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景 阳 岗 上 赞 海 棠》 评诗全文

(2010-05-03 09:49:35) 下一个
在下才具有限,又逢事多,直到最后才完成作业,惭愧。第一次评的两首也合并在最后,同时顺手修改了一下笔误。


>>>> 【七律】 咏盆中白海棠 (再步林黛玉韵)
来源: 东篱把酒香盈袖 于 10-04-11 14:47:10

本入名流出贵门,一支误插嫁陶盆。三杯土上风花意,半夜帘中雪月魂。
香掩琼房怀宿梦,蕊开露眼见啼痕。芳虽解语无人语,独向楼隅到晓昏。

东篱兄所咏乃盆中海棠,注明步黛玉韵,但从诗句看并不能确定就是暗喻黛玉。如首联之“本入名流出贵门,一支误插嫁陶盆。”并非黛玉身世。所以暂抛开暗喻黛玉这个设想来鉴赏此诗:

首联“本入名流出贵门,一支误插嫁陶盆”言虽出身高贵但所遭非偶,“插”和“嫁”皆点出“盆中”。“本入名流”和“出贵门”读着有点儿赘,愚意“名流”和“贵门”有一个就足以和“陶盆”形成对比了。

颔联“三杯土上风花意,半夜帘中雪月魂”承接首联,出句“三杯土”从首联“盆”带过,接得平稳。“三杯土”则照应前面的“陶盆”,加深所遭非偶境遇不好的描述。“三杯土”这个词比较生僻,也有比喻“死后”的。对句写到“半夜帘中”有一点点儿跳跃,不过在下倒颇喜欢类似的跳跃给诗句带来的生动。“风花意”和“雪月魂”是拆开“风花雪月”而得,有取巧之嫌。

颈联“香掩琼房怀宿梦,蕊开露眼见啼痕”引起转折,这两句拟人,“宿梦、啼痕”都有情感色彩,而“香、蕊”又字字扣花,乃用笔娴熟之处。

尾联“芳虽解语无人语,独向楼隅到晓昏”要合,要营造余韵,出句之“芳虽解语无人语”实乃妙句,照应对句“独向楼隅到晓昏”之“独”,“嫁陶盆,独晓昏”前后连贯,令人感叹“误插”的结局。诸位未婚的才女们,小心了。哈哈 “芳、香、蕊”连续出现,也读着有点儿赘。

这首诗用笔含蓄,转折有致,句式生动,乃一首佳作。

东篱兄乃诗坛高手,按老狼兄的说法得骨头里挑下鸡蛋:

在下读东篱兄的诗,对用笔的娴熟和格律的森严很佩服,诗水平很高,放进古诗堆儿里,恐也难一下子分辨出来,但读来却总觉作者自己的风格特点并不突出,总觉得似曾相识,比如这句:

蕊开露眼见啼痕

和东篱兄另一首里的

露竟如眸见泪痕

实际上没有太大区别。所以词藻的堆砌,炼字的技巧有时反而会丧失诗意的新奇。

最后想到曾被东篱兄罚了两首七律,不由得本老虎吊睛生火,剑齿掠风,得找个辞儿也罚他一首!想来思去,无奈其诗老练平稳,很难寻隙,只能望东篱而生叹喽。哈哈



>>>>>> 【七律】咏白海棠---赶赴红楼诗会
来源: 一书生 于 10-04-07 07:47:39

东君无意眷蓬门,洒落微寒湿玉盆。几点春光凝绮梦,一蓑烟雨幻花魂。
临风轻抹缟衣泪,顾影长怜缺月痕。谁比云中多皎洁,回眸已是小楼昏。

书生的诗确有书生的气息,首联“东君无意眷蓬门,洒落微寒湿玉盆”,似以“蓬门”定调,大约要写清淡人生来贯穿全篇。“东君”是太阳,他不眷蓬门,自然就寒雨湿盆了。

颔联“几点春光凝绮梦,一蓑烟雨幻花魂”从蓬门一下到了江边,跳得远了些,比在下素常下笔跳得还厉害。呵呵。不过这一联很清新,几点春光,一蓑烟雨,画面很美。

颈联“临风轻抹缟衣泪,顾影长怜缺月痕”转折不是很明显,却又添了一幅美人图,视角转动快了些。不过这两联的描写却很生动感人:风中立着一位缟衣美女,孤独对着缺月,相陪的只有自己的身影。

