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86)
2015 (70)
2016 (57)
2019 (35)
2020 (76)
2021 (45)
2023 (36)
最近电影“芳华”引起海内外的轰动,其中一个原因是此片被政府当局“封杀”过。冯小刚为此还出来公开流泪道歉,更让人想知道被“禁”的原因。在人们的期待中,[芳华]终于在年底上映。大家涌向电影院想看冯小刚的正义勇敢,也好奇“禁片”中的政治异议镜头,还有美女或肉体的禁区。于是此片果然风靡全球,14天票房过10 亿,这种炒作的方法很有效。票房收益圆满,至于人们看完后的感受,他们就不负责了。
圣诞节当晚,我们在家吃火锅看电影,忽然想起了[芳华],这是目前最热门的中文电影。我告诉在美国长大的女儿:“这个电影里有美女歌舞,应该很好看的”。于是我们开车去罗兰岗AMC电影院,电影票居然卖完了,我们只好看十点半的最后一场。
小时候我非常向往当解放军女兵,穿绿色军装在舞台上跳舞唱歌,那是女孩们最美的梦想。电影[芳华]预告中那些熟悉的旋律和优美的舞蹈深深吸引了我,今天在美国还能看到这样的歌舞,真是一种幸福。也算弥补儿时逝去的美梦。我们躺在电影院柔软的椅子上,期待着歌舞表演开始。看到一半还没看到歌舞,就有点看不下去。电影票十几块钱,AMC电影院的座椅像飞机上的头等舱一样宽敞舒服,为了这个感觉我们就躺到结束。走出电影院,感到失望。
故事改编对历史不负责任。当时女兵“家庭出身”要求很严格,电影中的女兵何晓萍,萧穗子父母在政治审查中,她们是不可能当女兵的。当年我家四妹能歌善舞,大眼睛长的漂亮,非常讨人喜欢。她常在文化宫表演唱歌,话剧。邻居开玩笑说:“以为李谷一到你家来了”。她去应征过解放军文工团,都因政审通不过而被否决。因为家父正被政治审查,为此她哭了很多次。后来她又去应征上海电视台儿童节目,当时她和陈燕华(燕子姐姐)一起试镜,招聘老师都很喜欢她,但因陈燕华“工人出身”而优先录取,我妹又被“家庭出身”淘汰。所以电影[芳华]里女兵何晓萍与监狱里的“亲生父亲”通信是不可能的。这是时代背景的大是大非改编需要真实,轻描澹写的否定历史真相是不负责任的。
记得当年,我的父母被打倒后,姐姐被迫下乡插队去了。铁路中学的造反队头目走后门把女儿送去当兵,让人无比羡慕。后来她又把造反队父亲说成是“老八路高干“,炫耀”地位”和幸福来歌颂国家,因为她从来就没有吃过文革之苦。其实当时很多女兵都是解放军军官的孩子,或是通关系走后门当兵的。那年代只有八个样板戏,全国十亿人口,文艺界的兵是千里挑一,万里挑一。在我们看来,文工团的女兵就像一群被养在天堂里的公主。记得当年我和同学还去东海舰队军营门口张望,梦想有机会被招去当兵。所以[芳华]作者应该是时代的佼佼者。
原本想过节看看文工团女兵歌舞表演,结果也没能如愿,冯小刚选演员,享受6个月美女歌舞,却把电影里的最吸引人的舞蹈片段给剪了。把我们的一点点娱乐的欲望掐死在襁褓之中。女儿看完说:“我不知道这个电影要告诉我们什么。不过最后那首歌很好听”回家就找来播放,满屋“绒花”飞扬,弥补一点节日的娱乐感。
想起美国奥斯卡奖电影《芝加哥》,讲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悲惨命运,里面有凶杀,腐败,贪婪,暴力,社会矛盾激烈,这样的故事还能用歌舞贯串,给人追求正义的思想又充满强烈的娱乐味道,让人看了回味无穷。《芝加哥》获得了奥斯卡奖,票房率可能没有[芳华]那么火爆。而相比之下[芳华]却像一杯的白开水,喝完什么感觉也没有。
[芳华]电影中刘锋是学雷锋标兵,因为听了邓丽君的靡靡之音,冲动抱了女演员而犯“男女问题”受处罚上越战前线。在那株连九族的年代,没有人敢与犯罪分子交往,都躲得远远的,何晓萍却去宿舍看他,替他保存奖状。还在军营的大门口公开高声喊道:“明天你几点走,我送你!“这种勇气只有背景很强硬的人才会做得到。何晓萍父亲在监狱里,她是弱者,常被同学欺负,这样的举动不符合她的背景和个性。再则她是全团练功最努力的,文工团的演员人人不择手段争主角,而当她有机会被推上A角的时候,她为刘锋抱不平而放弃登台表演的机会,这不符合一个“最努力”练功的女演员的心态。这样的境界也不算高尚。
