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华灜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贝多芬最著名交响曲

(2021-11-14 11:04:03) 下一个

贝多芬最著名交响曲 英雄 命运 田园 第七 合唱 简介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德语: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是一位集古典主义大成的德意志古典音乐作曲家,也是一位钢琴演奏家。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等等。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在华文世界,贝多芬被尊称为乐圣。

尽管维也纳古典乐派中的三位著名作曲家所处的生活年代相当接近,但是贝多芬的思想同海顿和莫扎特显然并不属于同个时代。海顿一生备受凌辱,他虽也偶而激怒过,但却总是逆来顺受,当时进步的文学思潮和革命情绪都很少能使他激动,他的音乐同斗争也是永远绝缘的。莫扎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难并不比海顿少,他勇敢于反抗,宁愿贫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但在他的音乐中,从那充满阳光和青春活力的欢乐的背后,往往还是可以感觉得到一种痛苦、忧郁和伤感的情绪。只有贝多芬,他不但愤怒地反对封建制度的专制,而且用他的音乐号召人们为自由和幸福而斗争。

贝多芬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它的革命英雄主义形象可以用"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获得胜利"加以概括。他的作品了既壮丽宏伟又极朴实鲜明,它的音乐内容丰富,同时又易于为听众所理解和接受。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因此它过去总是那样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的斗志,即使在现在也使人们感到亲切和鼓舞。

而他的九部交响曲在他的全部创作中占有极其独特的地位。这些交响曲可以比作一篇完整的大型交响叙事诗--描写英雄生活的长篇史诗。虽然没有故事情节借以联系起来,但它所揭示的是英雄的生活、活动和思想的各个方面,也即是英雄所面临的一些最重要的生活问题,例如:英雄和他的斗争、英雄和大自然、英雄和他的内心世界、英雄和人民等等。特别是其中的第三《英雄》、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最为著名。贝多芬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Symphony No.3 in E-flat Major "Eroica" Op.55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Symphony No.3 in E-flat Major "Eroica" Op.55,作于1803-1804年,它的标题是“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简称“英雄交响曲”,原稿上的标题是“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是应法国驻维也纳大使的邀请为拿破仑写的。当初拿破仑对于贝多芬来说,是一个革命的理想,是现代普罗米修斯。但当贝多芬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时,他愤然撕掉了本来准备献给拿破仑的扉页,改成了现在的曲名。这首交响曲的篇幅大大超越了前两部,是仅次于《第九交响曲》的超长作品,而在艺术成就上也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富于革新精神,感情奔放,篇幅巨大,和声与节奏新颖自由。他在曲式结构上作了革新,如用一首庄严的葬礼进行曲作为第二乐章,用一首谐谑曲作为第三乐章,都是前所未有的。这部作品1805年4月7日在维也纳剧院首次公开演出,指挥是贝多芬自己。

共有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 朝气蓬勃的快板,没有引子,一开始就是普罗米修斯的主题,它的发展充满着意志构成的力度。罗曼?罗兰曾这样描述这个乐章:“英雄的战场扩展到宇宙的边界,在神话般的战斗中,被砍碎的巨人像洪水前的大蜥蜴那样重又长出肩膀,意志的主题投入烈火冶炼,在铁砧上锤打,它裂成碎片,伸展着,扩张着。”

