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6)
2020 (207)
2021 (328)
2022 (226)
2023 (215)
2024 (244)
2025 (9)
前天晚上一夜未睡,一口气看了三个以色列电影,都好看。前两个已经推荐过:“狐步舞”和“黎巴嫩”。今天推荐第三个:“同义词”(法语片),故事发生在巴黎,男主逃出以色列,发誓要做法国人。但移民的身份让他困惑和进退两难。同为移民的我,多多少少能体会一点他的处境。电影反映的其实是一个深刻的问题。
这是影评人“芦荻行色”的文:
“Synonymes(同义词),2019,法国/以色列/德国。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和费比西奖。这部电影争议很大。我觉得很好,一些观众觉得莫名、突兀或者不连贯的段落,我以为都是编剧/导演(一个人)有意为之,目的就是想表达真正融入的无望,彻底隔绝的同样无望。不能将本片简单归于难民题材,它与近年来频频入围甚或拿大奖的那些难民题材电影有极大的区别,因为主人公是一个抗拒以色列国家/民族意识形态乃至宗教母文化的犹太人。我们很难看到这样的人物身份,选择语言作为切入角度(其实在电影中希伯来语和法语之外还有第三种不是语言的语言),并将不同的母文化置于法兰西主流文化的语境下互为镜像,既完整又破碎的镜像,顽固然而疲乏,执拗然而虚伪。疏离,荒诞,局外,反讽,戏谑,乱性,消费他者,等等,容纳于较比跳脱的结构样式之内,真正的意义却是解构的,无论是个体理想(或曰幻想)还是集体无意识,也无论是异域之间冲突的价值观。“红字”一旦烙上自身,荒野呼告和以头撞牆都只有一个结局:你仍然是你,洗心革面也抹不去胎记。主人公知道希腊神话的结局,那个父亲对他没有说破的结局,其实就是民族不愿直面/肯定悲剧英雄的结局。主人公虽然知道赫克托尔是英雄,但英雄的悲剧何尝不是他自己悲剧的一个隐喻呢?如果他在语言层面决绝的反叛也称得上是一个自觉者的英雄行为的话。不幸的是,语言可以反叛,却无法绝缘,无他,只因他要反叛的是母语。而这,也正是影片结尾的寓意:一个反叛的人最终绝望地回到原点,不要说无人喝彩,根本也无人叹息。”
爱壹帆上三部影片都有。看“同义词”时最好把弹幕关了,因为有不少男主正面全裸镜头,评论肮脏不堪,完全背离影片的正面意义。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