之,究竟还有多少我们不为所知的秘密呢?
绍兴城外的兰亭,又是一年桃花开。绍兴文化名人王云根是王羲之的第五十五代孙,每天,他都会执笔习书。王云根平日练习书法,临得最多的帖子,就是先祖王羲之的《兰亭序》。当然,他临的也都是后人的摹本。2005年的一天,王云根接到了一个神秘的电话。电话里的人自称是一个民间博物馆的馆长,他透露出一个惊天的消息:“我这里得到了一件稀世珍宝——《兰亭序》的真迹。”
《兰亭序》是永和九年一代书圣王羲之在兰亭雅集上趁着酒兴写下的一卷行草作品。东晋以来,它备受历代帝王和书家推崇,即使是唐朝的临摹本,也是难得一见的稀世国宝。突然现世的《兰亭序》如果是真迹,绝对价值连城。但是,这个民间博物馆馆长手中的《兰亭序》会是真的吗?
王云根根据自己对《兰亭序》多年的研究,当时就判断说这不可能,因为真迹早就在唐代失传了。
依据史书的记述,那一卷令天下书法家垂涎欲滴的《兰亭序》,早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就被一生挚爱王羲之的唐太宗李世民带进了他庞大的陵墓。大唐的月夜,在昭陵合上的那一刻,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就永远埋在了天下第一陵漆黑的地宫里。
兰亭雅集上诞生了《兰亭序》
那么,我们现在看到的《兰亭序》难道都不是王羲之的手迹吗?
这事和唐太宗李世民有关。
公元626年,大唐武德九年。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接过父亲、唐高祖李渊手中的权杖,登上了帝位,由此开创了几十年的大唐盛世。
继位之初,战乱刚息,李世民需要大量治国之才,他开始像隋朝一样,在全国开科选拔人才。
唐代实行科举考试,吏部会考的内容是“身、言、书、判”。具体操作时,先考其“书”,再考其他。由于考的人多,不能一一,实际上主要是凭“书”用人——书法与当官紧密地结合起来。书法这门中国古老的艺术,因为皇帝的喜好,在唐代成为天下士子踏入仕途的必修课。
李世民最推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重修《晋书》时亲自撰写《王羲之传》,写完后,意犹未尽,御笔一挥,点评了前朝历代书法名家,认为其他人都是“区区之类”,是绝不能和心中的偶像王羲之相提并论的。
史书说,李世民听闻名士褚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王羲之字逸少)体”,当天便召他来“侍书”,也就是当秘书了。
天下书法学逸少,继南朝梁武帝后,在唐朝又达到了一个高潮。
从东晋到大唐,时间过去了三百多年,流传下来的王羲之书法真迹已经不多了,即使贵为天子的唐太宗李世民,也只能靠重金悬赏来征集。这就是史书说的,“尝出御府金帛购求王羲之书迹,天下争赍古书诣阙以献”。
但美中不足的是,李世民朝思暮想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却一直没有踪影。
在经历了南北朝和隋末的战乱后,寻找《兰亭序》的线索已经断了。
到哪里才能找到它?唐太宗第一想到的,就是绍兴郊外的兰亭。
绍兴城外的兰渚山,是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寂寞时种植兰花之所。据说,范蠡不忍勾践种兰的清苦,遂在山下造了一座凉亭,以备他歇息、养神。
