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人渔猎协会

希望在此坛认识在美的也热衷此道友人,热衷于野外大自然给予我们多姿的壮丽景观,也有感于北美的中国人还没有这样户外运动开展。
正文

霍去病是中国古代的巴顿看汉武帝尚武精神

(2010-01-16 22:08:09) 下一个
 

凡看过美国电影《巴顿将军》的观众,都会被影片中那位赳赳武夫的鲜明个性所吸引,该片没有任何说教,纯粹是对美国式的职业军人的赞美。现实中的巴顿有一句名言:“战争是人类创造的最高成就”,而这正是美利坚文化的重要信条之一,巴顿这一形象代表着现代美利坚国家的尚武和征服精神。

每次看完《巴顿将军》就会想到一个问题,为何我们就拍不出一部“中国式”的《巴顿将军》?在笔者看来,自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中国的尚武精神便受到伦理道德和其他各个时代的意识形态的严重制约。先秦荀子曰“力者,德之役也。”加之中国文化从不张扬个性。因此纯粹的尚武精神的讴歌便从历史上消失了,歌颂代表战争武力的军人必须先经过一番伦理道德的考核,于是,歌颂军人就是歌颂一种道德境界,以张扬个性为主的纯粹尚武精神的崇尚便视为异端。这就是我们至今没有一部“中国式”《巴顿将军》的文化原因。

其实西汉的霍去病就是中国古代的巴顿,和巴顿一样,为战争而生、为战争而死。但由于他的那句“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的名言包含为国家而牺牲个人幸福的思想境界,因此也就被定格在历史的丰碑上,其天然的尚武个性却显得并不怎么重要,甚至被一代又一代人刻意淡化。我们民族需要的是伟大武功和崇高道德的混合体,而非单纯的显赫武功。不为德所役的“力”,孔子都懒得提及,岂不闻“子不语怪、力、乱、神”乎?崇尚脱离了道德的尚武精神是十分危险的,于是乎伦理道德与尚武精神的结合便是我华夏民族的文化宿命!我们世世代代只能观摩一个境界高远的霍去病,不能欣赏一个巴顿式的霍去病。

非常奇怪,中国的电影、电视导演们怎么就没有拍一部叫做《霍去病》的历史片的念头?两千多年前,在广袤的大草原上,这位20多岁天才统帅出陇西、过焉支、越祁连、绝大漠、“封狼居婿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执卤获丑七万有四百四十三级”、兵锋抵达今天中亚的贝加尔湖。其用兵来如急雨、去如狂飙,犁廷扫穴般驰骋往来于匈奴腹地数千里,如入无人之境,其用兵每战必胜,已经达到出神入化之境界。被汉朝大军打的失魂落魄的匈奴浑邪王率十万部属来降时,部众出现骚乱,当他们正在降与遁之间犹豫不决时,作为汉朝两位最高军事统帅之一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单骑骋入对方阵中,以其超人的气概将对手慑服,迫其归降,这是何等的壮烈之举?美国的巴顿又岂能与之相提并论?当代电影、电视在返顾历史时,或沉溺于宫廷权谋诈数术、或痴迷于花前月下,对我民族传统的伟大尚武精神无动于衷、视而不见,岂不悲哉!此番电视剧《汉武大帝》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