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6)
2020 (207)
2021 (328)
2022 (226)
2023 (215)
前些时候老听大家唠叨,包括我的亲朋好友,哎呀,你退休了就回来呀,上海日子肯定比纽约好过。我也确实动过这个念头,想着可以一半一半吧?其实我是想在欧洲过一段日子的,正在考察葡萄牙。
这次回去正好碰到好几个朋友从葡萄牙、德国、澳洲、新西兰,还有移居香港、澳门的一起回来了。我们聚会,畅谈各自的工作生活以及愿景。我也觉得不错,退休了可以云游四海了,到处都有朋友。
然后,我就着重处理老父的养老事宜。短短一个多星期,让我变了心情、变了念头。要想在国内过舒服的退休生活,大大的前提是 -- 身体要好没毛病!国内的医院你去一次体会一下,保准打消你回国养老的念头。我们在外看国内反映医院的电视剧被误导了,我这几天在看《白色城堡》,讲国内医院急诊室的故事。那医院高大上,窗明几净,病房宽敞又明亮。真实世界里哪有这么好?!我老爸还是享受高级离休干部待遇的呢,那病房局促的很。我和我姐好不容易把他弄到医院只是想做个全面检查,要住院一天,因为他血糖太高。结果我们最后等不及啥检查也没做,就又把他推回家了。(题外话,我为什么喜欢台剧“俗女养成记”和“有生之年”,人家的布景背景很接地气,让人觉得真实。)因为检查各个项目在不同的楼层、不同的大楼,家属得自己推着病人一个一个的跑,排队拿号等候。等候大厅里人乌央乌央的,没病也得整出病来。
我算头皮硬的,花了一笔钱做了个全身检查,历时一天半,三天后再去拿报告。人多不假,不过速度真是很快,我怀疑真有病大约也容易被漏掉。做B超,那个床一天多少人躺上面?我实在是躺不下去,医生眼一瞪,你爱查不查,我们没时间换床纸。我硬着头皮拿了一叠擦手纸铺好,才勉强躺上去,心里直犯嘀咕。查心电图也是,毫无隐私,一圈排队的人围着你。幸亏我谁也不认识,皮厚一记!我亏得没有要求检查妇科,否则不尴尬死了!这种氛围我们肯定是适应不了了。拿检查报告倒是很快,把自己的挂号卡在机器上一扫,所有报告就打印出来。但是也没医生给你解释。我姨和朋友是医生,只好问他们各项指标正常否。
给你们看看我的账单和检查项目,挂号费25元,托我老爸老干部的福,这个挂号我没排队,在老干部病房挂的号:
医院的各项检查在不同楼面和大楼,我一健康人都觉得到最后腿骨跑瘦了!我坐那儿想,如果真是个病人要检查这些项目,那剩下的半条命就得扔大厅里了!撑不住啊!
病人家属自己推着病人来回奔忙。当年我妈住院就是这样,十二月,我和护工推着她的病床从一幢楼到另一幢楼,过道敞开的,冷风嗖嗖啊。而且病人毫无尊严,躺在那儿无助地在人群中穿梭。我现在想着都要掉眼泪!
