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MY的博客

为自己的生活做个纪录
个人资料
shparis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Sargent & Paris” and “The Gilded Age”

(2025-08-03 09:51:32) 下一个

昨天开始看电视剧“The Gilded Age”(镀金时代)第三季第一集。剧中提到美国画家Sargent为剧中女主的女儿画肖像,当时在上层社会流行的“时髦”。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正在展出的“Sergent & Paris" (今天最后一天)为此提供了很好的备注。

“镀金时代”里的画面:

我去了Met三次,就为看这个特展,非常喜欢。

Sargent的人物肖像画在巴黎是引起轰动的。萨金特出生于佛罗伦萨,父母是美国人,他的童年在欧洲度过,其母通过鼓励儿子每天素描来培养他对艺术的兴趣。他于1874年5月抵达巴黎,跟随法国著名肖像画家卡罗卢斯-杜兰(1837-1917)学习,并就读于著名的国家赞助的学校Ecole des Beaux-Arts。抵巴黎三年后他就在Paris Salon — 著名的年度艺术展中展露才华。

早期的素描习作、水彩画、粉笔画、油画。要成为大画家,绘画的底子要打好,素描是起步。

?

?

?

从马德里出发,萨金特向南前往格拉纳达,参观了阿尔罕布拉宫——那是纳斯里王朝于十三至十四世纪建造的宏伟宫殿和堡垒。他在这处建筑群中进行了多幅建筑研究,其中包括这幅描绘桃金娘庭院北立面的精美画作,以其华丽的灰泥装饰而闻名。

细部:

威尼斯的咖啡座(少有的几幅水彩画):

肖像画。我一般对肖像画不是太感兴趣,因为肖像画流行的时代和阶层对我而言太遥远了,尤其有了照相摄影后。肖像画讲究细节逼真,而我恰恰不喜欢那种逼真。但看Sargent的展览,让我对自己原先的看法有所改变。因为展览有几幅是展示了他作画的过程,从反复素描到研究人物及背景的色彩、光线、笔触触感,让我看的津津有味,才有了光顾三次看同一展的记录。

我最喜欢的几幅画:

放大细部:

我最喜欢的一幅,那背景、那光线、那色彩,流连忘返:

放大:

看看一幅画的形成:

细部:

Sargent特展的重头戏: Madam X. 也就是“镀金时代”里提到的“巴黎沙龙丑闻”。

我最后一次去一直等到闭馆,说服馆员让我清馆后多待一分钟,就为拍这张照片:

原先的画上有一根肩带滑落,因此而成为“丑闻”,画家后来不得不把肩带画上肩膀:

为创作这幅画准备,大量素描和底稿:

X夫人的肖像 - 摄影作品:

画家在他的工作室:

《纽约客》有一篇详细介绍萨金特和X夫人肖像画背后的故事,颇有意思。那个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夏天是丑闻滋生的季节;人们往往因为酷热而烦躁,又缺乏刺激,于是便想用闲言碎语给快被烤焦的脑子降降温。在合适的“温度”下,小小的争议也可能沸腾成一场彻底的风波;1884年的巴黎便正是如此。当时年仅28岁的画家约翰·辛格·萨金特(John Singer Sargent)在沙龙展(Salon)上首次展出了一幅大型肖像画,而那是当时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夏季艺术展览。萨金特本来有充分理由自信满满地走进沙龙展——他18岁从出生地意大利来到巴黎(他是美国家庭的孩子),在巴黎美术学院(?cole de Beaux Arts)学习,一路奋发进取,迅速在巴黎艺术界崭露头角,成为最炙手可热的肖像画家之一。

萨金特早期的画风更偏印象派——他在求学期间曾游历西班牙和摩洛哥,画过神秘主义者、庭院和海滩景色——但他逐渐确立了职业路线,专注于描绘“美好时代”(Belle ?poque)上层社会的肖像。这些贵族阶层对他那种华丽风格极为青睐:色彩浓郁、光影柔和,对细节如手指和布料的刻画极其讲究。萨金特因此出了名,尤其擅长把女性画得格外美丽。也因此,他多年追求巴黎最著名的美女为他坐模,倒也理所当然。这位美女名叫维尔吉妮·阿梅莉·阿维尼奥·戈特罗(Virginie Amélie Avegno Gautreau)——当时堪称巴黎的“当红名媛”。她和萨金特一样,是旅法的美国人(出生于新奥尔良,8岁移居巴黎),嫁入豪门后,因大胆个性与艳丽外表在上流社会声名远扬。(她有一张极具特色的罗马式高鼻梁、浓密的红褐色头发、偏爱浓妆,以及几乎透明般苍白的肤色。)

萨金特原本期待这幅戈特罗的肖像画(如今人们称为《X夫人画像》)能在沙龙展上引发轰动——结果确实轰动了,但并非他所期待的方式。公众对此画嗤之以鼻。他们觉得戈特罗看起来病态、无聊又笨拙。萨金特为了突出她高贵的轮廓,将她画成侧面像;观众却觉得她显得冷淡又傲慢。他还将戈特罗礼服的一条肩带画得滑落下来,这一细节被评论界视为“亵渎”。(之后萨金特悄悄将肩带补回去。)整个夏天,媒体对这场“灾难”喋喋不休,最终逼得萨金特逃离巴黎前往伦敦避风头。

1915年,戈特罗去世,年仅56岁,从未真正从那个“X夫人之夏”的阴影中恢复过来。她变得极度在意自己的形象,甚至将家中所有的镜子全部移除。翌年,萨金特将《X夫人画像》卖给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并附上一张纸条称其为“我所创作的最杰出的作品”。从此,这幅画便成为大都会馆藏中的一颗明珠。随着时间流转,这幅画的声誉也从当年的耻辱变为如今的杰作。

如今,这幅画成为大都会美术馆新展览《萨金特与巴黎》(Sargent Paris,展至8月3日)中的焦点,该展回顾了萨金特在巴黎那短暂却高产的十年。这是一个完美的夏日展览:色彩如冰棒般鲜艳,展厅又幽静清凉,最后压轴的便是《X夫人画像》——虽然在展览后段才现身,但你在好几个展厅之外就能看见它如灯塔般熠熠生辉。

如果你还想继续感受这段“清爽又刺激”的历史,不妨在展览纪念品商店买一本黛博拉·戴维斯(Deborah Davis)写的八卦传记《肩带滑落》(Strapless),让你整个夏天都能尽情谈论这场世纪丑闻。”
(GPT翻译)

题外话:在Met看到这幅画,太喜欢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