[芳华]电影中主角个性没有阳光,故事善恶不明,作品少了真实历史使命感。如果算是[大片],又缺乏人性上的冲突,无法感动人。如果说这是作者的自传,只能说明严歌苓是一个时代的幸运儿,她的幸福经历写不出被迫害的伤感。若为那些小实事铭心刻骨,真是不懂啥叫委屈了。
后半场那段战争很残酷,拍的很逼真,人物形象挺完整,但缺乏鲜血的痛苦和感动,主角“刘锋”的理想仅仅是为了当“英雄”,这确实很真实,因为人们根本就不知道理想是什么。原本战争与和平的比较,可以给予人类追求和平的境界和精神升华,但影片中并没有表达。也许作者只是为那些越南战场上士兵回乡后的生活艰辛鸣屈。如果只是为了这个境界,真是白白浪费了一场血肉战争场面。
记得我父亲当时常去越战老山前线慰问士兵,他回来告诉我,那里的小战士很可怜,一个篮球场大的地盘,牺牲了一千多名战士的生命。影片中一个接一个的墓碑,大概就是在越南战死的军人墓地。为啥不想一下,有什么理由要让那么多年轻人付出生命?他们也是芳华年龄,却“为国捐躯”战死在异国他乡的丛林中,他们的牺牲有何价值?刘锋一句无奈的话:“和他们比,我怎么能说不好呢?”何晓萍手里拿着山楂卷说:“那个小战士死前问我:什么是山楂卷?”加上郝淑雯的“国骂”,大概算是为那些越战士兵争取福利的感人片段了。如果写一场战争戏只是为了士兵福利抱不平,还不如直接上街去游行。
近年来,我常和黎锦扬老师讨论写作,也有争论。我说作品要有思想性,他说娱乐性最重要!还说人家花钱是来看娱乐的,不是来听说教的。我说:我看到的奥斯卡奖的电影都是很有思想性。黎老师还是坚持:先要有娱乐,再有思想。
我觉得一部好的作品,是要具备两个元素的:娱乐性,思想性。[芳华]原本是一群能歌善舞美女的生活,有许多娱乐内容,但总在关键时刻就删了,也许冯小刚要制造“意犹未尽”的感觉,却弄巧成拙,让人失望,整部电影没有一个完整的歌舞节目。而那些鸡毛蒜皮的女孩宿舍里“照片”“胸罩”事件不值得大张旗鼓地渲染银幕,因为它们既没娱乐也没思想。
这部影片虽然“票房”创新高,但并不意味着它离奥斯卡奖近了。奥斯卡奖的电影都有深刻的思想,有的故事并不触目惊心,但是主题总是追求真,善,美。这是人类最高境界。写作者的使命,也是追求思想升华,追求真善美境界。但不是每一个写作的人都具备有这种境界的。写作的高尚境界就在娱乐中渗透思想,给人启迪,教人为善,用故事记录历史,用故事惩恶扬善。所以奥斯卡奖很不容易获得,一部好电影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记忆一辈子。美国电影院几乎每星期都有新电影上映,大部分都是娱乐影片,那粗略的作品很快就被忘记,甚至还会和其他故事搅溷。有思想的电影少之又少,奥斯卡奖追求的是境界,每一部都是精品,看过记忆深刻一生难忘。
作品探讨人生,是非分明,抨击作恶,彰显人性,让人们通过作品去选择做个好人,这才是优秀作品。 很多写作的人经历丰富人生坎坷,精神和境界依然阳光,只是没有严歌苓那么勤奋和好运气。
与严歌苓的许多作品相比,[芳华]不算好作品。张爱玲说要想把别人眼泪弄出来,自己一定先流很多泪的。据说冯小刚在杀青那天哭得厉害,但始终也没有把观众的泪弄出来。他自己应该很明白,这部电影不炒作怕票房率失守,事先“封杀”一下,果然又创票房率新高,票房率就是这样突飞勐进的,这招如同微信上的标题党文 [ 国外禁文,马上要删,赶快看!] 一样,点击率大大暴增。现在我只要看到“马上就删”就一定不看,因为看了一定后悔。
写于12/28/2017
今年日世界日报
http://bbs.wenxuecity.com/memory/1205331.html?backPage=0&backSubid=memory
当今国片杂乱, 这片子就算可以看的. 对国家级大导演的期待值太高了,就会失望了.