后来闻名天下的兰亭,就这样在公元前490年的春天落成了。
西晋建兴四年(316),匈奴入侵,西晋灭亡,残存的晋室皇族和士族举家南迁,这就是史书上说的“晋室南渡”。次年,南渡的皇室后裔、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即今天的南京,建立东晋王朝,偏安江南。
“王与马,共天下”,中国历史上晋代“第一望族”山东琅琊王氏,到右将军王羲之出任会稽内史的时候,已经式微了。除了王羲之,王氏一族在朝中已经没什么人了。
农历三月初三,是传统的上巳节,时人都要去水边沐浴,举行消灾求吉的“祓禊”活动。
东晋永和九年的上巳节,右将军、会稽内史王羲之也邀请了一帮名士共42人,在城外的兰亭“祓禊”,举行“曲水流觞”诗会。
大家坐在水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即取饮,彼此相乐,故称为“曲水流觞”。
觞是古代的盛酒器具,也就是酒杯。通常为木制,小而体轻,底部有托,可浮于水面。也有陶制的,两边有耳,又称“羽觞”,因其比木杯重,玩时则放在荷叶上,使其浮水而行。
曲水流觞不是王羲之的首创,这种游戏,自古有之,魏晋时已成为上巳节的一项重要活动。但曲水流觞被后人不时模仿,成为文人雅集的象征,却是从永和九年的兰亭开始的。
曲水流觞,或吟咏,或罚酒,或谈论玄学,名士们沐浴着和畅的春风,写下37首诗作。午宴后,众人兴致不减,欲将37篇诗作汇编成集,流传后世,并提议由兰亭雅集邀集人王羲之作序。
于是,王羲之的几个儿子备笔研墨,洁白柔韧的蚕茧纸铺开在兰亭之中。王羲之用他惯用的鼠须笔蘸了蘸墨,略略思考,乘着微微的酒兴,写下了《兰亭序》。这篇书法其字迹飘若浮云、矫若游龙,引来众人阵阵赞叹。
这一年王羲之51岁,已到天命之年。
东晋时期的字主要是隶书,字体比较端庄和规整,这个时期中国的书体正处于正书体向行书体的演化时期,王羲之写《兰亭序》的时候,选择了一种亦正亦行的新字体来写这篇序文,是一个创新。也说明当时的书法已经从功能化向艺术化过渡,更多的是反映一个人的性格和气质,王羲之的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是风雅的文人聚会,还是紧张的政治密谋?
《兰亭序》让兰亭雅集蒙上了一圈耀眼的光晕,永和九年的这场集会,就像《兰亭序》一样,不断被后人临摹,甚至让无数的帝王倾心,清朝雍正皇帝甚至模仿兰亭雅集,在宫殿里挖掘溪沟举行曲水流觞集会。
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更是对此充满了向往。但是,唐太宗们不知道的是,永和九年的天空中,悬挂着一轮红月。
月变色,将有殃。
永和九年参加兰亭集会的那些文人雅士,实际上是在强作笑颜。
吴大新是绍兴市的一名学者,因考证《兰亭序》的专著《红月亮》而轰动学界,在书中他对兰亭雅集提出了全新的观点:那不是文人的酒会,而是一次秘密的战前军事会议。他认为,兰亭雅集实际上是一次军事政治集会,邀集人王羲之想凭借自己的人脉,来调和朝中两大政治派别的矛盾。
参加会议的除了王羲之和他的儿子外,还有当地的大姓氏族代表、各级行政长官,其中掌握东晋军事大权的就有6人,他们绝非过去所说的一帮文人。在此次会议上,主题很明确:东晋要北伐,如果北伐,那么谁来统帅?