第二乐章 葬礼进行曲,极柔的柔板,英雄死了,人民抬着他的灵柩缓步行进,激情的爆发变为抒情的沉思。中段,军鼓军号取代了伤悼,尾声又回到向英雄告别的叹息。

第三乐章 谐谑曲,活泼的快板,死与悲伤不能动摇意志,这一乐章是生命的活力的象征,它活泼、激昂,中部有欢乐的军号合奏,乃表达着英雄性质。

第四乐章 终曲,极快板,使用的又是舞剧《普罗米修斯》的主题,它使用了11次波澜壮阔的连续变奏,最后以急板结尾,成为强烈的生命象征,英雄的胜利和凯旋、庄严的颂歌。

虽然拿破仑背叛了革命,《“英雄”交响曲》的主角似乎一下子从“伟人”变成了“叛徒”,但是这丝毫不能掩盖这部作品的伟大。虽然这是为拿破仑而作的交响曲,但是其中到处洋溢着贝多芬向往自由,向往革命的精神。这部长达40多分钟的作品,可以说塑造了一群为革命理想而奋斗的英雄雕像。曲调中时刻洋溢着战斗的气息,自由的理念。贝多芬曾经说过,《“英雄”交响曲》是他最钟爱的作品之一,不难看出这部交响曲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事实上,最初公演的时候,它并没有受到听众乃至当时同仁们的广泛认可。这正是因为在这部与众不同的大作中,贝多芬完全发挥出了属于他独特个性的非凡艺术气息,无论在乐章的编排上还是在旋律的构造上,他都完全突破了以往莫扎特、海顿所开创的传统模式,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而这种艺术构思的来源,可以说恰恰来自作品主题所蕴含的“自由、革命”精神!作品将法国大革命这场人类历史上永载史册的大众运动,以及其中涌现出来的风云人物用交响曲这一艺术手段进行了记载、加工乃至升华,所以不得不承认这首交响曲注定将是名垂青史的。也正因为这部作品,贝多芬的交响曲风格开始趋于成熟,也走入属于他自己的轨道,一部又一部更加精彩的作品在作曲家的心中孕育、产生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这首交响曲有着贝多芬进入创作个性期后的鲜明烙印,强调戏剧冲突,强调意志的渲泄,音乐形象非常鲜明,但过于情绪化。

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Symphony No.5 in C Minor Op.67

《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Symphony No.5 in c Minor "Fate" Op.67,创作于1804-1808(中间曾一度中断,创作了第四交响曲),1808年12月22日在维也纳剧院首次公演,这是一部充满活力,又“热望未来”的作品,被国人称为“命运交响曲”,可谓交响曲之冠,当然这是在名气方面,其登上音乐会的频率之高,被人们熟悉的程度之深是其他交响曲所无法比拟的,其中表现出来的“天人交战”的主旨前无古人。

这部交响曲的构思、创作周期是比较漫长的,当时贝多芬的耳聋是逐渐加重的,其间并非单纯的听力减退,而且还会伴随着严重的杂音干扰,让他苦不堪言。这是贝多芬被疾病所困之后,在这个绝望、思考、反省、胜利中贝多芬发出了“我要扼住命运喉咙”的口号,最终他战胜了自己的意志,重拾对音乐的信心。来自于对 “命运的挑战”。作曲家企图用一部大型的交响乐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歌颂这一自我斗争的主题。所发出的心灵呼唤!自此《命运交响曲》的主题渐露雏形。

这部交响曲共分四个乐章,四个乐章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联,它们不仅是顺理成章的,而且还被那个著名的“命运主题”贾成一体。贝多芬所说的“命运”不同于我们通常理解的“天命”或“天数”,这个命运是指人生的苦难和种种不幸。而人应该战胜苦难,主宰自己的生活,达到人类光明的理想。所以,他在给阿芒达牧师的信中说过那句名句:“我决心扫除一切障碍……我将扼住命运的喉咙。”

音乐的第一乐章开门见山地推出主题——“命运的敲门”,这声音威严、顽强甚至凶险,它环绕四周不时降临.挥之不去躲避不及,使人紧张不安。第二主题是抒情性旋律,温和舒缓,然而,第一主题的命运动机再次袭来,斗争的画面就是这样戏剧性地展开。矛盾冲突愈演愈烈,形成了乐章的高潮,最后,敲门动机的沉重音响结束了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有如一首抒情诗,表现了人的感情体验的复杂世界。在流畅的行板上,第一主题深沉安详,蕴含着内在的热情,这个旋律是从民间歌曲改编成的。第二主题是具有号召力的英雄色彩旋律。两个主题轮换变奏,乐曲从温情柔弱逐渐发展成坚定有力的进行曲。

第三乐章是别开生面的谐谑曲,分为主部、中部和再现部。这个乐章又展开了两种力量紧张冲突的广阔场面,这是人与命运的最后搏斗。主部音乐中两种矛盾因素形成对比,大提琴和倍大提琴在辗转沉思,这时,圆号带着那命运的叩门声再次闯入,但是这次已不是低沉的暗示,而是响亮威严,严峻地行进,具有进行曲的特征。基本主题与命运动机轮流呈现,冲突更加明显。最后,命运动机占了上风。乐章的中部晦涩的小调式转成开朗的大调,精神为之一振,人间的欢乐形成不可遏制的力量。

第三乐章在凯旋的欢腾气氛中直接过渡到第四乐章,充满光明和胜利的情绪。在这个乐章里,命运动机的阴影仍然存在,但只是一个影子而已。最后,当胜利和欢乐的终曲响起时,它已经完全销声匿迹,最后的狂欢是对人的力量的赞美和歌颂。

这首交响曲获得了极高的评价,柏辽兹把其中惊心动魄的斗争场景,看作是“奥赛罗听信埃古的谗言,误认黛丝德蒙娜与人私通时的可怕的暴怒。”舒曼认为:“尽管你时常听到这部交响曲,但它对你总是有一股不变的威力--正象自然界的现象虽然时时发生,却总教人感到惊恐一样。”1830年五、六月间,门德尔松在魏玛逗留了两星期,为歌德演奏了古今著名的作品,歌德听了《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后大为激动,他说:“这是壮丽宏伟、惊心动魄的,简直要把房子震塌了。如果许多人一起演奏,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1841年3月,恩格斯听了演出后,在写给妹妹的信中赞美这部作品说:“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奇妙的东西,那么你一生就算什么也没有听见。”——这便是对这部交响曲最恰当的评价。