尾联“谁比云中多皎洁,回眸已是小楼昏”很有情趣,小楼的出现虽突兀了些,意境颇令读者回味。

书生遣词造句,炼字用律的功夫都很了得,是一首好诗。若再注意扣题和突出一个主题的话,诗的感染力会更深。



>>>>>> 【七律】咏白海棠之殇
来源: 墨瑞 于 10-04-17 07:40:37

最苦为花撞命门,骄阳吝啬雨倾盆。芳心湿透开无力,玉骨寒深颤断魂。
锦字成泥凋绮梦,痴情对影辨禅痕。小楼相顾无言语,镇日垂帘到烛昏。

读秘书长的诗,最容易感受到的是格律森严,谋篇稳健。也跟看东篱兄的诗一样,在下挖空心思地找毛病,想为大家再罚出一首好诗来,可是很难。

诗题为“殇”,估计是悲为主调运笔。果然:首联“最苦为花撞命门,骄阳吝啬雨倾盆”落笔就是“最苦”。呵呵。“撞命门”这个词很生僻,从“殇”字来看,估计是运命不济的意思。即:此花命运不好,见不到春光明媚,偏遭大雨倾盆。

颔联接得恰好处:“芳心湿透开无力,玉骨寒深颤断魂”,“湿透”照应前面的“倾盆”,“寒深”自然是骄阳的吝啬。“颤”字传神,仿佛看到花枝带着雨珠在寒冷中哆嗦...

颈联“锦字成泥凋绮梦,痴情对影辨禅痕”转得也妙:笔触从运命,现状指向前景和心愿。出句“锦字成泥凋绮梦”似喻:对繁华似锦的憧憬已凋零成一枕好梦,“成泥”二字看出这倾盆雨够厉害。哈哈。对句“痴情对影辨禅痕”似喻:在逆境中寻求解脱,故言“辨禅痕”。

尾联要“合”,既要照应全诗,又要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出句“小楼相顾无言语”与谁相顾?乃与上联的“对影”相顾,用笔的严谨一至于此,赞。对句“镇日垂帘到烛昏”继续烘托,“垂帘”不问窗外事,用笔还是衔接“禅痕”,直到蜡烛燃尽,过这样的日子,这花不“殇”才怪。

这首诗一气贯通,紧绕题目丝丝入扣,无论从气氛的烘染,还是诗意的推进转折都很成功,实属佳作。

当然了,过山遇虎,总得挑挑毛病 ... 想想还是算了,还是赶快完成作业吧。:)



>>>>>> 【七律】吟白海棠之海棠妃(三版), 秦照习作步韵门盆魂痕昏
来源: 秦照 于 10-04-21 01:23:29

回头一望雾千门,溢水烟波戏彩盆。脂体何凝荒月影,嫣然已断荔枝魂。
兵车突起烽烟破,绶带残留玉碎痕。不醒海棠多少媚,霓裳羽落老君昏。

秦兄这首诗咏海棠妃,海棠妃是谁暂且猜测,不过奔“妃”这个方向去理解不会有大错。

首联“回头一望雾千门,溢水烟波戏彩盆”的画面比较壮观,出句之“千门”只有宫禁才有,而对句的“溢水彩盆”也似是奢侈之物。由首联大致可猜测出这海棠妃,当为杨贵妃。(“贵妃出浴”是仕女画里常见的题材。)

颔联要承,首联人已入盆,颈联就得洗了(哈哈):“脂体何凝荒月影,嫣然已断荔枝魂”这两句近诙谐而具神韵。出句“脂体何凝”活用白居易的“温泉水滑洗凝脂”,妙。(唯觉“荒月影”的“荒”字与氛围似不太和,因此时之骊山已宫殿完备,何“荒”之有?若这个“荒”字是指杨贵妃殒命的马嵬坡,则笔触跳跃得就比本老虎跃涧还远。)对句的荔枝来得也好,浴罢思渴,“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颈联开始转折,“兵车突起烽烟破,绶带残留玉碎痕”喻杨贵妃之死,虽然诗里未交待出酿祸的原由,但律诗共八句自然只能节省用笔。对句的“玉碎痕”很贴切,杨贵妃名为杨玉环。这联转得好。