心电图室:
等做B超:
楼下是妇产科等候区:
CT检查:
验血排队:
为我爸办退住院手续,居然也等了几乎两小时,先是以为办出院手续,好不容易叫到号了,里面的工作人员一眼看了就把我爸的老干部卡扔出来,说到住院部的队伍排队。我事先问她的时候她怎么不说清楚?害我白排队半个多小时。住院的队伍很长,而且不拿号。那个混乱,有人排到了但没事先把个什么表填好,只好要了表重新排。而那个表必须到窗口拿。真是多此一举!管理还是很混乱。
我两天医院一跑,梦幻彻底破碎。国内的医院比以前是好很多(不过我印象中小时候的徐汇区中心医院也很好啊,主要是那时人少),医护人员的态度也很不错了。我完全理解一天要对付那么多的人。再好脾气的人也有忍不住的时候。但这就是现实,人多呀!资源不够分配。我们就不要再去凑热闹想分一杯羹了吧。
那天拿了体检报告坐公交回家,我倒是很喜欢。公交司机非常有礼貌,开车礼让三先。看到有过马路的老人,停下耐心等候。
再说一个题外话:
我这次连续好多天去银行换美元。外国人一天可以换500美元。我最后一天去换,银行终于认出我,说我已经换了很多次了。我说今天最后一次,晚上就要滚蛋了。她们就都笑了,给了我最后的500美元。我因为航班晚,到机场兑换处已经关门,无法再兑换1000美元。
这只是我盲人摸象的体会。不一定适合大众的需求。
还是那句老话:没什么也别没钱,有什么也别有病。
纯属吃跑了撑的,绝大多数人没有能力判断用那种仪器检测,那是专业医生的职责。
生活方便,我是非常赞同的,邮递极其快速,外卖随点随到。但是,外卖,你敢吃吗?我婆婆从来不点外卖。我弟弟在厦门九年,他极少极少点外卖,因为不相信食物的材料。别说国内了,美国的中国超市,龙利鱼2块钱一磅,你敢买吗?这是鱼肉吗?是化学塑料的吧?
所以我唯一羡慕国内的是,保姆便宜。我弟弟在国内雇佣两个全职保姆,如果他回美国了根本别想。
佔用資源, 不推薦. 還來牢騷滿腹, 臉皮真厚!
其实美国这里,你自己主动跟PCP说那里有啥不适,或干脆自己提出来要查啥,他/她会order检查的, 我的胆结石就是这样在美国查出来的,奇怪的是,在中国我弟媳那个医院还没有查出,可能是妇幼保健医院水平有限。 去年在美国这里复查,结石长大了,安排手术割掉了。
跟十几年前相比,医院病房乱了很多,很多该护士做的都让家里请的护工做了。
但绝大多数医院都建的高大漂亮,尤其门急诊和病房大楼,那是拿回扣的好地方,哪个医院的头头不是亿万富豪!
很多大医院都有很豪华的体检中心,有人陪全过程,贵但值得。
认不认识人很重要,某次回过去的医院做胃镜,晚上做的,免费。
2018年回去,我太太的舅舅开刀住院,我们去看望他,那个环境太糟糕了,连过道里都摆上病床,人声嘈杂, 舅妈在病床旁和我们讲话时,其他病人的看护家属或请的护理就是舅舅病床的床头走过来走过去。
同家医院, 我1990年代出国前我老父住院,那时他还顶个大学副校长的头衔,在我们那里算是能住进所谓高干病房,窗明几亮, 环境幽静。 退下来之后估计看病待遇也不行了,去年新冠之后一度很危险,靠的是我弟弟和弟媳跑上跑下, 才转危为安。
不过如果钱多,就不是问题。好的三甲医院,都有国际部或特需门诊,环境好很多。挂号费就不是25块了,好几百大洋。
如果官大,更不是问题。上海的互动医院,专为老干部服务,住院部还有警卫。北京301医院更好,只是官不够大进不去。
这是一个医学问题,中文网充斥着各种荒谬绝伦的论调,省钱。
世界各国的通用做法是验血,可以知道身体变化的蛛丝马迹。
根据出问题的部分找专科医生细察。
欧美等国的医生经过严格的选拔过程,几乎没有不合格的。而中国的医疗体制,不合格的医生充斥在中国的各地医院,他们通过官商勾结进入医疗系统。
博主你应该是听了亲友的说法,用了便宜的办法来做体检,挂了门诊去做检验
这种价格便宜,自然就没有服务自然自己也累了,你使用的是人家看病的资源
很少人看病会检查几十个项目的。。。。。如果真的有,那就一般是住院了,如果住院就躺在床上等抽血了,也不需要自己跑了,护工会帮你推到那里去做检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