这首作品不光要听气势、力度,更重要的是节奏的对比与变化。

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 Symphony No.6 in F Major Op.68

贝多芬酷爱大自然,他在维也纳时,常到郊区的森林、草地或河边的榆树下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思索万物的生命实质。他还经常聆听乡村乐师的演奏,收集奥地利民谣,《F大调第六号交响曲“田园”》Op.68 正是对大自然和乡村生活景象的描绘,按照贝多芬自己的话来说,这是“表现了人们在乡村引起的愉快感情或乡村生活的某些情趣”。整部作品情景交融,格调清新,音乐语言优美多姿,具有鲜明生动的民间特点。

《F大调第六交响曲“田园”》Symphony No.6 in F Major "Pastoral" Op.68 大约完成于1808年, 是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并由作曲家亲自命名为《田园交响曲》,是他少数的各乐章均有标题的作品之一,也是贝多芬九首交响乐作品中标题性最为明确的一部。所谓标题音乐是指音乐具有故事性、情节性,表现文学概念或绘画场面,它被认为是标题音乐的典范。

这首作品其实是贝多芬在失聪情况下对大自然依恋的表达。正如罗曼?罗兰所说:“贝多芬什么都听不见了,就只好在精神上重新创造一个他已经灭亡了的世界。要听见它们的唯一方法,是让它们在他心里歌唱。”这部首作品于1808年12月22日,在维也纳首演,由贝多芬自己亲自指挥。他在总谱的扉页上特别注明:“《田园》交响曲不是绘画,而是表达乡间的乐趣在人心里所引起的感受,强调的是人的精神世界而不是描摹自然。整部作品细腻动人,朴实无华,宁静而安逸,与贝多芬的第五号交响曲同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交响曲之一。

全曲共由五个鲜明生动的民间特点。贝多芬为其中每一乐章都确定了标题: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到达乡村的愉快感受。几乎以一个乡间迈步的简单乐句组成,一个短小的五音音型反复了80次,在反复中调性和乐器色彩巧妙地变化。第二乐章极活泼的行板,描绘溪边小景,以流水声为主体,小提琴短小的颤音好似昆虫的叫声,乐章末尾能听到类似鹌鹑、夜莺、杜鹃的啼鸣。3.第三乐章快板,乡民欢乐的聚会。用音乐记叙了维也纳近郊酒店乡村乐队伴奏下的农民舞曲氛围。第四乐章快板,对风声、雷鸣、暴风雨的描述多少有点印象派的味道。第五乐章小快板,是对暴风雨过后复出的太阳,表达愉快的情绪,感恩大自然的庄严赞歌。三、四、五个乐章不间断地演奏。

这首作品不光要听对田园风光的细腻表达,而且还要注意第一乐章迈步主题节奏的丰富变化。

A大调第七交响曲 Symphony No.7 in A Major Op.92

贝多芬是特立独行的,他也不想让自己作品风格有所重复,尤其是对于交响曲这个表现形式。在《第七交响曲》之前的几部交响曲可谓部部经典、成功——英雄的讴歌、青春的赞颂、命运的斗争、田园的纯朴。这时候贝多芬想到了用快乐、疯狂的舞蹈性的节奏来作为新作的创作主题。

《A大调第七交响曲》Symphony No.7 in A Major Op.92 作于1811-1812的秋、冬、春三季。这部作品在6月间完成,此时拿破仑战事已进入最后的高潮,大举侵犯俄国,旦夕之间溃不成军。历史迅速地向前推进。当这部交响曲第一次上演时,拿破仑帝国已到达了分崩离析的最后阶段。这部交响曲的寿命将超过卷进这场蔚为壮观的政治大变动中的所有帝国—法兰西帝国、神圣罗马帝国、俄罗斯帝国和英帝国。贝多芬本人于1813年12月8日在维也纳大学大厅指挥了这部作品的首次演出,这是为奥地利和巴伐利亚伤兵而举行的义演。这是一首非常壮丽而杰出的交响曲,它的基本主题,也可以叫做“英雄与人民”,这是因为贝多芬深切地理解到,欢乐是斗争所期待的胜利果实。因此,第七交响曲不用戏剧性的冲突和斗争表达英雄的形象,而是着重描写胜利人民的凯旋和欢乐,贯穿着一种舞蹈的特性,整个乐曲使人感到精力充沛和充满活力。虽然是无副标题的作品,但是人们通常喜欢把它称之为“舞蹈性的交响曲”,如瓦格纳所说是“舞蹈的颂赞”。在贝多芬所有没有副标题的交响曲当中,这部作品也是最受人欢迎的。