尾联之“不醒海棠多少媚,霓裳羽落老君昏”颇类文章的总结,把兵变,杨贵妃之死的原因放最后说了。

秦兄这首诗启句生奇,给后面留出了用笔的场地,承转有声有色,结句虽似突兀,却余韵盎然,实为佳作。


【七律】再咏白海棠,续步众诗友“门”韵
来源: 英华 于 10-04-17 11:43:17

名花入主锁重门,照影深深笼玉盆。灿烂人前陪锦绣,孤清夜里怅幽魂。
冬哥遣雪排愁绪,月姊抛纱拭泪痕。幸有灵犀通妾意,君心伴我渡晨昏。

看英华兄这首诗,似在塑造一位“重门”之中的怀情美女子。

首联“名花入主锁重门,照影深深笼玉盆”,出句的“名花”该是什么样的人呢?大家闺秀?青楼名优?且不管她了,反正是进了重门就没有自由了,故“锁重门”,还有下句的“笼玉盆”都以此为主调。

颔联接得很好,描述“名花”在重门里的过何样的生活:“灿烂人前陪锦绣,孤清夜里怅幽魂”,人前看着挺风光,“陪锦绣”,但人后却孤独幽怅,“怅幽魂”。

颈联转折不是很明显,只是加深了孤独的描写:“冬哥遣雪排愁绪,月姊抛纱拭泪痕。”冬天看雪排愁,月夜凭纱拭泪。冬哥和月姊的拟人很生动,反衬出“名花”的孤独,赞。

尾联凭生新意,给诗的幽怨氛围撕开一角:“幸有灵犀通妾意,君心伴我渡晨昏。”回看首联,“名花”是被锁进重门的,自然违背本意,尾联道出谜底,“名花”春心早有他属,两人心心相照,虽思而不见,却能伴我渡晨昏。(“妾”和“我”颇觉重复。)

这首诗对仗工整,全诗转折有序,用词生动,是一首好诗。

【七律】欲写春光难下笔,姗姗迟叩海棠门
来源: -鸟瞰红尘- 于 10-04-17 13:16:27

不设篱墙不设门,天为阆苑地为盆。心凭园土修清骨,意借春枝驻倩魂。
堆玉成葩空作色,剪风化梦不留痕。禅机了悟花开落,一线灵犀透晓昏。

纵观红尘兄这首诗,似写生长在自然之中的海棠树,首联“不设篱墙不设门,天为阆苑地为盆”启得大气,为其后的笔墨留下了发挥的余地。

颔联承接得也很大气:“心凭园土修清骨,意借春枝驻倩魂。”“修骨凭心”则不因俗困,驻魂借枝则不近低浊。这一联也很新奇,唯“园”字似与首联“以天地为阆苑”的情趣有悖。

颈联开始转折,“堆玉成葩空作色,剪风化梦不留痕。”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呢?从“空作色”和“化梦”来看,有对境遇不得意的映射,转折有致。(不过在下倒是希望这里能延续前面洒脱豁达的气氛。)

尾联的“禅机了悟花开落,一线灵犀透晓昏。”也似接续颈联的笔意,因了颈联的“空作色、化梦”,尾联则寻求解脱,于是就有“禅机了悟”,但任花开花落,达到“一线灵犀透晓昏”心境。

红尘兄全诗通畅,用笔清新自然,不落俗套,炼字也好,是一首好诗。


>>>> 【七律】 咏白海棠(仿海棠诗社)
来源: fox25 于 10-04-05 23:02:04

经霜历雨扣重门,高踞堂前第一盆。淡荡倩姿藏雪迹,多情枝叶展秋魂。
芳心不屑簪边发,孑影犹怜月下痕。冷暖岂容风抱怨,归来正好醉黄昏。

狐兄这首诗恰是这次“海棠新社”的第一首,估计他贴上来时绝未料到会一石激起千重浪,打开海棠盛开的园门。所以首联两句:

