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6)
2020 (207)
2021 (328)
2022 (226)
2023 (215)
2024 (244)
2025 (9)
看安东尼奥尼的纪录片:中国(1972)
谢谢外乡人的帖,让我们看到了这部在当年被批判的电影。1972年我还是个刚进校不久的小学生。还记得当时被要求写批判文章,不要说没看过就要批,就是看过,在那个还是小屁孩的年纪,真是懂个屁啊。不过,这个事件就烙印在记忆中了。
真的是如外乡人说的,等了40年才看到。三个多小时的电影我一口气看完了。其中很多镜头下所展示的场景是那么熟悉和亲切。中国贫穷但质朴的70年代!
值得记下的一些镜头:
第一部分-北京
▪ 刚开始,天安门广场上的游人。女青年们多是齐肩的两条小辫,衣服都是灰蒙蒙的素色的,最多是翻出个有点花色的领子。忽然,一个小小女孩,一身鲜红的连衣裙,成了广场上的一个亮点。小女孩,你如今在哪儿?在干什么?
▪ 学校都在清晨以广播操和跑步开始。记得当时每个孩子都以能轮到喊一,二,三,四(领队)或领操为荣。我从小学三年级起负责每天的升旗仪式,因为每学期考试都是第一名,还是“三好学生“,所以这份荣誉职责一直保持到我进中学。
▪ 学校的体育课。马路就是体育场。男生女生各排两路纵队,由高到矮,男生先走,女生随后。一跑起步来,男生的队伍会很快接到女生的队尾。我小学时一直是属于班里最矮的几个,永远是队尾。男生的队伍跑过来后,我们最后几个女生总会互相推来推去,不愿成为最后的一个,被男生追上。测量跑步速度,马路就是跑道,一男生一女生一齐跑,体育老师在终点揿马表测速度。那时要通过体育锻炼标准才能体育及格。看电影中的小学生跑步,自己就是像他们一样,是其中的一员。
▪ 孕妇针刺麻醉剖腹产。看得胆颤心惊。也不戴手套,那么长的针就用不戴手套的手一点一点捻进肚子里。怕怕!
▪ 纺织厂女工。政治学习讨论。呵呵,官腔严重。
▪ 长城。当时游人真少啊。
▪ 学工学农学军。学生背着铁锹一二三四地排队行进,还时不时的喊口号: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好像是行军拉练。这些我都经历过。现在听这些口号,真是很好笑。
▪ 鱼肉市场。好便宜噢。好大的活鱼,43分,75分。当时的菜都是几分钱一斤的。看那家菜场,蔬菜品种好像很丰富,我怀疑是专门布置的。那时有那么多选择吗?
▪ 故宫。还是人少。和现在简直不能比。看几个拍照的人,其中一个一身汉装,黑衣黑裤白底黑布鞋,看上去很新,肯定是从哪个乡下外地来的,他的着装和严肃紧张的神情,看得出是非常郑重其事地来参观故宫。
▪ 小脚老太太。鼓楼市场附近的胡同里。当时的批判点之一就是这个意大利导演拍了小脚老太,有污蔑中国之嫌。
▪ 古玩市场。那时的古董肯定很便宜,都是国营店经营。不过再便宜,也没很多人买,大部份人是没钱,或是有钱没胆。文革中破四旧,家里有点底子的躲还来不及呢。
▪ 四合院。众多的住户在天井里合用一个公用水龙头,倒也互相谦让。胡同里的居民见外国人的镜头就躲,但又忍不住回头看。有一个镜头里,破败的胡同里居然停了一辆像甲壳虫的小汽车,非常罕见!