当时北伐的统帅,有两个人选,也就分成了两派。一个是桓温派,桓温是当时最高的军事统帅,但受到朝廷的猜忌。一个是殷浩派,殷浩是个名士,是东晋皇室用来牵制桓温的。这两派都有人参加兰亭雅集,桓温的儿子亲自来参加,殷浩手下的两个将军也来参加了。
“如果是文人雅集,那么像许询、阮裕、甚至连和王羲之关系密切的道士许迈、高僧支遁等名士没有出席,这说不过去。” 吴大新说。
对于王羲之来说,右将军的职务,使他成为这次会议上的关键人物。右将军不是一个虚职,在当时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
永和九年的中国版图,是又一个“三国演义”,前秦、前燕和东晋三个国家互相攻伐,试图吞并对方,统一中国。
永和八年(352),东晋王师北伐,大败而归。到了永和九年的春天,时任北伐统帅的殷浩亲率大军在淮河与敌军对峙,战事一触即发。
而这次东晋一旦再败,后果不可设想。
和前线的剑拔弩张相比,大后方的会稽,还是歌舞升平。这里非但兵粮充足,而且越王三千甲兵退保会稽,“卧薪尝胆后吞吴”的历史先例,也让丧失了大半河山的东晋王朝,在心理上有了一个最后可以依赖的地方。
桓温和殷浩两个人积怨很深,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秘密,而将相不和在打仗中是很忌讳的。王羲之和两人关系都不错,一个是他上司,一个是他朋友。他想通过兰亭集会调和两人的关系。
但在这次会议上,调和失败了。
“所以你去看王羲之的《兰亭序》,后半段他大声疾呼,带有悲愤的情绪,就是因为这次会议无疾而终。《兰亭序》千古悲凉的密码也就在这里。” 吴大新说。
半年之后,殷浩率领七万大军北伐,以惨败告终,被废为庶人。
兰亭之会,终以悲剧收场。王羲之右将军的政治生命也就此结束。永和十年(354),又逢修禊之日,王羲之再次来到旧地,展开《兰亭序》,临写数十遍,却再也写不出当时的气韵了。
六天后,王羲之辞官而去,舍宅为寺,带着家眷,悄悄归隐了。只留下一泓墨池,一个兰亭,一段风雅传说。
今天,慕名来到兰亭的人,会在曲水流觞边坐上一坐,感受当年的兰亭雅事,但是,没有人留意,在风雅背后还有一场剑拔弩张的政治辩论。也很少有人知道,现在的兰亭,并不是永和九年的兰亭。
我们依照着清朝《会稽县志》的记载,攀登上兰渚山,在密密的草丛中,发现了颓倒在地的石柱,这就是县志中所绘的天章寺。清代兰亭的全址,就从它的脚下铺开,形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
而这仅仅是清朝绘制的兰亭胜景,东晋时,兰亭背高山长岭,面茫茫鉴湖,气象万千,曲水流觞绝非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么局促和狭隘。
永和九年的兰亭,早已湮没在历史的荒草中。如同《兰亭序》,在王羲之归隐后,也悄然消失了。
为了得到真迹,有多少人寻访过金庭观
唐代使者的马蹄,踏破了剡县山水宁静的清晨。
唐太宗李世民打听到,《兰亭序》很可能就在王羲之归隐的地方:剡县金庭观。他派出使者,前去寻找这卷天下第一行书。
当年的剡县,现在属浙江省嵊州市。在嵊州市文物管理处,我们看到了王氏的族谱。翻开上千年的《琅琊王氏宗谱》,立刻弥散出一股悠远的气息,金庭观的旧影赫然在目。
只见族谱上有着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金庭观的建筑图,还有至今仍存留着的右军墓和右军祠。唐太宗使者寻访过的金庭观,就是族谱上的这个金庭观吗?
其实早在李世民之前,隋大业七年(611),就曾经有一个叫尚杲(gǎo)的僧人沐着蒙蒙的春雨,来到过金庭观。
尚杲是王羲之七世孙智永和尚的徒弟,他遵其师遗嘱,来祭扫王羲之墓地。但那时的王羲之墓,上面仅仅有些遗迹而已,而且已经破败不堪。他禁不住感慨,才过去了二百五十多年,祖先的墓地就已经这么破败了。
尚杲回去后,写了一篇《瀑布山展墓记》来记录此事。这篇文章被收录在《王氏宗谱》上,现在被翻刻在金庭镇王羲之的墓前。
在尚杲的文章里,透露出了一条重要的线索,王羲之的墓和金庭观是在瀑布山里的,而现在的金庭观和王羲之墓背后的山,没有一点水流的痕迹。
那么,大唐使者来到这里的时候,看到的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景象?他奉旨寻找《兰亭序》,所到的金庭观如果不是我们现在眼前的这一座,那王羲之的金庭观旧址又在哪里呢?
