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革期间是指哪年?1966到1976吗?这时期许多小知识分子,中知识分子的房子都变大了。-f2022f-♂(0bytes)(2reads)05/09/202522:18:54
我的一个邻居兼同学,父亲是江南造船厂的一个小职员,该厂的旧支援,即国军时代甚至伪军时代就在厂里当过工作过,收入还不错,每月有八十几块人民币,虽然参加过一贯道,不过文化革命中没挨过整,老妈没工作过,因为六个子女,老大和我大姐[
阅读全文]
文革之前,当局对高级知识分子,确实还算不错,前提是听话出活,尤其是第一条,不但要听话而且要会说话,所以各单位在分配住房的时候,知识分子的人均住房,高于本单位的一般职工,甚至高于一般领导干部,当然更高的干部由更高的部门分配住房,屁股不在一条板凳上,不好类比。
1957年中了奖的知识分子,看中的几等奖,也看中奖后是否犟头倔脑,处理上是有差别[
阅读全文]
三个城市都是英雄城市,三个省都是不省心的地方,三省之爱闹事爱造反人物甚多。
与三城距离相当的地方,应是山不算太高岭不算太峻的地方,主要是清末民初修铁路修公路的问题。
1949年一解放,若是哪位高级民主人士提议,共产党的顶层及次顶层人士,应该会同意,因为出生于这个三角地段或附近的人,占比实在太高。
至于交通,无论铁路或公路,在共产党的领[
阅读全文]

8X8时,该报一批编辑同时辞职,以示抗议报社站在坦克一方,不久就关门了。
另外,该报还有一个特别的栏目,连载色情小说,餐馆的港台人士也喜欢看。-转载者
施复华:怀念美国《中报》董事长傅朝枢先生
2011年09月16日16: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小】
怀念美国《中报》董事长傅朝枢先生
作者:施复华美国[
阅读全文]
我家一位祖辈,民初曾跟随尹昌衡进剿过西藏,给后人描述的故事,真假不敢说。
民初成都成立了军政府,尹昌衡也不过二十几岁,当上了督军。在如何处置赵尔丰的问题上,保路同志会的五老七贤,个个耍滑不担责任,逼着尹昌衡决定咋办?
老尹被逼得莫法,只好下令杀,但为表自己的手其实是干净的,大一盆水,仔仔细细地把手洗干净,然后下的正式命令,还故意把[
阅读全文]
由于家庭原因,有好几个父持老辈子是在这些单位工作的,在1957-8年之前,个个有职有权,一年四季到处跑忙得不亦乐乎,当然这些在民国时期受过高等教育而且学的是工科,共产党的头几年确实没有亏待他们。
反右几位中了奖,专业工作自然做不成,反正1958年学冶金的也做不了什么事,到了1959-1962,下马的下马缓建的缓建,吃饭都成问题,设计不设计研究不研究,当不得[
阅读全文]
战胜国说话才是话,战败国放个P也没声响,战争的规则就是这样,所以,美国也好苏联也罢,打败了德国,抢什么都是正常的,好像美国抢人多些,当然德国的科学家工程师也愿意去美国,不抢自己也会去。
苏联军队攻占了东北后的抢东西,不管是什么,说他是战胜国抢战败国吧,也算也不算,当时苏联和满洲国是有外交关系的,苏联进攻的是日本的同盟国满洲国啊!
[
阅读全文]
抗战胜利后的进军东北,无疑是一步妙棋,其实党内未必只有老毛一人想到这一点,那时后人把功劳栽到他老人家头上的。
东北经过日本鬼子多年的经营,国共两党基本上没什么算得上数的根基了,说句不好听话,东北人不愿意做亡国奴的人早已唱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的歌,或跟这国军去了大后方,或奔赴延安跟着共产党闹革命,留下的倒也不是喜欢做亡国奴,但毕竟[
阅读全文]
第一次是国难当头的抗战初期,不愿做亡国奴的交大师生们,随着当时的反动(打个引号,开个玩笑)政府西迁战时陪都重庆,爬坡上坎跟着吃辣椒,也有师生不愿放弃上海的舒服日子(这个形容十分不贴切),但真也不能类比成他们宁可做亡国奴,也不愿意去四川,抗战胜利后,交大复员上海,绝大部分师生是回到了上海的,也有少部分教工,因为娶了四川太太,爱上了川[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