经霜历雨扣重门,高踞堂前第一盆。

之“第一盆”的美誉实在是当之无愧。狐兄的海棠很切合实际,海棠基本上是秋花,故有“经霜历雨”之言。

颔联紧承首联,为盆中花着墨,神气不断(在下用笔则常常“胡来”,思路很跳跃,颔联有时可以一下再跳回虎山去,狐兄此处用笔则很稳。):

淡荡倩姿藏雪迹,多情枝叶展秋魂。

“雪迹”照应诗题的“白”,“秋”也照应首联的“霜”,点出白海棠。淡荡而多情,该是作者对海棠情操的取向。

颈联笔锋突出转折,从花的外在品貌进入花的内心世界,这一联狐兄极赞白海棠的高洁:

芳心不屑簪边发,孑影犹怜月下痕。

“芳心不屑簪边发”颇有张九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的清高;虽然“孑影犹怜月下痕”句中的影啊月的颇让人觉得似曾相识,但这里与出句的“不屑”的韵味很谐和:以此海棠之高洁,其身影自然只会出现在清新的月下,而不会在脂香粉浓之所。

尾联该合,合要讲究余韵无穷:

冷暖岂容风抱怨,归来正好醉黄昏。

冷暖坦然,照旧归醉黄昏,可与颈联之“芳心不屑簪边发”合看,笔停而意犹未尽,也再衬作者的志趣。

在下不大喜欢那种一味炼字而致诗意晦涩的诗作,所以才爱读李太白而躲避李商隐。呵呵。纵观狐兄这首诗句句扣题,一气呵成,流畅无滞,寓意高雅,实乃成功之作。


>>>> 【七律】咏白海棠 之 答谢
来源: 诗性大发小白兔 于 10-04-14 22:15:47

空空妙手過棠門,片瓦贏來玉滿盆。借取南阳诸葛扇,摧開上苑媚娘魂。
斑如游子窗前淚,艷似女兒腮上痕。更謝東君常看顧,多情伴我忘晨昏。

兔兄这首诗名为《答谢》,究竟是谢谁呢?回到网页上看了看,似是谢接踪而咏白海棠的其他诗友。首联启得很诙谐:

空空妙手過棠門,片瓦贏來玉滿盆。

“空空妙手”是“小偷”的意思,用一片瓦就赢了一盆子玉,自然是赚了。而此玉既喻白海棠之茂,也暗含抛砖引玉的意思。

颔联从盆承接到花,笔触连贯:

借取南阳诸葛扇,摧開上苑媚娘魂

出句喻东风,“東吳諸葛令”喻《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在赤壁借东风,对句则用武媚娘喻白海棠:东风吹过,海棠盛开了。这两句用典确很生动。

以海棠喻武媚娘也不常见,而“上苑”二字也会让读者误解成武媚娘命百花一夜尽开的那段儿典故。

颈联笔势当转,于是引出游子泪,腮上痕等情感词句:

斑如游子窗前淚,艷似女兒腮上痕

这两句很牵情,句句不离海棠,却融入了作者自己的感情。

如果细究起来,“泪”与“腮上痕”颇有雷同之嫌,如果“腮上痕”不喻泪而喻胭脂什么的,就有点儿“害”海棠之白了。

尾联以花语作结:

更謝東君常看顧,多情伴我忘晨昏。

东君者,太阳也。古诗云:“向阳花木易为春”,看来这盆海棠的日子颇为怡然。这种怡然自然来自作者看到很多诗友来咏海棠时的兴奋心情。

这首诗乃即兴应答之作,整诗以抛砖偷玉,借东风,谢东君来隐喻答谢,处处扣题,诙谐流畅,读来情趣横生,实为一首好诗。

-----------------------------------
在下比较喜欢的诗句(排名不分前后):

几点春光凝绮梦,一蓑烟雨幻花魂。(英华)
借取南阳诸葛扇,摧開上苑媚娘魂。(诗兔)
芳虽解语无人语,独向楼隅到晓昏。(东篱)
芳心不屑簪边发,孑影犹怜月下痕。(仙狐)
心凭园土修清骨,意借春枝驻倩魂。(红尘)
锦字成泥凋绮梦,痴情对影辨禅痕。(墨瑞)

(在下的评论,都是一己之见,凭着感觉走。谬误在所难免,凡评错了的,还望诸位诗友海涵!)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