唐元和三年三月(808),在唐太宗派出使者寻找《兰亭序》一百多年后,一个叫裴通的道士和几名道友游览了道家第二十七洞天的金庭观,写了一篇《金庭观晋右军书楼墨池记》。
这篇收录在《全唐文》中的文章,清晰地描述了金庭观:“王羲之家于此山,书楼墨池旧址犹在。”
宋代的著名地方志《剡录》中也说金庭观:“有丹池赤水,旧为右军宅。”
这一切都表明,王羲之的金庭观的明显地标有两个:一个是书楼墨池,一个是丹池赤水。
但因为年代久远,这些地方都不为人知了。
翻越金庭镇金庭观背后的山,是新昌的王罕岭,旧时这里属于剡县。
2006年的春天,当地的村民打开了一个叫做眠牛湾的水库,放水灌溉的时候,喷涌而出的水引起了当地中学教师袁伯初的注意。
水的颜色竟然是赤红的。
对王羲之颇有研究的袁伯初猛然意识到,这里可能就是古书中说的王羲之的丹池赤水。
眠牛湾的水库是1979年建成的,它刚好把赤水流淌的山涧湮没,袁伯初在一个出水的涵洞中发现赤水。当水库的水放完以后,整个水库的底都是红色的,也许这是水中有一些矿物质的原因。
袁伯初平时研究王羲之,颇有心得,自从找到了丹池赤水,他便三番五次来到王罕岭,考察记载在史书中的另一个线索——书楼墨池,他发现,旧时的书楼墨池遗迹,现在就隐藏在水库南边繁茂的山林中。
确认了丹池赤水、书楼墨池,也就找到了王羲之的金庭观旧址。在离这里不远的地方,我们看到了喷涌而出的瀑布,当地的村民告诉我们,这里就是瀑布山,每到下雨天,满山都是瀑布。山涧蜿蜒,青柏虬枝,掩映着一个小小的村落——李安村。
这个很可能就是古代金庭观所在的地方。村子里仅有几户人家,以晾制烟叶为主要收入,村里没有人姓王。
永和十年,王羲之带着家眷来到这里隐居,并不是孤单单的几个人,作为东晋的大姓氏族,王羲之带来的是几百个家仆。开山种地,养蜂植树,氏族自给自足的庄园模式,在离开了喧嚣的都市会稽后,在山林中重新焕发出了新的生命。
无官一身轻,王羲之生活无忧,没有了政治的牵绊,他每日和好友支遁、许迈等人纵情山水之间,并发出了“我卒当以乐死”的感慨。
兰亭的风雅,在这里真正得到了释放。
对王羲之那个年代的人来说,书法只是一种爱好,退隐山间的王羲之,想的最多的,不是政局也不是书法,而是养生之道。
魏晋南北朝的时候,人们崇尚一种养生药“五石散”。它的成分是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脂、钟乳石和硫磺,药性很热,吃了以后,要不停地用凉水浇身,不停地走动散热,否则就会中毒而死。虽然如此危险,但依然有很多人服用五石散,因为如果节度掌握得当,就会出现“身轻、行动如飞”的感觉。
王羲之自幼就是五斗米道的教徒,对五石散很迷信,常常和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
而在王罕岭上,随处可以看到可以制作五石散的石头。石头里白色的石英,就是五石散里的白石脂,附近的赤水,也验证了赤石脂的存在。
有大量“五石散”原材料,是王羲之选择隐居在王罕岭的重要原因。
一心想得道成仙的他,在这里找到了归宿。
古人的王羲之画像,边上总有一两只白鹅。王羲之的爱鹅是有名的,传说他所写的“鹅”字,仅用一笔,一气呵成。
不过,学者吴大新对王羲之的爱鹅,有一种全新的解释。
鹅有解五脏丹毒的功效,王羲之爱养白鹅,一方面是他喜爱白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养身解毒。在吴大新看来,王羲之养鹅,不只是喜爱,其实是用来吃、用来治病的。
东晋升平五年(361),王羲之仙逝,时年59岁,在当时已属高龄。他终生信奉五斗米道,死后赤身下葬于地下7米,没有任何的陪葬物。
