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领馆签证记
(2010-04-20 17:48:15)
下一个
移民了、入籍了、父母老了,且他们身体状况也不适合再来加拿大了!和太太早就有一个共识,每年都要回国探亲。也就是说年假全安排和父母、家人在一起了,而且俩人永远各走各的,给父母、兄弟姐妹们没走多久又回来了的感觉。
朋友们调侃说:“加航老感谢你们了!”。我心里清楚何止加航,老美也得感谢。上周六南下Buffalo直销mall血拼回国礼物,Nike、Reebok运动鞋和皮鞋买了9双,Coach包两个,Adidas运动服、皮衣等,返回加拿大又到免税店抱了一箱啤酒(17元)、一条中华(40元),钱包严重缩水。从大瀑布彩虹桥闯得关来,又去Casino试试手气,顺便给PAC卡增点点数,几十元就又没有了。另外汽油钱、中午吃一顿饭,鬼才知道真能省多少钱。
回国已经成了每年的必修课,去年岳父病重及过世,太太回去两次;今年老妈没了,又立马回去送一程(last minute的机票价格高的离谱,奔丧机票的报税豁免真可以忽略不计)。今天年假已经不到三周了,但能不去看老爸吗?回国本是好事,但最烦的事就是到多伦多总领馆申请回国签证。实际上很多时候都是办半年两次或一年多次签证,宁可过期也要办多次,但每年你毕竟还是要去。现在领馆办事比较人性化,如奔丧签证是特事特办,不耽搁。早上提前40分钟去,肯定11点半前能拿到,所以能赶上下午直飞北京的班机。
昨天又去领馆给太太送签证申请表,早七点离开滑铁卢,GPS估计8 点20到,可在401至少看到三起车祸,走一段、停一停,九点半才到领馆。一看人们已经快排队到院子外面了,在挺远的路边找个停车位,塞进去三块二毛五,能停到11点20。拔腿奔向领馆,冲过挣FLG钱、双手向上捧轮的老太太,向门口加拿大保安出示证件后,站在队尾开始了排队等待。耳边不间断响起人们的连连抱怨声,仔细想想也确实是这么回事。
领馆这幢1984年建成的三层红砖建筑,是70年中加建交后,继73年温哥华设领馆后,在加拿大的第三座建筑,当年肯定宽敞的不得了。但现在一层的签证处和国内人们想象所谓“签证大厅” 相距甚远,顶多是街道办事处级别,六、七个窗口中有三个收签证申请表,有两个发放已经签发的签证,另有一两个办理护照延期、公证等事宜。加杂着墙上LCD中CCTV-4的中国播报,不足一百五十人挤挤插插、人声嘈杂好似农贸市场。对我们倒无所谓,来办签证的老外无一例外遭到贴身紧逼,到中国之前先来一场人多势众的洗礼。
遭到诟病最多的是取件只收保付支票(Money Order)和收借记卡(Debit Card)一事。开一张保付支票,申请人需要跑银行、额外花六、七元,而收借记卡操作领馆好像没有网络专线、连银行巨慢。当然领馆也不想变成讨债公司,所以不收信用卡。实际上象原来收现金对领馆和申请人都挺方便,不知什么原因领馆改变了做法。也许收现金可能造成财务问题、抑或需要押款到银行可能有危险,只好采取电子转帐,而把增加申请签证人的时间不当回事。当我递上申请,时间已经一个小时,但取件长龙只走了一半。
四个工作日后朋友再来取签证,恐怕又要站两个小时,卖糕的(OMG),头大!
中国国力增强、老外去中国旅游热情高涨、政府签证费也多收了不少,我们海外华人也高兴。何苦不另辟大一点的签证场所、多雇几个人!如果承认双重国籍是不容易解决的问题,增加签证效率要简单的多吧,而且这又是关乎国家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