也许对冯导演的期待太高,看的很失望。
当时雷锋就是解放军的典范,解放军是爱护人民的军队,没有恐怖的印象。
64以后才对解放军印象有所改变。
冯小刚的意图不会是把军队说成阴险恐怖的。他是在拍回忆军队生活的电影,很过瘾。
谢谢你的关注。
说的好听叫文工团, 实际就是“后宫”! 小说作者敢写真相吗? 冯裤子也就是冯裤子, 他敢吗?
电影《无问西东》已经算是小骂大帮忙了,《南渡北归离别》比较全面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在上世纪3个重要的阶段。
Armweak 发表评论于 2018-01-28 12:57:21
和潇潇看法不同。。。
亲爱的:流泪的,不能责怪没眼泪的“冷血”啊:-)
几天票房飙升到10亿,有两种:组织活动,或是炒作成功。人们还没看电影无法判断好与否。至于是否得奥斯卡奖,那才是让人羡慕的。
本人目前还没有电影票房问题,还无法怨自己有没有本事。更谈不上“虚伪”,哈哈。
最可恶的是,冯导自己享受了美女舞蹈半年,却把最美的一段舞蹈给掐了,不给我们看!何晓萍被政委骗上舞台,深受鼓舞,跳的那段独舞精彩极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XTWPa5o_Xk
影片勾起过来人很多的回忆,最后动人的歌声把剧情拉入高潮,给人们留下联想,怀念,还有很多很多的回忆,从这一点而言,冯导还是勾住了观众的心。
成功与否,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因为中国人有的是,全部符合条件还要腐败,上面打招呼。
1,网上视频说:观众哭得稀里哗啦,说真话:我没有这种感觉。电影院也里确实没有见到一个擦眼泪的。
2,何晓萍的这段话是有勇气,在那个明哲保身的时代,戏剧性表达可以接受。
3,退伍老兵编队入场,这就对了,此片唯一呼吁的就是退伍老兵待遇不公。
4,有思想的作品才会有生命力。可惜太少了。好作品是追求人类真实,善良,美好的意境。
祝周末愉快!
还在军营的大门口公开高声喊道:“明天你几点走,我送你!“这种勇气只有背景很强硬的人才会做得到--------有没有勇气跟有没有背景,没必然联系。弱者并不代表会一直软弱,强硬也并不一定是有背景的人的专用词,兔子急了也会咬人,这是常识。本来影片对何小萍的人性转折描写的点眼之笔,被博主的背景论一笔勾销了。也难怪博主认为此片没思想。
就像你说的“据说冯小刚在杀青那天哭得厉害,但始终也没有把观众的泪弄出来”---------你没哭不代表别人没哭,据我看到的、听到的,看《芳华》被弄哭就不在少数。
博主暗示“封杀”是一种炒作?退一万步说,就算是“炒作”,这东西跟票房有联系,跟影片内容的“好”与“坏”有什么联系吗?也许,退伍老兵编队入场欣赏《芳华》也是因为“封杀”?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不是每部电影必须得升华,不是每部电影必须得教育你这个、教育你那个,有时候,回忆就是部流水帐,“一路芬芳满山崖”,如此而已。。
影评是个很主观的东西,很主观的谈论一些东西是正常的,但总得努力保持客观,对吧?《芳华》的确很多槽点,可惜博主get到的不多。
现在想看看《无问东西》了,看到一些风景照片很美。
谢谢留言!
祝周末愉快!
相比之下,“无问西东”就无法引起大家的共鸣。它体现的无论如何高大上,但和大多数人的经历相去甚远,根本调动不了他人的怀旧激情。俺看了十分钟不到,不知道它要说什么。看了十分钟,都觉得是在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