它拥有贝多芬所写出的最著名的慢版乐章以及最著名的快板乐章,所以它的地位终究是九大交响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

作品包括4个乐章:

第一乐章,稍慢速,活泼地,引子很长,一个雄伟朴素的主题从上至下阔步而来,展开成很宏伟的效果。快速部分根据一个轻松跳跃的音型写成,柏辽兹称之为农人的轮舞,但它很快就上升到似乎要失去控制的高潮。

第二乐章,小快板,以木管吹奏的柔和长弦开端,然后是低音弦乐器的节奏搏动,单簧管和大管的流动,小提琴的叹息,这首小快板乐章中弥漫着淡淡的忧愁,有人说它表达了对死与厄运的思考,有人说它表达了送葬主题,这是一个非常优美的乐章。

第三乐章,谐谑曲,急板,是充满爆发性和动力性的对比,充满情趣横生的机智。三声中部中两个音符构成的短小音型在木管的高音区中来回摆动,对比得惟妙惟肖。

第四乐章,朝气蓬勃的快板,开始是弗吉尼业舞曲,但不久就发展成令人激动的旋动,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像是酒神的狂怒。瓦格纳称之为“舞曲的极品”。

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Symphony No.9 in d Minor Op.125

d小调第九交响曲,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作品,大约创作于1819至1824年间。因为乐曲第四乐章加入了大型合唱,故后人称之为“合唱交响曲”。这是贝多芬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总结。该作品于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首演,即获得巨大的成功,雷鸣般的掌声竟达五次之多。

这部交响乐构思广阔,思想深刻,形象丰富多样,它扩大了交响乐的规模和范围,超出了当时的体裁和规范,变成由交响乐队、合唱队和独唱、重唱所表演的一部宏伟而充满哲理性和英雄性的壮丽颂歌。作者通过这部作品表达了人类寻求自由的斗争意志,并坚信这个斗争最后一定以人类的胜利而告终,人类必将获得欢乐和团结友爱。

这部作品第四乐章的合唱部分是以德国著名诗人席勒的《欢乐颂》为歌词而谱曲的,也是该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主题。

从作品的酝酿到完成,第九交响曲倾尽了贝多芬数十年的心血,是其音乐生涯的登峰造极之作。全曲从头至尾的演奏时间至少需要一个小时以上,但并无任何冗长拖沓之感。

作品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略呈庄严的快板,d小调,2/4拍子,奏鸣曲式。第一主题严峻有力,表现了艰苦斗争的形象,充满了巨大的震撼力和悲壮的色彩,这一主题最开始在低沉压抑的气氛下由弦乐部分奏出,而后逐渐加强,直至整个乐队奏出威严有力,排山倒海式的全部主题。

第二乐章,极活泼的快板,d小调,3/4拍子,庞大的诙谐曲式。贝多芬打破了古典交响乐中第二乐章为慢板的传统。这一乐章的主题明朗振奋,充满了前进的动力,具有精力充沛的奥地利民间舞曲的特征,但其中还带有不安的情绪。

第三乐章,如歌的柔板,降B大调,4/4拍,不规则的变奏曲式。两个主题,其中第一主题充满了静观的沉思,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哲理性。

第四乐章,急板,D大调,4/4拍。在主题“欢乐颂”开始之前,音乐经历了长时间的器乐部分演奏的痛苦,并含有对前三个乐章的回忆。整个乐章的核心是合唱的“欢乐颂”主题,这是一首庞大的变奏曲,充满了庄严的宗教色彩,气势辉煌,是人声与交响乐队合作的典范之作。通过对这个主题的多次变奏,乐曲最后达到整个交响曲的高潮,也达到了贝多芬音乐创作的最高峰。乐章的重唱和独唱部分还充分发挥了四位演唱者各个音区的特色。

如今《d小调第九交响曲》被公认是贝多芬在交响乐领域的最高成就。说欢乐颂是贝多芬交响乐的颠峰之作,更因为整部作品仿佛是贝多芬一生与其命运的一部斗争史。乐曲的第一、第二乐章均采用小调,表现了贝多芬早年的命运多舛,痛苦与绝望一直伴随着他、折磨着他。但他一直坚持着,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着。慢慢地,痛苦转为宁静(第三乐章),以至到最后他完全得到解脱,得到了真正的永恒的最终的欢乐(第四乐章)。斗争,一直充斥在贝多芬的作品中。尤其是《d小调第九交响曲》,更能给在痛苦与绝望汹涌的风浪中挣扎的人们以无穷的力量和希望。

编辑完善自网上信息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