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金庭观毁于战火。王氏后人迁居山下,改道观崇妙观为金庭观,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金庭观。而王羲之的墓,就这样隐匿在了茫茫的山岭中。
唐太宗派来的使者没能找到《兰亭序》。
不过令唐太宗欣慰的是,《兰亭序》并没有随王羲之下葬,只要还在世间,就有可能被他四处派出的探子找到。
只是《兰亭序》的线索,暂时又断了。
李世民的“卧底”智取了《兰亭序》
浙江湖州,古称吴兴,王羲之和儿子王献之曾在这里做过太守。南北朝时期,王羲之的第七世孙智永携侄子慧欣削发出家,继承了王羲之的衣钵,勤练书法,常居江南永欣寺阁上临写羲之字帖,写有《千字文》传世。
智永摹写的字帖,据说就是王羲之的真迹《兰亭序》。他摹写的《兰亭序》几乎可以乱真,前来求字的人,踏破了永欣寺的门槛。智永遂用铁皮包裹,史载“铁门槛”。
大唐贞观年间,智永已经圆寂,他所摹写的《兰亭序》却在浙江各个寺庙流传开来。
《兰亭序》真迹被智永藏在哪里了呢?
智永和尚有个得意弟子叫辩才,写得一手好字,有人告诉四处探访字帖的使者,辩才和尚常常将自己关在禅房内,临写一卷神秘的字帖。从他遗弃的废纸来看,应是传说中的《兰亭序》。
《兰亭序》真迹应该就在辩才和尚手中。
唐太宗终于打听到了《兰亭序》的下落,屡次要求辩才将《兰亭序》真迹上贡,辩才却一直推说自己临摹的只是师父智永的摹本。
兵家出身的唐太宗认为:“若得一智略之士以计取之,庶几必获。”他决定智取。
被太宗派去的“卧底”就是监察御史萧翼。萧翼化装成一个书生,黄衫宽袖,从洛阳随商船到浙江,抵达辩才所在的永欣寺。
萧翼来到永欣寺后,写了两首诗,一首叫《宿云门东客院》,一首叫《留题云门》,在两首诗中,他都提到了云门。而云门,就是永欣寺的所在位置。今天,湖州善琏永欣寺里大兴土木,却没有任何有关云门的记载。
一千多年前,唐朝御史萧翼所到的,真的是湖州善琏永欣寺吗?王氏后人智永和尚会携带着《兰亭序》远离家乡的剡县,来到吴兴出家么?就算他出家的地点在吴兴,那么云门究竟在吴兴的哪里呢?
《宋高僧传》里有一篇《唐会稽永欣寺后僧会传》,这说明绍兴也有一个永欣寺。
在距绍兴西南十几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很小的村庄,叫寺前村,兰亭书画研究院的书法家祝人良告诉我们,他从小在这里长大,这里古时就叫云门。
今天的云门古刹隐藏在杂乱的现代建筑群中。云门寺在梁武帝的时候叫永欣寺,到明代才改叫云门寺。据《绍兴县志》记载,这里曾是王羲之儿子王献之的家,至今墨池犹在。现在寺庙由的主持为我们找到了云门寺的旧图,在这张图上,智永和尚的退笔冢、铁门槛历历在目。它和明朝正德年间的碑记,都述说着古老云门寺的庞大规模和盛极一时的香火。
如果考证无误,这里应该就是萧翼上演智取《兰亭序》的舞台了。
御史萧翼扮作穷书生来到永欣寺,装作欣赏寺中壁画,引起辩才的注意。
萧翼与辩才一起下棋、抚琴,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有一天,二人谈到了书法。萧翼声称自家世代学习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的书法,即使出门在外,也将几幅“二王”法书带在身边。
萧翼拿出所带“二王”法书请辩才观赏,辩才不知是计,一激动竟从梁上拿出了秘藏的《兰亭序》真迹,和萧翼切磋。
后面的故事,不用说也能猜到,某日,萧翼乘辩才不在,从永欣寺的梁上盗走了《兰亭序》真迹。
如今的永欣寺胜景不再。在主持释觉莲的房中,还藏着许多古老云门寺的旧物,平时秘不示人,费尽周折,我们找到了一个唐代井圈。井圈上残破的佛像和寺边流淌千年的若耶溪,留给人们一丝古老云门的联想。
《兰亭序》,看来真是从这里丢失的。
《兰亭序》的真迹现在在哪里?