▪ 王府井里卖冰棍的和吃冰棍的人。
▪ “丰盛”大街(没听说过北京有这样一条街?),人潮涌动。当时的北京人真的好土。
▪ 北京木偶剧团演出。木偶做的非常具有时代感,很工农兵高大形象,一点美感也没有。西洋乐民乐合奏革命歌曲。想不通,既没技术含量又不美,真是多此一举,干嘛还玩木偶拉线啊,还不如真人表演算了。
第二部分-河南,江苏
▪ 河南农村林县:下雨,牛车,泥路,黄油布伞。这种油布伞我小时候也打过,非常重。
▪ 看了这部电影才知道河南是当年第一个成立人民公社的地方。红旗渠就在此。三万人用了十年时间参加建造。河南话很不好懂,人也长的不好看(电影里如此)。
这段离我的生活经验太远,没什么太大的共鸣。人们穿着朴素陈旧,但不破烂。村里的建筑很简陋,但倒都干干净净。人们的表情很木纳,眼神很警惕。
▪ 苏州:生活在城里的人和生活在农村的人看着就是不一样。衣着,神态,街景。他们的衣着更时尚一些,神态更自然和自信一些。70年代的苏州很漂亮,自自然然,保持着江南水乡的原态。有一个镜头是在苏州的大街上,一老妇人躺在一辆手推车上,车板上垫着被子,好像是生病了。她看上去像是有点底子的人,尽管是半躺在简陋的手推车上还一副病容,但她面对镜头的神态仍是很镇定,很雍荣华贵。不知怎么让我想起王安忆笔下的王琦瑶(“长恨歌”),应该就是这个样子的。
▪ 点心店里的生煎包子,阳春面;酱油店里的酱菜;苏州园林,不多的游人,优哉游哉,人们的神情很放松。有一个镜头,一个妇人在天井里缝被子。多亲切啊。小时候我最喜欢看外婆缝被子。被里洗过,被子晒过,通常绸被面,最不济也是人造棉的被面,平平地一层层铺在床上,钉被子的针有中指那么长,引线后把被里,被子(棉花胎)和被面钉在一起。缝完后将被子叠的整整齐齐,闻上去香喷喷的,一股阳光的味道。进大学后开始自己缝被子,还一年两次帮外地的男生洗被子钉被子。记得上海男生很妒嫉,但我们女生不帮本地男生做,因为他们可以带回家自己弄。
▪ 南京: 从南京长江大桥开始。大街上一个拉板车的,两个轮子一块板,两个把手的简易车,上面好像拉的是水泥管。拉车的原来是光着膀子在拉车,后来意识到被拍,一边用一只手继续掌控着车,一边腾出手来把一件蓝大褂套上。这就是普通的老百姓!不知为什么,我看到这里两眼有点湿润。
▪ 注意到一个现象:当时好像街上军人很多,时不时镜头里就会有穿军装的人出现,或是走在马路上,或是在军用敞篷大卡车里。
▪ 幼儿园:70年代生的人,有没有在镜头里看到你自己啊?你会想到40年后的你会是现在这样的吗?当时的小孩都是唱些什么歌啊?让这些四,五岁的小孩怎么记得住歌词啊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MAMA MIA! 不过这就是时代的烙印。现在还不是一样?现在的小娃唱什么?爱啊情啊,心碎啊,伤离别啊。他们懂吗?也不懂。但大人流行什么,他们就鹦鹉学舌,照唱不误。
第三部份 - 上海
▪ 啊,南京路的商店,金陵路的骑楼。想看老上海的,这部份展现了不少,豫园,城隍庙,外滩。高高在上的警察岗亭,一人座的电动扫路机车,竹篾的大扫帚,红小兵的红塑料胸章,三轮车,人们意识到被拍后流露出的好奇的眼神。
▪ 典型的上海新公房,三,四层楼高的水泥建筑;抽大粪的车;两个板凳一块木板搭成的简易乒乓桌。想看上海的“棚户区”,“滚地龙”的,这里有镜头。不过这里展示的是特地保留下来作为忆苦思甜用的标本,比实际有人居住的要干净整齐的多。我去过虹桥路上的棚户区,当时中学按区划分,虹桥路也划归南模中学,所以我有同学住那儿。南模中学在恢复成为要考进去的重点中学前它的学生是很有点意思的。有来自市委康平路办事处的高干的子女(四人帮里除了江青,其他三人的子女都在南模),有以前法租界留下的花园洋房里居住的有点底子的小市民,其中不乏知识分子,文艺界人士的孩子(赵丹的儿子,孙道临的女儿),还有就是上海“下只角”虹桥路棚户区的贫民后代。
▪ 坐在豫园湖心亭的茶楼里喝茶的人们。有一个看上去五,六十岁的男人,门牙全没了,有的好像是敲掉了一半。我猜他可能是文革中被批斗被打的幸存者,不然他的门牙怎么会成那样呢?还有一个人很警惕的用自己的一只手挡住自己的半边脸,不让镜头里能认出他的全貌。
▪ 上海雨中的街道:摄影车应该是从城隍庙往外白渡桥开,一路上街道在雨中看上去出人意料的干净。
▪ 工厂:“精炼厂”,没弄明白什么精炼厂。看厂房里一排排管道,锅炉,设备和现在肯定没法比,很简陋,据解说都是废料建的。但那时好像也不常常听到有什么重大事故。
▪ 黄浦江中的木帆船,好漂亮。
▪ 码头大喇叭放的革命歌曲西洋唱法:“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锦绣大地晴空万里”。。。。。。它的歌词和旋律我居然还能记得起。
▪ 想看淮海路,居然没有拍,遗憾。
70年代的中国!不怀念它,但也不想忘记它。在此再次谢谢外乡人的贴!
Link: http://bbs.wenxuecity.com/myhouse/2668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