唐太宗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兰亭序》。
随后,他诏命书法大家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冯承素等人临摹《兰亭序》,封赏给王公贵族和外国使节,这些摹本流传至今。
在各个唐摹本的《兰亭序》中,由于冯承素采用了先双钩轮廓再填墨的摹写方式,因此公认为是最接近《兰亭序》真迹的,因卷首有唐中宗“神龙”年号小印,所以被称为“神龙本”,价值也是最高的。我们现在看到的,也大多是“神龙本”的影印本。
而只有欧阳询临写的《兰亭序》最传神,被命翻刻在石碑上,拓赐近臣,世称“定武本”。拓片仅存三本,而号称最善本的元代吴炳藏本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2008年9月,我们来到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试图对比现存的《兰亭序》,一睹最接近王羲之笔迹的拓本。
月色之夜,东京博物馆为我们打开了重重铁门。在它的东洋馆展厅里,陈列着唐朝诗人王勃、宋代书法家米芾、元代书法家赵孟等人的作品,“定武本”《兰亭序》却不予示人。
唐贞观二十二年(672),唐太宗服食仙丹中毒而死,《兰亭序》遵其遗嘱陪葬昭陵。昭陵合上的那个月夜,《兰亭序》就此作别人间,只留下“天下第一行书”的头衔,让后人怀想。
所以,当王云根接到那个神秘的电话,他敢断定对方手中的《兰亭序》是赝品,不是没有理由的。后来王云根还是掩不住心中的好奇,和那个人碰面了。
一见面王云根就说:“《兰亭序》在昭陵里面,难道你不知道吗?”那人不答,默默拿出《新五代史》复印件,指出上面记载在唐末的时候,温韬曾经盗取过昭陵。他认为那时候温韬把《兰亭序》盗出来了,后来就流落民间了,而他这一幅就是流落至今的真迹。
王云根仔细翻看那人带来的一大一小两个复制本,的确,它们和我们现在看到的《兰亭序》是不一样的,上面还有几个藏家的印章。难道《兰亭序》真迹真的在他手上?
历史真相总是爱和后人们兜圈子。据《旧五代史》卷七三《温韬传》记载,温韬为耀州节度使时,把境内的唐陵盗了个遍,昭陵也不能幸免,几乎被他偷了个干净,“昭陵所出金器,十万人三十日犹运不绝”。不过在温韬的盗墓品目录里,并没有《兰亭序》的记载。
那么很有可能,《兰亭序》还在昭陵中。
另有文献记载,当年陪葬昭陵的,也只是《兰亭序》的一个摹本。真迹让李世民的儿子唐高宗李治调换了,陪葬在李治和他的皇后、大周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乾陵之中。
因为,李治也是一个十足的王羲之迷。
而乾陵还是迄今没有被盗过的少数几个皇帝陵之一。
难道,那令天下人仰慕了千年的《兰亭序》又被唐高宗李治带进了乾陵?
在王云根的家中,我们看到了神秘人留给他的《兰亭序》影印本,和眼下能见到的摹本相比,它真的有点与众不同。因为是复制品,王云根也难以断言其真假。
绍兴兰亭右军祠的围廊上,翻刻了历代的《兰亭序》摹本,经过仔细比对,我们没有找到和神秘人留下的《兰亭序》相近的版本。
难道这幅《兰亭序》真的会是王羲之的真迹吗?如果不是,真迹在哪里呢?在被盗过的昭陵里,还是没人盗过的乾陵里?
它是否早已遗失在茫茫人世?我们期待新的发现能带我们找到答案。
凡中国国家地理网刊登内容,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